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在当今中国,仍然是一个最公平、最合理的高校入学选拔方式,无数的青年才俊籍此进入高等学府深造,进入不同的专业领域学习,或热门或冷门,虽不能说“一考定终生”,但谁也不能否认,高考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影响。
学生升入高三,意味着进入了高考前的冲刺阶段,学校紧张的学习气氛,老师父母的殷切期望,都增添了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因此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可能达一半以上,绝大多数高三学生都多少有点焦虑、强迫、偏执等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今年我所带班级又处于高三阶段了,面临高考,我认为:班主任所从事的,是塑造人的工作,每个人作为单独的个体,是千差万别的,处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人,又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高三年级的学生。如何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高三心理,营造出张驰有度的高三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最终自信地走进高考考场,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实在是太重要了。作为带领学生冲刺高考的我围绕着以上问题进行了一定探索。
我认为高三学生的心理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调节对策。
第一阶段 心理压力制造阶段
高三,对于一名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流汗、流泪、还有那内心的煎熬。按照常规,一进入高三的学生应该自然而然地形成紧迫感。可是我觉得今年的高三学生到9月开学时仍没有形成高三氛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召开了“备战高考,你做好准备了吗?”的主题班会,并请来上届优秀毕业生谈他们的备考心得;请本班的重读生谈高考失败的教训,然后请学生代表谈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上台表决心。之后,利用专栏、黑板报等教室环境渲染这种进入高三需备战的氛围,这些都在塑造高三需要抓紧时间的氛围,从而影响在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让他具备一定的心理压力。
进入十月后,我决定给已经初步形成的高三氛围升升温。此时的黑板报成了班级学习竞争的大擂台,总分前15名和单科成绩前三名者在“光荣榜”上有名,同时特设“我超越了自己”专栏,鼓励进步的学生。竞争,就是最好的动力!每一次考完试,榜上的名字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谁不希望自己能登上榜首,傲视群雄呢?正是一次次的打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班级里学习气氛日益浓厚。
第二阶段 心理压力缓解阶段
我认为从12月到二模期间是学生心理最容易出现事故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已经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高考上,十几年的辛苦努力,就为了最后这一搏!紧张,紧张,还是紧张!这时期学生的心理承受已达到极限,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以轻松的心情迎接高考,是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如果处理不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缓解学生压力上。我将会采取以下措施:
一、通过活动缓解压力。在复习迎考过程中,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和调节学生的生活,做到一张一弛,使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消除疲劳,缓解压力,取得优良的成绩。我鼓励学生下午放学后或早上起来去跑步,周末也可利用适量时间来进行打球、散步等运动,课间多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多与同学朋友聊天开开玩笑,听听音乐等。
二、单独谈话。我觉得排解心理压力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其中谈心法是比较好的。单独的谈话对学生很重要,不是说教,而是倾听,让学生将自己的担忧和问题说出来,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一一进行指导,像朋友一样与他们聊天,以便缓解他们紧张的心理;使他们分清主次,合理利用时间和正确确定最后一段时间的复习方向;使他们确立迎接高考的平常心态和信心。
三、缓解家庭压力:高三学生一大部分压力,来源于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左右着许多家长和家庭,对学生施加的有形压力和无形压力特别大,有些学生坦言不愿进家,不愿面对父母,尤其是不能听父母的唠叨。为此在召开家长会时,我把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家长进行分析,然后把事先收集到的学生对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放下架子,继续做自己孩子的朋友。这种做法是帮助学生有效的消除家庭的负面影响和压力。实践证明,这样的家长会的后续效果非常好。
第三阶段 冲刺阶段
二模以后,距高考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学生经过较长时期的备考复习,已感觉到了身心的疲惫。怎样使他们以最佳的姿态进入冲刺阶段,有赖于教师激励作用的发挥。
我让学生重新布置教室环境,大范围地张贴有激励作用的名人名言,同时结合级“高考百日宣誓活动”,我要求每个学生写几句最鼓动人心的话或座右铭,发动学生在每周一班会课一起大声宣喊本班的誓词,让学生把对高考的激情在这最后的备考阶段得到最大的发挥。
在高考前的一个星期,我把自己以及各个科任老师、还有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与祝福通过口头表达或者书信、黑板板书告诉每一个同学。尤其是在高考那天走进考场之前,给他们一句诚挚的祝福、一声温情的叮咛以及一个会心的微笑,让他们满怀信心地走进高考考场。
综上所述,尽管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尽人意,但他们的心理存在一個不断发展、成熟的变化过程,故必须用积极态度来处理这一特殊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考前心理状况与高考成绩密切相关,平时成绩好,考前心理状态稳定的学生,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考前心理状态不稳定,则妨碍了考生在高考中应试能力的发挥。作为老师,我们应更多地关心和帮助,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在高考中取得更佳成绩。
学生升入高三,意味着进入了高考前的冲刺阶段,学校紧张的学习气氛,老师父母的殷切期望,都增添了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因此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可能达一半以上,绝大多数高三学生都多少有点焦虑、强迫、偏执等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今年我所带班级又处于高三阶段了,面临高考,我认为:班主任所从事的,是塑造人的工作,每个人作为单独的个体,是千差万别的,处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人,又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高三年级的学生。如何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高三心理,营造出张驰有度的高三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最终自信地走进高考考场,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实在是太重要了。作为带领学生冲刺高考的我围绕着以上问题进行了一定探索。
我认为高三学生的心理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调节对策。
第一阶段 心理压力制造阶段
高三,对于一名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流汗、流泪、还有那内心的煎熬。按照常规,一进入高三的学生应该自然而然地形成紧迫感。可是我觉得今年的高三学生到9月开学时仍没有形成高三氛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召开了“备战高考,你做好准备了吗?”的主题班会,并请来上届优秀毕业生谈他们的备考心得;请本班的重读生谈高考失败的教训,然后请学生代表谈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上台表决心。之后,利用专栏、黑板报等教室环境渲染这种进入高三需备战的氛围,这些都在塑造高三需要抓紧时间的氛围,从而影响在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让他具备一定的心理压力。
进入十月后,我决定给已经初步形成的高三氛围升升温。此时的黑板报成了班级学习竞争的大擂台,总分前15名和单科成绩前三名者在“光荣榜”上有名,同时特设“我超越了自己”专栏,鼓励进步的学生。竞争,就是最好的动力!每一次考完试,榜上的名字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谁不希望自己能登上榜首,傲视群雄呢?正是一次次的打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班级里学习气氛日益浓厚。
第二阶段 心理压力缓解阶段
我认为从12月到二模期间是学生心理最容易出现事故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已经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高考上,十几年的辛苦努力,就为了最后这一搏!紧张,紧张,还是紧张!这时期学生的心理承受已达到极限,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以轻松的心情迎接高考,是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如果处理不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缓解学生压力上。我将会采取以下措施:
一、通过活动缓解压力。在复习迎考过程中,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和调节学生的生活,做到一张一弛,使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消除疲劳,缓解压力,取得优良的成绩。我鼓励学生下午放学后或早上起来去跑步,周末也可利用适量时间来进行打球、散步等运动,课间多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多与同学朋友聊天开开玩笑,听听音乐等。
二、单独谈话。我觉得排解心理压力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其中谈心法是比较好的。单独的谈话对学生很重要,不是说教,而是倾听,让学生将自己的担忧和问题说出来,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一一进行指导,像朋友一样与他们聊天,以便缓解他们紧张的心理;使他们分清主次,合理利用时间和正确确定最后一段时间的复习方向;使他们确立迎接高考的平常心态和信心。
三、缓解家庭压力:高三学生一大部分压力,来源于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左右着许多家长和家庭,对学生施加的有形压力和无形压力特别大,有些学生坦言不愿进家,不愿面对父母,尤其是不能听父母的唠叨。为此在召开家长会时,我把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家长进行分析,然后把事先收集到的学生对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放下架子,继续做自己孩子的朋友。这种做法是帮助学生有效的消除家庭的负面影响和压力。实践证明,这样的家长会的后续效果非常好。
第三阶段 冲刺阶段
二模以后,距高考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学生经过较长时期的备考复习,已感觉到了身心的疲惫。怎样使他们以最佳的姿态进入冲刺阶段,有赖于教师激励作用的发挥。
我让学生重新布置教室环境,大范围地张贴有激励作用的名人名言,同时结合级“高考百日宣誓活动”,我要求每个学生写几句最鼓动人心的话或座右铭,发动学生在每周一班会课一起大声宣喊本班的誓词,让学生把对高考的激情在这最后的备考阶段得到最大的发挥。
在高考前的一个星期,我把自己以及各个科任老师、还有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与祝福通过口头表达或者书信、黑板板书告诉每一个同学。尤其是在高考那天走进考场之前,给他们一句诚挚的祝福、一声温情的叮咛以及一个会心的微笑,让他们满怀信心地走进高考考场。
综上所述,尽管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尽人意,但他们的心理存在一個不断发展、成熟的变化过程,故必须用积极态度来处理这一特殊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考前心理状况与高考成绩密切相关,平时成绩好,考前心理状态稳定的学生,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考前心理状态不稳定,则妨碍了考生在高考中应试能力的发挥。作为老师,我们应更多地关心和帮助,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在高考中取得更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