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效率;提高;主体作用;设
问;兴趣;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2—0050—01
高效的课堂教学意味着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有两项标准,一是效果,二是时间。只注重效果,不考虑达到效果的途径和时间,必然不能算是真正的高效。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应本着“照顾差异,分层提高”的原则,在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方法上都有所区别,使之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进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一、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的建构活动,而不是对数学知识的直接记忆。要使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熟练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不同背景,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着力培养他们勤动手、勤动口、勤观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把感知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那个问题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他,会随时随地、自觉不自觉地引起他的注意和思考,促使其以百倍的勤奋、百折不挠的毅力去研究它,以达到弄懂、理解的目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置疑、激疑、制造悬念。这样,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进而获得新知识。
2.利用新颖、有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黄金分割”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矩形,然后提问:这三个矩形你们觉得哪个最好看?(这种提问方式马上就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会踊跃发言。)当然大部分学生认为中间那个比较好看。为什么?(这时学生们想急于知道结果,注意力非常集中)因为中间那个矩形的长与宽满足黄金分割,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这堂课的主要内容——黄金分割。
3.鼓励学生大胆实验、积极操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享受自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快乐。
4.直观形象的教具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时,可拿出事先准备的四边形框架ABCD,它可以转动变成平行四边形或矩形,也可以转动成为菱形与正方形。这样,学生很快通过直观观察就弄懂了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5.用实例引入新问题。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作用和价值,这样他们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才能感兴趣。
三、 精心设问,巧妙点拨
课堂是探究问题的主要场所,很多问题的解决也是由一系列的设问达到的。课堂提问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可见,精心设计问题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问题是为指引学生解决问题而设置的,它必须以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为主线,从而使设置的问题更加有效;后一个问题的设置应建立在前一设问解决的基础上,避免问题设置的重复,做到层层深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的设置更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只有这样才会发挥设问的作用。最终还要考虑问题设置的全面性,要照顾到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要让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四、充分重视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体现出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指导学生进行预习。预习不是看一遍书即可,教师可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
2.指导学生听课。要求学生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动脑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便复习。
3.指导学生归纳整理。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归纳整理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归纳整理时,要鼓励其主动讨论、交流。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从教师专业基本功、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去考虑。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时时想,实实在在地做,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编辑:谢颖丽
问;兴趣;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2—0050—01
高效的课堂教学意味着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有两项标准,一是效果,二是时间。只注重效果,不考虑达到效果的途径和时间,必然不能算是真正的高效。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应本着“照顾差异,分层提高”的原则,在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方法上都有所区别,使之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进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一、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的建构活动,而不是对数学知识的直接记忆。要使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熟练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不同背景,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着力培养他们勤动手、勤动口、勤观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把感知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那个问题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他,会随时随地、自觉不自觉地引起他的注意和思考,促使其以百倍的勤奋、百折不挠的毅力去研究它,以达到弄懂、理解的目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置疑、激疑、制造悬念。这样,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进而获得新知识。
2.利用新颖、有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黄金分割”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矩形,然后提问:这三个矩形你们觉得哪个最好看?(这种提问方式马上就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会踊跃发言。)当然大部分学生认为中间那个比较好看。为什么?(这时学生们想急于知道结果,注意力非常集中)因为中间那个矩形的长与宽满足黄金分割,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这堂课的主要内容——黄金分割。
3.鼓励学生大胆实验、积极操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享受自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快乐。
4.直观形象的教具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时,可拿出事先准备的四边形框架ABCD,它可以转动变成平行四边形或矩形,也可以转动成为菱形与正方形。这样,学生很快通过直观观察就弄懂了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5.用实例引入新问题。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作用和价值,这样他们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才能感兴趣。
三、 精心设问,巧妙点拨
课堂是探究问题的主要场所,很多问题的解决也是由一系列的设问达到的。课堂提问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可见,精心设计问题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问题是为指引学生解决问题而设置的,它必须以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为主线,从而使设置的问题更加有效;后一个问题的设置应建立在前一设问解决的基础上,避免问题设置的重复,做到层层深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的设置更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只有这样才会发挥设问的作用。最终还要考虑问题设置的全面性,要照顾到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要让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四、充分重视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体现出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指导学生进行预习。预习不是看一遍书即可,教师可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
2.指导学生听课。要求学生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动脑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便复习。
3.指导学生归纳整理。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归纳整理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归纳整理时,要鼓励其主动讨论、交流。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从教师专业基本功、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去考虑。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时时想,实实在在地做,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