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设计构想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6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核心素养形成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实施“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一节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在思辨中形成概念,在化归中探寻策略,在类比中突破重点,在发散中丰富智慧,以此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为终身发展而学习.
  关键词:多边形内角和;教学设计;构想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指向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意蕴和旨趣,彰显教师的教育智慧.数学核心素养要从教学行为与习惯的培养着手.
  就拿“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来说,不论是概念的得出,还是公式的形成,都蕴含众多“关键能力”的形成要素.更进一步说,若教师舍弃“抓干的、来实的”的习惯做法,力透纸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所承载的“关键能力”素材,将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逻辑展开,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中,达成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学生发展目标,课堂就会充溢智慧的霞光,绚丽而多姿.
  一、在思辨中形成概念
  本节课涉及众多相关概念,但“万物生长靠太阳”,再多的概念总有源头,这里的源头就是“多边形”,其关键点就是“多”.众所周知,“多”与“少”是相对的,此刻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多”与“少”的辩证关系.多边形是新学内容,多到什么程度暂且不论,但“少”要少到什么程度呢?这就牵扯概念中的另一个关键字“边”.本节课是从“边”的多少出发研究图形,无边不成形,因此,从理论上讲,边(亦即线段)的数量最少是1,可以是2,学生也学过边数为3的三角形和边数为4的四边形.边数为1和2时,是开放式图形,属于“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三角形、四边形等才属于“多边形”意义下的“形”.从“少”出发,学生就会发现:多边形中的“边”,是线段;多边形是封闭图形;边数最少的多边形是三角形.
  从“多”出发,学生就会发现,随着边数的增加,多边形中的一些元素也会发生一些变化:顶点增加;内角的个数增加;内角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可循?(此时,学生的经验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由内及外,那外角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到此,又会牵扯出另一个问题:当多边形的边数无穷多时,多边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相关的要素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显然,这样的思考又是形成和发展极限思想的良好素材.
  这样展开的教学,对学生发展来说因嵌入了学生的思考与发现,会比单纯按照学科逻辑(逐一交代概念)展开更使学生兴趣盎然.如果给予学生预习、讨论等“自由”的时间足够长,抑或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独立而独特的思考展示出来,说不定还能在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的比较中有更多的发现,求异思维的能力也会顺势得以培养.
  有了这样的思考,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多边形的概念及其相关内容——“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作多边形.多边形按组成它的线段的条数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由n条线段组成的多边形就叫作n边形”,就会更透彻.同样,多边形的角——内角、外角——连同内角和、外角和以及正多边形、多边形的对角线等,也不会存在理解的难度了.此处不再赘述.
  二、在化归中探寻策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三角形是边数最少的多边形,随着边数的增多,相关要素都会发生变化.从变化的观点出发,有两种可能:有规律的变化和无规律的变化.这就会生发“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的数量”之间存有什么样的关系的思考.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无从下手的思维症结,就需要从思维的角度出发,找到突破的办法.从思维角度来讲,不论哪个学科,哪个领域,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都会采用“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一策略.在科学实验中经常运用的“控制变量法”,就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置的典型.面对“多边形”这一复杂问题,就要思考“最简单的多边形是什么图形”.前已述及,三角形就是最简单的多边形.这就找到了破解多边形相关问题的思维原点——三角形,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由此引发学生去思考“如何将多边形变为三角形”的问题.
  三、在类比中突破重点
  从三角形出发考虑多边形问题,就要找到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办法.其实,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接触到解决这一问题办法,那就是求四边形内角和时所采用的“通过连接对角线将一个四边形变为两个三角形”,用这种类比的思想,不难发现,把四边形的对角线一连,就会出现两个三角形,那四边形的内角和就是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即360°;对于五边形,可以通过连接对角线的方式,变为三个三角形,其内角和就是540°;以此类推,个数有限的多边形,其内角和的度数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从以上解决方式可以看出,“对角线”以及通过连接对角线而形成的“三角形”,就是解决多边形内角和问题的关键,对角线则是撬动多边形内角和问题的支点.
  有了以上分析作铺垫,再让学生完成表1中的要求,学生自然兴趣盎然.
  当学生完成这个表格后,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也就得到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四、在发散中丰富智慧
  一个问题的解决,不会只有一个办法,否则,就不会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之说.唯有从多个角度探寻解决同一个问题的办法,学生的思维才能发散开来,并不断促使学生穷尽思维,进而理顺思维,优化思维,实现由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的突变,达到思维跃迁、智慧丰富之目的,生发不断创新的力量.
  前述方法是从对角线出发,找到了一个解决多边形内角和的办法,再探寻其他办法,又应该如何思考呢?这还要回到几何图形的构成要素上寻找突破.
  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无非就是点、线、面.有的要素一目了然,比如,多边形中的边、顶点,有的要素则隐含在图形中,需要思考才能找到,比如刚才用过的对角线,类似的还有一些图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等等.上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是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在不相邻的另一个顶点间画出对角线,从而化归到三角形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支点.如此,同样从“点”这一思考原点出发,只是改变“点”的原始位置,比如,选择一条边的任意一个点构造出三角形,或者在多边形内(外)任意一个点构造三角形,都不失为可以采用的办法.这样,原来的“固定点”就会变为“移动点”“任意点”,而中考题中的重头戏,也往往如此选择.限于篇幅,简述如下:
  方法二:在n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把这一点与各顶点联结,把n边形分割为(n-1)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比n边形的内角和多出了一个平角,因此,n边形的内角和=(n-1)×180°-180,即为:(n-2)×180°.
  方法三:在n边形内任取一点,然后把这一点与各顶点联结,将n边形分割为n个三角形,这n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比n边形的内角和恰好多了一个周角360°,因此n边形的内角和=180°×n-360°,即为:(n-2)×180°.
  方法四:在n边形外任取一点,然后把这一点与各顶点联结,将n边形分割为n个三角形,这n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比n边形的内角和恰好多出了两个三角形内角和,因此n边形的内角和=n×180°-2×180°,即为:(n-2)×180°.
  形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会主动寻求“由静到动”“由此及彼”的途径,豁然开朗的就不仅是学习过程,会更多地表现在人生的幸福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节内容涉及众多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素,诸如对立统一、量变质变、有限与无限、个性与共性、一般与特殊、绝对与相对等,都极富哲学意味,若一一展开,必定是一幅幅美丽的风景.
  从核心素养形成的角度来说,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以“提出目标,创设情境,设计环节,穷极思维,形成技能,造就智慧”为终极追求,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礎.
  可见,充溢着思辨的学习,不仅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颁布,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目标、内容、教学及评价等方面均进行了相应的变革.数学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数学教师,数学教师实施课程内容主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通过其教学行为予以体现.而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及认识影响和制约着课堂教学行为.如果有了新课程,教师却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和认识,教学质量也会大打折扣.数学教师需不断深化对数学课程与教学的认识,才能在教学中遵
“李航,你想过你的未来吗?”中年男子皱了皱眉头,眼里充满哀愁。  “你烦不烦?”李航一跃而起,脸涨得通红,眼里全是怒火。中年男子看到儿子这个样子,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  儿子休学在家一年了,他已经记不清这是他们之间的第几次战争了。他能理解儿子对游戏的喜欢,可他无法理解,本来乖巧听话的儿子为什么会因此改变了脾性,不愿再去学校,甚至到最后,他只要与儿子说话便会发生争吵。  他不忍心看着儿子一天天堕落
摘 要:比知识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重要的是兴趣.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一题多解,对习题的解法进行探究,实现学生对问题的多维思考,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探究意识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  关键词:解法探究;一题多解;知识融合;兴趣培养  一、题目介绍  如图1,已知矩形ABCD中,AD=[2],AB=2,E为AB中点,AF⊥DE,连结CF.
导演:程腾/ 李炜  类型:动画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20-01-25(中国大陆)  星推指数:★★★★★星推官荐语  2019年国产动画佳作频出,从年初黑马逆袭的《白蛇:缘起》,到年中获得近50亿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随后接棒的《罗小黑战记》全都相当精彩。近日,中国神话史诗电影《姜子牙》趁热发布海报,宣布定档2020年大年初一。海报上,姜子牙一改传统形象,化身年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正经历着质的“二重性”辩证. 如教学思维方式“预设”与“生成”的辩证,教学行为方式“律规”与“境遇”的辩证,等等.   生成是相对于接受的一个说法,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 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思维方式一种质的转变;而通过预设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是教师思维方式的一种辩证.   教学预设是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有目的、守理论来
摘 要:语篇型填空是基于语篇层次的语法考查,精到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缺一不可,而语篇所蕴含的语境则是联结两者的纽带。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强化基于语篇的教学,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指导学生深度分析语篇的情境和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提升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篇型填空;语篇;语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为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将于2016年10月举行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用数学的眼光和大脑观察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将“冰冷”的数学和谐融入“火热”的生活,彰显数学教育教学价值.  关键词:数学;生活;试题;案例  一、一道试题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能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象,能否用数学的头脑分析问题,体现了一个人数学素质的高低.数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是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学科,一个没有数学素养的民族就难以立足于世
摘 要:经研究发现,南非高中数学统计教材以问题为导向体现数据分析的过程,以情境为依据体现数据分析的难度,以统计知识体系承载数据分析的分布,借助数据挖掘提升数据收集的能力,利用统计思维的变异性培养批判性思维,借助演绎法与图象法诠释统计语言,利用教材体系设计与数学问题体现数据分析的反思过程,利用情境、问题与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交流.这对我国高中数学统计教材在培养数据分析核心素养方面提供了借鉴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可见,思想品德课程本质上并非侧重于知识体系的传授,而是致力于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与养成。因此,思想品德学科教育应该超越认知领域,改变背记知识、注重说教和成人化的传统德育方
当前,高三教学对高考真题的引入往往是把高考试题直接呈现,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知道是高考题,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胜心,及享受问题解决后的成功感. 然而,更多的学生看到高考题时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有恐慌心理,从而导致高考试题价值没有充分挖掘,教学效益就大打折扣.围绕上述问题,备课组进行了微主题的教学设计研讨活动,要求教师以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为背景,选用一道高考试题作为例题,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展示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