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云南省通海到玉溪,是一级路面,很多出租车在此招揽客人,10块一人,很快就到。玉溪是新兴城市,颇像获得雨后的鸡枞菌,眨眼就冒出来,新鲜可爱,芳香扑鼻。
从玉溪到昆明,晚上搭上辆班车,前往会泽。
在云南的版图上,会泽显得似乎很遥远,而且行程也不那么容易。从曲市到会泽,要经沾益、花山、宣威、大井、者海等地,绕一个半圆形的大弯才能到达,行程十几个小时。如果从昆明出发,要经嵩明、寻甸,到功山镇后分两路,路经雨碌、者海,一路经东川、绿茂、大海等地进入,感觉行程都很不容易。
我在颠簸中睡一夜,在美丽诗意的黎明中到达。
现在的会泽,因境内金沙江、牛栏江、小江、以礼河等数水汇合而得名,这座滇东北古城,由于河流众多,纵横交错,历来就有“乌蒙水乡”之称。西北部,以礼河与小江、金沙江汇合;东南部,车洪江与牛栏江汇合;东北部,硝厂河又与牛栏江汇合。
会泽历史悠久,西汉时置堂琅县,属犍为郡,隋朝属恭州地,唐初设唐兴县,南诏置东川郡,大理国设东川大都督,元代为东川路,明朝时为东川府。清改隶云南省,开置会泽县,民国改名东川县。新中国后改属昭通专署,后撤会泽县并东川市,1964年12月恢复会泽县,改隶曲靖地区至今。
会泽是古镇。也许由于偏远,也许是其他原因,会泽古镇的街道,依然是明清时期的灰墙青瓦房,在高原纯净的阳光下,显得遥远而异样,感觉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古镇很闲适,尽管街面上行人也不少,但也许是更为高阔纯净的天空把人的声音都消融了。
会泽曾经商业繁荣,得益于盛产铜。东汉《续汉书·郡国志》载,堂琅所产的铜洗曾行销外地。堂琅铜洗(类似后世的脸盆)唐时还流传至波斯,当地人称其为“中国石”。明清时期,会泽产铜在全国首屈一指,曾设有鼓铸局、宝云局,制造各种钱币。清时,或川府(今会泽县)的铜产引起了清廷的高度重视,指令山西、陕西、江西、湖南、江苏、安徽、四川7省及云南本省额办京铜全部携银赴东川府采办运京,以保证宝源、宝泉两个铸钱局原料,并在东川府设宝云新、旧两个铸钱局,建炉70座,年铸钱40万串。当时全国80%的铜源来自云南,而云南铜产量的80%又来自东川府。
另外,当地工匠以品位极富的铜矿石敲击出的斑铜制品,也广为流传,被海内外人士作为珍品加以收藏。
会泽斑铜器以张氏家族生产的最为著名。张氏家族祖籍南京,先辈均为铜匠,明宣宗时,曾参与宫廷大明宣德炉的制作。明末,与大批手工业者移民来滇开发云南,张家最初到澄江铸造寺庙钟鼎,清康熙末到会泽定居,在城东经营铜器,兼制斑铜工艺品,自产自销,其住地称铜匠街,沿袭至今。此后,会泽城里,大多数铜匠手艺都出自张姓传授。其定居会泽时,恰是东川铜矿开采冶炼极盛之时,商业兴旺,市场繁荣,原料不缺,销路不愁,技艺得以大大提高,铜器制作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盆、锅、壶造型新颖,抛光技术精湛,特别是食具,铜与他物接触,氧化后所生铜绿有毒,而张姓制作时,抛光后镀锡,不会氧化,投入市场很受欢迎。
据说,张姓在会泽不肯带徒弟,怕绝技外传。后来人力不足,才于清光绪初开始带徒传艺,但只是一般技艺,关键部位都是自家人动手。徒弟中有个孙天林,深思好学,见香炉脚不用焊接而与炉体连续为一体,就设法偷学。夜间,常扑于楼板上,从缝隙间偷看,大悟,清末民初,此人成了会泽铜匠中屈指可数的高手。
斑铜器主要就是看那天然的斑纹。就造型来讲,现在的制作品确实需要提高品味,而不是单纯的模仿。这一点,恐怕不易达到。
会泽城里的许多会馆,比如江西会馆、广东会馆等(当地人也称之为庙,叫江西庙、广东庙),都是很精致的建筑。而会馆的存在,也是商业曾经繁荣的历史见证。
最著名的要数江西会馆了。江西会馆即江西庙,又称万寿宫,坐落于会泽县城内江西街中段北侧,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原是当地江西籍人士集资建造的。雍正八年,兵燹倾颓,乾隆二十七年重修。会馆坐南向北,占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建筑依中轴线作纵深布局,建有大门、中殿、后殿等。大门为一楼一底的楼台式建筑。底层为大门的通道,二层为戏台。中殿为重檐歇山顶式抬梁结构,其柱粗大,均为双人合抱的巨木。中殿有一方亭,叫“魁阁”。中殿与戏台之间为方形广场,可容数千人看戏。中殿后檐东西两侧为厢房,与后殿组成四合院。后殿后檐临江西街,东西延伸后另建两门。从东侧门也可直接进入会馆。西侧门另建有一小院,院中建有一小型剧场,旧时是达官显贵享乐的场所。江西会馆建筑工艺精巧,尤以古戏台为甚。戏台坐北朝南与正殿相对,台高3米,从地面到脊顶约高10米;台口长8米,宽8米,高3米。整个建筑除屋瓦外,全部用木料造就,梁柱上雕龙画风,每一层层檐下的窗户精巧玲珑。戏台采光好,是它的独特之处,不论白天什么时候演戏,台上均可获得充足的阳光。台口虽在屋檐之外,雨水却不会滴落在台上。
不管怎么说,古镇以及这些精美的建筑也逐渐在时光中褪去曾经的光环,在乌蒙山的某个角落,静静地待着。历史也是个奇怪的东西,它的相对宁静,却正好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容易消失的东西,云南的整个地域都是如此。
在会泽还赶了一个街子天,见到许多记忆深处的东西。从衣饰方面,就有正在制作的千层底布鞋摊子,有绣花的各种花样子,有梳头用的篦子,有做针线活的顶针……而这些东西并非是为外地的游客而准备的,正相反,它是当地朴素生活的现实需要。
会泽的药市也较大,摆卖的都是一些我叫不上名的草药,和滇南红河一带的药材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会泽人热情诚恳,他们不厌其烦地为我解释各种药理。
还有烟草市场,由于烤烟专卖,市场里大部分都是自己晒制的旱烟,味道香浓。旱烟和水烟是相对的,旱烟不经过水的过滤,烟味更重。抽时将整片的叶子切成一寸多宽的条状,卷起来,塞在小小的旱烟袋里抽。旱烟多数是老年人在抽,中年人抽水烟筒。这似乎是一种不经意间的区别标志。在我的理解中,这种旱烟的味道可能比那些大亨们抽的雪茄要好得多,我们不妨称之为“民间的雪茄”。
卖旱烟,其实更是老年人的一场固定时日的交流活动。平时晒制旱烟,集日背一捆到街子上,数十个各地汇来的老年人聚在一起,在阳光下暖洋洋地谈古论今,是老年人的独特消闲方式之一。
会泽街子上的豆粉砣,也是很有特点的东西,做法和凉粉差不多,只不过是用较小的盘子分别装起来。吃法也相仿,也是拌上佐料就可以了。会泽街子上,你随处都可以看到用小盆子装成的一份份豆粉砣,正等着你买回去享用。
(摘自西苑出版社《云南记忆》 作者:张家荣)
从玉溪到昆明,晚上搭上辆班车,前往会泽。
在云南的版图上,会泽显得似乎很遥远,而且行程也不那么容易。从曲市到会泽,要经沾益、花山、宣威、大井、者海等地,绕一个半圆形的大弯才能到达,行程十几个小时。如果从昆明出发,要经嵩明、寻甸,到功山镇后分两路,路经雨碌、者海,一路经东川、绿茂、大海等地进入,感觉行程都很不容易。
我在颠簸中睡一夜,在美丽诗意的黎明中到达。
现在的会泽,因境内金沙江、牛栏江、小江、以礼河等数水汇合而得名,这座滇东北古城,由于河流众多,纵横交错,历来就有“乌蒙水乡”之称。西北部,以礼河与小江、金沙江汇合;东南部,车洪江与牛栏江汇合;东北部,硝厂河又与牛栏江汇合。
会泽历史悠久,西汉时置堂琅县,属犍为郡,隋朝属恭州地,唐初设唐兴县,南诏置东川郡,大理国设东川大都督,元代为东川路,明朝时为东川府。清改隶云南省,开置会泽县,民国改名东川县。新中国后改属昭通专署,后撤会泽县并东川市,1964年12月恢复会泽县,改隶曲靖地区至今。
会泽是古镇。也许由于偏远,也许是其他原因,会泽古镇的街道,依然是明清时期的灰墙青瓦房,在高原纯净的阳光下,显得遥远而异样,感觉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古镇很闲适,尽管街面上行人也不少,但也许是更为高阔纯净的天空把人的声音都消融了。
会泽曾经商业繁荣,得益于盛产铜。东汉《续汉书·郡国志》载,堂琅所产的铜洗曾行销外地。堂琅铜洗(类似后世的脸盆)唐时还流传至波斯,当地人称其为“中国石”。明清时期,会泽产铜在全国首屈一指,曾设有鼓铸局、宝云局,制造各种钱币。清时,或川府(今会泽县)的铜产引起了清廷的高度重视,指令山西、陕西、江西、湖南、江苏、安徽、四川7省及云南本省额办京铜全部携银赴东川府采办运京,以保证宝源、宝泉两个铸钱局原料,并在东川府设宝云新、旧两个铸钱局,建炉70座,年铸钱40万串。当时全国80%的铜源来自云南,而云南铜产量的80%又来自东川府。
另外,当地工匠以品位极富的铜矿石敲击出的斑铜制品,也广为流传,被海内外人士作为珍品加以收藏。
会泽斑铜器以张氏家族生产的最为著名。张氏家族祖籍南京,先辈均为铜匠,明宣宗时,曾参与宫廷大明宣德炉的制作。明末,与大批手工业者移民来滇开发云南,张家最初到澄江铸造寺庙钟鼎,清康熙末到会泽定居,在城东经营铜器,兼制斑铜工艺品,自产自销,其住地称铜匠街,沿袭至今。此后,会泽城里,大多数铜匠手艺都出自张姓传授。其定居会泽时,恰是东川铜矿开采冶炼极盛之时,商业兴旺,市场繁荣,原料不缺,销路不愁,技艺得以大大提高,铜器制作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盆、锅、壶造型新颖,抛光技术精湛,特别是食具,铜与他物接触,氧化后所生铜绿有毒,而张姓制作时,抛光后镀锡,不会氧化,投入市场很受欢迎。
据说,张姓在会泽不肯带徒弟,怕绝技外传。后来人力不足,才于清光绪初开始带徒传艺,但只是一般技艺,关键部位都是自家人动手。徒弟中有个孙天林,深思好学,见香炉脚不用焊接而与炉体连续为一体,就设法偷学。夜间,常扑于楼板上,从缝隙间偷看,大悟,清末民初,此人成了会泽铜匠中屈指可数的高手。
斑铜器主要就是看那天然的斑纹。就造型来讲,现在的制作品确实需要提高品味,而不是单纯的模仿。这一点,恐怕不易达到。
会泽城里的许多会馆,比如江西会馆、广东会馆等(当地人也称之为庙,叫江西庙、广东庙),都是很精致的建筑。而会馆的存在,也是商业曾经繁荣的历史见证。
最著名的要数江西会馆了。江西会馆即江西庙,又称万寿宫,坐落于会泽县城内江西街中段北侧,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原是当地江西籍人士集资建造的。雍正八年,兵燹倾颓,乾隆二十七年重修。会馆坐南向北,占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建筑依中轴线作纵深布局,建有大门、中殿、后殿等。大门为一楼一底的楼台式建筑。底层为大门的通道,二层为戏台。中殿为重檐歇山顶式抬梁结构,其柱粗大,均为双人合抱的巨木。中殿有一方亭,叫“魁阁”。中殿与戏台之间为方形广场,可容数千人看戏。中殿后檐东西两侧为厢房,与后殿组成四合院。后殿后檐临江西街,东西延伸后另建两门。从东侧门也可直接进入会馆。西侧门另建有一小院,院中建有一小型剧场,旧时是达官显贵享乐的场所。江西会馆建筑工艺精巧,尤以古戏台为甚。戏台坐北朝南与正殿相对,台高3米,从地面到脊顶约高10米;台口长8米,宽8米,高3米。整个建筑除屋瓦外,全部用木料造就,梁柱上雕龙画风,每一层层檐下的窗户精巧玲珑。戏台采光好,是它的独特之处,不论白天什么时候演戏,台上均可获得充足的阳光。台口虽在屋檐之外,雨水却不会滴落在台上。
不管怎么说,古镇以及这些精美的建筑也逐渐在时光中褪去曾经的光环,在乌蒙山的某个角落,静静地待着。历史也是个奇怪的东西,它的相对宁静,却正好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容易消失的东西,云南的整个地域都是如此。
在会泽还赶了一个街子天,见到许多记忆深处的东西。从衣饰方面,就有正在制作的千层底布鞋摊子,有绣花的各种花样子,有梳头用的篦子,有做针线活的顶针……而这些东西并非是为外地的游客而准备的,正相反,它是当地朴素生活的现实需要。
会泽的药市也较大,摆卖的都是一些我叫不上名的草药,和滇南红河一带的药材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会泽人热情诚恳,他们不厌其烦地为我解释各种药理。
还有烟草市场,由于烤烟专卖,市场里大部分都是自己晒制的旱烟,味道香浓。旱烟和水烟是相对的,旱烟不经过水的过滤,烟味更重。抽时将整片的叶子切成一寸多宽的条状,卷起来,塞在小小的旱烟袋里抽。旱烟多数是老年人在抽,中年人抽水烟筒。这似乎是一种不经意间的区别标志。在我的理解中,这种旱烟的味道可能比那些大亨们抽的雪茄要好得多,我们不妨称之为“民间的雪茄”。
卖旱烟,其实更是老年人的一场固定时日的交流活动。平时晒制旱烟,集日背一捆到街子上,数十个各地汇来的老年人聚在一起,在阳光下暖洋洋地谈古论今,是老年人的独特消闲方式之一。
会泽街子上的豆粉砣,也是很有特点的东西,做法和凉粉差不多,只不过是用较小的盘子分别装起来。吃法也相仿,也是拌上佐料就可以了。会泽街子上,你随处都可以看到用小盆子装成的一份份豆粉砣,正等着你买回去享用。
(摘自西苑出版社《云南记忆》 作者:张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