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真实朴素是语文课的基石
很多人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营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
如那天我听一堂评优课,上课的是一位青年教师,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是叫学生写字,老师巡视。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个环节。我知道到这时候,课已经结束了。虽然老师还在巡视,但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我也已经把听课笔记合上了。突然,教室里响起了一个很幼稚、很响亮的声音:“老师,你走到我的身边,怎么不看看我啊?”听课的老师都笑了,我看见上课的老师脸红了。
老师已经习惯了“作秀”,习惯了形式,可是如今的孩子却不再那么乖了,他们敢于对老师说“不”。课改最大的变化不是我们的老师而是我们的学生。老师们在脸红之后应该感到欣慰。
又如有位老师教学《春游》,在学习了春天是绿色的、是红色的、是黄色的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地去聆听、去想象,可结果却令老师十分下不了台。一位学生说:“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老师并没有着急,她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一看,听一听吧。”然后是配乐的课文朗读。还是那个学生,他说:“老师,我好像看到了,春天的田野是花花绿绿的。”
这样的问题我们也经常会问,学生一般都很乖,知道老师要听什么,所以不会说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来了,老师没有说再想想看,而是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调整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这次学生感受到了。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
真实是课堂教学的基石,只有这个基石牢固了,课堂才有可能建设好。用真实的眼光看学生,学生是聪明活泼的;用真实的眼光看自己,自己是个性鲜明的;用真实的眼光看教学,教学是朴素平常的。
二、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的根本
新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很多老师都掌握不好融合的尺寸,从而出现许多四不像的课。
最近一次年轻教师的评优课,课文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的《美丽的丹顶鹤》。教材的内容很简单,说的是丹顶鹤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结果几位老师在教学时无一例外地都叫学生带来了水彩笔,让学生在课堂上画画。有个别画的,有小组画的,有到黑板上画的……一节课的大半时间都用在让学生画丹顶鹤上了。到后来,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听美术课了。
这个案例比较特殊,因为课文的题目是《美丽的丹顶鹤》,教师自然也就容易想到让学生把丹顶鹤的美丽画出来,特别是丹顶鹤的红宝石。可是这样的课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语文课到底姓什么?学科融合,强调的是渗透,是为我所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融合美术、音乐、自然、数学等,走出小语文的圈子,树立大学科、大语文的观念。但我们上的是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
同样是画画,有一位老师处理得相当好: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她让小朋友自己到黑板上去画,然后让画的小朋友说说: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这个教学环节中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画,让学生画画是为了了解学生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状况;二是画了之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把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人文关怀是语文课的灵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以人为本,体现教师对学生真正的人文关怀,这是语文课的灵魂。
可是,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我听过一位老师上口语交际,题目是《我的妈妈》,孩子们都有很多话要说。可是,突然,有个小女孩在座位上哭了。老师很奇怪,走过去问她。她就是不说,一个劲地哭。老师摸摸她的头,又走过来了。过了一会儿,那学生终于止住了哭。老师就轻轻地问她:“是不是想妈妈了?”那孩子点点头。老师就说:那你来说说你的妈妈吧。哪知道那孩子又哭了。老师就说:对不起,等下课后,你再和老师一个人说好吗?
后来,我了解到,那个孩子的父母离异了。我真为那位老师捏一把汗。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批评她,或者一定要她说,那对这颗幼小的心灵来说,该是一种多大的伤害。
人文性是隐含着的,体现在我们教学的细节中。
很多人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营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
如那天我听一堂评优课,上课的是一位青年教师,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是叫学生写字,老师巡视。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个环节。我知道到这时候,课已经结束了。虽然老师还在巡视,但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我也已经把听课笔记合上了。突然,教室里响起了一个很幼稚、很响亮的声音:“老师,你走到我的身边,怎么不看看我啊?”听课的老师都笑了,我看见上课的老师脸红了。
老师已经习惯了“作秀”,习惯了形式,可是如今的孩子却不再那么乖了,他们敢于对老师说“不”。课改最大的变化不是我们的老师而是我们的学生。老师们在脸红之后应该感到欣慰。
又如有位老师教学《春游》,在学习了春天是绿色的、是红色的、是黄色的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地去聆听、去想象,可结果却令老师十分下不了台。一位学生说:“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老师并没有着急,她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一看,听一听吧。”然后是配乐的课文朗读。还是那个学生,他说:“老师,我好像看到了,春天的田野是花花绿绿的。”
这样的问题我们也经常会问,学生一般都很乖,知道老师要听什么,所以不会说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来了,老师没有说再想想看,而是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调整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这次学生感受到了。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
真实是课堂教学的基石,只有这个基石牢固了,课堂才有可能建设好。用真实的眼光看学生,学生是聪明活泼的;用真实的眼光看自己,自己是个性鲜明的;用真实的眼光看教学,教学是朴素平常的。
二、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的根本
新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很多老师都掌握不好融合的尺寸,从而出现许多四不像的课。
最近一次年轻教师的评优课,课文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的《美丽的丹顶鹤》。教材的内容很简单,说的是丹顶鹤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结果几位老师在教学时无一例外地都叫学生带来了水彩笔,让学生在课堂上画画。有个别画的,有小组画的,有到黑板上画的……一节课的大半时间都用在让学生画丹顶鹤上了。到后来,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听美术课了。
这个案例比较特殊,因为课文的题目是《美丽的丹顶鹤》,教师自然也就容易想到让学生把丹顶鹤的美丽画出来,特别是丹顶鹤的红宝石。可是这样的课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语文课到底姓什么?学科融合,强调的是渗透,是为我所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融合美术、音乐、自然、数学等,走出小语文的圈子,树立大学科、大语文的观念。但我们上的是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
同样是画画,有一位老师处理得相当好: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她让小朋友自己到黑板上去画,然后让画的小朋友说说: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这个教学环节中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画,让学生画画是为了了解学生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状况;二是画了之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把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人文关怀是语文课的灵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以人为本,体现教师对学生真正的人文关怀,这是语文课的灵魂。
可是,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我听过一位老师上口语交际,题目是《我的妈妈》,孩子们都有很多话要说。可是,突然,有个小女孩在座位上哭了。老师很奇怪,走过去问她。她就是不说,一个劲地哭。老师摸摸她的头,又走过来了。过了一会儿,那学生终于止住了哭。老师就轻轻地问她:“是不是想妈妈了?”那孩子点点头。老师就说:那你来说说你的妈妈吧。哪知道那孩子又哭了。老师就说:对不起,等下课后,你再和老师一个人说好吗?
后来,我了解到,那个孩子的父母离异了。我真为那位老师捏一把汗。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批评她,或者一定要她说,那对这颗幼小的心灵来说,该是一种多大的伤害。
人文性是隐含着的,体现在我们教学的细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