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运用的矛盾与范式转变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化落实,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思政理论课始终都是影响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主要渠道,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体系,关系大学生在日后能否更好地肩负起自身的使命。基于此,文章以高校思政教育为研究视角,针对思政理论课教学语言运用现存的问题做出剖析,之后结合新时代的要求为转变教学语言范式、打造高效思政理論课“新生态”提出建议,期待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中共十九大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新时代、新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万象更新的历史阶段更加凸显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的办学道路,全面实施党的教育理念、方针,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推动新时代中思政理论课内容走进新一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灵魂,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对新时代高效思政教育提出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要求。其中集中强调了课堂上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集中增强课堂的互动,调动青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语言成为关注的重点,如何锤炼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语言,打造思政理论课“新生态”城市是广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集中思考的问题。
  一、透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运用的矛盾
  1.宏观叙事性与生活叙事性之间的矛盾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目标始终都是双重维度的,一方面要让当代青年大学生认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另一方面要发挥其在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进而实现信仰目标,这也是思政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最大差异。可见,思政理论课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唯物论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等;更为关键的就是要通过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得学生构建起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体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以社会主义理想约束、要求、引导自己的进取与努力,最终建构起适应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系统,也就是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由于高校思政理论课肩负着神圣的信仰目标,承载着党交给的政治使命,大部分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应用宣教性的语言。所谓宣教,顾名思义就是宣传与教育,而宣教性的语言自然就是政治宣传语教育的理论性语言,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口号性”非常明显,带有极大的震慑性与权威性,可以总结为一种宏观叙事性的语言文化。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生活叙事性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理解。于是,现阶段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教学语言应用矛盾就出现了,那就是教学内容所固有的宏观叙事性与当代青年大学生所需要的生活叙事性之间的矛盾。宣教性语言是思政教育中固有的特质,也是理论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比例适度,如果单纯应用宣教性的语言,必然会使得学生叙事性语言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这样就无法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最终也就无法提高教学时效性。可见,正确认知理论课内容语言上的宏观叙事性与当代大学生所需要的生活叙事性语言之间的矛盾,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集中思考的问题。
  2.内容严肃性与语言幽默性之间的矛盾
  每一门理论课程中的语言都是理论性极强的语言,呈现出严肃性的特点,很多教学内容都是直接引用了中央的文件精神,语言结构是非常严谨的,措辞上政治性比较强,情感色彩也是比较严谨的,这是理论课在内容上所固有的特点。而现阶段的学生都是生活在新世纪中的人,思维极其活跃,意识上呈现出极强的自主性,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与新媒体时代的熏染,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更需要一些幽默的教学语言。于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语言应用中,另外一个极为明显的矛盾出现了,那就是理论课教材语言所固有的严肃性与学生所需要的幽默性的教学语言之间的矛盾。如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与时俱进地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一味地运用严肃、严谨、学术性的教学语言,必然使得这一矛盾加剧,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
  二、锤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的思考
  1.调节宏观叙事性与生活叙事性之间的矛盾——教学语言“有滋有味”
  新时代、新发展,万象更新的历史时期中,如何让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变为精神层面的“饕餮盛宴”,让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起适应社会主义理想的信仰体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集中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思政理论课的基本要求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诉求,运用“有滋有味”的教学语言,让学生产生“回味无穷”的感觉。所以,思政理论课这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食粮一定要做到“配方”科学、“工艺”精良、“包装”现代。将视角转向教学语言的视角上,就必须协调好理论课内容上所固有的宏观叙事性与学生所需要的生活叙事性语言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去解决好内容丰富性与语言单调性之间的矛盾。
  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抽象化的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如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等,呈现出了极为明显的逻辑性。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运用描述性的语言与解释性的教学语言,在讲解原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运用教学案例,如现阶段比较热门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等,尽量少地运用一些理论性强的、过于抽象的学术性语言,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实践中来看,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师普遍学历较高,教龄较长,在学习与教学中已经积累了较强的学术底蕴,所以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会应用一些学术性比较强的语言;而学生的知识积累并不是十分厚重,对一些抽象性比较强的理论、原理比较陌生,所以往往无法透彻理解教师的宏观叙事性教学语言,这样就无法更好地去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哲学概念,如“实然”“必然”“应然”这样的哲学术语。所以教师可以多应用一些通俗性的语言去解释哲学原理,在这一实践中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实践论》就是很好的范例,伟大领袖毛主席运用了通俗化的、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的语言去阐释了那些抽象性的哲学原理。再如,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过程中,针对抗日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整合一些情感强烈的语言,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语言的情感之间形成良好的结合关系,让学生深刻感知革命先辈在保家卫国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2.调节内容严肃性与语言幽默性之间的矛盾——教学语言“有情有义”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在同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之下,教学语言的差异会使得教学效果呈现出“二十倍”的差异。可见,教学语言在課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长时间以来,绝大多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片面地认为思政教育理论课始终都应该是正襟危坐的,也就是说教学过程必须是严谨认真的,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教学语言必须是不苟言笑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对教学过程的错误理解,或者说是片面理解。现代大学生都是生活在新形势下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所接触的都是新鲜事物,新媒体的渗透、流行文化的熏染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开放、事业开阔,思维上具有发散性的特点,所以思想政治课堂上所应用的语言如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有情有义,只是生硬地做一些概念性的陈述,同时教师将自己作为教材的“复读机”,那么将无法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到课堂上,最终也就不利于教学时效性的提升。白居易诗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无法做到情感的有效融合,必然使得理论变得生硬、“冷冰冰”,学生听课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味同嚼蜡”。习近平同志曾经针对思政宣传工作做出要求,指出思政宣传的关键就是要提高质量与宣传的水平,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强化思政宣传的感染力,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可以真正爱听、与人民群众之间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在打造思政课堂“新生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在教学语言中倾注情感,强化语言艺术。例如,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不违背教育基本要求与原理的基础上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虽然思政理论是严谨的,但是在讲解相关理论的时候是不排斥幽默性语言的,合理运用幽默性的、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不仅不会使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受到非议与影响,相反会因为大学生更爱听,使得其在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更强。在应用幽默性教学语言的过程中,关键就在于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去合理地选择、整合、应用幽默语言。笔者认为,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所选择应用的幽默教训语言一定不能违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立场,一定要符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幽默”,这样才会使得理论课的严谨性与教学语言的生动性碰撞出“火花”,提高教学时效性。
  综上所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新生态是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综合水平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觉悟的需要,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作用的需要,也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使得广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锤炼教学理念、打造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新生态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现阶段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语言与教学语言之间所存在的多重矛盾,与时俱进地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剖析认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中的指引与要求,分析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诉求与思想意识上的特点,将课堂还给学生,树立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并有效发挥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与引导者作用,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效性,让理论课中的科学理论走进当代大学生的灵魂深处,引导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体系,构建起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新生态”。
  参考文献:
  [1]韩一凡.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的范式转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38-39,45.
  [2]杨 未.锤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6):103-106.
  [3]王丹丹,郑泽萍.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挑战及思政话语新出路[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7):185-187.
  [4]黄国庆,田拥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魅力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10):84-85.
其他文献
摘 要:孔子说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新课标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也提出了同伴互助学习,希望在课堂上运用同伴互助学习策略尽可能地帮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个性探索与同伴合作
教育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他的学生柏拉图说:“教育非它,乃心灵转换。”归根结底,教育是影响儿童精神世界成长,温暖儿童心灵,点亮人生的事业。我怀揣
首先对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和遗传算法的原理进行了系统阐述,然后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遗传算子的改进.重点讨论了采用十进制编码的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函数按拟合的实现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对国有企业产生巨大冲击和影响,也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严峻挑战。文章从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角度提出现有分配方式和薪酬制度的弊端及问题
摘 要:“结构性组织”思维下的教师培训项目管理,这个命题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是思维,即人的思考活动,强调的是“思维导图”意识;第二是管理,这种管理机制是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一种管理创新,它的基础和保障是进行三项“专业化建设”:一是培训者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二是培训系统流程的专业化建设,三是培训评估检测系统的专业化建设。  关键词:教师培训;结构性组织;项目管理;专业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摘 要:观察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力是学生进行识字、写作、口语交际等必备的基础能力。因此,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保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文章探索如何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观察力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3-0060-02  小
本文主要介绍在Ad-Hoc网络中,在IVIACA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仲裁机制后可以更好的解决隐藏终端问题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最大的困难在于碰撞来源的认定。一旦碰撞来源方能够认定,那
结合人们对宾馆客房中电气设备应用的需求,提出一种用DSP实现的说话人识别系统,对客房中基本电气功能进行语音控制,从而将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到宾馆客房控制中.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构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探究精神,有利于学生自主展开数学学习,为高等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主要以三种具体数学思想方法为例展开对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的分析探究,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用自制的溴代丙酮与苯亚磺酸钠反应合成1-苯砜基-2-丙酮,然后利用面包酵母在有机溶剂中不对称催化还原1-苯砜基-2-丙酮,制备了光学活性的手性化合物(S)-1-苯砜基-2-丙醇,此反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