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获得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急需进行职业教育结构转型与升级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提升职业教育在沿线国家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本文提出要一要转变思想,促进职业教育的文化认同,二要优化职业教育人才结构,培养适应战略实施与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创新对外职业教育合作交流途径,建设”双主体“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关键词】:“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 行动策略
一、“一带一路”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职业教育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首先,“一带一路”战略是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好时机。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投入性和流通性较高。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职业教育发挥相应的优势助力战略实施与发展,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职业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既促进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助力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国际影响力提升。其次,“一带一路”战略给职业教育的结构转型提供了机会,同时为职业教育的换代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老挝、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居多,在资源、优势和发展阶段方面皆不相同。在制造业和生产业相互交流合作下,促进职业劳动力、职业教育教学设备融通和共享,一定程度上,给职业教育的转型和换代提供灵感和机会。
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在对外方面,沿线各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情况和实施战略存在的风险缺乏充分的了解和预测。首先,“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沿线各国具有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也各有特点。其次,在职业教育对外交流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又缺乏相应沟通人才,会产生沟通障碍,这对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是极为不利的。需要各国多渠道多途径,掌握沿线各国的情况,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充分把握沿线各国的职业教育、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做出科学的预测与应对策略[1]。第二,在自身条件上,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路途中,服务能力明显还处于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文化认同,沿线各国对外交流思想层面还不够开放与包容;二是职业教育师资配备不足,专业技能类、教育类、科研类、外交类等各类职业教育师资无法满足庞大的师资需求,有碍职业教育的结构转型、服务能力的提高。三是在面对“一带一路”新的发展模式下,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面跟不上进程,急需进行改革[2]。
二、转变思想,促进职业教育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概述
“一带一路”提出打造“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要进行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打造利益共同体,首先要有共同文化认知。沿线各国的职业教育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包括对职业教育自我文化、职业教育他文化、世界职业教育大文化的认同三个方面[3],这三种职业教育文化具有各国本国的特性,同时具有职业教育的共性和时代发展的特征。自我文化是对职业内部发展的理论文化和实践文化具有高度的同意理解、同一性认知和同一自信力,要求在职业教育文化传播过程中,凝聚先进职业教育文化,具有高度文化自信[3]。他文化认同是指对职业教育所处社会中不同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解、认识、辨识和适应,要求吸收借鉴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优质文化,输出本国先进职业教育文化,达到双方彼此的认同[3]。多元的文化之间存在个性和共性,促进职业教育文化认同,需要保持职业教育文化的个性发展,还要谋求职业教育共性的融合,在共性融合之中获得个性的最大发展。
(二)职业教育的文化认同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诉求
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职业教育自我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必须进行文化认同。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过程中,单方面的认为自己的职业教育文化是世界先进职业教育的代表,或者代表世界职业教育未来的走向,对其他文化抱有抵触态度并想把自己的文化强加到对方身上,必会导致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文化认同的危机。职业教育文化与他文化、世界文化之间必定要经过争锋—磨合—融合的阶段,需要相互吸取文化精华,使各自国家的职业教育文化更具包容性,更有生命力,从而达到我国与沿线各国职业教育互利共赢[4]。
(三)职业教育文化认同的路径
第一,加强职业教育文化的沟通,促进各国职业教育文化之间的理解力。在对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过程中,首先要清楚职业教育自文化。建立在对自文化、他文化、世界文化的了解下,对本国职业教育自文化的优势和不足保持清醒的认知;第二,提升职业教育文化包容力。“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对外开放面临的是不同国家、民族、地域、性质的多元他文化的文化类型,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文化具有多元性,多元意味着有可能存在争端和误解。因此,需要职业教育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力,承认不同文化的类型和存在,有利于职业教育的自文化快速地融入到职业教育他文化和职业教育世界文化中,并且更好吸收优秀的、可借鉴的他国职业教育文化和世界职业教育大文化。第三,树立本国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发现与承认本国职业教育文化的优势,树立职业教育自文化自信。职业教育在国际、社会尤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和功能,各国职业教育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对外进行职业教育交流中,职业教育自身以及本国职业教育,都应当树立自信。第四,职业教育文化自觉。能够用历史的、理性的、系统的视野看待职业教育自我文化与他国职业教育文化之间的优势和劣势,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过程中主动地承担对其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职责,促进沿线各国职业教育自我文化、他文化、世界大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優化职业教育人才结构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面对的情况与传统大不相同,对人才需求也不一样。因此优化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结构。本文主要从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小语种人才培养、创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拓展职业教育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的体现和要求,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性质是职业性,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能变。职业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是社会各个领域的技术担当,是社会各领域技术力量发展和生产力度提升的关键。根据本国社会和市场需求,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给市场给予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经济等各领域的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实施与发展涉及沿线国家教育与职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需要职业教育提供多元的、多层次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支持[6]。
第二,增进职业教育小语种人才的培养。首先,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具有多元性,而对于小语种人才的培养目前相对缺乏,严重阻碍了“一带一路”的实施与发展。跨国、跨区域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必须跨越语言的鸿沟。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风俗、历史、特色、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等各不相同情况下,职业教育若贸然“走出去”容易造成误会甚至文化冲突等,在“引进来”难以正确告知对方本国的发展需求和合作需求。因此,“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培养沿线各国小语种人才的培养,深入了解沿线各国的职业教育文化、信仰、需求等各方面的内容,为职业教育跨国合作交流扫除沟通工具障碍。
第三,加大培养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是永恒的话题,是跨领域的话题,是人类社会各领域前进与发展的重大力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都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创新创业力一直是职业教育前进的短板。因此沿线各国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水平亟待提升。通过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推动“群众性创业、创新”潮流的发展。然而职业教育提供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政策各方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职业教育资金设备等的投入,鼓励职业教育提供受教育者创业机会,多途径促进受教育者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四、创新涉外交流合作途径的思考
(一)创新联合培养模式
在“一带一路”战略正进展火热,辐射的国家积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此战略在国际地位上显示了相当的影响力。由于合作双方经济结构、文化差异、技能人才需求以及合作交往的新问题的存在,中国和沿线国家职业教育都将面临师资、设备、教材等缺乏的问题。对此,我国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件中明提出注重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大力推进“丝绸之路”教师培训计划,这显示了教师在战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此策略进一步推动了联合培养师资政策的进程。职业教育跨国合作学习交流,“丝绸之路”师资培训合作计划是科学的行动策略,可促进各国之间先进教育经验的交流与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沿线区域国家的职业教育质量。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职业教育的交流,建设联合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基地和平台,从促进职业院校领导人互访、教师及相关教育管理人员的的沟通与交流合作,促进各国建立在本国职业教育实情上,进行优质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有机融合或创新改革与发展。如相互借鉴沿线各国先进优质的教学设备、教学模式、教学方案等,或将本国的先进教学设备、教学模式、教学方案出口给沿线各国。合作双方相互引进优质职业教育师资、先进教学设备和技术,优化资源利用,达到合作双方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目标[4]。
我国在《推进共建 “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提出的“丝绸之路”的包括”推进沿线国家间的研修访学活动“的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鼓励沿线各国职业学校在语言、人文社科、理工科等各个领域联合培养学生。这对于沿线国家的发展是迫切需要的,促进工会或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职业教育应注重创新开展与东盟各国大学联合办学模式,重点将服务 “向海之路、出海经济”和人文交流领域的人才作为国际化联合培养涉外人才的突破口,在创新培养模式、学分互认、课程衔接、师资共享、留学生交换等方面与沿线各国的大学展开战略合作,专业技能培养与学历教育相结合,搭建学分转移及课程相互衔接的直通车,构建涉外人才的国际化联合培养直升通道。为培养高端涉外人才,职业教育依托办学优势和特色,可与沿线国家联合培养职业技术相关人才和涉外人才[5]。
(二)构建双主体”共建涉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平台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中国与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东盟国家在高铁、城轨、港口和公路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将为沿线各国企业和装备“走出去”与“请进来”创造了大量的发展机遇。这些跨国企业涉及旅游、装备制造、交通设施建设、贸易等领域,需要大量的涉外人才。职业院校与跨国企业开展 “双主体”共同培养人才,助于创新涉外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可就人才联合培养的定位、课程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和团队共建等方面有效对接,真正实现订单式培养。跨国企业不但可以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机会,而且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储备人才。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国家也出行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校企合作、支持联合培养人才,国内进行了相关的的实践并初具成效。这种 “双主体”校企联合的涉外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双赢的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的沿海省份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成功经验,在涉外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罗林顺(四川管理职业学院).“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及趋势研究[J].中国培训,2017,(10): 163.
【2】 刘宝存:“一带一路”中教育的使命与行动策略[J].教育家,2017,(23): 8-9.
【3】张妍岩.“一带一路”背景下延边开发开放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硕士论文, 2016
【5】劉子璇(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7,(24)
【5】李太生,李莹.“一带一路”背景下创新涉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
【关键词】:“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 行动策略
一、“一带一路”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职业教育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首先,“一带一路”战略是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好时机。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投入性和流通性较高。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职业教育发挥相应的优势助力战略实施与发展,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职业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既促进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助力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国际影响力提升。其次,“一带一路”战略给职业教育的结构转型提供了机会,同时为职业教育的换代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老挝、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居多,在资源、优势和发展阶段方面皆不相同。在制造业和生产业相互交流合作下,促进职业劳动力、职业教育教学设备融通和共享,一定程度上,给职业教育的转型和换代提供灵感和机会。
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在对外方面,沿线各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情况和实施战略存在的风险缺乏充分的了解和预测。首先,“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沿线各国具有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也各有特点。其次,在职业教育对外交流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又缺乏相应沟通人才,会产生沟通障碍,这对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是极为不利的。需要各国多渠道多途径,掌握沿线各国的情况,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充分把握沿线各国的职业教育、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做出科学的预测与应对策略[1]。第二,在自身条件上,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路途中,服务能力明显还处于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文化认同,沿线各国对外交流思想层面还不够开放与包容;二是职业教育师资配备不足,专业技能类、教育类、科研类、外交类等各类职业教育师资无法满足庞大的师资需求,有碍职业教育的结构转型、服务能力的提高。三是在面对“一带一路”新的发展模式下,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面跟不上进程,急需进行改革[2]。
二、转变思想,促进职业教育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概述
“一带一路”提出打造“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要进行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打造利益共同体,首先要有共同文化认知。沿线各国的职业教育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包括对职业教育自我文化、职业教育他文化、世界职业教育大文化的认同三个方面[3],这三种职业教育文化具有各国本国的特性,同时具有职业教育的共性和时代发展的特征。自我文化是对职业内部发展的理论文化和实践文化具有高度的同意理解、同一性认知和同一自信力,要求在职业教育文化传播过程中,凝聚先进职业教育文化,具有高度文化自信[3]。他文化认同是指对职业教育所处社会中不同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解、认识、辨识和适应,要求吸收借鉴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优质文化,输出本国先进职业教育文化,达到双方彼此的认同[3]。多元的文化之间存在个性和共性,促进职业教育文化认同,需要保持职业教育文化的个性发展,还要谋求职业教育共性的融合,在共性融合之中获得个性的最大发展。
(二)职业教育的文化认同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诉求
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职业教育自我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必须进行文化认同。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过程中,单方面的认为自己的职业教育文化是世界先进职业教育的代表,或者代表世界职业教育未来的走向,对其他文化抱有抵触态度并想把自己的文化强加到对方身上,必会导致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文化认同的危机。职业教育文化与他文化、世界文化之间必定要经过争锋—磨合—融合的阶段,需要相互吸取文化精华,使各自国家的职业教育文化更具包容性,更有生命力,从而达到我国与沿线各国职业教育互利共赢[4]。
(三)职业教育文化认同的路径
第一,加强职业教育文化的沟通,促进各国职业教育文化之间的理解力。在对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过程中,首先要清楚职业教育自文化。建立在对自文化、他文化、世界文化的了解下,对本国职业教育自文化的优势和不足保持清醒的认知;第二,提升职业教育文化包容力。“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对外开放面临的是不同国家、民族、地域、性质的多元他文化的文化类型,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文化具有多元性,多元意味着有可能存在争端和误解。因此,需要职业教育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力,承认不同文化的类型和存在,有利于职业教育的自文化快速地融入到职业教育他文化和职业教育世界文化中,并且更好吸收优秀的、可借鉴的他国职业教育文化和世界职业教育大文化。第三,树立本国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发现与承认本国职业教育文化的优势,树立职业教育自文化自信。职业教育在国际、社会尤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和功能,各国职业教育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对外进行职业教育交流中,职业教育自身以及本国职业教育,都应当树立自信。第四,职业教育文化自觉。能够用历史的、理性的、系统的视野看待职业教育自我文化与他国职业教育文化之间的优势和劣势,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过程中主动地承担对其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职责,促进沿线各国职业教育自我文化、他文化、世界大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優化职业教育人才结构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面对的情况与传统大不相同,对人才需求也不一样。因此优化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结构。本文主要从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小语种人才培养、创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拓展职业教育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的体现和要求,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性质是职业性,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能变。职业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是社会各个领域的技术担当,是社会各领域技术力量发展和生产力度提升的关键。根据本国社会和市场需求,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给市场给予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经济等各领域的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实施与发展涉及沿线国家教育与职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需要职业教育提供多元的、多层次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支持[6]。
第二,增进职业教育小语种人才的培养。首先,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具有多元性,而对于小语种人才的培养目前相对缺乏,严重阻碍了“一带一路”的实施与发展。跨国、跨区域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必须跨越语言的鸿沟。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风俗、历史、特色、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等各不相同情况下,职业教育若贸然“走出去”容易造成误会甚至文化冲突等,在“引进来”难以正确告知对方本国的发展需求和合作需求。因此,“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培养沿线各国小语种人才的培养,深入了解沿线各国的职业教育文化、信仰、需求等各方面的内容,为职业教育跨国合作交流扫除沟通工具障碍。
第三,加大培养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是永恒的话题,是跨领域的话题,是人类社会各领域前进与发展的重大力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都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创新创业力一直是职业教育前进的短板。因此沿线各国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水平亟待提升。通过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推动“群众性创业、创新”潮流的发展。然而职业教育提供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政策各方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职业教育资金设备等的投入,鼓励职业教育提供受教育者创业机会,多途径促进受教育者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四、创新涉外交流合作途径的思考
(一)创新联合培养模式
在“一带一路”战略正进展火热,辐射的国家积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此战略在国际地位上显示了相当的影响力。由于合作双方经济结构、文化差异、技能人才需求以及合作交往的新问题的存在,中国和沿线国家职业教育都将面临师资、设备、教材等缺乏的问题。对此,我国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件中明提出注重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大力推进“丝绸之路”教师培训计划,这显示了教师在战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此策略进一步推动了联合培养师资政策的进程。职业教育跨国合作学习交流,“丝绸之路”师资培训合作计划是科学的行动策略,可促进各国之间先进教育经验的交流与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沿线区域国家的职业教育质量。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职业教育的交流,建设联合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基地和平台,从促进职业院校领导人互访、教师及相关教育管理人员的的沟通与交流合作,促进各国建立在本国职业教育实情上,进行优质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有机融合或创新改革与发展。如相互借鉴沿线各国先进优质的教学设备、教学模式、教学方案等,或将本国的先进教学设备、教学模式、教学方案出口给沿线各国。合作双方相互引进优质职业教育师资、先进教学设备和技术,优化资源利用,达到合作双方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目标[4]。
我国在《推进共建 “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提出的“丝绸之路”的包括”推进沿线国家间的研修访学活动“的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鼓励沿线各国职业学校在语言、人文社科、理工科等各个领域联合培养学生。这对于沿线国家的发展是迫切需要的,促进工会或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职业教育应注重创新开展与东盟各国大学联合办学模式,重点将服务 “向海之路、出海经济”和人文交流领域的人才作为国际化联合培养涉外人才的突破口,在创新培养模式、学分互认、课程衔接、师资共享、留学生交换等方面与沿线各国的大学展开战略合作,专业技能培养与学历教育相结合,搭建学分转移及课程相互衔接的直通车,构建涉外人才的国际化联合培养直升通道。为培养高端涉外人才,职业教育依托办学优势和特色,可与沿线国家联合培养职业技术相关人才和涉外人才[5]。
(二)构建双主体”共建涉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平台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中国与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东盟国家在高铁、城轨、港口和公路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将为沿线各国企业和装备“走出去”与“请进来”创造了大量的发展机遇。这些跨国企业涉及旅游、装备制造、交通设施建设、贸易等领域,需要大量的涉外人才。职业院校与跨国企业开展 “双主体”共同培养人才,助于创新涉外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可就人才联合培养的定位、课程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和团队共建等方面有效对接,真正实现订单式培养。跨国企业不但可以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机会,而且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储备人才。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国家也出行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校企合作、支持联合培养人才,国内进行了相关的的实践并初具成效。这种 “双主体”校企联合的涉外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双赢的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的沿海省份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成功经验,在涉外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罗林顺(四川管理职业学院).“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及趋势研究[J].中国培训,2017,(10): 163.
【2】 刘宝存:“一带一路”中教育的使命与行动策略[J].教育家,2017,(23): 8-9.
【3】张妍岩.“一带一路”背景下延边开发开放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硕士论文, 2016
【5】劉子璇(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7,(24)
【5】李太生,李莹.“一带一路”背景下创新涉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