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写作文,学生的“头疼病”就犯了。怕写作文是每个学生的通病。每次布置的作文,学生不是抄袭现象严重,就是无从下手,很久写不出来,要不就是文章短小、空洞,缺乏生动的语言。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首先让学生学会积累。积累词汇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前提,只有靠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地丰富、积累词汇,让学生从字、词、句入手,不断积累,积累得越多,词汇就越丰富。我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积累本,把所学的、读过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子、漂亮的篇章等,分门别类地记下来,班上学生每天都利用早读时间,进行阅读,然后积累。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还可以互相传阅,在课前几分钟轮流背诵名言名句、好词好句等,或者让学生进行口头造句、口语交际等说话、说片断练习,准确地将词语运用到语言中,学生能把一组词用在一段话中,完成逐步由词到句到段的过渡。定期进行评比,看谁积累得多,让学生养成自我积累的好习惯。时间长了,学生脑子里的词汇逐渐丰富起来。
增加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籍、作品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行好词、好句、好段的积累。学校每天早晨有专门阅读的时间,除此之外,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阅读的内容有中外名著、诗歌、童话等各种体裁。还可以开展课外文学活动,更多地进行积累。
教会学生观察。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因而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学生的作文有的刚开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洞,没有主题,没有重点。有的干脆模仿范文,文中没有一点儿自己的主见。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只有用心观察,才能写出真实的作文。
掌握观察的方法。要想写好作文,提高观察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写作文前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写作积极性,多给学生练笔的机会。部分学生会说不会写,要让他们多练写作,把心里所想的,动手写出来,用文字表达。我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捕捉生活中点点滴滴,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层面去将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写下来,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也是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的伙伴。日记字数不限,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洋洋洒洒几百字,不嫌多;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学生每天的日记,我再忙都及时批阅,指出其优缺点,认真讲评。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谈起体会:因为要写日记,促使他们不停地去观察,去思考,这样写日记才有素材。由于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不少学生自觉多写,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也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在激发学生观察兴趣的同时,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怎样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时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看”。如观察身边的人物,就是找出最突出的与众不同的特征(包括外部的、心里的);观察景物,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等方面进行仔细观察;观察动作就从先后、快慢、速度等方面观察,还可以从外部表情、心里变化进行观察等等。这样有主次,有顺序地观察,在写作时才能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另外还让学生多进行片断描写,针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各个局部的描写。教学人物描写这单元内容时,让学生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人物形象。“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这个片断中,小嘎子的机灵,胖墩的稳重;两人摔跤时的一招一式,都在学生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学习写作的方法。文中运用大量不同的形容词,把凤辣子即有富贵、大方的一面,又有语言尖刻、性格刁钻、奉承势利的另一面,通过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学生进行片断写作时,把握人物特征,分别进行仿写。写作时能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如用上比喻、夸张等,这样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如:进行人物外貌外形的片断描写:把观察到的人物最突出的,具有表现力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动作片断的描写,把动作的快慢、变化等有顺序地写详细;还可以进行语言、心理活动片断的描写等等。
学生写好之后,先自己修改,然后同桌互相交流、互相修改,还可以让家长修改。家长最清楚孩子的课余生活,对其作文的真实性了如指掌,他们完全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孩子,指出孩子作文中的不足,并加以正确的指导,使孩子既能激起对家长的敬佩之情,又能从中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教师修改时,恰到好处地点拨,使学生顺利完成作文。
学生中写得较好的作文,重点讲评,指出文中用得恰到好处的句子,活学活用的写作方法,让全班学生借鉴。学生郑某喜欢阅读,善于观察积累,平时写作文时能够地准确地用词,用比喻等手法,文章写得较有特色。他把自己旅游的全过程,以日记的形式,连续写了下来,文中运用了丰富的想像,恰当的写作方法,让人觉得身临其境,也跟着在旅游。我将他的作文拿到班里进行讲评,然后修改,在《梦驼铃》校报上发表。他的写作积极性更高了。班里其他的学生写作水平也都逐步提高,征稿作文踊跃不断,学生写作兴趣浓厚,写作能力提高,创作欲越来越浓。
总之,只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写作的乐趣,原来头疼的写作,就变成了“小儿科”。他们不再怕写作文了,学生用手中的笔,把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在作文里。
首先让学生学会积累。积累词汇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前提,只有靠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地丰富、积累词汇,让学生从字、词、句入手,不断积累,积累得越多,词汇就越丰富。我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积累本,把所学的、读过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子、漂亮的篇章等,分门别类地记下来,班上学生每天都利用早读时间,进行阅读,然后积累。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还可以互相传阅,在课前几分钟轮流背诵名言名句、好词好句等,或者让学生进行口头造句、口语交际等说话、说片断练习,准确地将词语运用到语言中,学生能把一组词用在一段话中,完成逐步由词到句到段的过渡。定期进行评比,看谁积累得多,让学生养成自我积累的好习惯。时间长了,学生脑子里的词汇逐渐丰富起来。
增加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籍、作品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行好词、好句、好段的积累。学校每天早晨有专门阅读的时间,除此之外,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阅读的内容有中外名著、诗歌、童话等各种体裁。还可以开展课外文学活动,更多地进行积累。
教会学生观察。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因而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学生的作文有的刚开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洞,没有主题,没有重点。有的干脆模仿范文,文中没有一点儿自己的主见。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只有用心观察,才能写出真实的作文。
掌握观察的方法。要想写好作文,提高观察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写作文前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写作积极性,多给学生练笔的机会。部分学生会说不会写,要让他们多练写作,把心里所想的,动手写出来,用文字表达。我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捕捉生活中点点滴滴,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层面去将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写下来,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也是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的伙伴。日记字数不限,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洋洋洒洒几百字,不嫌多;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学生每天的日记,我再忙都及时批阅,指出其优缺点,认真讲评。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谈起体会:因为要写日记,促使他们不停地去观察,去思考,这样写日记才有素材。由于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不少学生自觉多写,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也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在激发学生观察兴趣的同时,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怎样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时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看”。如观察身边的人物,就是找出最突出的与众不同的特征(包括外部的、心里的);观察景物,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等方面进行仔细观察;观察动作就从先后、快慢、速度等方面观察,还可以从外部表情、心里变化进行观察等等。这样有主次,有顺序地观察,在写作时才能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另外还让学生多进行片断描写,针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各个局部的描写。教学人物描写这单元内容时,让学生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人物形象。“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这个片断中,小嘎子的机灵,胖墩的稳重;两人摔跤时的一招一式,都在学生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学习写作的方法。文中运用大量不同的形容词,把凤辣子即有富贵、大方的一面,又有语言尖刻、性格刁钻、奉承势利的另一面,通过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学生进行片断写作时,把握人物特征,分别进行仿写。写作时能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如用上比喻、夸张等,这样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如:进行人物外貌外形的片断描写:把观察到的人物最突出的,具有表现力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动作片断的描写,把动作的快慢、变化等有顺序地写详细;还可以进行语言、心理活动片断的描写等等。
学生写好之后,先自己修改,然后同桌互相交流、互相修改,还可以让家长修改。家长最清楚孩子的课余生活,对其作文的真实性了如指掌,他们完全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孩子,指出孩子作文中的不足,并加以正确的指导,使孩子既能激起对家长的敬佩之情,又能从中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教师修改时,恰到好处地点拨,使学生顺利完成作文。
学生中写得较好的作文,重点讲评,指出文中用得恰到好处的句子,活学活用的写作方法,让全班学生借鉴。学生郑某喜欢阅读,善于观察积累,平时写作文时能够地准确地用词,用比喻等手法,文章写得较有特色。他把自己旅游的全过程,以日记的形式,连续写了下来,文中运用了丰富的想像,恰当的写作方法,让人觉得身临其境,也跟着在旅游。我将他的作文拿到班里进行讲评,然后修改,在《梦驼铃》校报上发表。他的写作积极性更高了。班里其他的学生写作水平也都逐步提高,征稿作文踊跃不断,学生写作兴趣浓厚,写作能力提高,创作欲越来越浓。
总之,只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写作的乐趣,原来头疼的写作,就变成了“小儿科”。他们不再怕写作文了,学生用手中的笔,把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在作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