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举例说明来探讨间接言语行为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交际意义,从而展现出语境和间接言语行为之间的密不可分性。
关键词:语境;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交际意图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1
一、语境
何谓语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一般而言,语境包括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非语言环境更为重要,包括说话人与听话人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情景知识、以及相互知识等等。语境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相同的话语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意义。语境概念对于语言使用的研究、尤其对于意义阐释的重要作用日趋显现。就发话者而言,一方面其主观意向要通过将话语与语境结合起来加以客观体现,另一方面其话语行为又受到各种语境因素的制约,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讲话者的话语必须与相关的言语环境相适应。再从受话者的角度看,脱离了具体的言语场景,他往往会对讲话者的话语不得要领,无法准确理解其话语意义与交际意图。例如:
例(1):She is cool。
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例(1)中的She is cool也是无法理解的。 She指的是谁,cool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不同的语境下,对She is cool.都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She 可以指任何女性,cool也可以是它众多意思中的任何一个,she可以是很酷的一个人;也可以是冷静沉着的;也可以是冷淡、不友好的;she或许还是孤傲冷漠的;she或者是满不在乎的。可见,只有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下,听话人才可以确定she究竟所指是谁,she又是怎样的人。
例(2):I am hungry.
例(2)中的I am hungry.可能是建议,可能是命令,也可能是表达其他的意图。在某一个确定的语境下,其字面意思是“我饿了”一般不会是说话人真正要表达的内容,他的重点在于“以言行事”,建议出去吃或命令听话人给其拿些吃的来;也有可能是不想再继续与听话人交谈,而找借口离开等等。
二、语境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首先明确、详细地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他认为陈述句的功能并不只是用来陈述或说明,也并无真假值之分,很多陈述句是“言有所为”的。奥斯汀把用来陈述说明的陈述句称为“表述句”,把用来做事的陈述句称为“施为句”。在施为句理论的基础上,奥斯汀又提出“言语三分说”理论,即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包含三个部分——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言语行为的三个部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不是三个不同的行为。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听话人对说话人所说话语的“字面用意”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例如:
例(3):“Can you open the window?”
以上例(3)、是疑问句,但根据话语的内容,听话人可立即推断出它们的言外之力都是“请求”。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比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要复杂得多。只根据字面意思是很难对断出说话人的“言外之力”的,听话人必须依靠双反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言外之力”。也就是说,非间接言语行为与语境的关系更为密切。例如:
例(4):老师来了。
例(4)是陈述句。单从字面意思看,听话人无法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必须结合语境才可以确切理解说话人的真正用意。例(4)中的“老师来了”如果出自同一个学生之口,在不同语境之下,都传达着不同的言语行为,它的意思可以是“老师来了,我们赶快进教室上课吧”;也可能是“老师来了,赶快离开教师,别让老师看见我们了”等等。
还有一些间接言语行为更为复杂和不稳定,依靠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才能推断其主要的交际意图。
例(5):孙金岭:如果《实话实说》再有一个主持人跟你一起进行轮流主持,是不是会让你兴奋一些?
崔永元:我这个人很谦虚的,但这些年寻找主持人的过程,倒真让我有点自负了,找一个我这样的主持人还真是很难,太难了。
(注:选自《直问中国电视人》P25作者:孙金岭,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例(5)中,孙金岭询问崔永元,如有一个主持人跟他一起轮流支持,会不会兴奋一些,崔没有直接回答孙的问题,而却说自己是个谦虚的人,并且由于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主持人,自己变得有点不那么谦逊了,并且又提到找一个主持人是多么地难。从表面上看,崔的回答与孙的问题似乎毫不相关,但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我们可以推测出崔的回答中隐含的信息是,自己由谦逊变得自负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主持人,又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主持人与自己轮流主持节目,所以他并不兴奋。可见,孙通过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听了崔的回答后,马上就可以推断出崔的间接言语行为所隐含的意义。
例(6):A.Do you want some coffee?
B.Coffee would keep me awake.
例(6)是一个经典的间接言语行为会话。在例(10)这个对话中,A似乎并没有直接回答B的问题,但根据他们所拥有的一般常识(咖啡会使人睡不着),在不同的语境,B可以推导出A完全相反的两种间接言语行为:A不想喝咖啡和A想喝咖啡。如果听话人所理解的隐含前提是:A不想睡不着,那么B就推导出A不想喝咖啡;如果听话人B所理解的隐含前提是:A想熬夜或想设法保持不打瞌睡,那么B就推导出A想喝咖啡这个间接言语行为。所以在当时的情景下,所有的对隐含信息的推导完全是由当时A和B所在的语境决定。语境在这个对话中用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语用意义取决于语境。无论是话语本身的意义、讲话者的意义,还是言语行为意义,它们准确的表达与理解都与语境息息相关,即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说话人与听话人才能进行很好地交流。由此可见,语言的使用是在一定的语境环境中进行的,语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理解与表达,脱离了语境,人们之间就无法进行正常而又恰当地交流。有了语境,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说话人通过实施另一行为所要表达的实际含义。所以语境与间接言语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语境;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交际意图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1
一、语境
何谓语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一般而言,语境包括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非语言环境更为重要,包括说话人与听话人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情景知识、以及相互知识等等。语境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相同的话语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意义。语境概念对于语言使用的研究、尤其对于意义阐释的重要作用日趋显现。就发话者而言,一方面其主观意向要通过将话语与语境结合起来加以客观体现,另一方面其话语行为又受到各种语境因素的制约,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讲话者的话语必须与相关的言语环境相适应。再从受话者的角度看,脱离了具体的言语场景,他往往会对讲话者的话语不得要领,无法准确理解其话语意义与交际意图。例如:
例(1):She is cool。
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例(1)中的She is cool也是无法理解的。 She指的是谁,cool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不同的语境下,对She is cool.都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She 可以指任何女性,cool也可以是它众多意思中的任何一个,she可以是很酷的一个人;也可以是冷静沉着的;也可以是冷淡、不友好的;she或许还是孤傲冷漠的;she或者是满不在乎的。可见,只有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下,听话人才可以确定she究竟所指是谁,she又是怎样的人。
例(2):I am hungry.
例(2)中的I am hungry.可能是建议,可能是命令,也可能是表达其他的意图。在某一个确定的语境下,其字面意思是“我饿了”一般不会是说话人真正要表达的内容,他的重点在于“以言行事”,建议出去吃或命令听话人给其拿些吃的来;也有可能是不想再继续与听话人交谈,而找借口离开等等。
二、语境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首先明确、详细地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他认为陈述句的功能并不只是用来陈述或说明,也并无真假值之分,很多陈述句是“言有所为”的。奥斯汀把用来陈述说明的陈述句称为“表述句”,把用来做事的陈述句称为“施为句”。在施为句理论的基础上,奥斯汀又提出“言语三分说”理论,即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包含三个部分——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言语行为的三个部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不是三个不同的行为。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听话人对说话人所说话语的“字面用意”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例如:
例(3):“Can you open the window?”
以上例(3)、是疑问句,但根据话语的内容,听话人可立即推断出它们的言外之力都是“请求”。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比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要复杂得多。只根据字面意思是很难对断出说话人的“言外之力”的,听话人必须依靠双反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言外之力”。也就是说,非间接言语行为与语境的关系更为密切。例如:
例(4):老师来了。
例(4)是陈述句。单从字面意思看,听话人无法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必须结合语境才可以确切理解说话人的真正用意。例(4)中的“老师来了”如果出自同一个学生之口,在不同语境之下,都传达着不同的言语行为,它的意思可以是“老师来了,我们赶快进教室上课吧”;也可能是“老师来了,赶快离开教师,别让老师看见我们了”等等。
还有一些间接言语行为更为复杂和不稳定,依靠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才能推断其主要的交际意图。
例(5):孙金岭:如果《实话实说》再有一个主持人跟你一起进行轮流主持,是不是会让你兴奋一些?
崔永元:我这个人很谦虚的,但这些年寻找主持人的过程,倒真让我有点自负了,找一个我这样的主持人还真是很难,太难了。
(注:选自《直问中国电视人》P25作者:孙金岭,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例(5)中,孙金岭询问崔永元,如有一个主持人跟他一起轮流支持,会不会兴奋一些,崔没有直接回答孙的问题,而却说自己是个谦虚的人,并且由于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主持人,自己变得有点不那么谦逊了,并且又提到找一个主持人是多么地难。从表面上看,崔的回答与孙的问题似乎毫不相关,但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我们可以推测出崔的回答中隐含的信息是,自己由谦逊变得自负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主持人,又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主持人与自己轮流主持节目,所以他并不兴奋。可见,孙通过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听了崔的回答后,马上就可以推断出崔的间接言语行为所隐含的意义。
例(6):A.Do you want some coffee?
B.Coffee would keep me awake.
例(6)是一个经典的间接言语行为会话。在例(10)这个对话中,A似乎并没有直接回答B的问题,但根据他们所拥有的一般常识(咖啡会使人睡不着),在不同的语境,B可以推导出A完全相反的两种间接言语行为:A不想喝咖啡和A想喝咖啡。如果听话人所理解的隐含前提是:A不想睡不着,那么B就推导出A不想喝咖啡;如果听话人B所理解的隐含前提是:A想熬夜或想设法保持不打瞌睡,那么B就推导出A想喝咖啡这个间接言语行为。所以在当时的情景下,所有的对隐含信息的推导完全是由当时A和B所在的语境决定。语境在这个对话中用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语用意义取决于语境。无论是话语本身的意义、讲话者的意义,还是言语行为意义,它们准确的表达与理解都与语境息息相关,即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说话人与听话人才能进行很好地交流。由此可见,语言的使用是在一定的语境环境中进行的,语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理解与表达,脱离了语境,人们之间就无法进行正常而又恰当地交流。有了语境,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说话人通过实施另一行为所要表达的实际含义。所以语境与间接言语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