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而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本文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汕头市潮阳区为例,探索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实现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领悟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转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能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有新的发展理念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一)理念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
历史和实践表明,发展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需要跟阶段相适应的发展理念来指导,才能实现持续的、高效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来源于我们党的发展实践,是我们党的发展理念的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发展,彰显了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引用来指导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有力地助推了我国经济社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一系列伟大的成就。经过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完全是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因此,在新的建设和现代化征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用来指导新的实践,解决改革开放中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以推动我国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二)新发展理念是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发展的内在关联问题的关键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共同统一于新发展理念之中,构成新发展理念内涵。
“创新”着重解决发展動力的问题。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当前我国面临的既是机遇期又是挑战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要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让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更好应对经济发展的挑战,抓住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协调”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发展不平衡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效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全体人们共同富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只有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推动各领域、各区域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化解我国社会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绿色”着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都会报复到人类自己身上”这个道理是经过历史证明的,只有绿色发展才是更长久更有效的发展方式,才是满足人民追求和适合人类发展的发展方式。因此,要坚决贯彻执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推动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放”着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当前,我国同世界的关系已经历到全方位对外开放阶段。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当前全球化出现了逆潮流的现象,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出现了抬头。这就需要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新情况,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要求为指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共享”着力解决社会公平主义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和依靠,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就是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发展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通过发展实现全体人们共同富裕。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及百年未有之变局,在两个百年交汇期,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需要地方政府在谋划当地发展的时候坚决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将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迎难而上,破解发展难题,为实现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二、把握新时代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
十八大以来,我们进入了新时代,经济特区的发展也面临着新时代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经济特区需要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循环畅通,着力解决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平衡的问题,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更好的、更有效的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需求,有效的解决消费能力外流的问题。
(二)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经济特区具有更开放的政策环境,更优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但是也还需要解决好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问题。经济特区要发挥特区特有的政策优势、科创优势和发展优势,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依托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占领创新高地,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积极谋划未来产业,争取未来发展的主动。
(三)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基础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具有总开关的作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后劲,是实现技术创新、技术转化、技术产业化的基础,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根基。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基础研究和运用基础研究。
(四)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人才储备关系到一个地区发展的实力和潜力。面对当前白热化的全球人才争夺,要坚持人才的“内培和外引”,“双轮驱动”,更新引才用才的传统观念,发挥特区特有的优势和吸引力,积极培育吸引人才的新优势,以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
三、探索潮阳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作为汕头西翼现代化新城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的潮阳如何落实好总书记在汕头考察和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抓住新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潮阳面临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提高定位,高标准建设活力潮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考察时,对汕头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汕头要抓住机遇,找准定位,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这自然而然也是对潮阳新时期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根据新要求,潮阳需要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更进一步找准定位,科学谋划,深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
1.明确区域定位,发挥好区域优势。潮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汕头市西翼,濒临南海,气候适宜,宜居宜业;交通便利,汕汕高铁、厦深高铁穿境而过,高速公路纵贯全区;潮阳被誉为“千年古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潮汕文化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都是潮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深厚优势。
找准目标定位,高起点推动经济发展。潮阳要以“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文明的汕头西翼现代化新城区”为定位,在建设活力潮阳、品质潮阳、绿色潮阳、和美潮阳上集中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潮阳实现高质量发展。立足自身优势,推动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加快传统纺织业、印染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旅产业,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生产更多具有高附加值,人民喜爱的产品,并立足国内市场,依靠国内市场,畅通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
3.以改善营商环境为抓手,高标准建设现代产业园区。
近年来,潮阳在改善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实现了营商环境的持续转好。但是还需进一步找准问题和症结,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上下同心,持续发力,才能建立起更优的营商环境。
以贵屿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园、潮阳经济开发试验区建设为支撑,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根本,大力发展以纺织服装、智能家居等具有潮阳优势的实体产业,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以高标准建设现代产业园区,
4.坚持人才推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创新的第一要素,潮阳要落实好“实施引进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完成好任务,引进各方面人才,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为实现地区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要推动以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政府协调各方的作用,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技术向企业集聚。加强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通过给予更多的政策和税收优惠来积极培育和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5.继承和发扬特区精神,为活力潮阳建设凝神聚气
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远离经济核心区,人多地少,交通条件差等不利因素,汕头人发挥“拓荒牛”的精神,在许多方面开创了全国改革的先河,如在全国首先推出和实行24小时审批答复制度,首创“三三四”“二二六”补贴出售住宅模式,制定我国首部个人独资企业条例、首部预防腐败的特区法规……。
汕头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这些成就离不开特区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气质和实干精神,潮阳在汕头的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实现了巨大的发展,更是凝结起了特区特有的精神气质。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潮阳需要更好的继承和发扬特区精神,为实现潮阳高质量发展凝神聚气。
(二)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建设品质潮阳
建设品质潮阳要以提升潮阳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抓手,着力提升潮阳的城市品位和潮阳人们的生活质量。
1.完善城市治理的法规和制度,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首先体现在城市治理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完善程度和现代化程度。潮阳要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布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制度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推动城市布局和规划更规范、更合理。
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在城市管理者运用各种制度和技术手段管理城市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体现在城市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体现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上。当前城市的管理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智能化阶段,潮阳要立足城市定位和城市功能布局,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融入到城市管理和建设中,从而让广大市民的生活变得更便利、更具品质。
2.积极融入和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让人民共享潮阳发展的成果。
当前,潮阳正在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潮阳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模式、机制体制,进一步理顺市域治理与传统的基层治理之间的关系,更好发挥市域治理的效能和功用,推动潮阳治理现代化建设。
人民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体,也是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客体。潮阳的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提升城市基层自治能力,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多征求群众的意见,让群众可以更多的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增强群众的城市认同感。
3.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潮阳作为千年古邑,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资源。潮阳要立足特有的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民间民俗活动的发展,加强对潮阳英歌舞、潮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推动创新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国保”文物、“蔡楚生现代进步电影”等现有文旅品牌为基础,充分挖掘和利用潮阳历史文化、华侨文化、潮汕地方民俗文化、产业文化特色和优势旅游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三)优化环境,高要求建设绿色潮阳、和美潮阳
推动潮阳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让人民享有更优、更绿、更美的生活环境。潮阳需要立足地区优势,进一步挖掘华侨资源,高要求建设和美侨乡、美丽汕头。
1.打好“侨牌”
潮阳要坚持“以侨引资、以侨引智、以侨引外、以侨促贸”,多方面引导和激励华侨回乡创业。发挥潮阳地方文化,特别是潮汕侨文化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外乡侨民回乡定居,为家乡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2.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潮阳
推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积极宣传“绿色就是健康色”的理念。不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建造更多像东山公园、凤肚公园这样可以供人们群众休闲和娱乐的公园场所,加大对练江的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绿水保卫战。
3.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以地方农业为依托,发展特色农业和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培育文明乡风,改善乡村面貌,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建成干净整洁的農村。同时,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建设,推动村居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低收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我国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了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在新的建设中,潮阳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大的担当,更大的作为推进潮阳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汕头市潮阳区委党校)
一、领悟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转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能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有新的发展理念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一)理念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
历史和实践表明,发展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需要跟阶段相适应的发展理念来指导,才能实现持续的、高效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来源于我们党的发展实践,是我们党的发展理念的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发展,彰显了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引用来指导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有力地助推了我国经济社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一系列伟大的成就。经过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完全是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因此,在新的建设和现代化征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用来指导新的实践,解决改革开放中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以推动我国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二)新发展理念是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发展的内在关联问题的关键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共同统一于新发展理念之中,构成新发展理念内涵。
“创新”着重解决发展動力的问题。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当前我国面临的既是机遇期又是挑战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要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让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更好应对经济发展的挑战,抓住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协调”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发展不平衡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效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全体人们共同富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只有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推动各领域、各区域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化解我国社会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绿色”着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都会报复到人类自己身上”这个道理是经过历史证明的,只有绿色发展才是更长久更有效的发展方式,才是满足人民追求和适合人类发展的发展方式。因此,要坚决贯彻执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推动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放”着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当前,我国同世界的关系已经历到全方位对外开放阶段。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当前全球化出现了逆潮流的现象,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出现了抬头。这就需要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新情况,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要求为指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共享”着力解决社会公平主义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和依靠,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就是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发展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通过发展实现全体人们共同富裕。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及百年未有之变局,在两个百年交汇期,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需要地方政府在谋划当地发展的时候坚决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将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迎难而上,破解发展难题,为实现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二、把握新时代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
十八大以来,我们进入了新时代,经济特区的发展也面临着新时代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经济特区需要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循环畅通,着力解决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平衡的问题,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更好的、更有效的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需求,有效的解决消费能力外流的问题。
(二)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经济特区具有更开放的政策环境,更优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但是也还需要解决好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问题。经济特区要发挥特区特有的政策优势、科创优势和发展优势,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依托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占领创新高地,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积极谋划未来产业,争取未来发展的主动。
(三)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基础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具有总开关的作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后劲,是实现技术创新、技术转化、技术产业化的基础,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根基。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基础研究和运用基础研究。
(四)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人才储备关系到一个地区发展的实力和潜力。面对当前白热化的全球人才争夺,要坚持人才的“内培和外引”,“双轮驱动”,更新引才用才的传统观念,发挥特区特有的优势和吸引力,积极培育吸引人才的新优势,以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
三、探索潮阳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作为汕头西翼现代化新城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的潮阳如何落实好总书记在汕头考察和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抓住新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潮阳面临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提高定位,高标准建设活力潮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考察时,对汕头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汕头要抓住机遇,找准定位,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这自然而然也是对潮阳新时期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根据新要求,潮阳需要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更进一步找准定位,科学谋划,深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
1.明确区域定位,发挥好区域优势。潮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汕头市西翼,濒临南海,气候适宜,宜居宜业;交通便利,汕汕高铁、厦深高铁穿境而过,高速公路纵贯全区;潮阳被誉为“千年古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潮汕文化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都是潮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深厚优势。
找准目标定位,高起点推动经济发展。潮阳要以“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文明的汕头西翼现代化新城区”为定位,在建设活力潮阳、品质潮阳、绿色潮阳、和美潮阳上集中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潮阳实现高质量发展。立足自身优势,推动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加快传统纺织业、印染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旅产业,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生产更多具有高附加值,人民喜爱的产品,并立足国内市场,依靠国内市场,畅通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
3.以改善营商环境为抓手,高标准建设现代产业园区。
近年来,潮阳在改善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实现了营商环境的持续转好。但是还需进一步找准问题和症结,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上下同心,持续发力,才能建立起更优的营商环境。
以贵屿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园、潮阳经济开发试验区建设为支撑,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根本,大力发展以纺织服装、智能家居等具有潮阳优势的实体产业,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以高标准建设现代产业园区,
4.坚持人才推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创新的第一要素,潮阳要落实好“实施引进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完成好任务,引进各方面人才,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为实现地区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要推动以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政府协调各方的作用,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技术向企业集聚。加强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通过给予更多的政策和税收优惠来积极培育和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5.继承和发扬特区精神,为活力潮阳建设凝神聚气
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远离经济核心区,人多地少,交通条件差等不利因素,汕头人发挥“拓荒牛”的精神,在许多方面开创了全国改革的先河,如在全国首先推出和实行24小时审批答复制度,首创“三三四”“二二六”补贴出售住宅模式,制定我国首部个人独资企业条例、首部预防腐败的特区法规……。
汕头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这些成就离不开特区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气质和实干精神,潮阳在汕头的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实现了巨大的发展,更是凝结起了特区特有的精神气质。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潮阳需要更好的继承和发扬特区精神,为实现潮阳高质量发展凝神聚气。
(二)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建设品质潮阳
建设品质潮阳要以提升潮阳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抓手,着力提升潮阳的城市品位和潮阳人们的生活质量。
1.完善城市治理的法规和制度,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首先体现在城市治理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完善程度和现代化程度。潮阳要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布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制度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推动城市布局和规划更规范、更合理。
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在城市管理者运用各种制度和技术手段管理城市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体现在城市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体现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上。当前城市的管理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智能化阶段,潮阳要立足城市定位和城市功能布局,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融入到城市管理和建设中,从而让广大市民的生活变得更便利、更具品质。
2.积极融入和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让人民共享潮阳发展的成果。
当前,潮阳正在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潮阳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模式、机制体制,进一步理顺市域治理与传统的基层治理之间的关系,更好发挥市域治理的效能和功用,推动潮阳治理现代化建设。
人民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体,也是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客体。潮阳的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提升城市基层自治能力,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多征求群众的意见,让群众可以更多的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增强群众的城市认同感。
3.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潮阳作为千年古邑,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资源。潮阳要立足特有的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民间民俗活动的发展,加强对潮阳英歌舞、潮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推动创新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国保”文物、“蔡楚生现代进步电影”等现有文旅品牌为基础,充分挖掘和利用潮阳历史文化、华侨文化、潮汕地方民俗文化、产业文化特色和优势旅游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三)优化环境,高要求建设绿色潮阳、和美潮阳
推动潮阳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让人民享有更优、更绿、更美的生活环境。潮阳需要立足地区优势,进一步挖掘华侨资源,高要求建设和美侨乡、美丽汕头。
1.打好“侨牌”
潮阳要坚持“以侨引资、以侨引智、以侨引外、以侨促贸”,多方面引导和激励华侨回乡创业。发挥潮阳地方文化,特别是潮汕侨文化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外乡侨民回乡定居,为家乡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2.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潮阳
推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积极宣传“绿色就是健康色”的理念。不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建造更多像东山公园、凤肚公园这样可以供人们群众休闲和娱乐的公园场所,加大对练江的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绿水保卫战。
3.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以地方农业为依托,发展特色农业和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培育文明乡风,改善乡村面貌,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建成干净整洁的農村。同时,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建设,推动村居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低收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我国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了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在新的建设中,潮阳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大的担当,更大的作为推进潮阳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汕头市潮阳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