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调整实验结构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考评方法、改善实验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生态学实验课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生态学 实验教学 优化改革
生态学专业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随着人口剧增、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局面出现,人们对生态学的研究、学习和普及越来越重视。生态学有着技术性强、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其内容覆盖面广泛、文理结合、实践与理论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丰富实验内容
学习兴趣是一切创造力之母,没有学习兴趣,学生将失去探索知识的积极主动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往在生态学实验课程中,往往没有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只是从生态学专业的生态学实验中选修部分实验内容,这种做法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前期的知识积累,将学生束缚在有限的实验项目上,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一旦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其对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就会下降,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在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应该遵循以下三点:1.加强室内的模拟实验与户外的调查实验的结合,经过了亲自动手的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使实验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2.增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一定难度和设计性,且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经典大型实验;这样既能反映基本的生态学理论应用,又体现生态学最新研究进展,而且考虑到学生前期的知识积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3.更新和引入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的实验内容,实验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由分散到系统,循序渐进,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自我思考、主动创新、总结分析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兴趣。
二、结合自身情况实施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
一般高校生态学实验课程主要是为生态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存在着开课时数少、实验项目单一孤立、系统性不强等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开设生态学课程的非生态学专业,往往不够重视生态学实验教学,对生态学实验课开课率较低。为了在有限的课堂上使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生态学实验的实验方法原理及操作技术,大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动手能力、独立自主分析和系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科研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的处事态度和严谨的科研思想,综合以前一些学校实验课开展不理想的情况分析以及部分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借鉴了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基于“能力为本”的实验教学,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针对生态学现状提出问题→依据生态学知识预测实验结果→充分利用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合理结合理论基础设计实验方案→全方位分析论证可行性→积极改进实验方案→课内外反复进行实验探索→全面剖析实验结果→多方位检验结果→谨慎得出结论。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通过实验小组内成员的自我组织、分工协作、积极探索,独立准备和操作实验,改变传统教学使学生形成“依葫芦画瓢”的思维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设计、创新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尽量使实验内容既符合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又能体现出该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确保实验安排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各实验项目内容应由浅到深,也就是各具特色又兼具内在联系、循序渐进,使单一性、验证性及综合性实验贯穿于内,覆盖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等综合性知识内容。
三、综合考虑学生专业性改善考核方法
有效客观考评学习结果。首先实验报告是实验全过程的记录和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与分析,是学生的实验成果、写作成果。接着是实验小组考核,考核学生综合实验项目设计的可行性和研究性实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实用性、实验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案的创新性、实验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仪器设备放置是否有序,考核方法贯穿于实验课的始终,因此要求学生必须重视每一环节的学习和实践。通过实验实践训练,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和科研、创新等素质的提高。最后是期末总评,实验小组对整个实验的实施情况作出总结,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作出小结,教师综合每位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实验态度、课堂回答问题、课前预习、实验过程与结果的记录、实验内容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规范性和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考虑慎重得出学生期末总评成绩。
四、进一步完善实验软、硬件,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研究
由于生态学的内容涉及植物、动物等多种生物的知识,一些实验设备是不同课程的实验共用的,有些贵重仪器配备数量较少,有时在仪器设备的调配上存在冲突。因此,可以根据情况将部分专业性较强的仪器设备存放在实验室保存,对于部分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实行提前预约、及时登记和统筹安排等措施,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与时俱进,要及时引入新科技、新技术,符合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要求,为生态学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大大提高了生态学实验教学水平;及时检查分析仪器,定时维护实验设备,排除技术性故障,保持实验室高效运作;实验前进行预实验,在上课之前准备好所需物品;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深入了解仪器性能和操作方法,学生操作时在旁进行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研究课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五、结束语
实施合理的教学改革措施,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综合素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努力保持实验室的先进性,保证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结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利用文字、图片、表格、视频等新颖的信息承载体,对学生进行多方式考核。
参考文献:
[1]王益,黄文.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2):4-6
[2]方燕红,龚光彩,杨朝晖等.本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2):105-106,114
关键词 生态学 实验教学 优化改革
生态学专业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随着人口剧增、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局面出现,人们对生态学的研究、学习和普及越来越重视。生态学有着技术性强、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其内容覆盖面广泛、文理结合、实践与理论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丰富实验内容
学习兴趣是一切创造力之母,没有学习兴趣,学生将失去探索知识的积极主动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往在生态学实验课程中,往往没有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只是从生态学专业的生态学实验中选修部分实验内容,这种做法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前期的知识积累,将学生束缚在有限的实验项目上,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一旦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其对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就会下降,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在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应该遵循以下三点:1.加强室内的模拟实验与户外的调查实验的结合,经过了亲自动手的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使实验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2.增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一定难度和设计性,且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经典大型实验;这样既能反映基本的生态学理论应用,又体现生态学最新研究进展,而且考虑到学生前期的知识积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3.更新和引入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的实验内容,实验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由分散到系统,循序渐进,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自我思考、主动创新、总结分析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兴趣。
二、结合自身情况实施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
一般高校生态学实验课程主要是为生态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存在着开课时数少、实验项目单一孤立、系统性不强等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开设生态学课程的非生态学专业,往往不够重视生态学实验教学,对生态学实验课开课率较低。为了在有限的课堂上使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生态学实验的实验方法原理及操作技术,大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动手能力、独立自主分析和系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科研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的处事态度和严谨的科研思想,综合以前一些学校实验课开展不理想的情况分析以及部分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借鉴了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基于“能力为本”的实验教学,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针对生态学现状提出问题→依据生态学知识预测实验结果→充分利用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合理结合理论基础设计实验方案→全方位分析论证可行性→积极改进实验方案→课内外反复进行实验探索→全面剖析实验结果→多方位检验结果→谨慎得出结论。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通过实验小组内成员的自我组织、分工协作、积极探索,独立准备和操作实验,改变传统教学使学生形成“依葫芦画瓢”的思维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设计、创新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尽量使实验内容既符合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又能体现出该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确保实验安排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各实验项目内容应由浅到深,也就是各具特色又兼具内在联系、循序渐进,使单一性、验证性及综合性实验贯穿于内,覆盖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等综合性知识内容。
三、综合考虑学生专业性改善考核方法
有效客观考评学习结果。首先实验报告是实验全过程的记录和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与分析,是学生的实验成果、写作成果。接着是实验小组考核,考核学生综合实验项目设计的可行性和研究性实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实用性、实验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案的创新性、实验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仪器设备放置是否有序,考核方法贯穿于实验课的始终,因此要求学生必须重视每一环节的学习和实践。通过实验实践训练,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和科研、创新等素质的提高。最后是期末总评,实验小组对整个实验的实施情况作出总结,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作出小结,教师综合每位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实验态度、课堂回答问题、课前预习、实验过程与结果的记录、实验内容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规范性和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考虑慎重得出学生期末总评成绩。
四、进一步完善实验软、硬件,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研究
由于生态学的内容涉及植物、动物等多种生物的知识,一些实验设备是不同课程的实验共用的,有些贵重仪器配备数量较少,有时在仪器设备的调配上存在冲突。因此,可以根据情况将部分专业性较强的仪器设备存放在实验室保存,对于部分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实行提前预约、及时登记和统筹安排等措施,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与时俱进,要及时引入新科技、新技术,符合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要求,为生态学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大大提高了生态学实验教学水平;及时检查分析仪器,定时维护实验设备,排除技术性故障,保持实验室高效运作;实验前进行预实验,在上课之前准备好所需物品;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深入了解仪器性能和操作方法,学生操作时在旁进行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研究课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五、结束语
实施合理的教学改革措施,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综合素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努力保持实验室的先进性,保证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结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利用文字、图片、表格、视频等新颖的信息承载体,对学生进行多方式考核。
参考文献:
[1]王益,黄文.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2):4-6
[2]方燕红,龚光彩,杨朝晖等.本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2):105-10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