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书内容源于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的一场学术邀请会。在会议上,来自25位设计及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关于设计的讨论,这些讨论形成的关于设计的重要研究成果集结成本书。全书分为三个主题:设计学科的界定、设计作为“行动的世界”、设计师的设计行为引导人造社会的价值选择。西方设计研究自二战后开始逐渐从单纯研究设计实践本身扩大到设计行为发生发展及设计实施后的影响,不仅是从对一点的观察到对设计链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对设计行为深度的学理的研究,从多角度、多学科研究设计链。本书围绕这些问题给出的答案值得深思。
工业消费社会里,“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在美学上被重新定义”,“满足本我的视觉官感被扩展到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求、情感需求,再扩展到‘为感觉与动觉而设计’”,实际就是满足视觉、触觉等的多重官能感受。这种认知对当下的设计界而言早非鲜论,但依然可以启发设计师拓展自己的思维,发掘受众更多潜在的需求。把修辞学纳入到设计研究的领域,认为“产品的策划与构思的艺术是设计研究的主题,而非产品本身”。意即设计应侧重研究方案构思策划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使设计结果有更完善、更有意义的效果,如果把产品本身当做设计研究的主题就有可能产生功能论,一切服从于功能而忽视实现功能的方式。本书在这些方面有详尽的论述。
关于设计是个“行动的世界”,作者指出,设计不再仅是设计师单向的授予消费者的活动,发现设计与社会的互动相关性,应关注设计行为过程中设计动机由产生、传达到施与社会后的循环影响。例如医疗设备领域与家庭私人领域的互动,医疗器械的操控面板、安全方便性甚至人情味都是设计师可开发的领域,为设计师发现新的设计打开思路,也为设计研究打开一扇门,融消了传统与广阔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方向来源于对生活细微、敏感的观察体验。
本书第三个主题是在新的文化背景下,设计师的设计行为引导着人造社会的价值选择,设计研究应从伦理学、生态学角度思考评鉴设计产生的后果,“设计是创造和破坏之间”的行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就要确保“人造产品无害”。应从学理上发问设计师、设计行为对自然生物系统的影响破坏,而非是出于时尚流行话题应景式地倡导所谓低碳、生态设计。
书中十一篇文章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理论、技术哲学、修辞学、美学、医疗学等方面对设计研究进行了多层次、纵深、多角度的发掘,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设计研究的精选。本书将设计与具体的文化语境连接在一起,把设计作为社会研究的一个视角,研究设计背后的社会系统,帮助设计师、设计学者“更好地理解隐藏在设计实践下的理念与方法”。作者多以设计案例入手,再层层铺开引入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方法论佐证自己的观点,深入浅出;作为译著来看,翻译不生硬,语言风格既准确表达了原著者的思想,又能顾及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本书可以作为进行中国设计文化研究的叩门砖,引导年轻学者对设计研究产生更多思考。
工业消费社会里,“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在美学上被重新定义”,“满足本我的视觉官感被扩展到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求、情感需求,再扩展到‘为感觉与动觉而设计’”,实际就是满足视觉、触觉等的多重官能感受。这种认知对当下的设计界而言早非鲜论,但依然可以启发设计师拓展自己的思维,发掘受众更多潜在的需求。把修辞学纳入到设计研究的领域,认为“产品的策划与构思的艺术是设计研究的主题,而非产品本身”。意即设计应侧重研究方案构思策划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使设计结果有更完善、更有意义的效果,如果把产品本身当做设计研究的主题就有可能产生功能论,一切服从于功能而忽视实现功能的方式。本书在这些方面有详尽的论述。
关于设计是个“行动的世界”,作者指出,设计不再仅是设计师单向的授予消费者的活动,发现设计与社会的互动相关性,应关注设计行为过程中设计动机由产生、传达到施与社会后的循环影响。例如医疗设备领域与家庭私人领域的互动,医疗器械的操控面板、安全方便性甚至人情味都是设计师可开发的领域,为设计师发现新的设计打开思路,也为设计研究打开一扇门,融消了传统与广阔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方向来源于对生活细微、敏感的观察体验。
本书第三个主题是在新的文化背景下,设计师的设计行为引导着人造社会的价值选择,设计研究应从伦理学、生态学角度思考评鉴设计产生的后果,“设计是创造和破坏之间”的行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就要确保“人造产品无害”。应从学理上发问设计师、设计行为对自然生物系统的影响破坏,而非是出于时尚流行话题应景式地倡导所谓低碳、生态设计。
书中十一篇文章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理论、技术哲学、修辞学、美学、医疗学等方面对设计研究进行了多层次、纵深、多角度的发掘,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设计研究的精选。本书将设计与具体的文化语境连接在一起,把设计作为社会研究的一个视角,研究设计背后的社会系统,帮助设计师、设计学者“更好地理解隐藏在设计实践下的理念与方法”。作者多以设计案例入手,再层层铺开引入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方法论佐证自己的观点,深入浅出;作为译著来看,翻译不生硬,语言风格既准确表达了原著者的思想,又能顾及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本书可以作为进行中国设计文化研究的叩门砖,引导年轻学者对设计研究产生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