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村民认知和意愿的农村城镇化模式调研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农村劳动力迁移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迁移过程中农民的认知与意愿,农民对于村庄的认知也是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本研究以对天津市张窝镇老君堂村的调研为基础,着重从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角度对村民的认知和意愿进行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并用相关理论进行验证。
  【关键词】天津市;农村城镇化;村民认知;公众参与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城镇化、城乡统筹、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既有有关农村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多从物质空间的形成机制以及对治理模式的总结角度出发,而其中的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为缺乏,影响了该领域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而针对农村城镇化的村民认知和意愿分析与评价则不多。农村劳动力迁移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迁移过程中农民的认知与意愿,农民对于村庄的认知也是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以往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意愿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农民的主观素质与客观制度,忽略了农民作为社会性的人,他们的观念与行为与包括城镇化等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相关研究缺乏从整体上对农民所希望的城镇化样态的描述,同时也很少有涉及到农民对当前农村城镇化或示范小城镇建设各项政策的认识与评价。因此,本研究以对天津市张窝镇老君堂村的调研为基础,着重从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角度对村民的认知和意愿进行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并用相关理论进行验证。
  1、调研区域概况
  张家窝镇位于天津西南部,是西青区三个中心镇之一,南靠独流减河,东邻天津高科技产业园区,西依京沪铁路,京福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图1),处于天津市的公路、铁路、海运、航空运输立体交通网络之中,距天津市外环线6公里、市中心12公里,离天津机场25公里、天津港40公里,交通条件便利。镇域面积52.7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农业总人口2.2万人,村庄占地总面积11113.2亩。老君堂是本次调研的村庄。该村位于张家窝镇镇政府驻地东南3公里处,津涞公路在该村南经过,村北有丰产河,村内有柏油公路两条。全村居民640户,共1652人。耕地面积为2599.6亩(表1)。
  2、张家窝示范小城镇规划建设
  张家窝镇的示范镇建设项目为国家第四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项目。如图2、图3所示,一期建设用地147公顷,总建筑面积100万平米;二期用地74公顷,总建筑面积79万平米,其中住宅65万平米,公建14万平米,计划安置其余6个村的0.9万人。老君堂村属于二期项目,预计2011年3月开工,2013年12月完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地整理及复垦、农民还迁安置用房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等。
  拆旧复垦区占地面积135.44公顷,全部复垦为农用地,2012年底复垦完毕。建新区位于规划镇区范围内,占地368.31公顷,其中还迁区93.84公顷,出让区274.47公顷。还迁区内农民安置用房99万平方米,其中还迁住宅90万平方米,非经营性公建9万平方米。
  3调查数据的获取与问卷设计
  我们在继承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理论和总结农村劳动力迁移因素的基础上,将“期望收益”(包括“期望成本”)作为农村劳动力迁移目标影响因素。由于现实中的“期望收益”是一个不能一概而论的数值,需要了解农村劳动力的认知和意愿,强烈地受到农村劳动力个人因素、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本研究将通过了解村民对诸多因素的认知与意愿,为城中村的改造研究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为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最终推动示范镇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城中村的改造。表2所示影响劳动力对“期望收益”认知和意愿的因素细分表。我们针对农民特征、农村居民对政策的认知度、对目前居住环境的认可度,以及对宅基地换房的意愿和权利认知等设计针对村民的问卷,并以座谈的形式走访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问卷有效率为98.3%。
  4、村民对进入城镇的认知表达
  4.1 村民对村庄经济的认知表达
  调查发现,84.7%的绝大多数村民认为本村城市化程度一般,有一定经济实力,村民生活中等。由当地经济情况和村民的认知,老君堂村属于中等发达地区,进入城镇生活的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产业模式方面,选择最多的是乡镇企业和仓储厂房,这与上一级的区域定位和村民未来的职业去向有关。
  4.2 村民对生活环境改善的认知
  当前的村庄生活环境得到了一定整治,道路平坦整洁,可达性较高,村内道路也比较整洁。住宅一般为带院落的平房,砖结构,住房条件具有差异,房屋建造时间集中在1980年以后,户均住房价值4万元左右。
  在对村内生活环境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村民对于住宅房屋的环境、供水供电、道路交通的满意度最高,而对卫生状况、休闲娱乐、医院医疗设施最不满意。当地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实际上是棋牌室,村内没有广场,村民的休闲娱乐活动只是在家门口或街边聊天、下棋、打牌等。村民对休闲娱乐设施的认识程度与城市市民并不相同。在商业购物方面,年轻人希望此项得到改善,显示出更高的购物需求,这与我们对年轻人倾向于进入城镇生活的预测是相符的。村民最不满意的主要是缺乏统一的供热設施,冬季取暖不便,因为烧蜂窝煤既非常不便又污染环境。
  (1)村民心目中的理想的居所
  在“您心中理想的居所”的调查中,村民表示希望保留乡村中自由、和谐的环境,又对城市中的便利、较高的生活水平有向往,希望改善生活环境。
  (2)希望居住的住宅
  住宅的楼层高度:62.2%的村民选择多层住宅,表示村民以开始接受多层住宅的居住形式,但不习惯高层住宅。
  (3)住宅的建筑风格:村民对于建筑风格的需求还是比较多样化的,规划应适当考虑弹性化引导。   (4)住宅的建筑色彩:村民对于建筑色彩这方面的需求没有明确的意见,规划应为了整个城市的美化适当地进行强制性要求。
  4.3 村民对公共政策的认知
  (1)对宅基地换房政策的认知
  调查表明,大部分村民认为为了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还是理解并支持城镇化的,城镇化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水平等。但进入城镇后各种生活费用较高,再加上其他谋生技能有限,村民普遍都很担心一旦补偿款用完,以后的生活将很难维持,这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对小城镇建设的认同
  虽然各村都将示范镇建设的知识和相关政策通过宣传海报的形式向村民宣传,但由于缺乏系统性且受村民文化程度的限制,现行宣传方式的效果并不佳。表示非常了解的村民仅有10.7%,还有19.8%的村民没听说过。一些村民仅仅认为是自家的房子要被征收、要进入城镇居住。
  (3)村组邻里氛围
  虽然当地大部分村民已经不再种地,但在人口规模较小、居住密度较低、人口结构变动小的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密切,村民乡土观念依然很重,较城市居民更不容易改变居住环境。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农村文化氛围的重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在宅基地换房的政策下,应重视村庄的原有社会关系,加以延续,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在建设小城镇时,应该尊重农村居民的意愿,得到村民的认同。
  5、村民进入小城镇的动力和阻力分析
  5.1 村民意愿的总体情况
  對“您是否愿意进入城镇居住”的调查中,表示愿意进入城镇生活的占44.7%,表示无所谓的占19.8%,表示不愿意的占35.5%。通过对开放式问题的整理分析,发现村民愿意进入城镇生活的还存在一些其它顾虑,如对进入城镇后的就业问题、生活费用问题、生活习惯问题、子女就学教育等问题。这些担心来自农村和城镇的消费水平差异,农民对进入城镇后生活和收入预期心中没有底。
  5.2 影响农民进城的个人因素
  (1)年龄对意愿的影响
  不同年龄的意愿可分为两种情况。年轻人进入城镇生活意愿较强烈,老年人相对保守。与此对应,年龄越小的村民,其转化为非农户口的意愿也越积极。因为年龄越小,其在城市或城镇择业与创业的时间会越长,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会越强。
  (2)受教育程度对意愿的影响
  从受教育程度差异来看,教育程度越高的越希望到城镇内居住,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村民,越希望进入到生活水平更高的城镇生活,他们对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他们也具有更高的竞争力,进入城镇对他们来说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增加收入来源。与此相对,受教育程度越低的村民,进入城镇后失业的风险也越大,进入城镇生活的意愿也越低。总体来看,各种文化程度中观望的态度都占较大比例。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主体基本为初中文化程度。所以,在现有制度给出的激励条件下,以初中毕业生为代表的村民的非农户籍转变意愿较低。
  (3)职业对意愿的影响
  由调查的数据看来,在不同职业中意愿差异是很明显的,访谈时也发现,村民家庭中有一两个主要成员在城镇中有稳定工作的,或是其工作与城镇有联系的,他们进入城镇生活的意愿就会比较高
  5.2 影响农民进城的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收入水平、规模大小、现有住房面积、建房计划。
  (1)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收入越高,进入城镇的意愿也越高。这说明村民家庭年收入越高的越希望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小城镇建设的宅基地置换改善居住环境。在转户问题上,家庭因素主要体现在收入方面。收入越低,希望将自己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发生比就越低。也就是说,如果要提升村民的转户意愿,就必须保持其收入的增长。可以这样认为,其在城市的谋生能力,会影响其转变为非农户籍的态度。这本身既体现着城市对村民的吸引力,也体现着村民的认同心理。
  (2)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影响
  家庭总人口数对不愿搬迁的村民影响十分显著,家庭人口越多,村民对搬迁越可能持“视情况而定”或“不太愿意”的态度;相对而言,在主干家庭、核心家庭、联合家庭三类家庭中,主干家庭最具有搬迁倾向,其次是核心家庭。
  (3)现有住房面积的影响
  本着“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指导思想,《土地管理法》和《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规章都反复强调:“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户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州、直辖市规定的标准。”而调研发现,有72.9%%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浙江传统民居面临新农村建设的冲击,但传统民居建筑所蕴涵的建筑文化是我们必须保护和传承的。本文通过以浙江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门窗作为切入点,对其所表达的文化和特定寓意进行分析,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门窗文化  在我国人们常用“门面”指一般房屋大门口的外表,也可指人的面子、体面,说明门的位置相当于人的脸,至关重要。《正字通》中讲到:“凡物关键处谓之门”,
期刊
【摘 要】公路建设是施工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必要工程设施同样有它的重要意义,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决定了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公路工程质量的几种重要影响因素做出了分析,然后深入探索研究了公路工程质量保障中应注意的几项要点。本文是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可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影响;公路工程质量;因素  前言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存在问题
期刊
【摘 要】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人为形成或是自然形成的边坡是公路工程中十分常见的工程项目。但是由于边坡极易受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的影响,造成剥落、崩塌、滑坡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在公路施工中实施边坡防护措施,进一步加强边坡的稳定性。本文主要针对浆砌片石护坡技术、植物防护技术、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施工;边坡;防护;技术研究  1.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施工、养护过程中的设备因素运用角度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早期破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设备因素;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前言  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受交通荷载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在运营期间经常出现损坏现象,致使表面服务性能降低,影响正常运营。破坏的原因包括内因(材料、结构设计及工艺)与外因(荷载、自然气候、水文地质)及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 在不同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3.0版本,世界将会变成托在掌心上的桃核,即以平面形式呈现的世界面貌。本文作者以文学化的写作手法, 阐述了“平”和“圆”的世界观, 作为一名高速公路管理者,面对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挖掘道路安全畅通、公路建设管理,公路交通管理等因素.  【关键字】全球化;发展;观点;高速公路;管理  “当今世界的
期刊
【摘 要】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建造优质公路桥梁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公路桥梁危害的产生原因,以及对工程建设施工相关措施的研究,旨在切实解决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为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安全管理问题提供一些切实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安全管理;桥梁施工;规章程序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相应的国民建设也在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公路桥梁也就应运而生。但是也相应的伴随着太多问题,
期刊
【摘 要】要修筑出优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受人员、材料、设备、技术工艺及施工水平、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只有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每道工序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本文借鉴以往沥青混凝土施工实践,就沥青路面施工工序、工艺技术、处理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1、沥青路面施工准备工作  1.1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由施工工地试验室人员负
期刊
【摘 要】路桥过渡段是道路病害的多发地段,“桥头跳车”作为其直观表现形式,一直是困扰公路建设的难题。本文就此情况首先分析了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然后提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研究,以减少路桥间的不平顺,从而防止或避免桥头跳车现象增加车辆运行的舒适性。本文是个人的一些见解,可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施工;  前言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建设,虽然管理单位和工程设计人员对桥头跳车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公路工程中高路堤下沉、软土地基沉降、沥青砼早期破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段板、桥头跳车等常见的质量通病。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 质量通病  一、软土地基沉降  软土地基填筑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 填方路堤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降量超过设计允许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设计、原料、施工、维护等几个方面进行全过程阐述,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保证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各国采用近百年,高等级公路大多数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公路质量已发展已成为经济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然而超载超限运输使公路不堪承受,导致沥青砼路面损坏,沥青路面过早地出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