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指导学生健康上网,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利用这块阵地来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整治工作的新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 德育建设 网站
互联网的开通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生活空间,继之而来的“沉迷误学”、“道德虚拟”等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在校园中。如何指导学生健康上网,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利用这块阵地来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整治工作的新课题。
一、从调研入手,掌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
调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调研可采用个案追踪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我们曾对本院1075名学生进行了师范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在较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又多次召开座谈会并深入机房、电子阅览室实地考察,总结出学生上网有“七多七少”,即:喜欢非主流网站的多,关注主流网站的少;上网消遣猎奇的多,关注主旋律的少;上网只顾自己痛快舒心的多,关注网络文明的少;上网玩游戏的多,有目的主动学习的少;网上交友的多,有益交流的少;点击黄色网站的多,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少;关注上网有趣、好玩、解闷、开心的多,认识不当上网危害的少。学生上网的“七多七少”实际上反映着我们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差距,也表明了德育工作者应改进和加强的重点。
二、鼓励支持学生建立德育网站,主动打开网络绿色通道
学校要利用学生爱上网的特点,鼓励支持学生建立学生自己的德育网站,充分调动学生建网、管网、用网的积极性,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和指导,坚持科学、健康的原则,帮助学生设计网站内容,如:创办计算机网络特长班,成立计算机编程、课件、页面设计、网络维护、课外活动小组等,要使学生成为德育网络的技术骨干力量。网站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各环节均由学生完成;科学性、导向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育软件由学生开发;栏目设置、页面设计由学生通过招标、竞赛等形式完成;专门的信息员负责教育资源的收集、整理、分类:学生记者负责国内外以及校园新闻的采编;其它诸如访谈、座谈、讲座、报告等都由学生负责,调动学生上网、参与网络德育研究的积极性。网络德育是新事物,教师要想掌握主动权,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这里所说的学习,不仅是指对网络技术的运用与具体操作,还包括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青少年应用信息、数字技术的状况的了解,更包括对网络、网络德育的科学认识与对待。
教师学习中观念转变是更为根本的一面。首先,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树立平等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教师应辩证地看待网络。网络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原因不在其本身,而是社会问题的一种折别,和反映,要解决它,全社会都应该努力,而学校和教师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目前,多数学校教师大多能够独立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备课、上网、下载以及课件和网页的制作等,形成了能独立制作课件、网页和管理应用软件的专兼职骨干教师队伍,不仅为学校网络德育顺利开展提供了智力和技术上的支持,也使广大教师在知网络、懂网络、用网络的过程中获得了与学生交流的主动权,进而使德育主导权真正落实。
三、弘扬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德育活动
加强网络德育建设,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等正面教育为主,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德育网站,在版块设计上可设置“我心向党”、“成长之路”、“德才兼修”、“社会聚焦”、“校园风采”、“交流空间”等多个栏目,学校对网站的基本要求要高质量、多样化、有创新、有特色;对栏目内容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对网络活动要求调动学生广泛参与、平等交流、双向负责、坦率真诚。从多方面确保网络的先进性、导向性,增强网络的亲和力、感染力。
网站各版块的侧重点要有所不同。如:“我心向党”版块,可以学校的业余党校为载体,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较好的网上学习政治理论、了解党的基础知识的空间,搭建起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立体综合信息网络平台;“校园风釆”版块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通过这个平台展示给大家,并可以开展各类主题网上征文、班级社团网页制作比赛和各种网上主题策划活动:通过“学习助手”版块可以使学生们查阅各种学习资料、教师教案、办公软件、系统工具等信息,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网上;“交流空间”、“成长之路”版块可设专门的心理教育平台,又可设“心灵驿站”、“理论快餐”、“敏感接触”、“感悟生活”、“神秘小屋”等于栏目,围绕学生社交、恋爱、就业等热点、焦点问题,出主意,提建议,想办法,解烦恼,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多途径、多方式地增强网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加强学生德育网站建设所遵循的几个原则
1、充分发挥英模的样板作用。
2、网上网下教育相结合,把网上进行职业理想道德教育与教育实践、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相结合。不能只让学生听、看、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做。
3、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4、网络资源要常换常新,鲜活生动,教育要紧抓不放,持之以恒。
5、坚持学生以自我教育为主,使单纯的灌输说教转变为学生主动接受教育、逐步实现学生“我要学、我要做、我要进步”的理想境界。
五、切实加强学生德育网站的引导
网络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对己对人负责、诚实守信,教师在指导学生建立网站时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引导学生浏览主流网站信息;引导学生把上网的精力主要放在专业学习上;引导学生不浏览暴力、色情、迷信等信息;引导学生诚实上网,展示真实自我,慎重交友和恋爱;引导学生不信、不传播消极、负面信息;引导学生不沉溺于虚幻的网上世界中。
网络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学校的德育网站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文明网站、绿色网站、平安网站,这样才能发挥网络的德育作用,才能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
[关键词]互联网 德育建设 网站
互联网的开通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生活空间,继之而来的“沉迷误学”、“道德虚拟”等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在校园中。如何指导学生健康上网,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利用这块阵地来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整治工作的新课题。
一、从调研入手,掌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
调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调研可采用个案追踪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我们曾对本院1075名学生进行了师范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在较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又多次召开座谈会并深入机房、电子阅览室实地考察,总结出学生上网有“七多七少”,即:喜欢非主流网站的多,关注主流网站的少;上网消遣猎奇的多,关注主旋律的少;上网只顾自己痛快舒心的多,关注网络文明的少;上网玩游戏的多,有目的主动学习的少;网上交友的多,有益交流的少;点击黄色网站的多,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少;关注上网有趣、好玩、解闷、开心的多,认识不当上网危害的少。学生上网的“七多七少”实际上反映着我们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差距,也表明了德育工作者应改进和加强的重点。
二、鼓励支持学生建立德育网站,主动打开网络绿色通道
学校要利用学生爱上网的特点,鼓励支持学生建立学生自己的德育网站,充分调动学生建网、管网、用网的积极性,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和指导,坚持科学、健康的原则,帮助学生设计网站内容,如:创办计算机网络特长班,成立计算机编程、课件、页面设计、网络维护、课外活动小组等,要使学生成为德育网络的技术骨干力量。网站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各环节均由学生完成;科学性、导向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育软件由学生开发;栏目设置、页面设计由学生通过招标、竞赛等形式完成;专门的信息员负责教育资源的收集、整理、分类:学生记者负责国内外以及校园新闻的采编;其它诸如访谈、座谈、讲座、报告等都由学生负责,调动学生上网、参与网络德育研究的积极性。网络德育是新事物,教师要想掌握主动权,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这里所说的学习,不仅是指对网络技术的运用与具体操作,还包括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青少年应用信息、数字技术的状况的了解,更包括对网络、网络德育的科学认识与对待。
教师学习中观念转变是更为根本的一面。首先,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树立平等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教师应辩证地看待网络。网络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原因不在其本身,而是社会问题的一种折别,和反映,要解决它,全社会都应该努力,而学校和教师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目前,多数学校教师大多能够独立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备课、上网、下载以及课件和网页的制作等,形成了能独立制作课件、网页和管理应用软件的专兼职骨干教师队伍,不仅为学校网络德育顺利开展提供了智力和技术上的支持,也使广大教师在知网络、懂网络、用网络的过程中获得了与学生交流的主动权,进而使德育主导权真正落实。
三、弘扬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德育活动
加强网络德育建设,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等正面教育为主,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德育网站,在版块设计上可设置“我心向党”、“成长之路”、“德才兼修”、“社会聚焦”、“校园风采”、“交流空间”等多个栏目,学校对网站的基本要求要高质量、多样化、有创新、有特色;对栏目内容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对网络活动要求调动学生广泛参与、平等交流、双向负责、坦率真诚。从多方面确保网络的先进性、导向性,增强网络的亲和力、感染力。
网站各版块的侧重点要有所不同。如:“我心向党”版块,可以学校的业余党校为载体,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较好的网上学习政治理论、了解党的基础知识的空间,搭建起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立体综合信息网络平台;“校园风釆”版块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通过这个平台展示给大家,并可以开展各类主题网上征文、班级社团网页制作比赛和各种网上主题策划活动:通过“学习助手”版块可以使学生们查阅各种学习资料、教师教案、办公软件、系统工具等信息,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网上;“交流空间”、“成长之路”版块可设专门的心理教育平台,又可设“心灵驿站”、“理论快餐”、“敏感接触”、“感悟生活”、“神秘小屋”等于栏目,围绕学生社交、恋爱、就业等热点、焦点问题,出主意,提建议,想办法,解烦恼,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多途径、多方式地增强网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加强学生德育网站建设所遵循的几个原则
1、充分发挥英模的样板作用。
2、网上网下教育相结合,把网上进行职业理想道德教育与教育实践、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相结合。不能只让学生听、看、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做。
3、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4、网络资源要常换常新,鲜活生动,教育要紧抓不放,持之以恒。
5、坚持学生以自我教育为主,使单纯的灌输说教转变为学生主动接受教育、逐步实现学生“我要学、我要做、我要进步”的理想境界。
五、切实加强学生德育网站的引导
网络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对己对人负责、诚实守信,教师在指导学生建立网站时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引导学生浏览主流网站信息;引导学生把上网的精力主要放在专业学习上;引导学生不浏览暴力、色情、迷信等信息;引导学生诚实上网,展示真实自我,慎重交友和恋爱;引导学生不信、不传播消极、负面信息;引导学生不沉溺于虚幻的网上世界中。
网络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学校的德育网站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文明网站、绿色网站、平安网站,这样才能发挥网络的德育作用,才能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