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画家、艺术家陈逸飞谢世后,有关墓地的传言至少有两个版本:一说他的骨灰将被带到美国安葬;一说他的骨灰将被安放在上海宋庆龄公墓,这是上海高规格的公墓之一。
不过,在未来的上海公墓寻觅身后之地或许是一个奢侈的梦想。人们只能将寻觅墓地的眼光投向海洋。
4月23日,在长江人海口,伴随着鲜花,伴随着音乐,王玉辉与家人一道将亡母刘素琴老人的骨灰撒人了大海。刘老太于今年2月15日因癌症去世,她生前要求不保留骨灰。王玉辉为母亲选择了海葬,他说,母亲老家在渤海湾旁,和海有特殊的感情。
“这是今年的第三次撒海活动。”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经理许国香告诉《隙望东方周刊》,有100多位死者的骨灰一起溶人了大海。自从1991年3月上海举办首次骨灰撒海活动以来,截至2005年3月20日,共举行海葬78次,撒海骨灰10524盒,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海葬人数最多的城市。
在中华文化中,“兔死必首丘”,“人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海葬这种多少“有悖传统”的方式为何日益增多呢?在所有的原因中,有一点是最重要的:不与活人争夺生存空间,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效能。
2003年、2004年,殡葬业连续被列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就在各界纷纷聚焦这一“夕阳事业的朝阳产业”的暴利、垄断性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项产业的陆上发展空间正在逐渐萎缩。
特别是在地少人多的上海,“死人占地”的情况更加严重。上海市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可供沪上经营性公墓使用的不过在5000亩左右,目前已使用达3000亩以上。上海每年去世10万人,如有八成以上选择墓葬,土地最多只能再撑4至5年。”
“无地可葬”迫在眉睫
4月11日,上海奉贤海湾园公墓送走了清明最后一批扫墓人群。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翠柏掩映着的墓碑前放着束束鲜花,海风徐来,这里显得十分安静。
“目前每年约有四五千死者在这里安息,墓地已使用面积约150亩,按此速度10年后,已无地可葬。”上海海湾寝园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沈玉军不无担忧地表示。
这里是上海最年轻的公墓之一,建于1985年。这里是目前上海容积量最高的公墓,占地面积400余亩,以传统墓葬为主,园内已用墓地9万多座,其中传统墓葬约为7万座。
《殡葬文化研究》顾问、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乔宽元长期从事殡葬研究,他制定了科学严密的推算公式,对上海的各大公墓最后期间做了精确的计算。其中,海湾寝园将在9.92年后进入全面“死墓”,即不能再安葬新的骨灰。
然而,海湾园公墓并不是情况最严峻的。比如上海最大的滨海古园距离“满员”只有2.2年。
“按现在的墓葬形式,上海80%的公墓,平均在7年内,将相继进入‘死墓’阶段,不能再人葬新的骨灰。7年之后,上海就将面临无地可葬的严峻局面。”乔宽元警告道。
2005年初夏,一些上海市民忽然发现,平时熟悉的田林路、桂箐公园绿地,竟然时不时地冒出一些小土堆——那是一些人偷偷埋葬的骨灰盒,在不到100平方米的绿地里,居然埋葬了三只骨灰盒。
公墓为何会快速进入死亡期呢?乔宽元分析说,目前的公墓需求本已十分旺盛,再上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头墓”将逐渐消失,失地农民将加入公墓行列;各种艺术墓兴起,墓地管理单位也持默许态度,占地墓地风行;老龄社会的到来等,这些因素促使公墓需求不断增长。
“平均在80年内,上海1600万常住人口,将相继转入地下。”乔宽元表示,不管承不承认,这都将是一个事实。届时,如果按法律规定的人均占地1.5个平方计算,墓地将蚕食上海2400万平方米土地,这还不包括绿化、道路和各种服务设施的占地。
由于用途特殊,作为公墓的土地将丧失其他功能。经计算,一个占地100亩的公墓,每年社会为之支付的机会成本是3.3个亿,按目前批租年限70年计算,则为231亿。
第二次殡葬改革启动
4月12日,在上海市殡葬管理处,一场公墓规划的讨论正在激烈地进行。对于“生死攸关”的大事,任何一点小变动都会拨动千万人敏感的神经。
公墓是满足公众“死有所葬”的基本需求,吕春玲表示,目前的公墓,是第一次殡葬改革的结果,如今已经成为城市化的障碍。为缓解目前土地逐渐减少的压力,上海正在大力提倡“不保留骨灰”的二次殡葬革命。
清幽的小径,翠柏整齐排开,树下有一个个的小标号,这是海湾园公墓的一角。沈玉军介绍说,翠柏之下埋有骨灰,这是新式的树葬,目前约有800多死者选择了这种方式。
这是政府大力推行的多样式殡葬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推出了花坛葬、植树葬、草坪葬、室内葬等多样化葬式,不过这些只是过渡形式。
“海葬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也是最前沿的方式,因为它已经完全不保留骨灰了。”乔宽元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上海早已实现100%的火化,完成了保留遗体到保留骨灰的第一次革命,第二次改革将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
海葬的地点都经过严密论证,精确测量,上海的撒灰地点位于长江人海口,骨灰将下沉,不会漂向其他海域,造成海水污染。乔宽安说,这是最彻底的“人土为安”,公墓可能会有搬迁的命运,但是骨灰撒人大海,在特定区域下沉,将被长江人海口大量的松软泥土所覆盖。
吕春玲介绍说,上海市政府2002年正式出台了海葬的补贴措施,凡具有上海市常住户口人士过世后骨灰撒人大海的,可获得补贴150元,社会孤老、上海市劳模、残疾人及残疾抚恤人员的海葬补贴费用为300元。家属在海葬服务部登记后,可直接从补贴中扣除海葬费用,如果海葬费用低于补贴金额,余额将全部返还家属。这部分钱均由市殡葬管理处自己筹集,2004年,该处在此项已花费30万元,已有1100人领取了补贴。
从事海葬服务多年的许国香表示,目前选择海葬的,一半是思想开放者,一牛是家庭贫困者,海葬的真正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海葬面临新课题
公墓紧张并非只是上海面临的棘手问题,类似的状况在中国的多数城市都存在,只是程度轻重不同。“推行海葬”是沿海、近海许多城市所力推的举措,比如最近,在并不靠海的沈阳传来消息,全国首个海葬纪念馆即将在这里建立。
不过,如同在上海的情形一样,海葬的推行都面临着许多新课题。“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关注这个领域,政府虽然力推海葬,并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措施,但是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吕春玲显得十分为难。
61岁的乔宽元教授是海葬的积极推行者,但是他的老母亲去世的时候,仍然选择了传统墓葬方式,因为家人朋友集体反对,认为人土为安是首要的。“人土为安”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和选择,必须尊敬这一传统,选择“不保留骨灰”的海葬,只能逐渐让人理解。
如果没有骨灰,没有墓地,对亲人的哀思如何祭奠?2004年12月底总投资100多万元,占地1600平方米,位于奉贤滨海古园内的“上海市骨灰海葬纪念苑”已经落成,每位海葬者的名字都镌刻在纪念碑上。清明冬至,人们可以在此祭奠。
相对于祭奠,保留什么的问题,显得更困难。“如果不保留骨灰,那么保留什么呢?人总是会有保留什么的行为选择。”乔宽元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海葬将很难推行。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那么就应该留下死者生前最闪光的东西。”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所长诸华敏认为,这远比大同小异的追悼会、墓志铭更有价值。在乔宽元看来,保留可圈可点的“人生文化”远比保留骨灰更有意义。
不过,在未来的上海公墓寻觅身后之地或许是一个奢侈的梦想。人们只能将寻觅墓地的眼光投向海洋。
4月23日,在长江人海口,伴随着鲜花,伴随着音乐,王玉辉与家人一道将亡母刘素琴老人的骨灰撒人了大海。刘老太于今年2月15日因癌症去世,她生前要求不保留骨灰。王玉辉为母亲选择了海葬,他说,母亲老家在渤海湾旁,和海有特殊的感情。
“这是今年的第三次撒海活动。”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经理许国香告诉《隙望东方周刊》,有100多位死者的骨灰一起溶人了大海。自从1991年3月上海举办首次骨灰撒海活动以来,截至2005年3月20日,共举行海葬78次,撒海骨灰10524盒,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海葬人数最多的城市。
在中华文化中,“兔死必首丘”,“人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海葬这种多少“有悖传统”的方式为何日益增多呢?在所有的原因中,有一点是最重要的:不与活人争夺生存空间,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效能。
2003年、2004年,殡葬业连续被列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就在各界纷纷聚焦这一“夕阳事业的朝阳产业”的暴利、垄断性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项产业的陆上发展空间正在逐渐萎缩。
特别是在地少人多的上海,“死人占地”的情况更加严重。上海市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可供沪上经营性公墓使用的不过在5000亩左右,目前已使用达3000亩以上。上海每年去世10万人,如有八成以上选择墓葬,土地最多只能再撑4至5年。”
“无地可葬”迫在眉睫
4月11日,上海奉贤海湾园公墓送走了清明最后一批扫墓人群。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翠柏掩映着的墓碑前放着束束鲜花,海风徐来,这里显得十分安静。
“目前每年约有四五千死者在这里安息,墓地已使用面积约150亩,按此速度10年后,已无地可葬。”上海海湾寝园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沈玉军不无担忧地表示。
这里是上海最年轻的公墓之一,建于1985年。这里是目前上海容积量最高的公墓,占地面积400余亩,以传统墓葬为主,园内已用墓地9万多座,其中传统墓葬约为7万座。
《殡葬文化研究》顾问、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乔宽元长期从事殡葬研究,他制定了科学严密的推算公式,对上海的各大公墓最后期间做了精确的计算。其中,海湾寝园将在9.92年后进入全面“死墓”,即不能再安葬新的骨灰。
然而,海湾园公墓并不是情况最严峻的。比如上海最大的滨海古园距离“满员”只有2.2年。
“按现在的墓葬形式,上海80%的公墓,平均在7年内,将相继进入‘死墓’阶段,不能再人葬新的骨灰。7年之后,上海就将面临无地可葬的严峻局面。”乔宽元警告道。
2005年初夏,一些上海市民忽然发现,平时熟悉的田林路、桂箐公园绿地,竟然时不时地冒出一些小土堆——那是一些人偷偷埋葬的骨灰盒,在不到100平方米的绿地里,居然埋葬了三只骨灰盒。
公墓为何会快速进入死亡期呢?乔宽元分析说,目前的公墓需求本已十分旺盛,再上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头墓”将逐渐消失,失地农民将加入公墓行列;各种艺术墓兴起,墓地管理单位也持默许态度,占地墓地风行;老龄社会的到来等,这些因素促使公墓需求不断增长。
“平均在80年内,上海1600万常住人口,将相继转入地下。”乔宽元表示,不管承不承认,这都将是一个事实。届时,如果按法律规定的人均占地1.5个平方计算,墓地将蚕食上海2400万平方米土地,这还不包括绿化、道路和各种服务设施的占地。
由于用途特殊,作为公墓的土地将丧失其他功能。经计算,一个占地100亩的公墓,每年社会为之支付的机会成本是3.3个亿,按目前批租年限70年计算,则为231亿。
第二次殡葬改革启动
4月12日,在上海市殡葬管理处,一场公墓规划的讨论正在激烈地进行。对于“生死攸关”的大事,任何一点小变动都会拨动千万人敏感的神经。
公墓是满足公众“死有所葬”的基本需求,吕春玲表示,目前的公墓,是第一次殡葬改革的结果,如今已经成为城市化的障碍。为缓解目前土地逐渐减少的压力,上海正在大力提倡“不保留骨灰”的二次殡葬革命。
清幽的小径,翠柏整齐排开,树下有一个个的小标号,这是海湾园公墓的一角。沈玉军介绍说,翠柏之下埋有骨灰,这是新式的树葬,目前约有800多死者选择了这种方式。
这是政府大力推行的多样式殡葬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推出了花坛葬、植树葬、草坪葬、室内葬等多样化葬式,不过这些只是过渡形式。
“海葬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也是最前沿的方式,因为它已经完全不保留骨灰了。”乔宽元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上海早已实现100%的火化,完成了保留遗体到保留骨灰的第一次革命,第二次改革将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
海葬的地点都经过严密论证,精确测量,上海的撒灰地点位于长江人海口,骨灰将下沉,不会漂向其他海域,造成海水污染。乔宽安说,这是最彻底的“人土为安”,公墓可能会有搬迁的命运,但是骨灰撒人大海,在特定区域下沉,将被长江人海口大量的松软泥土所覆盖。
吕春玲介绍说,上海市政府2002年正式出台了海葬的补贴措施,凡具有上海市常住户口人士过世后骨灰撒人大海的,可获得补贴150元,社会孤老、上海市劳模、残疾人及残疾抚恤人员的海葬补贴费用为300元。家属在海葬服务部登记后,可直接从补贴中扣除海葬费用,如果海葬费用低于补贴金额,余额将全部返还家属。这部分钱均由市殡葬管理处自己筹集,2004年,该处在此项已花费30万元,已有1100人领取了补贴。
从事海葬服务多年的许国香表示,目前选择海葬的,一半是思想开放者,一牛是家庭贫困者,海葬的真正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海葬面临新课题
公墓紧张并非只是上海面临的棘手问题,类似的状况在中国的多数城市都存在,只是程度轻重不同。“推行海葬”是沿海、近海许多城市所力推的举措,比如最近,在并不靠海的沈阳传来消息,全国首个海葬纪念馆即将在这里建立。
不过,如同在上海的情形一样,海葬的推行都面临着许多新课题。“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关注这个领域,政府虽然力推海葬,并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措施,但是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吕春玲显得十分为难。
61岁的乔宽元教授是海葬的积极推行者,但是他的老母亲去世的时候,仍然选择了传统墓葬方式,因为家人朋友集体反对,认为人土为安是首要的。“人土为安”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和选择,必须尊敬这一传统,选择“不保留骨灰”的海葬,只能逐渐让人理解。
如果没有骨灰,没有墓地,对亲人的哀思如何祭奠?2004年12月底总投资100多万元,占地1600平方米,位于奉贤滨海古园内的“上海市骨灰海葬纪念苑”已经落成,每位海葬者的名字都镌刻在纪念碑上。清明冬至,人们可以在此祭奠。
相对于祭奠,保留什么的问题,显得更困难。“如果不保留骨灰,那么保留什么呢?人总是会有保留什么的行为选择。”乔宽元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海葬将很难推行。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那么就应该留下死者生前最闪光的东西。”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所长诸华敏认为,这远比大同小异的追悼会、墓志铭更有价值。在乔宽元看来,保留可圈可点的“人生文化”远比保留骨灰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