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农村任教语文已经二十几个年头,期间,作文教学一直是我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从农村学生写作现状的调查分析和指导农村学生写作的教学对策两个方面对我二十几年来农村学生写作教学的摸索进行阐述。
【关键词】农村学生 调查分析 言语积累 按部就班 开拓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78-02
一、农村学生写作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缘起
我工作在农村,这里的学生除了淳朴的当地农民子女外还有大量的外省市的农民工子女,尤其是到了2004年,农民工子女占到了全校人数的60%以上,以后的几年,比例更是逐渐上升。这些学生的生活极其简单,他们的手中没有几本像样的课外书籍,他们很少有和父母认真沟通的机会,他们外出旅游观光的经历几乎是“0”。面对这样简单、淳朴的农家子弟,如何提高他们的作文质量便成了我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二)差距透视
针对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我在2005年4月,以其中一篇习作作为样本,对农村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情况作了调查,并与城区三年级的孩子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显示市区名牌小学的习作水平远远超过农村的孩子。
(三)原因透视
农村孩子和城区孩子的习作水平的差距为何如此巨大?随后我又对一些与写作有关联的因素再次调查,在调查统计数据中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农村学生在习作上落后于城区学生的原因,大致有:
1.课外涉猎的阅读量远远不够;2.缺乏家长的辅导;3.见识面比较狭窄;4.学习的自觉性不够;5.做过许多事情,但语言表达跟不上思维的发展。
二、指导农村学生写作的教学对策
综上所述,大部分农村孩子的写作现状是明显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个别属于“有米难炊”。针对成因,我决定实施“言语积累”和“方法指导”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言语积累策略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然而,言语积累不是浮光掠影,它需要孩子极大的兴趣,在兴趣的触动下形成深刻而牢固的记忆,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
1.通过教师资源的发掘利用,实现言语积累
农村学生大都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故事磁带、故事书之类的学习资源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奢侈的物品。但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经常读书给学生听,从《安徒生童话》到《格林童话》,从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到新美南吉的《爷爷的煤油灯》,从孙幼军的《小猪唏哩呼噜》、任溶溶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到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以及彩乌鸦系列丛书,从吴承恩的《西游记》到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只要是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就抽出时间朗读给他们听。在三——六年时间的听“书”中,农村学生也因此有了一定的课外积累。
2.通过文本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言语积累
农村学生手中共同拥有的一本书,便是手中的语文教材。这本教材,学生写作时能遇到的题材都是存在的,学生需要积累的精美词组和优美句子,是很富裕的,学生需要学到的谋篇布局的方法,是不缺乏的。那么,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它,让它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最最有利的范本,以弥补课外缺少阅读的遗憾。
(1)精美词组的积累运用
细读每一个文本,总能挖掘许多对学生写作有帮助的精彩词句。于是,课始,要求学生划出这些精美的词句;课中,让学生对一些精美词句进行朗读品味积累记忆;课后,和家庭作业相结合,运用几个词语或词组写一段话。
(2)优秀范文的积累运用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如“总分总”、“并列”等,这些脉络特别清晰的文章几乎贯穿了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让学生经常性的涵泳记忆,能自然地习得文章的构段方式的间接经验;有许多文章借景抒情,唯美至极,让学生熟读成诵,在朗朗之中品味中国语言的美妙。
3.通过课内外拓展点的挖掘利用,实现言语积累
学生的阅读兴趣都是后天形成的。因此,教师应通过课内外的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为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化、自动化的品质,为促进学生的言语积累奠定基础。
(1)课前染情
“万物有灵情中得”。在课堂教学领域,要特别注意营造激发课外阅读的情境氛围,调动课外阅读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情”中获得课外阅读的情趣。
如《黄继光》的教学之前,可出示“2004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颁奖辞,(如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时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等等。
(2)课间造情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目标情境,营造情感氛围,使课堂的教与学笼罩在一种刻意经营的情境气氛之下,用“情”来感染学生。如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可趁势诱导学生去阅读《少儿百科全书》。
(3)课后移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的教材内容,充满着人情和物情,我们应当“披文入情”,充分发掘课文的情感因素,把课本上的“情”“移”到学生的心里,移到课后。以“情”动人,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美的情感地熏陶,使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欲罢不能,从而在课后自觉地进行新一轮阅读的开始,向更深更远的阅读空间扩展。如《比金钱更重要》一文总结时,可将诚信进行延伸,引导学生阅读《播撒诚信的种子》一书,让孩子们在自己心灵的广褒土地上,共同筑起浩瀚的诚信森林。
(4)文本比较
有些文章的主题相似,写作手法却完全不同,有些主题不同,在写法上却是那么的相似,将这些文章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中国文化的精深,从而激发阅读兴趣;有些文章写的是同一个主题,运用了不同的体裁,体会到的情感就完全不一样了;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比较,更能让学生产生课外阅读的欲望。 4.通过校园环境的造势渲染,实现言语积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如: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等。在校园的每一堵墙都挂上各类书籍,使其充满文化气息;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读书角,使其散发书香阵阵;让校园的角角落落都有书的影子,营造一种浓浓的“书香”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深陷“书”中,实现言语的积累。
(二)方法指导策略
农村的孩子非常能干,他们就像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头脑中装着无穷无尽稀奇的事情。可真的要他们将这些稀奇事写下来,他们的笔尖却是那么地沉重。此时,他们需要老师的方法指导。
1.按部就班,打开学生写作的思路
农村孩子的写作思维紧紧地闭合着,用“一叶嶂目,不见泰山”来形容,形象之极。如何将这一片叶子挪开非常关键。
(1)故事中领悟写作的顺序
这是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设计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从听故事复述故事的过程中自己领悟出写作的一般顺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一种领悟的能力,改变习作千篇一律的现象。这个练习一般连续进行一个月,一个月后,学生基本上能领悟出写作的一般顺序,写作时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2)模仿中寻求写作的规律
模仿是习作的起点。因为作文是语言的重组与建构,表达的思想是个性的,但怎样表达是有规律的。从儿童的认知结构上看,他们的情感是自然生成的,而怎么表达却需要训练,表达也是作文的难点。而农村的孩子,头脑中装着不少写作素材,可当需要表达时就陷入了为难的境地,多数孩子不能很好的表达,还有一些孩子根本表达不出来,情感和表达不能协调统一。此时,创新对于他们来说遥不可及,只有掌握了写作的一般规律之后,才能使农村孩子的习作有所发展。
(3)想象中扩散写作的思维
想象是作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步,而三年级是孩子想象力最旺盛的一个时期,在这个阶段必须抓好想象这一关。想象是将平时头脑中的真实积累再创造的过程,这是创新的起步。教师在训练时,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扎实。运用所给的新旧事物编写童话故事,使学生的创造进入高潮期。如运用“狼、小羊、降落伞、手机”编一个故事。
2.开拓创新,丰富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当学生打开了写作思路,写作进入了高原期。此时,他们不再信心满怀。这时,教师应该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快速越过高原状态,进入新一轮的创作。
(1)题目给以新意
“千人一面”,令人生厌;“千部一腔”,使人讨嫌;变则新,新则趣。而一些传统的命题作文,如《春游》、《放风筝》、《参观》等,孩子们一看到就丧失了写作的兴趣。
(2)内容给以充实
教师可以开发周边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再加工。
(3)评价给以激励
对于孩子来说,最最不喜欢的就是抽象的、程式化的、套话式的评价了,这些评价语言非但起不到震聋发聩的作用,反而让学生一看就扫兴,甚至潜意识中产生对习作的强烈反感。相反,几句真诚的鼓励性的评价,能引发学生最大的信任。如“很精彩”、“你的笔下尽显真诚”、“你的家乡美不胜收哇”等等简单的评价能给予学生极大的震撼,推动他们新一轮写作的动力。
(4)形式给以多样
写作到一定程度,如果经常性地运用同一种形式,势必造成学生视觉上的审美疲劳。教师必须改变作文教学的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如“你说开头,我来续”、“故事接龙”等等别出心裁的协作式写作,使学生的写作兴趣继续。
当第一轮尝试的学生进入到六年级下的时候,还是原来的两个班级,再次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村学生和城区学生的写作水平已经非常接近了。看来,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呀。
【关键词】农村学生 调查分析 言语积累 按部就班 开拓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78-02
一、农村学生写作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缘起
我工作在农村,这里的学生除了淳朴的当地农民子女外还有大量的外省市的农民工子女,尤其是到了2004年,农民工子女占到了全校人数的60%以上,以后的几年,比例更是逐渐上升。这些学生的生活极其简单,他们的手中没有几本像样的课外书籍,他们很少有和父母认真沟通的机会,他们外出旅游观光的经历几乎是“0”。面对这样简单、淳朴的农家子弟,如何提高他们的作文质量便成了我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二)差距透视
针对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我在2005年4月,以其中一篇习作作为样本,对农村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情况作了调查,并与城区三年级的孩子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显示市区名牌小学的习作水平远远超过农村的孩子。
(三)原因透视
农村孩子和城区孩子的习作水平的差距为何如此巨大?随后我又对一些与写作有关联的因素再次调查,在调查统计数据中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农村学生在习作上落后于城区学生的原因,大致有:
1.课外涉猎的阅读量远远不够;2.缺乏家长的辅导;3.见识面比较狭窄;4.学习的自觉性不够;5.做过许多事情,但语言表达跟不上思维的发展。
二、指导农村学生写作的教学对策
综上所述,大部分农村孩子的写作现状是明显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个别属于“有米难炊”。针对成因,我决定实施“言语积累”和“方法指导”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言语积累策略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然而,言语积累不是浮光掠影,它需要孩子极大的兴趣,在兴趣的触动下形成深刻而牢固的记忆,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
1.通过教师资源的发掘利用,实现言语积累
农村学生大都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故事磁带、故事书之类的学习资源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奢侈的物品。但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经常读书给学生听,从《安徒生童话》到《格林童话》,从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到新美南吉的《爷爷的煤油灯》,从孙幼军的《小猪唏哩呼噜》、任溶溶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到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以及彩乌鸦系列丛书,从吴承恩的《西游记》到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只要是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就抽出时间朗读给他们听。在三——六年时间的听“书”中,农村学生也因此有了一定的课外积累。
2.通过文本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言语积累
农村学生手中共同拥有的一本书,便是手中的语文教材。这本教材,学生写作时能遇到的题材都是存在的,学生需要积累的精美词组和优美句子,是很富裕的,学生需要学到的谋篇布局的方法,是不缺乏的。那么,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它,让它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最最有利的范本,以弥补课外缺少阅读的遗憾。
(1)精美词组的积累运用
细读每一个文本,总能挖掘许多对学生写作有帮助的精彩词句。于是,课始,要求学生划出这些精美的词句;课中,让学生对一些精美词句进行朗读品味积累记忆;课后,和家庭作业相结合,运用几个词语或词组写一段话。
(2)优秀范文的积累运用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如“总分总”、“并列”等,这些脉络特别清晰的文章几乎贯穿了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让学生经常性的涵泳记忆,能自然地习得文章的构段方式的间接经验;有许多文章借景抒情,唯美至极,让学生熟读成诵,在朗朗之中品味中国语言的美妙。
3.通过课内外拓展点的挖掘利用,实现言语积累
学生的阅读兴趣都是后天形成的。因此,教师应通过课内外的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为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化、自动化的品质,为促进学生的言语积累奠定基础。
(1)课前染情
“万物有灵情中得”。在课堂教学领域,要特别注意营造激发课外阅读的情境氛围,调动课外阅读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情”中获得课外阅读的情趣。
如《黄继光》的教学之前,可出示“2004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颁奖辞,(如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时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等等。
(2)课间造情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目标情境,营造情感氛围,使课堂的教与学笼罩在一种刻意经营的情境气氛之下,用“情”来感染学生。如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可趁势诱导学生去阅读《少儿百科全书》。
(3)课后移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的教材内容,充满着人情和物情,我们应当“披文入情”,充分发掘课文的情感因素,把课本上的“情”“移”到学生的心里,移到课后。以“情”动人,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美的情感地熏陶,使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欲罢不能,从而在课后自觉地进行新一轮阅读的开始,向更深更远的阅读空间扩展。如《比金钱更重要》一文总结时,可将诚信进行延伸,引导学生阅读《播撒诚信的种子》一书,让孩子们在自己心灵的广褒土地上,共同筑起浩瀚的诚信森林。
(4)文本比较
有些文章的主题相似,写作手法却完全不同,有些主题不同,在写法上却是那么的相似,将这些文章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中国文化的精深,从而激发阅读兴趣;有些文章写的是同一个主题,运用了不同的体裁,体会到的情感就完全不一样了;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比较,更能让学生产生课外阅读的欲望。 4.通过校园环境的造势渲染,实现言语积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如: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等。在校园的每一堵墙都挂上各类书籍,使其充满文化气息;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读书角,使其散发书香阵阵;让校园的角角落落都有书的影子,营造一种浓浓的“书香”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深陷“书”中,实现言语的积累。
(二)方法指导策略
农村的孩子非常能干,他们就像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头脑中装着无穷无尽稀奇的事情。可真的要他们将这些稀奇事写下来,他们的笔尖却是那么地沉重。此时,他们需要老师的方法指导。
1.按部就班,打开学生写作的思路
农村孩子的写作思维紧紧地闭合着,用“一叶嶂目,不见泰山”来形容,形象之极。如何将这一片叶子挪开非常关键。
(1)故事中领悟写作的顺序
这是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设计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从听故事复述故事的过程中自己领悟出写作的一般顺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一种领悟的能力,改变习作千篇一律的现象。这个练习一般连续进行一个月,一个月后,学生基本上能领悟出写作的一般顺序,写作时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2)模仿中寻求写作的规律
模仿是习作的起点。因为作文是语言的重组与建构,表达的思想是个性的,但怎样表达是有规律的。从儿童的认知结构上看,他们的情感是自然生成的,而怎么表达却需要训练,表达也是作文的难点。而农村的孩子,头脑中装着不少写作素材,可当需要表达时就陷入了为难的境地,多数孩子不能很好的表达,还有一些孩子根本表达不出来,情感和表达不能协调统一。此时,创新对于他们来说遥不可及,只有掌握了写作的一般规律之后,才能使农村孩子的习作有所发展。
(3)想象中扩散写作的思维
想象是作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步,而三年级是孩子想象力最旺盛的一个时期,在这个阶段必须抓好想象这一关。想象是将平时头脑中的真实积累再创造的过程,这是创新的起步。教师在训练时,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扎实。运用所给的新旧事物编写童话故事,使学生的创造进入高潮期。如运用“狼、小羊、降落伞、手机”编一个故事。
2.开拓创新,丰富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当学生打开了写作思路,写作进入了高原期。此时,他们不再信心满怀。这时,教师应该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快速越过高原状态,进入新一轮的创作。
(1)题目给以新意
“千人一面”,令人生厌;“千部一腔”,使人讨嫌;变则新,新则趣。而一些传统的命题作文,如《春游》、《放风筝》、《参观》等,孩子们一看到就丧失了写作的兴趣。
(2)内容给以充实
教师可以开发周边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再加工。
(3)评价给以激励
对于孩子来说,最最不喜欢的就是抽象的、程式化的、套话式的评价了,这些评价语言非但起不到震聋发聩的作用,反而让学生一看就扫兴,甚至潜意识中产生对习作的强烈反感。相反,几句真诚的鼓励性的评价,能引发学生最大的信任。如“很精彩”、“你的笔下尽显真诚”、“你的家乡美不胜收哇”等等简单的评价能给予学生极大的震撼,推动他们新一轮写作的动力。
(4)形式给以多样
写作到一定程度,如果经常性地运用同一种形式,势必造成学生视觉上的审美疲劳。教师必须改变作文教学的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如“你说开头,我来续”、“故事接龙”等等别出心裁的协作式写作,使学生的写作兴趣继续。
当第一轮尝试的学生进入到六年级下的时候,还是原来的两个班级,再次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村学生和城区学生的写作水平已经非常接近了。看来,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