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郊野公园的概念最早于1929年在英国被提出,用于应对英国休闲浪潮对乡村区域的冲击。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人民越来越期望能看得见青山绿水,享受到生态产品,生活在绿色美丽的城市中。随着香港、上海、苏州等地郊野公园的建立,我省各地也纷纷效仿,对郊野公园充满兴趣。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郊野公园是地处城镇周边,以森林或林木等景观为主体,综合生态农田、水系湿地、自然村落等人文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游览休憩健身设施,开展公众旅游、休憩、健身、科普、文化等活动的户外特定区域,属于森林公园体系中的一个特定类型——城镇(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范畴,具有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等特点。我省森林公园大多地处城镇周边,城镇型森林公园居多。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现已建立省级以上森林公园68个,经营面积9万公顷,年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接待游客50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近20亿元,创造的社会综合产值超过250亿元。每年走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享受自然的游客数量约占全部旅游人数的20%,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旅游在助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而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发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时,承担着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生态建设转变成林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森林游憩事业得到了大力推进。包括城镇森林公园在内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作为开展森林旅游的重要载体,以其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适游方便的特点,在满足人们生态休闲需求、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城镇森林公园的主管部门,我们应以城镇森林公园的建设为平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去,努力把森林、湿地、绿地乃至农田、村落、各类公园等作为有生命的重要基础设施融入城市建设中去。
一是正确理解城镇森林公园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发展城镇森林公园的重要意义。城镇森林公园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发展的驱动力和存在的必要性都是以特定城镇为依托,作为城市的延伸和必备的基础设施,可以促进生态改善、共享森林文明,同时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崇尚健康文明的休闲活动方式,感受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能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认知、传播生态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十八大后,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在城市周边启动城镇森林公园建设,构建环境宜人的城乡一体化绿色生态系统必不可少。我们应通过会议、培训、旅游节宣传、合作媒体宣传等一切途径,宣传发展城镇森林公园的重要意义。
二是抓紧研究出台我省城镇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意见,从制度上进一步确立大力发展城镇森林公园的方向。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建议:“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李克强总理在《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指出:“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国家林业局赵树丛局长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2012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7.1亿,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0亿。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已成为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民生问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把森林、湿地、绿地、各类公园等作为有生命的重要基础设施列入城镇建设规划,构建以森林为主体、城乡一体的城镇生态系统,让居民看得见青山绿水,享受到生态产品,生活在绿色美丽的城镇中。”(下期待续)
编辑 家英宏 [email protected]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郊野公园是地处城镇周边,以森林或林木等景观为主体,综合生态农田、水系湿地、自然村落等人文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游览休憩健身设施,开展公众旅游、休憩、健身、科普、文化等活动的户外特定区域,属于森林公园体系中的一个特定类型——城镇(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范畴,具有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等特点。我省森林公园大多地处城镇周边,城镇型森林公园居多。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现已建立省级以上森林公园68个,经营面积9万公顷,年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接待游客50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近20亿元,创造的社会综合产值超过250亿元。每年走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享受自然的游客数量约占全部旅游人数的20%,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旅游在助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而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发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时,承担着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生态建设转变成林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森林游憩事业得到了大力推进。包括城镇森林公园在内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作为开展森林旅游的重要载体,以其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适游方便的特点,在满足人们生态休闲需求、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城镇森林公园的主管部门,我们应以城镇森林公园的建设为平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去,努力把森林、湿地、绿地乃至农田、村落、各类公园等作为有生命的重要基础设施融入城市建设中去。
一是正确理解城镇森林公园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发展城镇森林公园的重要意义。城镇森林公园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发展的驱动力和存在的必要性都是以特定城镇为依托,作为城市的延伸和必备的基础设施,可以促进生态改善、共享森林文明,同时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崇尚健康文明的休闲活动方式,感受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能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认知、传播生态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十八大后,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在城市周边启动城镇森林公园建设,构建环境宜人的城乡一体化绿色生态系统必不可少。我们应通过会议、培训、旅游节宣传、合作媒体宣传等一切途径,宣传发展城镇森林公园的重要意义。
二是抓紧研究出台我省城镇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意见,从制度上进一步确立大力发展城镇森林公园的方向。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建议:“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李克强总理在《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指出:“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国家林业局赵树丛局长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2012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7.1亿,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0亿。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已成为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民生问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把森林、湿地、绿地、各类公园等作为有生命的重要基础设施列入城镇建设规划,构建以森林为主体、城乡一体的城镇生态系统,让居民看得见青山绿水,享受到生态产品,生活在绿色美丽的城镇中。”(下期待续)
编辑 家英宏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