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因此,我们就应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让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一、引入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就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 这个过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发展过程. 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讲,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 儿童虽然入学前在他的生活中接触了大量的事物,但他们注意的往往是事物外部的表面特点,什么颜色、形状、气味以及它的实用意义,等等. 注意力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 然而,对于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整节课集中注意力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排除分散儿童注意力的各种干扰因素,从而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的问题就尤为重要. 通过观察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对和生活相联系的概念、问题更容易做出“反应”,更愿意去探索. 鉴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试图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引入了一些游戏和小剧等模拟生活形式,顺应他们的心理需要,以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首先我对学生说:“下一节课我想请几位老师到教室来听课,现在教室后面只有两把椅子,还不够老师坐的,我想请两名小朋友再搬来些椅子,谁帮忙?”说完让举手的一名学生从门口搬进3把椅子,问学生:“现在几把椅子了?”学生计算后说:“5把.” 我又说:“还不够呢!”然后再让一名学生搬进两把椅子,告诉他们?“现在就正好啦. ”这时问学生,你猜我要请几位老师呢?然后问学生怎么知道的?在这个生活情境中,问题和学生密切相关,学生可看可想. 让学生猜“听课老师”的人数,其实就是求椅子的把数. 学生随着问题的深入,自己也在一步一步地思考. 从计算2 + 3,到计算5 + 2,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刚才观察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列出相应算式:2 + 3 + 2. 之后在教学“连减”时问学生:如果有些老师想到前面坐呢?于是,先找一名学生搬1把椅子放到前面,再让一名学生搬两把放到前面. 问学生:“现在教室后面还剩几把椅子啦?”从这个问题再来引出连减的教学.
另外,借用电教媒体创造生活情景也符合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无意识注意 ,避免大脑皮层的疲劳,从而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而且,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知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进入生活,培养推理能力
学生每学完一个新知识,我都会安排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安排实际问题时,我往往要考虑这个问题是不是和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 从实践教学中看出,选择一个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要比说一个与学生毫无关连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试想:学生怎么会对不感兴趣的问题作仔细的推敲和争论呢?在设计实际问题时,我往往把所带班级作为一个“主角”来出题,编制学生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加与减”的综合练习中,我问学生:“我们班有多少个小朋友啊?”回答:“66个.”“哦,我这袋里有60颗星星,如果大家表现得好,我就一人送一颗,够不够呢?”学生很快反应说不够. “不够?那差多少?你怎么知道的啊?”当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后,进而继续问:“那我再去拿8颗来,现在够吗?”(同时从讲台里拿出8颗)学生又一次通过思考,在心里完成了推理过程. 然后让他们在小组里说说,在班级交流. 同时进一步出题:“我发现已经有9名小朋友表现得相当好,我要送给他们.”发完星星便问:“你们知道我还有多少颗星星了呢?还能再给全班每人一颗吗?”这个问题已经有点深度了,由于还关系着学生们是否能每人得到一颗星星,学生还是很乐于思考,积极发言.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推理能力.
三、深入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能够探索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的一种能力,应该随机地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抓住一切机会,不仅设法去编制一些实际问题,还应该抓住生活中遇到、见到的数学问题. 知识不仅来源于生活,也应该用之于生活,通过编制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能力,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而且势必会造成学生乐学、会用的局面. 此外,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能发现这些问题也就意味着他们观察了,探索了;学生在观察、探索中不仅能发现问题,同样也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不仅对这些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也是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学习的过程. 因而,要提倡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敢于提问,敢于探索.
教学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其所教内容均为来自生活中的知识经验. 让数学与生活“链接”,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从而培养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入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就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 这个过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发展过程. 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讲,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 儿童虽然入学前在他的生活中接触了大量的事物,但他们注意的往往是事物外部的表面特点,什么颜色、形状、气味以及它的实用意义,等等. 注意力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 然而,对于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整节课集中注意力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排除分散儿童注意力的各种干扰因素,从而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的问题就尤为重要. 通过观察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对和生活相联系的概念、问题更容易做出“反应”,更愿意去探索. 鉴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试图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引入了一些游戏和小剧等模拟生活形式,顺应他们的心理需要,以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首先我对学生说:“下一节课我想请几位老师到教室来听课,现在教室后面只有两把椅子,还不够老师坐的,我想请两名小朋友再搬来些椅子,谁帮忙?”说完让举手的一名学生从门口搬进3把椅子,问学生:“现在几把椅子了?”学生计算后说:“5把.” 我又说:“还不够呢!”然后再让一名学生搬进两把椅子,告诉他们?“现在就正好啦. ”这时问学生,你猜我要请几位老师呢?然后问学生怎么知道的?在这个生活情境中,问题和学生密切相关,学生可看可想. 让学生猜“听课老师”的人数,其实就是求椅子的把数. 学生随着问题的深入,自己也在一步一步地思考. 从计算2 + 3,到计算5 + 2,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刚才观察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列出相应算式:2 + 3 + 2. 之后在教学“连减”时问学生:如果有些老师想到前面坐呢?于是,先找一名学生搬1把椅子放到前面,再让一名学生搬两把放到前面. 问学生:“现在教室后面还剩几把椅子啦?”从这个问题再来引出连减的教学.
另外,借用电教媒体创造生活情景也符合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无意识注意 ,避免大脑皮层的疲劳,从而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而且,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知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进入生活,培养推理能力
学生每学完一个新知识,我都会安排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安排实际问题时,我往往要考虑这个问题是不是和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 从实践教学中看出,选择一个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要比说一个与学生毫无关连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试想:学生怎么会对不感兴趣的问题作仔细的推敲和争论呢?在设计实际问题时,我往往把所带班级作为一个“主角”来出题,编制学生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加与减”的综合练习中,我问学生:“我们班有多少个小朋友啊?”回答:“66个.”“哦,我这袋里有60颗星星,如果大家表现得好,我就一人送一颗,够不够呢?”学生很快反应说不够. “不够?那差多少?你怎么知道的啊?”当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后,进而继续问:“那我再去拿8颗来,现在够吗?”(同时从讲台里拿出8颗)学生又一次通过思考,在心里完成了推理过程. 然后让他们在小组里说说,在班级交流. 同时进一步出题:“我发现已经有9名小朋友表现得相当好,我要送给他们.”发完星星便问:“你们知道我还有多少颗星星了呢?还能再给全班每人一颗吗?”这个问题已经有点深度了,由于还关系着学生们是否能每人得到一颗星星,学生还是很乐于思考,积极发言.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推理能力.
三、深入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能够探索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的一种能力,应该随机地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抓住一切机会,不仅设法去编制一些实际问题,还应该抓住生活中遇到、见到的数学问题. 知识不仅来源于生活,也应该用之于生活,通过编制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能力,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而且势必会造成学生乐学、会用的局面. 此外,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能发现这些问题也就意味着他们观察了,探索了;学生在观察、探索中不仅能发现问题,同样也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不仅对这些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也是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学习的过程. 因而,要提倡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敢于提问,敢于探索.
教学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其所教内容均为来自生活中的知识经验. 让数学与生活“链接”,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从而培养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