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负暄野录》为宋代陈槱所著,上卷谈论古代石刻与诸家书格,下卷谈论学书之法与笔、墨、纸、砚诸事,其原委分明,成绩斐然,其间所记名人故事、诗文,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本文主要对《负暄野录》中出现的指示代词进行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对每个指示代词分布、语用以及出现次数进行整理分析。
【关键词】:《负暄野录》;指示代词;主语;宾语;定语
一、指示代词研究现状及定义
(一)指示代词研究现状
指示代词是代词中重要的一类,19世纪末,马建忠在《马氏文通》里第一次提出了“指示代词”这一书面说法。根据语义功能的不同,马建忠对指示代词进行了指近、指远的界定,并把指示代词分别纳入指名代字和指示代字之中,之后的几十年里,在《马氏文通》的影响下,一批效仿《文通》的古汉语语法著作相继出现,对指示代词又出现了新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如杨树达,其在《高等国文法》中把指示代词分成指示代名词、指示形容词和指示副词三大类,再按指近指远分为近称、远称、泛称和通称四类。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这是中国语法学史上的萌芽阶段,也是“指示代词”研究的萌芽阶段。
之后,汉语语法学开始走向繁荣,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古汉语语法学百花齐放,有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国语法理论》、杨伯峻《文言语法》、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汉语语法论》等等。人们对代词的认识开始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指示代词的界定、分类、命名等方方面面都展开了探讨。“指示代词”的研究成为了重要的课题,指示代词的分类也开始走向复杂,整个指示代词体系在以郭锡良为代表的学者的理论中都在三大类以上,20世纪30 年代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可以说是指示代词研究的发展阶段。众多学者的观点,为以后长期的指示代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框架。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古代汉语指示代词研究也开始进入一个繁盛的收获期,语言学界对古汉语代词也展开了多角度多视点的研究。古汉语指示代词研究变得更加深入、更加系统化。
(二)指示代詞的定义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讲到:“指示代字者,所以指明事物以示区别也”,认为指示代词具有指明、区别等功能。同样持此观点的,还有周秉钧。其认为:“指示代词是用来区别人或事物,指示远近,表明范围的代詞”,其他如廖序东,他在《文言语法分析》一书中也界定指示代词为“区别人或事物的词”,周绪全在《古代汉语》中也提到“指示代词用来区别指示人或事物的词”。在他们看来,指示代词趋向于区别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指示代词应更偏重于指示,如张静等定义“指示代词是用来指示各种事物或现象的词”,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进一步指出:“什么是指示代词?就是主要起指示作用的代词。所谓指示作用是说它们对于所指代的对象有区别作用,如区别其远指、近指、有指、无指、实指、虚指等”。通过杨伯峻、何乐士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指示代词的指代性本身就具有区别作用,所以指示代词主要具有指示作用。
二、《负暄野录》指示代词分析
《负暄野录》的指示代词共有11个,可分五类,即:近指代词、远指代词、他指代词、泛指代词、无定指代词,如下:
(一)近指代词
近指代词指所要指的人或事物距离说话者较近时使用的代词,《负暄野录》中近指代词共4个,即:此、斯、是、之,其意义用法分别为:
1、此
“此”作为近指代词,用法较广,可作主语、定语和宾语。
(1)此以为《项王庙》诗,恐是误记。(2)今此玺文乃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3)圣性高明,持守刚正如此,亦可谓度越前古而贻范於方来矣。
如上,在(1)中“此”作主语,(2)中作定语,(3)中作宾语。
2、斯
“斯”作为近指代词在《负暄野录》中共出现了4次,分别作主语和定语,如下:
(1)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2)自唐世吴通微兄弟已有斯目,今中都习书诰敕者,悉规倣著字,谓之『小王书』。
(1)中“斯”作主语,(2)中作定语。
3、是
“是”作近指代词,在《负暄野录》中仅作定语,如下:
(1)今夏又以是书见示。(2)若用是法,非特坚顽难磨,且终不能黑。
4、之
“之”作近指代词在文中共出现29次,皆作宾语,例如:
(1)即此则与续刻咸已失之。(2)若以宜官方寸千言概之。
(二)远指代词
远指代词指所要指的人或事物距离说话者较远时使用的代词,《负暄野录》的远指代词共2个,即: 其、彼,其意义用法分别为:
1、其
“其”做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样的”、“那些”,在《负暄野录》中作为远指代词共出现19次,作定语,例如:
(1)其人方大骇愕,不敢复请问。(2)欧阳公《集古目录》不载其说(3)取秦其事亦尔,可发识者一笑。
2、彼
“彼”作远指代词时,可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可译作“那”、“那个”、“那些”等。《负暄野录》中“彼”作为远指代词共出现2次,如下:
(1)彼此金人自汴京携至燕山,北都既破,为蒙古人所得耳。(2)江南徐铉书亦悉尔,其源自彼,而得其精微者。
其中,“彼”在1作主语,在2中作宾语。
(三)他指代词
他指代词也叫旁指代词,用以指除彼此以外的对象或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旁的”、“别的”之意。古人多用“他”(“它”、“佗”)字,也偶尔用“徐”、“异”、“傍”字。《负暄野录》中他指代词只有一个“他”字,共2例,作定语,如下:
(1)古称剡藤本,本以越溪为胜,今越之竹纸,甲於他处,而藤乃独推抚之清江。(2)老无他物适心目,天使残年同笔研。图书满室翰墨香,刘薛何时眼中见。 (四)泛指代词
泛指代词指有所指代,但又没有具体指某一个确定的对象的代词。常用泛指代词是:之、焉、旋、诸,《负暄野录》中泛指代词有“诸”和“之”。
1、诸
“诸”所泛指代词,在《负暄野录》中出现10次, 不专指某个对象,可译为“众多的”。例如:
(1)其墨法本无宗承,但自少时,笃好裂造,集诸家名方,且招延良工。(2)其发明古今碑刻及翰墨诸法,后又附以文房四宝之评,蓋博雅之士也。
2、之
“之”作泛指代词在《负暄野录》中共出现24次,皆作宾语,例如:
(1)且語之曰:子姑归习之,能进乎此,则篆有余用,不必见吾可也。(2)人效之者,往往但得形似,非惟不及,且并失其故步,良可叹也。
(五)无定指代词
《负暄野录》共有两个无定指代词,即肯定性无定指代词“或”与否定性无定指代词“莫”, “或”与“莫”在句中一般作主语。
1、或
“或”作无定指代词,可指人也可指物,《负暄野录》中仅出现1例,作主语,译作 “有的人”,如下:
(1)或谓真庙因天书降后所刻,却有此理意者。
2、莫
“莫”作无定指代词,可指人、物、处所等,可译作“没有人”、“没有什么”、“没有地方”等,视情况而定,文中仅出现1次,作主语,译为“没有人”,如下:
(1)右《负暄野录》一帙,莫知何人所述,其发明古今碑刻及翰墨诸法,后又附以文房四宝之评,盖博雅之士也。
三、小结
综上所述,指示代词是汉代语法中一个重要的语法体系,它分类众多,功能灵活,很多指示代词在指示的同时也担任称代的职能。同时也易虚化成连词和助词。指示代词发展到现代,已经是汉语语法中成熟的一脉。
参考文献:
[1]戴建国.全宋笔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6.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陈明富.《楚辞》虚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6]满祥.《山海经》虚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杨帆(1998.02—),女,汉族,甘肃白银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
【关键词】:《负暄野录》;指示代词;主语;宾语;定语
一、指示代词研究现状及定义
(一)指示代词研究现状
指示代词是代词中重要的一类,19世纪末,马建忠在《马氏文通》里第一次提出了“指示代词”这一书面说法。根据语义功能的不同,马建忠对指示代词进行了指近、指远的界定,并把指示代词分别纳入指名代字和指示代字之中,之后的几十年里,在《马氏文通》的影响下,一批效仿《文通》的古汉语语法著作相继出现,对指示代词又出现了新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如杨树达,其在《高等国文法》中把指示代词分成指示代名词、指示形容词和指示副词三大类,再按指近指远分为近称、远称、泛称和通称四类。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这是中国语法学史上的萌芽阶段,也是“指示代词”研究的萌芽阶段。
之后,汉语语法学开始走向繁荣,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古汉语语法学百花齐放,有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国语法理论》、杨伯峻《文言语法》、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汉语语法论》等等。人们对代词的认识开始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指示代词的界定、分类、命名等方方面面都展开了探讨。“指示代词”的研究成为了重要的课题,指示代词的分类也开始走向复杂,整个指示代词体系在以郭锡良为代表的学者的理论中都在三大类以上,20世纪30 年代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可以说是指示代词研究的发展阶段。众多学者的观点,为以后长期的指示代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框架。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古代汉语指示代词研究也开始进入一个繁盛的收获期,语言学界对古汉语代词也展开了多角度多视点的研究。古汉语指示代词研究变得更加深入、更加系统化。
(二)指示代詞的定义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讲到:“指示代字者,所以指明事物以示区别也”,认为指示代词具有指明、区别等功能。同样持此观点的,还有周秉钧。其认为:“指示代词是用来区别人或事物,指示远近,表明范围的代詞”,其他如廖序东,他在《文言语法分析》一书中也界定指示代词为“区别人或事物的词”,周绪全在《古代汉语》中也提到“指示代词用来区别指示人或事物的词”。在他们看来,指示代词趋向于区别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指示代词应更偏重于指示,如张静等定义“指示代词是用来指示各种事物或现象的词”,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进一步指出:“什么是指示代词?就是主要起指示作用的代词。所谓指示作用是说它们对于所指代的对象有区别作用,如区别其远指、近指、有指、无指、实指、虚指等”。通过杨伯峻、何乐士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指示代词的指代性本身就具有区别作用,所以指示代词主要具有指示作用。
二、《负暄野录》指示代词分析
《负暄野录》的指示代词共有11个,可分五类,即:近指代词、远指代词、他指代词、泛指代词、无定指代词,如下:
(一)近指代词
近指代词指所要指的人或事物距离说话者较近时使用的代词,《负暄野录》中近指代词共4个,即:此、斯、是、之,其意义用法分别为:
1、此
“此”作为近指代词,用法较广,可作主语、定语和宾语。
(1)此以为《项王庙》诗,恐是误记。(2)今此玺文乃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3)圣性高明,持守刚正如此,亦可谓度越前古而贻范於方来矣。
如上,在(1)中“此”作主语,(2)中作定语,(3)中作宾语。
2、斯
“斯”作为近指代词在《负暄野录》中共出现了4次,分别作主语和定语,如下:
(1)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2)自唐世吴通微兄弟已有斯目,今中都习书诰敕者,悉规倣著字,谓之『小王书』。
(1)中“斯”作主语,(2)中作定语。
3、是
“是”作近指代词,在《负暄野录》中仅作定语,如下:
(1)今夏又以是书见示。(2)若用是法,非特坚顽难磨,且终不能黑。
4、之
“之”作近指代词在文中共出现29次,皆作宾语,例如:
(1)即此则与续刻咸已失之。(2)若以宜官方寸千言概之。
(二)远指代词
远指代词指所要指的人或事物距离说话者较远时使用的代词,《负暄野录》的远指代词共2个,即: 其、彼,其意义用法分别为:
1、其
“其”做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样的”、“那些”,在《负暄野录》中作为远指代词共出现19次,作定语,例如:
(1)其人方大骇愕,不敢复请问。(2)欧阳公《集古目录》不载其说(3)取秦其事亦尔,可发识者一笑。
2、彼
“彼”作远指代词时,可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可译作“那”、“那个”、“那些”等。《负暄野录》中“彼”作为远指代词共出现2次,如下:
(1)彼此金人自汴京携至燕山,北都既破,为蒙古人所得耳。(2)江南徐铉书亦悉尔,其源自彼,而得其精微者。
其中,“彼”在1作主语,在2中作宾语。
(三)他指代词
他指代词也叫旁指代词,用以指除彼此以外的对象或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旁的”、“别的”之意。古人多用“他”(“它”、“佗”)字,也偶尔用“徐”、“异”、“傍”字。《负暄野录》中他指代词只有一个“他”字,共2例,作定语,如下:
(1)古称剡藤本,本以越溪为胜,今越之竹纸,甲於他处,而藤乃独推抚之清江。(2)老无他物适心目,天使残年同笔研。图书满室翰墨香,刘薛何时眼中见。 (四)泛指代词
泛指代词指有所指代,但又没有具体指某一个确定的对象的代词。常用泛指代词是:之、焉、旋、诸,《负暄野录》中泛指代词有“诸”和“之”。
1、诸
“诸”所泛指代词,在《负暄野录》中出现10次, 不专指某个对象,可译为“众多的”。例如:
(1)其墨法本无宗承,但自少时,笃好裂造,集诸家名方,且招延良工。(2)其发明古今碑刻及翰墨诸法,后又附以文房四宝之评,蓋博雅之士也。
2、之
“之”作泛指代词在《负暄野录》中共出现24次,皆作宾语,例如:
(1)且語之曰:子姑归习之,能进乎此,则篆有余用,不必见吾可也。(2)人效之者,往往但得形似,非惟不及,且并失其故步,良可叹也。
(五)无定指代词
《负暄野录》共有两个无定指代词,即肯定性无定指代词“或”与否定性无定指代词“莫”, “或”与“莫”在句中一般作主语。
1、或
“或”作无定指代词,可指人也可指物,《负暄野录》中仅出现1例,作主语,译作 “有的人”,如下:
(1)或谓真庙因天书降后所刻,却有此理意者。
2、莫
“莫”作无定指代词,可指人、物、处所等,可译作“没有人”、“没有什么”、“没有地方”等,视情况而定,文中仅出现1次,作主语,译为“没有人”,如下:
(1)右《负暄野录》一帙,莫知何人所述,其发明古今碑刻及翰墨诸法,后又附以文房四宝之评,盖博雅之士也。
三、小结
综上所述,指示代词是汉代语法中一个重要的语法体系,它分类众多,功能灵活,很多指示代词在指示的同时也担任称代的职能。同时也易虚化成连词和助词。指示代词发展到现代,已经是汉语语法中成熟的一脉。
参考文献:
[1]戴建国.全宋笔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6.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陈明富.《楚辞》虚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6]满祥.《山海经》虚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杨帆(1998.02—),女,汉族,甘肃白银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