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作为人们在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则,对于指导现行高中语文学习有许多功效。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现在高中学生的语法知识严重缺失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走了不少弯路,或者在语文学习中花了不少时间,可结果却收效甚微。在现实语文学习中,学生若具备一些实用的语法知识,有些语文现象的解释即可一语点破,有些语文问题的解决即可一针见血,有些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实用语法教学确实很有必要,势在必行。
体现于文言文学习中。由于古今语言的演变和差别,有些文言现象,如句式倒装、词类活用等,用一些语法知识来分析和理解,确实通俗易懂,省时又省力。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事”作为名词处在谓语位置上,后面接了宾语“之”,因此“事”名词要活用为动词。“兄”处在主谓之间,是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直接充当状语的,因此“兄”名词要活用作状语。又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苦”是形容词,它处在谓语位置,后面接了宾语“其心志”。我们知道,形容词是可以充当谓语的,如“江水绿了”、“树叶黄了”,但前提是后面不接宾语。因此可以肯定它活用了,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其心志苦”。再如“(侯生)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孤立地看句中的“微”,学生很容易草率地回答“微小”的。但我们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微”是修饰动词“察”的,与“察”构成偏正短语。译为“微小的观察”显然是不通的。侯生怎样“观察”?联系上下文,学生不难想出“悄悄地、暗暗地”这一意思。“之”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常见而重要的虚词,《师说》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讲解它,我们一般总是问学生:句中“之”是什么用法?然后强调:这个“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学生听了记了,过后也忘了。如果从语法分析人手,叫学生先分析句子的主谓宾(该句无宾语),并提醒可从“久”字入手。学生很快就划分好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主语的特征,再思考“之”字的用法,就容易理解了。句式倒装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忌不自信”这个句子,直接就句式提问也未尝不可,但总有些“无用功”之感,会的不问也会。不会的问了也白问。但如果从成分分析入手,问主语是什么?(邹忌),谓语呢?(信)“信”的对象呢?并与现代汉语作一番比较,学生就能很快说出该句的句式特点,并能准确地把它翻译出来。又如《促织》中“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有同学翻译为:村中有个少年,喜欢多事,驯养了一只蟋蚌。从句意看,这样也可以。但严格说,这样翻译不准确,“好事”是“少年”的定语,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好事”应移到前面去翻译。上述例子中所涉及的知识,学生如果具备相关的语法知识,如“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等,那么老师讲解起来,学生理解起来,不就轻车熟路了吗?
体现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特别是对于辨析其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之类的病句,更是手到病除,立竿见影,分析起来全不费功夫。如病句“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第3题]句中“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将“享受”改为“特色”。又如“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2008年高考全国卷I第3题]句中“承担”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主持”后加“的工作”,“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缺主语,可在前面加上“这些工作”之类的主语。再如“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3题]句中“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上述病句,如果学生具备句子成分及压缩句子主干的知识,那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
体现于迅速把握句[题]意和压缩语句[段]中。课文中有些结构复杂的语句,学生往往对之茫然不知所云,但如果能分析一下句子的语法结构,就能迅速把握并抓住句子要点。如《记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个长句:“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个句子很难把握,可是分析一下语法结构。就一目了然了,其主干是“事实为明证”。明白清楚地证明什么呢?也就是这次事件能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这样“记念”的目的之一不就很清楚啦!又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段:“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近200字,由于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多,可谓枝繁叶茂,粗略一看往往不得要领。可是从语法上分析一下,它其实只是一个单句,找出主干也就同时抓住了全段的中心: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在考试时,有些学生往往因为不懂得分析利用题目中隐含的答什么怎么答的信息而失分。有些题目,学生是完全具备解答相关题目的知识和能力的,可是因为把握不好题意而犯错误,那是很大的遗憾。究其原因,有些也是语法知识薄弱或缺失导致的结果。有些试题,学生若具备一些实用的语法知识,往往能快速便捷地解决问题。如“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信原公司日前在上海推出一种具有安全数据备份、灾难恢复功能的杀毒软件。这是他们推出的第三代反病毒软件。该软件首次宣告结束了杀毒软件‘只管杀病毒、不管恢复系统’的旧格局,既可以适时防杀电脑病毒,又能在系统发生崩溃时及早恢复系统运转,全方位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料的安全、完整与可用。”
面对这样一个语段,有些同学即时头就大了,顿时就束手无策了,缴械投降了。果真难吗?采用删削枝叶,保留主干的方法,明确对象是什么?[主语],然后确定对象做了什么?[谓语],即可拟定一句话新闻是:信原公司||推出了一种新杀毒软件。问题不就很快解决了吗?有时即使不很准确,但至少也有基本分而不 至于得零分吧。
体现于作文的审题之中。学生能准确辨别题目的短语类型,就能准确把握作文重点应该写什么,就可避免离题或偏题现象的发生。主谓型短语作题目的,内容重点应侧重于谓语部分,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拳打”部分是本文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让人感到痛快淋漓的部分。动宾型短语作题目的,内容重点应侧重于动词部分,如“怀想天空”,“怀想”可以是回忆或回想等。偏正型短语作题目的,内容重点应侧重于偏部分,如“最难忘的人”。怎样“难忘”即是内容写作重点。并列型短语作题目的,内容可不能顾此失彼,绝不能绝对地肯定一面而否定另一面,分析要合乎生活逻辑,要辩证思维,要双管齐下。如今材料作文又卷土重来。面对材料中的文字,具备基本语法知识的学生,总能迅速把握材料实质,明确写作重点。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的作文材料: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看完材料,明确对象主体,即可提取出:游客好心,幼龟遭殃。再相似联想一下,想到“拔苗助长”,这样立意就呼之而出了:人的动机和结果有时可能不一致。即有些人是抱着好心去帮助别人,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比如教育问题,父母教育孩子可以出于好心,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只顾及到个人的需要和想法,没有顾及到孩子的需要和感受。要遵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南辕北辙。这样不就有话说了有内容写了吗?
体现于日常生活中,语法的差别导致意义的差别是普遍而有趣的。如“资本主义国家”是二种国家,“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一会儿再谈”是现在不谈,“再谈一会儿”是现在谈得还不够。“三天总得下一场雨”,雨也许是多了点儿,“一场雨总得下三天”,那可真是不得了啦。还有,有个笑话说从前有个人在一处作客,吃到南京板鸭,连声说“我懂了,我懂了”。人家问他懂了什么,他说:“我一直不知道咸鸭蛋是哪来的,现在知道了。是咸鸭下的。”这就是说,他把“咸|鸭蛋”当作“咸鸭|蛋”了。此类例子,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具备语法知识的人立即便能心领神会。
让学生学习一些实用的语法知识,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用前人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语文学习实践,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体现于文言文学习中。由于古今语言的演变和差别,有些文言现象,如句式倒装、词类活用等,用一些语法知识来分析和理解,确实通俗易懂,省时又省力。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事”作为名词处在谓语位置上,后面接了宾语“之”,因此“事”名词要活用为动词。“兄”处在主谓之间,是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直接充当状语的,因此“兄”名词要活用作状语。又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苦”是形容词,它处在谓语位置,后面接了宾语“其心志”。我们知道,形容词是可以充当谓语的,如“江水绿了”、“树叶黄了”,但前提是后面不接宾语。因此可以肯定它活用了,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其心志苦”。再如“(侯生)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孤立地看句中的“微”,学生很容易草率地回答“微小”的。但我们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微”是修饰动词“察”的,与“察”构成偏正短语。译为“微小的观察”显然是不通的。侯生怎样“观察”?联系上下文,学生不难想出“悄悄地、暗暗地”这一意思。“之”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常见而重要的虚词,《师说》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讲解它,我们一般总是问学生:句中“之”是什么用法?然后强调:这个“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学生听了记了,过后也忘了。如果从语法分析人手,叫学生先分析句子的主谓宾(该句无宾语),并提醒可从“久”字入手。学生很快就划分好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主语的特征,再思考“之”字的用法,就容易理解了。句式倒装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忌不自信”这个句子,直接就句式提问也未尝不可,但总有些“无用功”之感,会的不问也会。不会的问了也白问。但如果从成分分析入手,问主语是什么?(邹忌),谓语呢?(信)“信”的对象呢?并与现代汉语作一番比较,学生就能很快说出该句的句式特点,并能准确地把它翻译出来。又如《促织》中“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有同学翻译为:村中有个少年,喜欢多事,驯养了一只蟋蚌。从句意看,这样也可以。但严格说,这样翻译不准确,“好事”是“少年”的定语,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好事”应移到前面去翻译。上述例子中所涉及的知识,学生如果具备相关的语法知识,如“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等,那么老师讲解起来,学生理解起来,不就轻车熟路了吗?
体现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特别是对于辨析其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之类的病句,更是手到病除,立竿见影,分析起来全不费功夫。如病句“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第3题]句中“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将“享受”改为“特色”。又如“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2008年高考全国卷I第3题]句中“承担”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主持”后加“的工作”,“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缺主语,可在前面加上“这些工作”之类的主语。再如“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3题]句中“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上述病句,如果学生具备句子成分及压缩句子主干的知识,那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
体现于迅速把握句[题]意和压缩语句[段]中。课文中有些结构复杂的语句,学生往往对之茫然不知所云,但如果能分析一下句子的语法结构,就能迅速把握并抓住句子要点。如《记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个长句:“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个句子很难把握,可是分析一下语法结构。就一目了然了,其主干是“事实为明证”。明白清楚地证明什么呢?也就是这次事件能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这样“记念”的目的之一不就很清楚啦!又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段:“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近200字,由于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多,可谓枝繁叶茂,粗略一看往往不得要领。可是从语法上分析一下,它其实只是一个单句,找出主干也就同时抓住了全段的中心: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在考试时,有些学生往往因为不懂得分析利用题目中隐含的答什么怎么答的信息而失分。有些题目,学生是完全具备解答相关题目的知识和能力的,可是因为把握不好题意而犯错误,那是很大的遗憾。究其原因,有些也是语法知识薄弱或缺失导致的结果。有些试题,学生若具备一些实用的语法知识,往往能快速便捷地解决问题。如“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信原公司日前在上海推出一种具有安全数据备份、灾难恢复功能的杀毒软件。这是他们推出的第三代反病毒软件。该软件首次宣告结束了杀毒软件‘只管杀病毒、不管恢复系统’的旧格局,既可以适时防杀电脑病毒,又能在系统发生崩溃时及早恢复系统运转,全方位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料的安全、完整与可用。”
面对这样一个语段,有些同学即时头就大了,顿时就束手无策了,缴械投降了。果真难吗?采用删削枝叶,保留主干的方法,明确对象是什么?[主语],然后确定对象做了什么?[谓语],即可拟定一句话新闻是:信原公司||推出了一种新杀毒软件。问题不就很快解决了吗?有时即使不很准确,但至少也有基本分而不 至于得零分吧。
体现于作文的审题之中。学生能准确辨别题目的短语类型,就能准确把握作文重点应该写什么,就可避免离题或偏题现象的发生。主谓型短语作题目的,内容重点应侧重于谓语部分,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拳打”部分是本文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让人感到痛快淋漓的部分。动宾型短语作题目的,内容重点应侧重于动词部分,如“怀想天空”,“怀想”可以是回忆或回想等。偏正型短语作题目的,内容重点应侧重于偏部分,如“最难忘的人”。怎样“难忘”即是内容写作重点。并列型短语作题目的,内容可不能顾此失彼,绝不能绝对地肯定一面而否定另一面,分析要合乎生活逻辑,要辩证思维,要双管齐下。如今材料作文又卷土重来。面对材料中的文字,具备基本语法知识的学生,总能迅速把握材料实质,明确写作重点。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的作文材料: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看完材料,明确对象主体,即可提取出:游客好心,幼龟遭殃。再相似联想一下,想到“拔苗助长”,这样立意就呼之而出了:人的动机和结果有时可能不一致。即有些人是抱着好心去帮助别人,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比如教育问题,父母教育孩子可以出于好心,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只顾及到个人的需要和想法,没有顾及到孩子的需要和感受。要遵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南辕北辙。这样不就有话说了有内容写了吗?
体现于日常生活中,语法的差别导致意义的差别是普遍而有趣的。如“资本主义国家”是二种国家,“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一会儿再谈”是现在不谈,“再谈一会儿”是现在谈得还不够。“三天总得下一场雨”,雨也许是多了点儿,“一场雨总得下三天”,那可真是不得了啦。还有,有个笑话说从前有个人在一处作客,吃到南京板鸭,连声说“我懂了,我懂了”。人家问他懂了什么,他说:“我一直不知道咸鸭蛋是哪来的,现在知道了。是咸鸭下的。”这就是说,他把“咸|鸭蛋”当作“咸鸭|蛋”了。此类例子,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具备语法知识的人立即便能心领神会。
让学生学习一些实用的语法知识,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用前人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语文学习实践,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