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课堂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怀念儿时的语文课堂,小手高高举起,畅所欲言,欢声笑语中,一节课就结束了。然后,期盼着下节语文课的到来。不知何时起,我们的课堂沉寂了下来,尤其是文言课堂,更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想,文言文教学究竟该教什么,怎么教,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应该是每一个一线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动脑。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高阶思维能力主要指问题求解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课标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明确提出,“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使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因此,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
  文言文教学,文字的教学是重点。因此,我们非常勤勉地在试卷上圈圈点点,给学生逐字逐句翻译,结果,一节课下来,唯独辛苦了自己,学生兴味索然。如果我们能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参与到疑难字词解决的过程中来,势必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我在讲解2016年高考文言文《曾公亮》传时,先让学生将原文自读一遍,然后再齐读。齐读的过程既能让学生动口参与进来,发现问题,又能整体把握文段,理解文意。例如“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这一句,很多同学将“锡”读错。这时,我将“锡”在古汉语中的义项给学生进行补充讲解,“锡”有“金属;一种僧人所用的锡杖;细布;假发;通赐,赐予”几个解释。学生很快明白,根据语境,应该作通假字讲。接下来,我将自己圈定的重点字词句展现在电子板上,让学生自己先解决重难点,可以小组讨论解决。如“诘、殆、间、讫、豫、虔、致仕、绳墨、殖货、从容”等。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好奇心、征服欲,他们跃跃欲试,积极探讨,课堂上气氛热烈,大家真正的投入其中。讨论结束后,我让同学自己讲解,在讲到“帝不豫”的“豫”时,有的同学理解为“犹豫”,我引导他回忆了课本《伶官传序》中的一句话“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学生马上明白了“豫”是“安乐”之意。这样,就完成了由课内到课外知识点的迁移。只有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动口、动脑,避免满堂灌的呆板,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灵动起来。
  当然,文言文的教学绝不仅仅是字词句的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记忆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大力度学习古代文化,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让学生清醒地认识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认识中国当今的国情,为创造中国的明天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军事、家族礼法、音乐美术等各个方面。这些知识零散地分布在古文典籍中,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更难,因此,学生动手自己归纳整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我按照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将文化常识归类为:天文、历法、科举、家族礼法、山川地理等类别。让学生自己归类整理课本中以及课外考试中的文化常识。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了习惯。通过自己的动手整理将零碎的知识条理化,将繁重的记忆任务分散化,将片断的记忆系统化。这样,学生不再害怕文化常识,而且能融会贯通从整理中发现乐趣,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例如,《曾公亮》传中出现了“致仕”一词,学生通过以前的积累整理发现类似的表示“交还官职,退休”的詞还有“乞骸骨、乞身、致政、致事、告老”等。
  除了文字、文化常识,文明精神的传承也是文言课堂的一项重要责任。动脑、动口、动手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动心教育也不能忽视。真正的教育远不止是知识层面,技术层面,它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一位有思想、有精神、有灵魂的语文教师,他就能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思想、精神、灵魂的影响。而这,是比只交给学生几个字、几个词更重要得多的使命。高考文言文试题,通过精心选择素材,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考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立德树人的导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深层次的认知与思考。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记载了多少可歌可泣之人:在理想道路上矢志不渝的屈原,它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心系天下百姓,大公无私的范仲淹,它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多少为政者汗颜;有不慕名利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在忙碌追逐之余找回初心,回归本真;还有狂放自信的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慰藉了多少失意的心灵。这些品德值得代代相传,尤其是当大多数人将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作为自己人生准则时。要让我们的孩子自信、勇敢、积极的面对生活,胸怀宽广,心系天下,精神独立,思想自由。《曾公亮传》中主人公曾公亮性格虽不完美,但是他端庄、忠厚、深沉、守规矩,为了百姓据理力争,为了君王大胆质问;管理政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面对敌人侵犯不卑不亢;积极提携后人。这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最后,文体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高考文言以人物传记为主,如果善于观察,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对于同体裁文章的理解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所以,动脑、动手、动心的同时,眼睛也要善于观察,发现规律。例如,文言人物传记的四个特点是:身份为人在前面,典型事例跟后边,经历官位会多变,品格教化文中见。掌握以上特点,在理解文章,做题时都可以迅速找到大致区域,大大提高了效率。
  总之,文言文教学也要创新,如果继续“满堂灌”“一言堂”,忽视学生互动、合作研究,必定收效甚微。我们要多多思考课堂构建让学生思维动起来,多思考,多归纳,多拓展,那么,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是文言知识,更多的是文化的熏陶、生命的启迪,这样的课堂才应该是文言文教学的理想状态。
  作者通联:湖北荆州中学。
其他文献
为了解洪水过境高水位长时段浸泡时,砂性土堤防能否稳定和是否发生渗透破坏等问题,文章以辽河干流右堤L112∶1+500典型断面为例,采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对高水位长期浸泡时的堤
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在文言文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参与进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我想到了思维导图的形式。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创造出来的,被誉为“21世纪全球革命性思维工具、管理工具、学习工具”。通俗点说就是整理思维的工具,让我们的思路变得清晰的工具。这也和全国卷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致。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两种形式——通用导图和点睛导图。所谓通用导图,
目的检测血型不合夫妇的产前血型抗体水平,探讨O型血孕妇血型免疫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夫妇ABO血型不合者485例,采用血型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语文思维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可以在学习到知识中将其深层的信息提取出来,并深入解析与思考文章,进而产生自己的见解。如此一来,不但能够让学生获取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并且还能够将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挖掘出来。具体来说,培养高中学生语文思维的重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有利于学生交流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某一知识进行谈了与交流,师生间的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e-18,IL-18)基因编码区105A/C位点多态性在汉族人中的分布频率厦其与血清IL-18含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