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好的阅读就是“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否达成阅读情感的体验不仅涉及到阅读质量,更关系到阅读行为成败。
受知识本位教育观的导向和现实中考试压力的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以终极的意义解读为目标,过分地侧重于一种“技能”训练,从阅读教学的内容、方法到评价,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体系。学生与文本之间始终是隔膜的,因为把它们当作一条条冷冰冰的考题来看待,从未想过是与鲜活的文学作品对话。因此阅读教学时,我们要积极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隔阂,让学生能够从心理上亲近文本,进而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地阅读和体验。笔者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生本亲近→生本碰撞→生本交融”等有关策略,由此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深刻领略文本魅力的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研究表明,第一印象往往能让人产生最深刻的记忆。最初的阅读过程应该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原点,决定着学生展开阅读的基本状态,需要教师积极而慎重的对待,对此笔者会通过如下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状态。
1.创造氛围,培养阅读情绪
学生的情绪最容易受到氛围的影响,教师要利用这一点来唤醒学生的原初本性,促使学生回归真我,从容而真诚地感受文本中的喜怒哀乐。教师应该要结合文本内容借助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来营造阅读氛围,由此来给予学生最为直接的刺激,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在学生阅读《琵琶行》之前,教师播放一段琵琶行的视频,由此来唤醒隐藏在学生生命深处的活力与能量;而《琵琶行》哀伤委婉的琵琶曲,将他们引入《琵琶行》的阅读意境之中。
2.转化角色,缩短生本距离
在对经典美文进行学习时,尤其是学生初次进行阅读,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设想为文章的作者,以微笑的姿态告诉听者:“这是我写的作品,下面我读给你们听听!”随后即进入声情并茂的朗诵状态。或许学生并没有真正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主旨,对阅读情感的把握并不十分到位,但是这种充分的投入感将是一种自我激励情绪的外显,它将有效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学生对文章的陌生感也将因此而淡化。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将自身转化为阅读文本中的人物,从而设身处地地感受文本内容。比如《我的五样》的教学,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当你通读本文之后,你觉得哪些句子让你最为感动?”这样的提问是完全将学生作为一个局外人,提醒学生:你们所读的只是别人的心理实验。这样的提问明显就在文本与读者之间划分出一条界线,进而拉大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来完善我们的提问:“现在每个同学拿出一张纸,写出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虽然我们只是让学生在角色上做了些许调整,但是这却大大缩短了他们和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将每一样划去的过程中感受到痛彻心扉的难舍,在这样的心境下,他们将更容易在阅读中投入情感,进而获得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
有了激情的融入,学生将带着个人的情感深刻品读文本,并从语言表达中感受作者的真挚情意。文本用了哪些文字进行表达,使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这些都是作者在写作过程精心推敲的结果,学生在阅读过程要深度品味,明确作者是怎样来书写,同时也要进一步明确作者传递了怎样的情感。
1.咬文嚼字,感受共鸣
情感的载体是文字,正所谓“言为心声”,我们要让学生在咀嚼文字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情感,感受心灵的共鸣。王羲之的千古名作《兰亭集序》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由于感情起伏太大,学生不能理解。在讲授这堂课时,我以“俯仰”貫穿全课。人们在天地之中要更好地活下去就必须观察周围的世界,俯察地、仰观天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原始方式和基本途径。魏晋以来,士人逐渐通过“俯仰”赋予天地万物精神关照和审美体验。作者通过“俯仰景美之乐”“俯仰人生之痛”“俯仰古今之悲”,表达出作者对宇宙、对生命、对历史的关照, “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2.给予空间,自由感悟
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一个宽松且无约束的空间,而且只有获得充分的自由,学生才能尽情地想象和感悟。比如有关《怀念红狐》的教学,笔者观摩过很多公开课,很多教师都是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红狐的句子,写出红狐的可爱,从而表达对生命的赞美,而对于文章体现的“救赎”主题往往无从落实。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以“红狐”的口吻复述这个故事。当“被告”红狐陈述偷鸡的缘由,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让学生深深感觉到母爱的伟大。该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希望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角色都会因为身份的差异,而对同一事件产生自己的思考,由此也就产生了矛盾。作者以渲染红狐伟大的母爱为重心,以人被红狐的真情感染、主动退让为拐点,最终达成交叉会合,人性与物性的矛盾涣然冰释,人类由此找到了了解自己、纠正自己的一把金钥匙,完成了对日渐庸俗的灵魂的救赎。
文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阅读的过程不仅是对作者本意与情感的发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读者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等等。一般来讲,读者先会走近文本,最终在在文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将阅读经验与现实生活交融在一起的过程中,文章的本意和作者的思想必然会与读者的情感水乳交融。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将运用自身的情感来重新完成文本的解读和创新,由此读者将带着它进入以后的人生旅程。
1.积极联想,反映生活
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很多人、事、物都与学生的生活具有相似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将学生的个人经验与生活体会作为课程资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展开积极的联想,并由此来解读文本,让他们比较作品中所展示的情境,聊一聊生活中的真实情形,由此让学生获取更加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苏教版必修四《白发的期盼》反映出社会转型期,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闯荡四方的雄心;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亲情越来越淡薄,但白发的期盼却越来越强烈。对学生而言,好男儿志在四方,在展望美好前程的同时忘了家长还有走向衰老的亲人,从未想过聆听他们的心声。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文中所表达的真情和对责任的理解,更从中感受到自己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要好好对老人尽孝心,“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悔已晚矣。这样的阅读过程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文本的欣赏和解读,它更是学生的一次“自我教育”过程。
2.想象补白,实现超越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会在情节和形象等方面适当留白,为读者留足想象的空间。读者进行补白的过程正是与文本和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对自己生活进行深度思考的过程。而且这种想象又是因为基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自发唤醒对生活的回忆,这也就富有一定的创造性,且属于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望江南》是温庭筠的代表作之一,它表达的是一个因爱人遠行而深闺独处的女子的生活情形和内在情感,诗词的意义较为浅显,因此学生一读就懂。但是我们还要让学生注意到诗中的主人公是模糊的,诗里的情节也存在模糊性,其结尾还进行了留白处理,这也就为学生实现超越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比如学生在“梳洗罢”一词的理解上就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是女人是为了赶着去望江楼等人,就匆匆忙忙完成了梳洗,急切之间根本就无暇进行打扮;也有学生认为女人的打扮肯定很细致很花心思,因为“女为悦己者容”,在久别重逢之际,她们一定会将自己最光彩照人的一面展现在爱人的面前。不同的理解其实正反映出学生对生活中等待的一种体验和领悟,这也说明学生已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词的鉴赏过程之中。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都是学生对女人内心期盼的一种解读,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完成了对诗歌的注解。
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时,我们要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生涩枯燥的文字,它是饱含感情的一种存在,作者在创作时向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要真情投入,不仅要读进去,更要读出来;不仅要读懂作者,更要读懂自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当富有情感的血液在体内欢快跳跃时,知识才能真正地浸润学生的精神世界。”
[作者通联:江苏通州高级中学]
受知识本位教育观的导向和现实中考试压力的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以终极的意义解读为目标,过分地侧重于一种“技能”训练,从阅读教学的内容、方法到评价,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体系。学生与文本之间始终是隔膜的,因为把它们当作一条条冷冰冰的考题来看待,从未想过是与鲜活的文学作品对话。因此阅读教学时,我们要积极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隔阂,让学生能够从心理上亲近文本,进而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地阅读和体验。笔者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生本亲近→生本碰撞→生本交融”等有关策略,由此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深刻领略文本魅力的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一、生本亲近:在文本“陌生感”消弭中激发阅读热情
研究表明,第一印象往往能让人产生最深刻的记忆。最初的阅读过程应该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原点,决定着学生展开阅读的基本状态,需要教师积极而慎重的对待,对此笔者会通过如下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状态。
1.创造氛围,培养阅读情绪
学生的情绪最容易受到氛围的影响,教师要利用这一点来唤醒学生的原初本性,促使学生回归真我,从容而真诚地感受文本中的喜怒哀乐。教师应该要结合文本内容借助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来营造阅读氛围,由此来给予学生最为直接的刺激,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在学生阅读《琵琶行》之前,教师播放一段琵琶行的视频,由此来唤醒隐藏在学生生命深处的活力与能量;而《琵琶行》哀伤委婉的琵琶曲,将他们引入《琵琶行》的阅读意境之中。
2.转化角色,缩短生本距离
在对经典美文进行学习时,尤其是学生初次进行阅读,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设想为文章的作者,以微笑的姿态告诉听者:“这是我写的作品,下面我读给你们听听!”随后即进入声情并茂的朗诵状态。或许学生并没有真正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主旨,对阅读情感的把握并不十分到位,但是这种充分的投入感将是一种自我激励情绪的外显,它将有效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学生对文章的陌生感也将因此而淡化。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将自身转化为阅读文本中的人物,从而设身处地地感受文本内容。比如《我的五样》的教学,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当你通读本文之后,你觉得哪些句子让你最为感动?”这样的提问是完全将学生作为一个局外人,提醒学生:你们所读的只是别人的心理实验。这样的提问明显就在文本与读者之间划分出一条界线,进而拉大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来完善我们的提问:“现在每个同学拿出一张纸,写出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虽然我们只是让学生在角色上做了些许调整,但是这却大大缩短了他们和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将每一样划去的过程中感受到痛彻心扉的难舍,在这样的心境下,他们将更容易在阅读中投入情感,进而获得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
二、生本碰撞:在情感共鸣中推动理解
有了激情的融入,学生将带着个人的情感深刻品读文本,并从语言表达中感受作者的真挚情意。文本用了哪些文字进行表达,使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这些都是作者在写作过程精心推敲的结果,学生在阅读过程要深度品味,明确作者是怎样来书写,同时也要进一步明确作者传递了怎样的情感。
1.咬文嚼字,感受共鸣
情感的载体是文字,正所谓“言为心声”,我们要让学生在咀嚼文字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情感,感受心灵的共鸣。王羲之的千古名作《兰亭集序》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由于感情起伏太大,学生不能理解。在讲授这堂课时,我以“俯仰”貫穿全课。人们在天地之中要更好地活下去就必须观察周围的世界,俯察地、仰观天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原始方式和基本途径。魏晋以来,士人逐渐通过“俯仰”赋予天地万物精神关照和审美体验。作者通过“俯仰景美之乐”“俯仰人生之痛”“俯仰古今之悲”,表达出作者对宇宙、对生命、对历史的关照, “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2.给予空间,自由感悟
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一个宽松且无约束的空间,而且只有获得充分的自由,学生才能尽情地想象和感悟。比如有关《怀念红狐》的教学,笔者观摩过很多公开课,很多教师都是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红狐的句子,写出红狐的可爱,从而表达对生命的赞美,而对于文章体现的“救赎”主题往往无从落实。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以“红狐”的口吻复述这个故事。当“被告”红狐陈述偷鸡的缘由,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让学生深深感觉到母爱的伟大。该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希望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角色都会因为身份的差异,而对同一事件产生自己的思考,由此也就产生了矛盾。作者以渲染红狐伟大的母爱为重心,以人被红狐的真情感染、主动退让为拐点,最终达成交叉会合,人性与物性的矛盾涣然冰释,人类由此找到了了解自己、纠正自己的一把金钥匙,完成了对日渐庸俗的灵魂的救赎。
三、生本交融:在水乳交融的过程中促成情感超越
文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阅读的过程不仅是对作者本意与情感的发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读者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等等。一般来讲,读者先会走近文本,最终在在文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将阅读经验与现实生活交融在一起的过程中,文章的本意和作者的思想必然会与读者的情感水乳交融。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将运用自身的情感来重新完成文本的解读和创新,由此读者将带着它进入以后的人生旅程。
1.积极联想,反映生活
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很多人、事、物都与学生的生活具有相似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将学生的个人经验与生活体会作为课程资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展开积极的联想,并由此来解读文本,让他们比较作品中所展示的情境,聊一聊生活中的真实情形,由此让学生获取更加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苏教版必修四《白发的期盼》反映出社会转型期,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闯荡四方的雄心;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亲情越来越淡薄,但白发的期盼却越来越强烈。对学生而言,好男儿志在四方,在展望美好前程的同时忘了家长还有走向衰老的亲人,从未想过聆听他们的心声。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文中所表达的真情和对责任的理解,更从中感受到自己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要好好对老人尽孝心,“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悔已晚矣。这样的阅读过程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文本的欣赏和解读,它更是学生的一次“自我教育”过程。
2.想象补白,实现超越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会在情节和形象等方面适当留白,为读者留足想象的空间。读者进行补白的过程正是与文本和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对自己生活进行深度思考的过程。而且这种想象又是因为基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自发唤醒对生活的回忆,这也就富有一定的创造性,且属于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望江南》是温庭筠的代表作之一,它表达的是一个因爱人遠行而深闺独处的女子的生活情形和内在情感,诗词的意义较为浅显,因此学生一读就懂。但是我们还要让学生注意到诗中的主人公是模糊的,诗里的情节也存在模糊性,其结尾还进行了留白处理,这也就为学生实现超越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比如学生在“梳洗罢”一词的理解上就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是女人是为了赶着去望江楼等人,就匆匆忙忙完成了梳洗,急切之间根本就无暇进行打扮;也有学生认为女人的打扮肯定很细致很花心思,因为“女为悦己者容”,在久别重逢之际,她们一定会将自己最光彩照人的一面展现在爱人的面前。不同的理解其实正反映出学生对生活中等待的一种体验和领悟,这也说明学生已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词的鉴赏过程之中。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都是学生对女人内心期盼的一种解读,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完成了对诗歌的注解。
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时,我们要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生涩枯燥的文字,它是饱含感情的一种存在,作者在创作时向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要真情投入,不仅要读进去,更要读出来;不仅要读懂作者,更要读懂自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当富有情感的血液在体内欢快跳跃时,知识才能真正地浸润学生的精神世界。”
[作者通联:江苏通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