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网融合12年艰难跋涉得见曙光后,整个产业链仍在支离中蓄势等待
晋文公重耳即位前曾流亡狄地12年,大臣狐偃对他说:“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1998年就被提上议程的三网融合,在各方力量博弈中度过了整整12年的岁月,十二年一纪,力已蓄足,远则未必。其间乱象频出,反复和逡巡一直不断。今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下决心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来自中央高层的直接推动让人们似乎再次看到了未来的美好图景,但这个被寄以厚望的产业“新政”如何实现共赢,还是一个令所有人困惑的问题。
“加快推进”方针确定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又对媒体透露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试点方案预计5月出台,6月启动,其核心就是要在双向进入上找到切入点。
然而就在“试点方案”推出前夜,4月12日,广电总局向各省广电局下发“41号文”,要求未经广电总局批准擅自开展IPTV业务的地区限期停止违规业务。
此前的十几年中,广电和电信两大主管部门似乎都墨守宁可“双输”不愿“单赢”的规则。“在三网融合前谁抢跑都应该受到处罚,如果我们这时去申请国际互联网出口,估计电信也会这样叫停,甚至封掉广电运营商的IDC。”一位广电总局科技司人士这样解释“封杀”IPTV的理由。
博弈的背后,包括终端厂商,地方运营商以及内容提供商等整个产业链都在艰难跋涉。
家电厂商觊觎内容运营
对于三网融合新政,创维集团新闻发言人沈健显得十分谨慎:“三网融合是未来一二十年的一个方向,创维不会因为一个导向性的政策而轻易调整自己的战略。”
实际上,早在2006年,踌躇满志的创维集团就成立了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力推具备网络接入功能的互联网电视,同时在自有网络平台“酷开网”上提供网络视频下载服务。“硬件+内容下载”的新商业模式彼时在业界喧动一时,而后,包括TCL、康佳、海信在内的国内电视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互联网电视产品,并试图以这种新的商业模式获得对于未来市场的主导权。
互联网电视的悄然普及去年引来轩然大波。2009年8月14日,广电总局下发《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强对互联网电视内容的监管,其后逐渐演变成对整个视频网站行业的一次清剿。
在广电总局通知下发的4天之后,影视数字发行商优朋普乐就把电视厂商TCL告上了法庭,理由是TCL和迅雷及PPS合作推广的互联网电视侵犯了其版权,这也被称作“中国互联网电视侵权第一案”。
在TCL推出的互联网电视上,用户只需要插上网线,就可以观看和下载电视机预装的迅雷平台里各种电影、电视剧和视频短片,只需付互联网的流量费,而无需为内容付费。对于花重金购买了大量影视剧版权的优朋普乐而言,当然不会同意TCL如此轻松地搭乘自己的免费班车。虽然TCL副总裁韩青表示,“与TCL互联网电视进行后台服务合作的公司均有广电总局颁发的相关合法资质,TCL也与其签署了正式的版权保护协议文本”。
关于版权的纠纷只是表面,隐藏其中的关键是,传统电视厂商如何在三网融合催生的产业链中顺利实现角色身份的转换。优朋普乐法律总监郝侠认为,与PC不同,互联网电视并不只是起到一个显示器和上网的功能,“它还能提供内容”。
从单纯的电视终端产品制造商,到融合了内容运营业务的综合性服务提供商,转型过程中,彩电企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奥维咨询公司研究副总监李影告诉《商务周刊》:“内容运营对于国内彩电企业来讲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想进入到这个行业,就要了解这个行业所有的游戏规则,而他们目前还不可能一下子具备要进入这个行业的所有软硬件条件。”
尽管互联网电视产业刚刚起步便遭遇挫折,但新商业模式的大潮似乎无法阻挡。在4月22日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和奥维咨询公司联合举办的“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暨彩电行业研究发布会”上,互联网电视——或者叫网络电视(iTV)成为了主角。据奥维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零售规模达1104万台,零售额430亿元,液晶电视的零售量是865万台,其中网络电视(iTV)占9.5%,达到了82万台,零售额占比15.6%;而2009年全年互联网电视销量一共为86万台。相比头一年,互联网电视的市场需求陡然增多,而对于未来的市场需求,奥维咨询更是预测2010年将有超过20%的平板电视具备网络功能,零售量将达777万台,增量超685%。
需求总是能够带来继续前行的动力,尽管TCL与迅雷和PPS的合作以失败告终,但美妙的市场前景依然诱惑着彩电企业。
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后,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以及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广电系统内的国企先后获颁互联网电视牌照,而后,清华同方联姻CNTV,TCL牵手华数传媒,海信选择了上海文广,创维、长虹等彩电企业也纷纷表示将与有牌照的“国家队”视频提供商合作,以保证提供给用户合法网络视频。沈健对《商务周刊》说:“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跟这些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的视频提供商签订明确的合作协议,但创维一直在寻求和他们在内容资源方面进行合作。”
内容运营商还在解决问题
4月20日,杭州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高调在北京举办跨屏内容产品发布会。互动电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新业态电视,这些融合了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跨屏内容的产品在发布会上得到一一展示。专门从千里之外的杭州来到北京举办这个发布会,足见华数的野心。
华数集团副总裁赵志峰对《商务周刊》说:“三网融合之后,华数最主要的业务增长点在手机和互联网上,因为华数本身在电视业务和宽带数据业务上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了,在手机电视和互联网新媒体领域现在则是刚刚起步,盈收还不到5%,未来几年我们这两块的收入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在描述未来的情景时,这位负责华数技术战略与新业务的博士显得信心十足。
赵志峰的自信不是没有理由的。手握IPTV牌照、手机电视牌照和互联网电视牌照三大牌照的华数一直被外界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运营商”,华数脱胎于早期的杭州广电和杭州网通信息港,天生具备广电和电信的“混血”基因。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华数似乎生逢其时,然而,幸福真的会来得那么突然吗?
相对于电信的“全国一张网”,广电网络一直以来都是“小而散而弱”的局面,各级广电网络都隶属于当地的广电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市县广电网络之间没有业务与行政关系,各自为政。广电网络的规模小,同时依然保留着陈旧的行政管理体制,不管是从规模上还是体制上,相比于网络一体化程度高并且市场化运作机制健全的电信网来说,其在竞争中的弱势地位相当明显。
广电网络的松散现状也势必给华数的业务推进带来困难,赵志峰说:“我们的电视业务涵盖22个省,但是却包括了100多个地市,因为广电网络没有一个大的实体,所以我们要一个一个和他们签约,有的地方签约之后业务发展非常慢。业务发展比较快的如新疆、厦门可以达到六七万户,而差的地方可能只有几百户。”广电网络的低市场化水平同样令华数感到头疼,“广电体系现在很多地方的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市场化程度不高,因而在推进这些新的技术和新的业务方面,动力不足”。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广电总局已经制订推动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的目标:今年年底前,省一级的广电有线网络要实现整合达到“一省一网”,建立全省统一运营的网络公司,实行省市垂直管理,改变之前群雄混战的局面。但是,整合谈何容易。在现行分散的广电网络系统中,各地方的有线网络投资主体不同,有的是政府出资管理,有的地方投资方则是地方国有企业,广电总局对于有线网络的整合意味着让原有的投资者退出,从别人的盘子里切肉,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现行体制带来的障碍之外,作为内容运营商的华数非常明白,内容的优劣是决定未来内容运营商盛衰的关键。赵志峰表示:“在三网融合时代,随着通信、电视、上网等基础业务的逐渐普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业务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长尾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具体到内容制作上,中国电影集团总经理助理兼制片分公司总经理赵海城对《商务周刊》说:“传播渠道越多,消费者享受视听节目的渠道越通畅,对于内容制作商来讲就会越好。但不管是云计算支撑的虚拟世界还是三网融合,都要求我们面向新的媒体去提供好的内容。”
4月20日产品发布会之前,华数举办了一个内容资源的招商会。三网融合之后,面对愈发挑剔的用户,华数自然要对内容资源的质量予以更多的关注。据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CEO励怡青介绍,华数目前拥有10万小时以上的节目库,与互联网电视厂商合作之后,将会把其视频播控平台嵌入到电视终端,为消费者提供目前电视节目达到的具标清画质的网络视频内容。
作为“国家队”成员的华数目前虽然拥有政策上的优势,不过一旦市场准入全面放开,势必会受到民营企业的正面挑战。事实上,在视频内容提供方面,一向是民营企业走在前面。优酷高级副总裁魏明告诉《商务周刊》一个数字,“在视频网站市场总体份额中,优酷已经超过50%”。4月8日,优酷发布了2010年“合计划3.0”版权战略报告,宣称在国内版权购买方面的投入超过亿元,已经购买现今国内市场85%的流通版权。而刚刚被盛大收购的在线视频网站酷6也宣称在版权采购上投入了巨额资金。
凭借着民营企业特有的敏锐和韧性,来势汹汹的视频网站不仅已然站住了脚跟,更获得了相当高的用户黏性。下一步,他们会不会也乘着三网融合的春风进军内容运营领域?
奥维咨询公司研究副总监李影告诉《商务周刊》:“除了获得互联网电视牌照的三家企业,不排除其他企业以后出来进行内容运营的可能,因为国家政策这方面是允许的。”但与她的意见相反,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则认为,由于三网融合的趋势需要,广电不得不开放通道,但不会为民企发放牌照。有限的牌照可以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仅可以调控互联网电视的发展,更可以避免其和广电的数字电视业务形成冲突。
日前有媒体报道优酷正在积极申请第四张互联网电视牌照,记者就此向魏明求证,但他对此不置可否。
晋文公重耳即位前曾流亡狄地12年,大臣狐偃对他说:“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1998年就被提上议程的三网融合,在各方力量博弈中度过了整整12年的岁月,十二年一纪,力已蓄足,远则未必。其间乱象频出,反复和逡巡一直不断。今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下决心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来自中央高层的直接推动让人们似乎再次看到了未来的美好图景,但这个被寄以厚望的产业“新政”如何实现共赢,还是一个令所有人困惑的问题。
“加快推进”方针确定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又对媒体透露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试点方案预计5月出台,6月启动,其核心就是要在双向进入上找到切入点。
然而就在“试点方案”推出前夜,4月12日,广电总局向各省广电局下发“41号文”,要求未经广电总局批准擅自开展IPTV业务的地区限期停止违规业务。
此前的十几年中,广电和电信两大主管部门似乎都墨守宁可“双输”不愿“单赢”的规则。“在三网融合前谁抢跑都应该受到处罚,如果我们这时去申请国际互联网出口,估计电信也会这样叫停,甚至封掉广电运营商的IDC。”一位广电总局科技司人士这样解释“封杀”IPTV的理由。
博弈的背后,包括终端厂商,地方运营商以及内容提供商等整个产业链都在艰难跋涉。
家电厂商觊觎内容运营
对于三网融合新政,创维集团新闻发言人沈健显得十分谨慎:“三网融合是未来一二十年的一个方向,创维不会因为一个导向性的政策而轻易调整自己的战略。”
实际上,早在2006年,踌躇满志的创维集团就成立了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力推具备网络接入功能的互联网电视,同时在自有网络平台“酷开网”上提供网络视频下载服务。“硬件+内容下载”的新商业模式彼时在业界喧动一时,而后,包括TCL、康佳、海信在内的国内电视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互联网电视产品,并试图以这种新的商业模式获得对于未来市场的主导权。
互联网电视的悄然普及去年引来轩然大波。2009年8月14日,广电总局下发《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强对互联网电视内容的监管,其后逐渐演变成对整个视频网站行业的一次清剿。
在广电总局通知下发的4天之后,影视数字发行商优朋普乐就把电视厂商TCL告上了法庭,理由是TCL和迅雷及PPS合作推广的互联网电视侵犯了其版权,这也被称作“中国互联网电视侵权第一案”。
在TCL推出的互联网电视上,用户只需要插上网线,就可以观看和下载电视机预装的迅雷平台里各种电影、电视剧和视频短片,只需付互联网的流量费,而无需为内容付费。对于花重金购买了大量影视剧版权的优朋普乐而言,当然不会同意TCL如此轻松地搭乘自己的免费班车。虽然TCL副总裁韩青表示,“与TCL互联网电视进行后台服务合作的公司均有广电总局颁发的相关合法资质,TCL也与其签署了正式的版权保护协议文本”。
关于版权的纠纷只是表面,隐藏其中的关键是,传统电视厂商如何在三网融合催生的产业链中顺利实现角色身份的转换。优朋普乐法律总监郝侠认为,与PC不同,互联网电视并不只是起到一个显示器和上网的功能,“它还能提供内容”。
从单纯的电视终端产品制造商,到融合了内容运营业务的综合性服务提供商,转型过程中,彩电企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奥维咨询公司研究副总监李影告诉《商务周刊》:“内容运营对于国内彩电企业来讲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想进入到这个行业,就要了解这个行业所有的游戏规则,而他们目前还不可能一下子具备要进入这个行业的所有软硬件条件。”
尽管互联网电视产业刚刚起步便遭遇挫折,但新商业模式的大潮似乎无法阻挡。在4月22日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和奥维咨询公司联合举办的“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暨彩电行业研究发布会”上,互联网电视——或者叫网络电视(iTV)成为了主角。据奥维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零售规模达1104万台,零售额430亿元,液晶电视的零售量是865万台,其中网络电视(iTV)占9.5%,达到了82万台,零售额占比15.6%;而2009年全年互联网电视销量一共为86万台。相比头一年,互联网电视的市场需求陡然增多,而对于未来的市场需求,奥维咨询更是预测2010年将有超过20%的平板电视具备网络功能,零售量将达777万台,增量超685%。
需求总是能够带来继续前行的动力,尽管TCL与迅雷和PPS的合作以失败告终,但美妙的市场前景依然诱惑着彩电企业。
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后,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以及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广电系统内的国企先后获颁互联网电视牌照,而后,清华同方联姻CNTV,TCL牵手华数传媒,海信选择了上海文广,创维、长虹等彩电企业也纷纷表示将与有牌照的“国家队”视频提供商合作,以保证提供给用户合法网络视频。沈健对《商务周刊》说:“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跟这些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的视频提供商签订明确的合作协议,但创维一直在寻求和他们在内容资源方面进行合作。”
内容运营商还在解决问题
4月20日,杭州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高调在北京举办跨屏内容产品发布会。互动电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新业态电视,这些融合了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跨屏内容的产品在发布会上得到一一展示。专门从千里之外的杭州来到北京举办这个发布会,足见华数的野心。
华数集团副总裁赵志峰对《商务周刊》说:“三网融合之后,华数最主要的业务增长点在手机和互联网上,因为华数本身在电视业务和宽带数据业务上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了,在手机电视和互联网新媒体领域现在则是刚刚起步,盈收还不到5%,未来几年我们这两块的收入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在描述未来的情景时,这位负责华数技术战略与新业务的博士显得信心十足。
赵志峰的自信不是没有理由的。手握IPTV牌照、手机电视牌照和互联网电视牌照三大牌照的华数一直被外界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运营商”,华数脱胎于早期的杭州广电和杭州网通信息港,天生具备广电和电信的“混血”基因。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华数似乎生逢其时,然而,幸福真的会来得那么突然吗?
相对于电信的“全国一张网”,广电网络一直以来都是“小而散而弱”的局面,各级广电网络都隶属于当地的广电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市县广电网络之间没有业务与行政关系,各自为政。广电网络的规模小,同时依然保留着陈旧的行政管理体制,不管是从规模上还是体制上,相比于网络一体化程度高并且市场化运作机制健全的电信网来说,其在竞争中的弱势地位相当明显。
广电网络的松散现状也势必给华数的业务推进带来困难,赵志峰说:“我们的电视业务涵盖22个省,但是却包括了100多个地市,因为广电网络没有一个大的实体,所以我们要一个一个和他们签约,有的地方签约之后业务发展非常慢。业务发展比较快的如新疆、厦门可以达到六七万户,而差的地方可能只有几百户。”广电网络的低市场化水平同样令华数感到头疼,“广电体系现在很多地方的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市场化程度不高,因而在推进这些新的技术和新的业务方面,动力不足”。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广电总局已经制订推动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的目标:今年年底前,省一级的广电有线网络要实现整合达到“一省一网”,建立全省统一运营的网络公司,实行省市垂直管理,改变之前群雄混战的局面。但是,整合谈何容易。在现行分散的广电网络系统中,各地方的有线网络投资主体不同,有的是政府出资管理,有的地方投资方则是地方国有企业,广电总局对于有线网络的整合意味着让原有的投资者退出,从别人的盘子里切肉,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现行体制带来的障碍之外,作为内容运营商的华数非常明白,内容的优劣是决定未来内容运营商盛衰的关键。赵志峰表示:“在三网融合时代,随着通信、电视、上网等基础业务的逐渐普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业务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长尾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具体到内容制作上,中国电影集团总经理助理兼制片分公司总经理赵海城对《商务周刊》说:“传播渠道越多,消费者享受视听节目的渠道越通畅,对于内容制作商来讲就会越好。但不管是云计算支撑的虚拟世界还是三网融合,都要求我们面向新的媒体去提供好的内容。”
4月20日产品发布会之前,华数举办了一个内容资源的招商会。三网融合之后,面对愈发挑剔的用户,华数自然要对内容资源的质量予以更多的关注。据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CEO励怡青介绍,华数目前拥有10万小时以上的节目库,与互联网电视厂商合作之后,将会把其视频播控平台嵌入到电视终端,为消费者提供目前电视节目达到的具标清画质的网络视频内容。
作为“国家队”成员的华数目前虽然拥有政策上的优势,不过一旦市场准入全面放开,势必会受到民营企业的正面挑战。事实上,在视频内容提供方面,一向是民营企业走在前面。优酷高级副总裁魏明告诉《商务周刊》一个数字,“在视频网站市场总体份额中,优酷已经超过50%”。4月8日,优酷发布了2010年“合计划3.0”版权战略报告,宣称在国内版权购买方面的投入超过亿元,已经购买现今国内市场85%的流通版权。而刚刚被盛大收购的在线视频网站酷6也宣称在版权采购上投入了巨额资金。
凭借着民营企业特有的敏锐和韧性,来势汹汹的视频网站不仅已然站住了脚跟,更获得了相当高的用户黏性。下一步,他们会不会也乘着三网融合的春风进军内容运营领域?
奥维咨询公司研究副总监李影告诉《商务周刊》:“除了获得互联网电视牌照的三家企业,不排除其他企业以后出来进行内容运营的可能,因为国家政策这方面是允许的。”但与她的意见相反,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则认为,由于三网融合的趋势需要,广电不得不开放通道,但不会为民企发放牌照。有限的牌照可以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仅可以调控互联网电视的发展,更可以避免其和广电的数字电视业务形成冲突。
日前有媒体报道优酷正在积极申请第四张互联网电视牌照,记者就此向魏明求证,但他对此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