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坚持不懈的梦想,因此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中国梦后,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认同。全球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必然要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过程,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和大环境,全球化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挑战。而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虽诞生于一百多年前,但对我们今天认识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国梦同样具有颇多而有价值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全球化理论;中国梦;启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并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其影響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全球化作为实现中国梦所处的重要的外部环境,大大增添了中国梦的实现难度。中国梦的实现不仅受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而且也受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要从全球化视角看待中国梦的实现。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虽诞生于一个半世纪之前,但却对我们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马克思全球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主要是以“世界历史”的概念来表达的,主要包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认为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发展,使人类活动超越了地域的限制,从而形成了全球范围内各民族相互来往。
1.全球化的形成基础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与发展
马克思首先强调了大工业的作用,他说:“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了工业资本,……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级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大工业产生使蒸汽机、火车、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开始采用,这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是以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基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世界市场的扩大又相互作用,促进了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
2.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
马克思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制度从地域性的经验事实变为全球性的,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本主义全球范围扩张市场,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张的过程。
3.全球化是经济、文化、政治等一体化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是经济、文化和政治等一体化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变得相互来往、相互依赖,并且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渐渐消失,政治也日益集中起来。马克思明确揭示了全球化的丰富内容,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和政治领域的全球化。
二、马克思全球化理论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伴随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化,全球化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变化,但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当代全球化,并在全球化大环境下实现中国梦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刻警惕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的袭击”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现了多种声音。到底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的。实现中国梦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我们应当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时刻抵制警惕资本主义的渗透和颠覆活动,警惕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的袭击”。
2.坚持文化独立性,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全球化是经济、文化和政治等一体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相互接触碰撞,这有利于我们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具活力,但同时也易使我国文化被同化,因此一定要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更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中国梦的实现既要以大工业作为物质基础,更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撑。
3.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让中国梦更和谐
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科技的进步使火车、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能广泛应用,这扩大了世界市场,使世界各地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但科技在推动全球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全球化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要有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时,也要给人民一个蓝天白云的舒适宜居的环境,我们的中国梦应该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和谐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作者简介:
李小柱(1990~)男,汉,吉林长春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向。
张长威(1990~ ),男,汉,河南濮阳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全球化理论;中国梦;启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并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其影響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全球化作为实现中国梦所处的重要的外部环境,大大增添了中国梦的实现难度。中国梦的实现不仅受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而且也受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要从全球化视角看待中国梦的实现。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虽诞生于一个半世纪之前,但却对我们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马克思全球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主要是以“世界历史”的概念来表达的,主要包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认为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发展,使人类活动超越了地域的限制,从而形成了全球范围内各民族相互来往。
1.全球化的形成基础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与发展
马克思首先强调了大工业的作用,他说:“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了工业资本,……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级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大工业产生使蒸汽机、火车、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开始采用,这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是以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基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世界市场的扩大又相互作用,促进了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
2.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
马克思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制度从地域性的经验事实变为全球性的,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本主义全球范围扩张市场,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张的过程。
3.全球化是经济、文化、政治等一体化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是经济、文化和政治等一体化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变得相互来往、相互依赖,并且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渐渐消失,政治也日益集中起来。马克思明确揭示了全球化的丰富内容,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和政治领域的全球化。
二、马克思全球化理论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伴随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化,全球化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变化,但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当代全球化,并在全球化大环境下实现中国梦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刻警惕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的袭击”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现了多种声音。到底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的。实现中国梦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我们应当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时刻抵制警惕资本主义的渗透和颠覆活动,警惕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的袭击”。
2.坚持文化独立性,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全球化是经济、文化和政治等一体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相互接触碰撞,这有利于我们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具活力,但同时也易使我国文化被同化,因此一定要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更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中国梦的实现既要以大工业作为物质基础,更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撑。
3.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让中国梦更和谐
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科技的进步使火车、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能广泛应用,这扩大了世界市场,使世界各地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但科技在推动全球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全球化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要有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时,也要给人民一个蓝天白云的舒适宜居的环境,我们的中国梦应该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和谐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作者简介:
李小柱(1990~)男,汉,吉林长春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向。
张长威(1990~ ),男,汉,河南濮阳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