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川区以打造多元化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高起点、宽眼界谋划建设100 平方公里、100 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构建起“城市功能承载区、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区”三大区域发展格局,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要素流动有序化、农村基础设施一体化、农村产业发展信息化。
2020 年末,合川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87.6 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103.4 万、城镇化率达7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861 元、20377 元。
突出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合川区探索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机制,有序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由城镇向乡村延伸。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大力支持农村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合川区已成功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认定。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村卫生室标准化覆盖率达100%。加强等级医院和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医疗机构资源共享,建成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进一步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合川区城乡居民养老和医保参保率均达95%以上,贫困人员养老和医保参保率达100%。
健全就业机构和服务体系,面对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和农村劳动力不足现状,合川区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乡村延伸,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4 万余人次,清平玻璃园区建成市级农民工创业园。
全覆盖建设镇街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年均开展送演出、电影等文化进基层活动5000 余场次,持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院落、文明农户等创建工作,合川区文明村镇占比达70%,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
注重双向流动,畅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渠道
合川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完善“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镇”的城镇体系,完善城镇功能布局、产业定位、交通组织,提升城镇承载力。放宽城镇落户限制,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员和其他常住人口市民化,共享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近年来,合川区新增城镇就业12.7 万人,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9.8 万人。
统筹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三权分置”改革、“三社”融合发展等改革举措,持续完善利益联结、风险防控等机制。合川区探索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效激活乡村“沉睡”的资产、盘活乡村闲置的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2 万亩,惠及农民群众近2 万人。
建立本土人才返乡和城市人才下乡激励机制,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合理使用乡村闲置土地,严格落实减免工商税赋、兑现扶持政策、强化技术服务等举措,完善返乡、下乡人员的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政策,合川区回引返乡人才737 名,培养农村本土人才532 名、新型职业农民5200 余人。
着眼一体布局,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合川区聚焦与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与川东北城镇群一体化发展,修订编制城乡总体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
全面优化城乡交通基础设施路网结构,加强合川区各镇街与中心城区的通道建设,提升村镇通行能力,建成干线公路520 公里、“四好农村路”3039 公里,村民小组通畅率和通达率均达100%,形成干支配套、互联互通、内畅外达的路网体系。
强化农村供水保障,持续加大山坪塘、蓄水池、提灌站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整治力度,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建成渠江提水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6%。合川区率先在重庆实施农村25 户以上重点集聚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现建制镇街和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持续完善合川区镇街中低压配电网,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农村户均配电容量达到1.8kVA,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大力实施燃气下乡,有序推进燃气管网向村镇延伸,率先在重庆实现镇镇通天然气,“新农村”聚集点覆盖率达92%。
推进合川区农村危房改造和旧房整治工作,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3 平方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改厕、改水、改灶、改圈、改路、改院坝“六改”工作,新建、改造农村卫生厕所7.4 万户,安装公共照明路灯或庭院灯1.3 万盏,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全覆盖,合川区71 个村获评市级美丽宜居乡村。
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
合川区大力推进城乡信息网络建设,有序推进光纤、5G 等高速宽带网络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覆盖,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数字化、农业智能化、生产数据化。
着力发展智慧农业,多维度汇集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信息数据,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强化农作物生产全程服务监测预警,实现气象精准服务、病虫害有效监测,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效率。加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数据管理,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有效保障公众消费安全,增强食用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强与邮政、银行、电商企业合作,建立农村电商双创基地,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推动镇街传统零售网点、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改造升级,拓展代收代寄、代买代卖等便民服務,合川区322 个行政村电商物流配送寄递实现全覆盖,农副产品上线销售品种达300 余款,优质农产品实现网货化、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合川区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抓住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大力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2020 年末,合川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87.6 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103.4 万、城镇化率达7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861 元、20377 元。
突出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合川区探索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机制,有序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由城镇向乡村延伸。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大力支持农村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合川区已成功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认定。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村卫生室标准化覆盖率达100%。加强等级医院和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医疗机构资源共享,建成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进一步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合川区城乡居民养老和医保参保率均达95%以上,贫困人员养老和医保参保率达100%。
健全就业机构和服务体系,面对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和农村劳动力不足现状,合川区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乡村延伸,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4 万余人次,清平玻璃园区建成市级农民工创业园。
全覆盖建设镇街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年均开展送演出、电影等文化进基层活动5000 余场次,持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院落、文明农户等创建工作,合川区文明村镇占比达70%,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
注重双向流动,畅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渠道
合川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完善“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镇”的城镇体系,完善城镇功能布局、产业定位、交通组织,提升城镇承载力。放宽城镇落户限制,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员和其他常住人口市民化,共享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近年来,合川区新增城镇就业12.7 万人,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9.8 万人。
统筹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三权分置”改革、“三社”融合发展等改革举措,持续完善利益联结、风险防控等机制。合川区探索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效激活乡村“沉睡”的资产、盘活乡村闲置的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2 万亩,惠及农民群众近2 万人。
建立本土人才返乡和城市人才下乡激励机制,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合理使用乡村闲置土地,严格落实减免工商税赋、兑现扶持政策、强化技术服务等举措,完善返乡、下乡人员的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政策,合川区回引返乡人才737 名,培养农村本土人才532 名、新型职业农民5200 余人。
着眼一体布局,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合川区聚焦与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与川东北城镇群一体化发展,修订编制城乡总体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
全面优化城乡交通基础设施路网结构,加强合川区各镇街与中心城区的通道建设,提升村镇通行能力,建成干线公路520 公里、“四好农村路”3039 公里,村民小组通畅率和通达率均达100%,形成干支配套、互联互通、内畅外达的路网体系。
强化农村供水保障,持续加大山坪塘、蓄水池、提灌站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整治力度,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建成渠江提水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6%。合川区率先在重庆实施农村25 户以上重点集聚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现建制镇街和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持续完善合川区镇街中低压配电网,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农村户均配电容量达到1.8kVA,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大力实施燃气下乡,有序推进燃气管网向村镇延伸,率先在重庆实现镇镇通天然气,“新农村”聚集点覆盖率达92%。
推进合川区农村危房改造和旧房整治工作,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3 平方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改厕、改水、改灶、改圈、改路、改院坝“六改”工作,新建、改造农村卫生厕所7.4 万户,安装公共照明路灯或庭院灯1.3 万盏,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全覆盖,合川区71 个村获评市级美丽宜居乡村。
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
合川区大力推进城乡信息网络建设,有序推进光纤、5G 等高速宽带网络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覆盖,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数字化、农业智能化、生产数据化。
着力发展智慧农业,多维度汇集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信息数据,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强化农作物生产全程服务监测预警,实现气象精准服务、病虫害有效监测,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效率。加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数据管理,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有效保障公众消费安全,增强食用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强与邮政、银行、电商企业合作,建立农村电商双创基地,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推动镇街传统零售网点、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改造升级,拓展代收代寄、代买代卖等便民服務,合川区322 个行政村电商物流配送寄递实现全覆盖,农副产品上线销售品种达300 余款,优质农产品实现网货化、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合川区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抓住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大力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