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实验课有效教学初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5fc1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应从实验课前准备、课堂指导、课后反馈分析三个层面,从高一开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实验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一;生物实验;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53-02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区,学生实验能力和习惯有差异,如何快速让高一新生适应高中生物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让实验课有效、高效,是高一生物实验课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我结合这几年的实验课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课前准备
  1.尽快熟悉生物实验室,学会常用的实验器械操作
  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高一新生对环境不熟悉,开学第一节实验课,教师务必带领高一新生熟悉生物实验室,让学生了解每間实验室的功能划分,防止以后走错实验室,这也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区,不同学区所配备的实验设备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学校配备的是传统光源的显微镜,有的学校配的是电光源显微镜,有的学校配置的是数码显微镜,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新生不一定都会使用。没有接触过数码显微镜的学生根本不会使用,在以后的显微观察实验中会手足无措,为了去学习别人的操作在教室随意走动或大声问询,这样实验课堂就会变得喧闹嘈杂。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教师有时要用大半节课去讲解新的显微镜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往往造成当节课的学生实验没办法完成。所以在正式上高中实验课之前,教师必须尽快让学生熟悉生物实验室,掌握常用的实验器械操作。
  2.组建高效实验小组
  (1)小组建设
  一般来说,团结、有效的实验小组可以由4~6名学生组成,综合全班学生的性别、动手能力、成绩、个性特征、生源等多方面的因素,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合理分组。组内异质可以互补合作,组间同质可以保证全班各个小组间展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比如男生思路开阔,讨论积极,但是比较粗心,女生思维细腻,所以分组要根据性别比例,合理搭配。再者,分组应注意不要把同一学区的学生分在一起,以防出现全组对某个仪器都没使用过而不会用的现象。组内异质可以促进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选好组长
  分好实验小组,并不代表他们就可以高效完成实验,必须还要有一个 “领头羊”——组长。组长是教师的得力助手,责任心一定要强,要能够胜任小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一系列工作。因此,选择、培养一个合格的组长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这方面的人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最终达到实验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3.精心编制实验课导学案
  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学生全部课堂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方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路线图,指示着学习的路线、方向和基本要求。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实验预习非常好的工具,他能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明白“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我要和谁做”。避免在实验室里浪费宝贵的时间,导致完不成实验或匆匆忙忙做完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所以学生动手实验前,精心制作预习导学案,是实验能不能高效完成的关键。
  一般实验课导学案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与药品、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记录、结果与分析、结论。学生实验前务必要明白实验目的,就是本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次要知道本节课会用到哪些实验器材和药品,必须掌握这些器材的使用以及药品的作用,对于实验原理,务必要讲清楚,该拓展就拓展。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很多时候课本只提到实验原理,并没有说明原理的实质,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或混淆,最终在实验中出错。比如蛋白质鉴定实验中,课本里只提到蛋白质可以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但并没有说明发生反应的机制,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先加双缩脲A液再加B液,A液B液成分也经常弄混。所以编制的导学案中应该补充给学生完整的资料,告诉学生产生紫色的原因是在碱性溶液中,铜离子与肽键发生双缩脲反应。加入A液就是碱,是NaOH,目的是造就碱性环境,后面的B液就是CuSO4,主要提供铜离子,若先加入CuSO4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则无法先充分制造碱性环境, CuSO4会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蓝色Cu(OH)2沉淀,导致现象不清,无法较好地达到实验目的。讲清依据的原理,学生就不会为先加A液还是B液纠结,也不会把A液加B液混合再鉴定。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菲林试剂为什么要现配现用,甲基绿吡罗红为什么要混合而不能分开单独使用等等,这些都必须以资料的形式在导学案中加以拓展,避免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影响实验的有效性。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师生要利用导学案对实验进行设计,形成一致意见,最后带着导学案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在实验中,师生都要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重视实验过程的指导与记录
  实验过程中,教师除了强调安全事项外,杜绝长篇大论,把实验课当理论课上。实验课要强化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分工、协调作用,教师要通过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实验中,除要求学生及时在导学案上记录实验现象或结果外,强调学生务必要带手机,利用手机拍摄记录实验过程产生的现象和实验结果,同步上传到班级QQ群进行分享。全班学生即时通过班级QQ群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帮忙分析失误产生的原因,从而及时改正。比如在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一组学生上传的照片里发现色素带很淡,大家帮他们分析原因:可能是取到老叶子,要不就是研磨不充分,或者没有加碳酸钙,滤液细线画太少次,色素较少,要不就是无水酒精加多了。有的学生甚至怀疑是滤液细线被层析液没过,部分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结合同学们的分析,该组最终发现,原因是无水酒精加多了。除此之外,即时利用手机拍摄实验结果上传到班级QQ群,避免了以往很多学生实验课随意走动观察其他同学所做实验的现象。学生可以在QQ群中反复观看自己和别人的实验过程或结果,从中找出差距,教师也可以从学生上传的结果大致了解实验课的完成情况,从而反馈于自己的教学中。通过QQ群聊,学生还常常把实验课内的讨论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强化了实验分析能力,效果相当好。
  三、重视课后材料的收集、分析和评价
  教师除收集导学案外,务必收集学生的典型照片,包括实验成功和实验失败的照片,积极参与QQ群与学生的讨论,一起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分享实验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师收集这些照片可作为素材,在以后的教学中或者考试中用上,对于比较好的作品,标上拍摄者的姓名,时时正面肯定学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
  总之,上好高一生物实验课,教师务必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分好实验小组,选好组长,同时精心设计实验课导学案,强化实验过程指导,充分利用QQ网络平台的群聊功能,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及时做好实验后资料的收集和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实验课的课堂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诺 依)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地位日益提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由单一的知识记忆转变为多元运用,促进其认知的深化,有效培养其综合能力。其中,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课
他是我国著名旱地农业与作物抗旱生理学家。长期致力于作物抗旱生理和旱地农业研究,开辟了旱地农业研究的生理生态领域。在提高半干旱地区农田降水效率综合技术途径、有限水高
[摘 要]微写作具有篇幅短小、形式灵活的特点,是教师训练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形式。教师应围绕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在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时,恰当地应用微写作,让学生积累英语词汇、丰富英语表达方式,掌握英语语法和句型,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書面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英语微写作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教学;微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
[摘 要]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中电磁学板块的重要内容,不管是楞次定律的应用,还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都必须建立在对“磁通量变化引起感应电流”这一核心规律的理解之上。而过于复杂的物理模型和过于僵化的书面解释,不利于学生对这一核心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文章在原有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添加互感盒的制作和实验探究环节,配合电磁炉、变压器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電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关键词]互感实验盒
挖掘乡土资源的相关素材,将其融入教学实践,是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扬州地方史中,阮元传承家训,经邦济世;史可法“节秉清刚”,捍卫民族文化,伸张正义;朱自清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以各种形式蔓延到了社会的诸多领域,贪污犯罪作为腐败的极端表现形式,严重侵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从事职务侦查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结合本人亲
很久以前,人类就渴望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展翅飞翔。”嫦娥奔月”.”大闹天宫”……这些古老的神话故事,承载着人类飞向天空的美丽遐想。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季强和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罗哲西领导的中美科研小组宣称,在中国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发现一对保存完好的蜀兽科哺乳动物化石,再次以
国家林业局11月8日宣布,截至11月5日,我国大熊猫在2007年共繁育19胎31只,成活25只。至此,我国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239只。据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介绍,该数据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