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柏庐(1627—1698年),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他上侍奉母亲,下抚育弟妹,辗转流离,备极艰辛。待局势稍定,方返故里。因敬仰晋人王裒在父亲墓前搭草庐而居、攀柏树悲号之义,自号柏庐。在《清史稿》《清史列传》和《孝义篇》中,朱柏庐都无一例外被列为“孝义第一”。朱柏庐始终未入仕,早年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正的学问,遂撰写《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
《朱子家训》——这篇仅仅500多字的治家格言,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它的作者朱柏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朱柏庐,原名朱用纯,字致一,明末清初,出生于江南的一个书香世家,在家乡苏州昆山,他度过了无忧而又富足的童年。然而,时运不济,他的人生也随之发生转变。
公元1645年,朱柏庐19岁。这年农历八月,清军攻破昆山城。朱柏庐的父亲朱集璜以一介书生之身,也毅然上阵,挥刀杀敌。城破后,朱集璜投水殉国。年轻的朱柏庐带着母亲和4个弟弟逃出昆山城,从此家道败落。
朱柏庐所著《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尊为“治家之经”,在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其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格言警句,尤为脍炙人口。
《治家格言》问世后,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同和赞许,纷纷争相传抄。朱柏庐去世后,全国各地相继将此文梓刻成书,各种家训选本也无不收录此篇,善书者写成字帖,使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朱柏庐先生一生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他甘守清贫,那么他的人生追求是什么呢?一方面,是继承朱氏家族一贯的家风,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所以《清史稿》《清史列传》《孝义篇》等等,都把他称之为清代的“孝义第一”。另一方面,他在教学之余埋头做学问,所以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著作。
他的晚年声望日隆。许多人请他撰写序文和碑志,其中包括了《顾亭林先生集》这样重要的著作。
他还是一位极有成就的教育家,一生设馆教书,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弟子就有40余人。直至72岁离世,归葬太湖之东的阳山祖坟,朱柏庐一生笔耕不辍,著述等身。
公元1720年,在朱柏庐已离世22年之久后,人们仍然记得他,将他的塑像请入了家乡的三贤祠。这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终生清贫的朱柏庐还悄悄地留下了一份遗产。这份遗产,惠泽世人300余年,一直传颂到了今天。
从本质上来看,《朱子家训》传承和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经过它的提炼和加工,更加通俗化、具体化。它体现了我们的先人尚文崇德的优良传统,短短500余字,涵盖了劝勤勉学、励志自强、谦和体恤、明理向善、本分守常、修身累德等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诸多方面,朴素又精练地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对修身立世的要求。
时光回到300多年前,教书先生朱柏庐伏案凝思写下这部《治家格言》,谁也不知道他写了多久。
他只不过为了在清贫的生活中维继家风、教育学童,写了些自己平常行事做人的经验和准则。但他也许没想到,这短短500余字会成为律己修身的范本,垂训后世。
朱柏庐的《朱子家训》遵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道德理念,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诲人们尊崇常道,抑恶扬善,提出了适合当时社会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和是非概念,成为人们约束规范自己行为举止的参照、追求人生品格气质的标尺。它虽然只有短短500多字,却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理想与追求,更注重贴近普通家庭和广大民众的生活实际和规范需求。
《朱子家训》尽管是为本家族所立,但它所展示的内容都是与当时民众日常行为举止、家庭社会各种交往密切相关的,适应了社会家庭和广大群众道德启蒙教育的普遍需要。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的节俭持家思想,“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的敬老意识,“嫁女择佳婿,勿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的婚嫁主张,“莫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的清廉心态,“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的体恤情怀,“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的交友选择,“施惠勿念,受恩莫忘”的感恩情结,“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见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的人格风骨,“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的自警自省意识,“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的家庭教育理念,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朱子家训》将立德作为一切之本,把育人放在首位,主张做事先要做人。其秉持和折射的中华传统道德理念和处事原则,至今没有过时,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透发出厚重的人文力量。
(摘自中华善德网2018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