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PPP指代的是政府和私人组织间的一种合作关系,它是一种融资模式和项目管理的方式,是由私人企业和组织参与到公共设施建设中来的一种方式。而通过物有所值评价理论为原则分析PPP项目招投标的现行机制,根据国内外对PPP项目招投标方式的比较,确认我国构建完善的PPP招投标机制所需要的要素,進而为加强我国PPP项目招投标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以此来推动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使PPP项目能够平稳实施。
【关键词】物有所值;PPP;招投标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所需求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缺口,城市化的推进令公交、道路、医疗、教育、垃圾处理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巨大的缺口,仅凭借政府的力量难以,甚至是完全无法承担全部责任,迫切需要民间力量的参与。为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供助力,并且确立物有所值的标准,以保证PPP招投标顺利实施。
二、PPP项目招投标机制
1.PPP项目招投标概念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指的是政府和社会在资本上的合作,合作范围基本上锁定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这一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通过市场这一经济环境,将政府和企业之间相互联系起来,将成本、风险和利润等进行共同分担,以此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以保证比传统方式更加物有所值。
而PPP项目的招投标机制即是为了达成上述效果,通过招标和投标这一规则,将政府和企业相联系,令政府能够选择出费用更加低廉、质量更好的企业,以达到资源配置优化,进而保证物有所值。
2.PPP项目物有所值理论分析
政府采取PPP模式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招标,通过社会资本的流入,能够有效地达成公共设施建设的物有所值。这是由于“公共基础设施”这一产品本身不具备竞争性,并且提供的是公共福利,难以直接得到盈利,因此不能由企业直接提供;但全部由政府承担,一方面有可能为了满足公共利益而无节制地增加成本,也有可能导致公共设施的收益被贪污。而采用PPP模式,则能够在保证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从而实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物有所值。
三、国内外PPP项目招投标比较
1.国内PPP项目招投标
国内进行PPP项目招标的时间比较短,成功的案例也比较少,所有大型的PPP项目中,第一个进行了公开招标的只有奥运体育场馆“鸟巢”,而进行PPP招投标的各类文件、政策和法规等全部参考了国外已经成型的法规和文件,直到“鸟巢”建成后PPP招投标整体流程才逐渐建立起来。因此,国内面临的PPP项目招投标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政策法规不健全,监督机构确实,并且评价的指标和方式不够科学合理,程序的规范性不足,导致很容易受到私人欲望影响,被“内定”下来。
2.外国的PPP项目招投标
在国外,最早采用PPP项目的国家是英国,已经具有了近百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而言具有比较高的借鉴意义。英国将PPP设定在政府采购的范围之内,并且通过《公共事业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并且设立了专门的政府机构对此进行统一的管理,整体而言效率比较高。
新加坡也具有PPP招投标的完善法规,对政府工作部门的能力非常重视,在专业的PPP招标部门中设立了专门的金融、法律和技术小组,对投标企业的各方面进行检查。招标方式主要通过网站注册,通过社会监督保证全程的公正性。
四、PPP项目招投标机制要素分析
1.政策制度
我国完善PPP制度,首先需要在政策方面进行完善。政府需要支持各方面政策的稳定性,包括财政方面的支持和在风险分配方面需要作出的规划。同时也需要完善监管措施,具体而言,首先需要规范PPP招投标的制度,同时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规范政府方面和私人企业方面需要遵守的准则,从而保证PPP招投标能够合理有效地长期运转。
2.政府主体
在政府方面,需要强化政府的契约履行能力和执行能力。由于政府在商业市场上的特殊性,很容易导致主管人员产生高高在上的态度,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造成阻碍。政府在推行PPP模式的同时,需要加强政府内部的监管,强化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契约履行能力;同时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强化政府的执行能力。同时可以参考英国的做法,设立专门负责PPP招标的部门,强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工作的效率。
3.企业部门
企业部分想要投标成功,首先需要加强企业的投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代表企业本身的资金力量雄厚,也可以代表着企业的融资能力强大,但必然是能够承接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高投入低回报工程的资金能力。其次需要工程的管理能力强大。PPP的工程量一般来说都比较大,为了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对技术方面的要求也会比较高,因此需要承办的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最后还需要企业具有高度的运营方面的能力。运营能力代表着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供的服务质量和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公共设施建设和运营都是以十年为单位计算的,企业必须具有能经营某一项基础设施数十年的强大运营能力,才能够胜任投标资格,保障PPP招投标的物有所值。
4.运行程序
在运行程序方面,主要包括的是公众的参与度和信息的公开程度,这两个方面统一体现的是,招投标全部流程的公开性,以及公众监督能否达到效果。PPP的整体流程需要全程加以公开,确保普罗大众能够对PPP招投标整体环节具有高度的参与性;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公开也能够促使双方能够加强对对方的了解,从而进一步保证PPP招投标能够达成物有所值。
5.经济环境 PPP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公共设施的建设,建设和运营往往耗时长久,而经济的变化是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的,银行的利率时常会发生微调,汇率也会時常发生变化,国内的物价更是每天都会有所变动,因此PPP项目所需物品的价格也会时常发生变动,从而对双方产生一定的影响。经济环境的日常变化会导致PPP项目中的各项环节随之发生变化,而PPP项目的长期性也导致,经济环境波动过于剧烈,会导致企业失去维护PPP项目长期发展的能力,导致PPP项目发展受阻。
五、PPP项目招投标机制设计分析
1.管理机构明确
招投标这一方式本身具有公平公正的特性,是一种符合市场竞争公平性原则的合作对象选择手段,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有效的验证。我国在进行PPP招投标时存在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于我国进行招投标的经验不足,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影响PPP招投标优势的发挥。在我国发展PPP项目首先要做的是建立起一个专门负责PPP项目的管理部门,通过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运营和监督,并且令企业有明确的交流目标,进而规范整个PPP项目招投标的运行。
2.评价指标完善
PPP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工期到要求的各个方面都与一般项目有极大的不同,因此能够与政府合作的私人企业要求非常高。我国现阶段采取的是最低价中标法其评价标准只有单一的经济能力,显然与项目要求不符,无法分析企业的全面能力。因此更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分析,以此确定合适的政府合作对象。
3.投标程序公开
在进行PPP项目招投标活动时,其具体的流程应当通过网络等渠道向全社会公开,接受广大人民的监督,令普通民众能够了解招投标过程中的详细信息,增强对项目能够平稳运行的信心,保证整体的合理有效。与此同时,将招投标程序和内容公开也有利于增进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双方之间的了解,提高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保证PPP项目招投标能够达到物有所值的效果。
六、结论
综上所述,以物有所值作为核心的PPP项目招投标工作,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物有所值评价理论为原则分析PPP项目招投标的现行机制,确认我国构建完善的PPP招投标机制所需要的要素,保证管理机构明确、评价指标完善、投标程序公开,进而为加强我国PPP项目招投标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以此不断推动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延才.PPP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N].中国建设报,2016-11-15(011).
[2]李珊珊.基于PPP模式的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6.
[3]戚海沫.基于物有所值的PPP项目招投标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
【关键词】物有所值;PPP;招投标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所需求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缺口,城市化的推进令公交、道路、医疗、教育、垃圾处理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巨大的缺口,仅凭借政府的力量难以,甚至是完全无法承担全部责任,迫切需要民间力量的参与。为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供助力,并且确立物有所值的标准,以保证PPP招投标顺利实施。
二、PPP项目招投标机制
1.PPP项目招投标概念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指的是政府和社会在资本上的合作,合作范围基本上锁定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这一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通过市场这一经济环境,将政府和企业之间相互联系起来,将成本、风险和利润等进行共同分担,以此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以保证比传统方式更加物有所值。
而PPP项目的招投标机制即是为了达成上述效果,通过招标和投标这一规则,将政府和企业相联系,令政府能够选择出费用更加低廉、质量更好的企业,以达到资源配置优化,进而保证物有所值。
2.PPP项目物有所值理论分析
政府采取PPP模式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招标,通过社会资本的流入,能够有效地达成公共设施建设的物有所值。这是由于“公共基础设施”这一产品本身不具备竞争性,并且提供的是公共福利,难以直接得到盈利,因此不能由企业直接提供;但全部由政府承担,一方面有可能为了满足公共利益而无节制地增加成本,也有可能导致公共设施的收益被贪污。而采用PPP模式,则能够在保证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从而实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物有所值。
三、国内外PPP项目招投标比较
1.国内PPP项目招投标
国内进行PPP项目招标的时间比较短,成功的案例也比较少,所有大型的PPP项目中,第一个进行了公开招标的只有奥运体育场馆“鸟巢”,而进行PPP招投标的各类文件、政策和法规等全部参考了国外已经成型的法规和文件,直到“鸟巢”建成后PPP招投标整体流程才逐渐建立起来。因此,国内面临的PPP项目招投标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政策法规不健全,监督机构确实,并且评价的指标和方式不够科学合理,程序的规范性不足,导致很容易受到私人欲望影响,被“内定”下来。
2.外国的PPP项目招投标
在国外,最早采用PPP项目的国家是英国,已经具有了近百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而言具有比较高的借鉴意义。英国将PPP设定在政府采购的范围之内,并且通过《公共事业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并且设立了专门的政府机构对此进行统一的管理,整体而言效率比较高。
新加坡也具有PPP招投标的完善法规,对政府工作部门的能力非常重视,在专业的PPP招标部门中设立了专门的金融、法律和技术小组,对投标企业的各方面进行检查。招标方式主要通过网站注册,通过社会监督保证全程的公正性。
四、PPP项目招投标机制要素分析
1.政策制度
我国完善PPP制度,首先需要在政策方面进行完善。政府需要支持各方面政策的稳定性,包括财政方面的支持和在风险分配方面需要作出的规划。同时也需要完善监管措施,具体而言,首先需要规范PPP招投标的制度,同时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规范政府方面和私人企业方面需要遵守的准则,从而保证PPP招投标能够合理有效地长期运转。
2.政府主体
在政府方面,需要强化政府的契约履行能力和执行能力。由于政府在商业市场上的特殊性,很容易导致主管人员产生高高在上的态度,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造成阻碍。政府在推行PPP模式的同时,需要加强政府内部的监管,强化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契约履行能力;同时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强化政府的执行能力。同时可以参考英国的做法,设立专门负责PPP招标的部门,强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工作的效率。
3.企业部门
企业部分想要投标成功,首先需要加强企业的投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代表企业本身的资金力量雄厚,也可以代表着企业的融资能力强大,但必然是能够承接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高投入低回报工程的资金能力。其次需要工程的管理能力强大。PPP的工程量一般来说都比较大,为了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对技术方面的要求也会比较高,因此需要承办的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最后还需要企业具有高度的运营方面的能力。运营能力代表着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供的服务质量和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公共设施建设和运营都是以十年为单位计算的,企业必须具有能经营某一项基础设施数十年的强大运营能力,才能够胜任投标资格,保障PPP招投标的物有所值。
4.运行程序
在运行程序方面,主要包括的是公众的参与度和信息的公开程度,这两个方面统一体现的是,招投标全部流程的公开性,以及公众监督能否达到效果。PPP的整体流程需要全程加以公开,确保普罗大众能够对PPP招投标整体环节具有高度的参与性;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公开也能够促使双方能够加强对对方的了解,从而进一步保证PPP招投标能够达成物有所值。
5.经济环境 PPP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公共设施的建设,建设和运营往往耗时长久,而经济的变化是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的,银行的利率时常会发生微调,汇率也会時常发生变化,国内的物价更是每天都会有所变动,因此PPP项目所需物品的价格也会时常发生变动,从而对双方产生一定的影响。经济环境的日常变化会导致PPP项目中的各项环节随之发生变化,而PPP项目的长期性也导致,经济环境波动过于剧烈,会导致企业失去维护PPP项目长期发展的能力,导致PPP项目发展受阻。
五、PPP项目招投标机制设计分析
1.管理机构明确
招投标这一方式本身具有公平公正的特性,是一种符合市场竞争公平性原则的合作对象选择手段,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有效的验证。我国在进行PPP招投标时存在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于我国进行招投标的经验不足,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影响PPP招投标优势的发挥。在我国发展PPP项目首先要做的是建立起一个专门负责PPP项目的管理部门,通过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运营和监督,并且令企业有明确的交流目标,进而规范整个PPP项目招投标的运行。
2.评价指标完善
PPP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工期到要求的各个方面都与一般项目有极大的不同,因此能够与政府合作的私人企业要求非常高。我国现阶段采取的是最低价中标法其评价标准只有单一的经济能力,显然与项目要求不符,无法分析企业的全面能力。因此更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分析,以此确定合适的政府合作对象。
3.投标程序公开
在进行PPP项目招投标活动时,其具体的流程应当通过网络等渠道向全社会公开,接受广大人民的监督,令普通民众能够了解招投标过程中的详细信息,增强对项目能够平稳运行的信心,保证整体的合理有效。与此同时,将招投标程序和内容公开也有利于增进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双方之间的了解,提高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保证PPP项目招投标能够达到物有所值的效果。
六、结论
综上所述,以物有所值作为核心的PPP项目招投标工作,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物有所值评价理论为原则分析PPP项目招投标的现行机制,确认我国构建完善的PPP招投标机制所需要的要素,保证管理机构明确、评价指标完善、投标程序公开,进而为加强我国PPP项目招投标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以此不断推动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延才.PPP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N].中国建设报,2016-11-15(011).
[2]李珊珊.基于PPP模式的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6.
[3]戚海沫.基于物有所值的PPP项目招投标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