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为抵抗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兵站建设,其中兵站线路建设和兵站领导机构建设是兵站建设的两个主要方面。随着新四军建设的不断推进,兵站领导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在军部成立总兵站,由上到下,建立派出所,然后在各个支部建立兵站组织。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供给部领导成为兵站的上级部门。兵站路线建设上,根据地与敌占区之间的缓冲地带建立起秘密兵站线,然而在华中地区根据地内建立基地兵站线路,为中国华中地区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顺利运行创造了重要条件。
【关键词】兵站;新四军;抗战时期
兵站的主要职能是交通运输和通信,人民军队兵站建设可以追溯到土地改革时期。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在华中地区建立多个抗日根据地,同时也加强兵站系统的建设,以方便华中地区内部以及广大中华各地的根据地物资、人员以及信息的交流,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条件,现通过对我国抗日时期新四军兵站建设的浅析,以表达对历史的缅怀,并且为新时期人民军队兵站建设提供一些历史经验。
一、新四军战略兵站线建设概况
从职能上看,人民军队的兵战线主要为战役需要所设置,有较强的临时性,战后就予以撤销,而战略兵站线多立足于整个战略布局,其有稳定性,不会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撤销。新四军的战略兵站线建设在职能上有以下三方面的体现:①联系根据地内部各兵站。②联系华中地区各个根据地的兵站建设。③联系敌占区与根据地之间的兵站建设。
华中地区根据地战略兵站路线的建设,主要分为皖南和苏北两个时期。在皖南时期,新四军由上到下建立总兵站、派出所以及联络站,主要形成了向南、向北、向东三条线路:东线连接一、二支部,北线连接三、四支部,南线连接国民党第三战区兵站系统。三线建设综合交错,先付相城,形成战略兵站网络。南线主要主要由章家渡到太平县再到岩寺,途中经过小河口;北线主要分两条,一条由章家渡到第四部队支部,另一条到第三部队支部;东线主要分两条路线,一条启章家渡,另一条由双桥到东坝。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整旗鼓,在江苏北部盐城重新组建军部,恢复了兵站建设并且做出相应变革。新四军司令部于1941年11月9日发布简历兵站路线的决定,其中对兵站建设有详细的说明:①暂时委任供给部宋、叶部长为兵站部正副部长。②在大兴庄建立第一兵站,第一师在苏中地区建设一兵站,第二师在淮宝区仁和集建立转运站。③一切预算由各师部负责。④各个师部的主要官员经由本部派出,其他空缺岗位由各师部补充。⑤本部派出的干部未经批准不许随意调动。
1943年根据战略形式,新四军成立淮南交通总站,连接以黄花塘为中心的各个师部运输站加强了战略兵站线的建设。战略反攻阶段,新四军兵站因形势变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华中地区总兵站迁至淮阴。
二、新四军兵站领导机构建设概述
新四军主要创建了华中地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同时相应的兵站领导机构也建设起来,其主要由中央军委兵站部统一福安里,领导华中众多敌后根据地的兵站建设与工作,形成了以新四军总兵站为核心,各分兵站交错发展的格局。新四军的军部于1937年12月25日在汉口成立,在1938年1月6日移至南昌。另外军队还有后勤组织部,分为军需处、医务处以及总兵站。
新四军总兵站随着抗日形势的不断变化得到持久的发展,军部总兵站于1939年6月下设军实科、粮秣科以及行政科,下属1个运输大队以及6各派出所,6个派出所交错分布,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除此之外,新四军各个支队也相应建立起兵站。例如。新四军第四支队于1938年4月建立立煌兵站,主要负责转运军需用品至国民党安徽省政府。
在抗日的大背景下,参照国民党军兵站建设的相关经验,新四军兵站采用了与其相似的形式,对内由新四军军部垂直管理,总兵站站长以及各派出所所长由军部统一调遣。对外,为国民党第三战区的兵站分监部,相关干部的委任需要得到军属兵站手掌的批准以及分战区兵站分监部申报报案。至于兵站建设经费,在皖南事变之前也主要由国民党第三战区拨调。
新四军兵站领导体制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军部在1939年秋天委任叶进明为总兵站站长,从而替代张元寿的工作,因为未上报国民党方面,遭到国民党分监部的拒绝,但叶仍然进行正常的工作,未受到国民党方面的影响。可见新四军的兵站保持坚持着独立自主的方针,为抗战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后台。
三、结语
兵站建设对战争的影响巨大,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兵站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兵站领导体制以及兵站战略性路线建设两个方面得到重大进展,形成了一个以总军部为主,各个分部门交错分布,众星拱月的格局,并随着抗战形势的不断变化而灵活转变,为华中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军需物资运输提供了基础设施,同时也通过兵站建设加强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对抗日战争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郜耿豪.抗戰时期新四军的兵站建设[J].党史文苑,2015,12:11-13.
[2]郜耿豪.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发展略论[J].军事历史,2013,04:63-67.
[3]郜耿豪.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防卫概论[J].军事历史研究,2014,03:84-92.
[4]郜耿豪.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研究述要[J].军事历史研究,2012,01:26-32.
【关键词】兵站;新四军;抗战时期
兵站的主要职能是交通运输和通信,人民军队兵站建设可以追溯到土地改革时期。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在华中地区建立多个抗日根据地,同时也加强兵站系统的建设,以方便华中地区内部以及广大中华各地的根据地物资、人员以及信息的交流,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条件,现通过对我国抗日时期新四军兵站建设的浅析,以表达对历史的缅怀,并且为新时期人民军队兵站建设提供一些历史经验。
一、新四军战略兵站线建设概况
从职能上看,人民军队的兵战线主要为战役需要所设置,有较强的临时性,战后就予以撤销,而战略兵站线多立足于整个战略布局,其有稳定性,不会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撤销。新四军的战略兵站线建设在职能上有以下三方面的体现:①联系根据地内部各兵站。②联系华中地区各个根据地的兵站建设。③联系敌占区与根据地之间的兵站建设。
华中地区根据地战略兵站路线的建设,主要分为皖南和苏北两个时期。在皖南时期,新四军由上到下建立总兵站、派出所以及联络站,主要形成了向南、向北、向东三条线路:东线连接一、二支部,北线连接三、四支部,南线连接国民党第三战区兵站系统。三线建设综合交错,先付相城,形成战略兵站网络。南线主要主要由章家渡到太平县再到岩寺,途中经过小河口;北线主要分两条,一条由章家渡到第四部队支部,另一条到第三部队支部;东线主要分两条路线,一条启章家渡,另一条由双桥到东坝。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整旗鼓,在江苏北部盐城重新组建军部,恢复了兵站建设并且做出相应变革。新四军司令部于1941年11月9日发布简历兵站路线的决定,其中对兵站建设有详细的说明:①暂时委任供给部宋、叶部长为兵站部正副部长。②在大兴庄建立第一兵站,第一师在苏中地区建设一兵站,第二师在淮宝区仁和集建立转运站。③一切预算由各师部负责。④各个师部的主要官员经由本部派出,其他空缺岗位由各师部补充。⑤本部派出的干部未经批准不许随意调动。
1943年根据战略形式,新四军成立淮南交通总站,连接以黄花塘为中心的各个师部运输站加强了战略兵站线的建设。战略反攻阶段,新四军兵站因形势变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华中地区总兵站迁至淮阴。
二、新四军兵站领导机构建设概述
新四军主要创建了华中地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同时相应的兵站领导机构也建设起来,其主要由中央军委兵站部统一福安里,领导华中众多敌后根据地的兵站建设与工作,形成了以新四军总兵站为核心,各分兵站交错发展的格局。新四军的军部于1937年12月25日在汉口成立,在1938年1月6日移至南昌。另外军队还有后勤组织部,分为军需处、医务处以及总兵站。
新四军总兵站随着抗日形势的不断变化得到持久的发展,军部总兵站于1939年6月下设军实科、粮秣科以及行政科,下属1个运输大队以及6各派出所,6个派出所交错分布,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除此之外,新四军各个支队也相应建立起兵站。例如。新四军第四支队于1938年4月建立立煌兵站,主要负责转运军需用品至国民党安徽省政府。
在抗日的大背景下,参照国民党军兵站建设的相关经验,新四军兵站采用了与其相似的形式,对内由新四军军部垂直管理,总兵站站长以及各派出所所长由军部统一调遣。对外,为国民党第三战区的兵站分监部,相关干部的委任需要得到军属兵站手掌的批准以及分战区兵站分监部申报报案。至于兵站建设经费,在皖南事变之前也主要由国民党第三战区拨调。
新四军兵站领导体制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军部在1939年秋天委任叶进明为总兵站站长,从而替代张元寿的工作,因为未上报国民党方面,遭到国民党分监部的拒绝,但叶仍然进行正常的工作,未受到国民党方面的影响。可见新四军的兵站保持坚持着独立自主的方针,为抗战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后台。
三、结语
兵站建设对战争的影响巨大,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兵站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兵站领导体制以及兵站战略性路线建设两个方面得到重大进展,形成了一个以总军部为主,各个分部门交错分布,众星拱月的格局,并随着抗战形势的不断变化而灵活转变,为华中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军需物资运输提供了基础设施,同时也通过兵站建设加强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对抗日战争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郜耿豪.抗戰时期新四军的兵站建设[J].党史文苑,2015,12:11-13.
[2]郜耿豪.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发展略论[J].军事历史,2013,04:63-67.
[3]郜耿豪.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防卫概论[J].军事历史研究,2014,03:84-92.
[4]郜耿豪.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研究述要[J].军事历史研究,2012,01: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