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法”的选择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6034699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翻译实践中,究竟选择直译还是意译?文章试着从翻译的性质、任务、目的、对象及文化差异等角度出发,就这两种译法的差异及选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旨在引起译界同仁们对这一问题的继续关注、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直译;意译;译法选择 直译与意译这两种不同的译法,自古有之。自东汉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在我国便逐渐兴起了佛经的翻译。自那以后的两千年来,人们围绕着这两种译法的选择,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这种争论实际上已涉及到了诸如翻译的性质、任务、原则、方法及翻译所要达到的目标等问题。如何正确理解翻译?如何理解文化差异?如何选择恰当的译法?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一、翻译的性质、对象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翻译时,究竟选择直译还是意译,我们首先要对“翻译”进行界定。所谓翻译,是指在理解了别人用某种语言表达的意思后,将同样的意思用另外一种语言恰当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活动。从这一界定,我们可以看出,翻译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思想的勾通活动;翻译的对象就是指原文的内容,也就是原文所包含的真实意思;翻译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让使用其它语言的民族能真正获取原文所包含的信息或真正理解原文所包含的思想内涵。这就是说,译者的任务是表达别人的意思,而不是自己进行重新自由创作。但这里必须指出,有的译者为了做到忠实原文,认为译文的词句越接近原文越好,有时甚至把译文句子弄得非常别扭。其实这种译法未免过于机械了。例如:
  “Try our sweet corn, you’ll smile from ear to ear.”
  译文1,“试一试我们的甜玉米,你的笑口会裂向双耳边。”
  译文2,“尝尝我们的甜玉米,包您岁岁开怀。”
  若对比以上译文,我们不难发现,译文1显得拘谨、呆板,甚至别扭;译文2却选择了较为轻松而活泼的译法,如将“try”理解为“taste”(品尝)”,将“smile from ear to ear”译为“岁岁开怀”,其中“岁岁”与“穗穗”谐音,不仅指“玉米棒个个香甜”,更含祝福语于其中,若用作广告语,岂不妙哉!只要抓住了意思,译文在措辞与造句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对于文学翻译,其贵在传神,贵在忠实于原文的气势和精神。
  二、文化差异对译法选择的影响
  在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我们只有对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一番比较和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不同译法的选择,才能更有效地克服跨文化交流所遇到的障碍。人们在着手翻译时,往往要寻找与原文相当的“对等词”,而真正的“对等词”有时是很难找到的。且看下例:
  “Yellow lustring” is colored silk , which makes up the character “extremely”. “Young woman” is a little girl, which makes up the character “admirable”.“External grandson” is the son of a daughter, which makes up the character “fine”.“Crushing mortar” is the vessel in which pungent things are pounded ,which makes up the character “expression”. The whole inscription means “an extremely admirable fine expression”.(钱歌川《翻译的技巧》)
  初看以上英文,如雾里观花,不知所言何义。其实,这是利用了汉字构字特点,在玩拆字组字游戏,其意为:
  “黄绢者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者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者其女之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味受辛,于字为‘辞’。联字成句----‘绝妙好辞’也”(摘自《世说新语》)。
  从上例看出,要想从不同的语言文化中直接找出相应的“对等词”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体现在其语言文字上的具体差异。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对等,应该是指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作用、范围、情感色彩、影响等方面都相当。我们虽然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但面对的都是两大片文化。这两大片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国文字词类的不同,句法构造的不同,行文方法与习惯的不同,修辞格律的不同,俗语的不同,即反映民族思想方式的不同,感觉深浅的不同,观察角度的不同,风俗传统信仰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等等。这就要求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他不但要掌握两种语言,还必须深入了解原文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了解使用这一语言民族的过去与现在,包括历史动态、风俗习惯、经济基础、情感生活、哲理思想、科技成就、政治和社会组织等等。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在译法的选择上才能做到轻车熟路、成竹在胸。
  三、传统译法表现在直译与意译上的差异
  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我们如何在两种译法之间作出最佳选择,还必须要弄清这两种“译法”之间的差异。一般而言,直译重“信”,它侧重于对原文的忠实。而意译则重“达”,它偏重于译文的顺畅。具体来说,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放在了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的形式放在了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了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却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了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了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且比较下例:
  “Better late than fate.”
  译文1,宁可迟到也比送命好。(译文显得拘谨、平淡)
  译文2,晚到总比完蛋好。(“晚到”与“完蛋”谐音,译文诙谐而幽默)   译文3,晚了总比完了好。(“晚了”与“完了”谐音,译文洒脱而口语化)
  一般来说,直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译音而不译意。如把“democracy”译为“德漠克拉西”,而不译为“民主”。第二类是照字面译。如把“teach fish to swim”译作“教鱼游泳”,而不译作“班门弄斧”。第三类是不按照中国语言习惯和词序而按照原文的结构或词序进行翻译。如把“‘Yes,’she answered.”译为“‘是的,’她回答道”,而不译为“她回答说‘是的’”。
  但我们必须指出,直译既不等于逐字逐句式的“字典译法”,也不等于“死译”、“呆译”,更不等于“硬译”。直译的意义若就浅处说,只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而就深处说,还求保留原作的情调、风格与神韵。
  意译也并非指可以随意增删原文,或不忠实于原文意义的“歪译”。它偏重于译文的流畅和顺达,主张在不损及原文意义的前提下,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或先或后,或综或析。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而不斤斤于字比句次。但这必须要求:(一)译者语学知识要丰富;(二)对于原作要有透彻理解;(三)对于原作者要有深入研究;(四)对于本国文字要有自由操纵驾驭的能力。
  直译还是意译,译者是否有权选择任何文体与词句来表达原文的意思?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一般来说,如果与原文相同的译文形式能表达和原文相同的内容时,可以直译,不能表达时就意译;如果原文的表达形式比译文精确、有力时,可以直译,而译文的表达形式比原文精确、有力时,可以意译。另外,究竟选择直译还是意译,还须根据所要翻译的对象及内容而定。比如翻译哲学、法律文本、经典著作等,则重“信”,须直译;翻译读者文摘、旅游见闻等,则重“达”,须意译;而翻译文学作品,则讲究文笔,重神韵、重风格,即愈“雅”愈好。
  四、两种译法的兼容与糅合
  如果我们从更深的层面去考虑和分析的话,直译与意译之间的区别是根本不应存在的。上世纪末期,翻译界的许多学者曾对这两种译法作了大量的分析和比较,最后他们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他们认为,如果译作想尽量表达原作的意思,则必须尽量保存原作的语句组织,而理想的译文又仿佛是原作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与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而不至于犯有以辞损意,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讲,则直译不能说不是真正的意译,而意译也不能说不是真正的直译,正确的翻译是分不出直译或意译的。
  五、结语
  综合上述,译者的任务在于再现原作的面貌和精神,原作是细致说理的,译文也应细致说理,原作是高举想象之翼的,译文也应高举想象之翼。一个出色的译者总是对原作能全局在胸而又紧扣局部,既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便于本国读者的理解与接受。一部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凡能直译处则坚持直译,必须意译处则放手意译,做到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作的风味和神韵,就像伯乐相马,取其精而忘其粗,重其内而忘其外。这样的译作在内容上是忠实的,语言上是流畅的,风格上是得体的,则堪称佳作。
  参考文献:
  [1] 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 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4.
  [4] Wang Zuoliang. Two Early Translators Reconsidered[J].Eastern Horizon, 1980,12.
其他文献
摘 要:诗歌是高度集中、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可谓一字千金。抒情性是诗歌最本质的艺术特征。然而因为诗歌高度概括和语言精炼等特点,我们在阅读欣赏诗歌的教学实践中,领悟诗人的情感往往成为一个公认的重点和难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探索怎样挖掘诗歌教学中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挖掘;诗歌教学;思想;情感教育  中国素有“诗的国度
期刊
最近跟一位福建省平和县芦溪籍的朋友聊起王阳明,他提到当年王阳明当年(1517年)赣南剿匪,剿灭漳南匪患后,为使本地长治久安,凑清朝廷获批建立平和县,建县时本来是想将县城设在芦溪漳汀的。有这回事吗?有何根据?过去也常听人提出类似的疑问,小溪在明朝时无论在经济、人口、交通等方面都要比九峰有优势,为何不将平和县城设在小溪而设在九峰(原来叫河头大洋陂)?  前阵子还听到一位朋友讲起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当年
期刊
摘 要:民国时期,我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与制度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离婚被赋予了理论上的自由。但是妇女离婚仍面临种种事实上的不自由。本文以《妇女杂志》为中心,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同时与法律史结合,试图从法律的限制、家庭的羁绊、经济与生活的约束、道德的谴责,说明妇女在离婚中面临的种种不自由。  关键词:《妇女杂志》;民国妇女;离婚;不自由  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中,从来没有“离婚”一说,只有男子对女子的“七
期刊
《古诗十九首》的名字及其诗歌首见于梁代萧统所编《文选》卷二十九《杂诗上》,一般认为是东汉中后期无名氏文人的作品。马茂元先生指出:“《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总结了汉代乐府的光辉成就,替建安文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他正是由两汉发展到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足见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之高。不仅如此,一千多年来,它倍受历代诗论家的崇高评价。梁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评之“惊心动魄,一字千斤”;明谭元
期刊
摘 要:所有的建筑现象都是一定观念的反映,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出古人丰富的思想, 中国建筑正脊两端的鸱尾,其最初的命名或许是我国先民远古崇拜的遗留。  关键词:建筑;鸱尾  众所周知,我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构为主。木制骨架的构成特征使得顶部的屋脊形成坡度,坡度会导致瓦片下滑,建筑师于是在交梁上用铁钉进行固定。为了防止铁钉受到雨雪侵蚀,又在其外部覆盖以动物形象的琉璃构件。这些构件被称为吻兽、垂兽、戗兽
期刊
摘 要:明朝是西藏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一派格鲁派在此时创立。在宗喀巴的领导及帕竹政权支持下,格鲁派形成了以四大寺为主的寺院集团,初步确立了其最高领袖达赖喇嘛的活佛转世系统,并受到了明政府的关注及册封。虽然此时格鲁派作为藏传佛教权威地位还未稳固,政教合一的地位还未建立,但已经与蒙古势力和中央政府取得了联系,为以后五世达赖的掌握政权初步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格鲁派;建立发展;
期刊
摘 要: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增强文化底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将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完美融合更能体现语文的魅力和书法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书法;语文课堂;融合  目前,书法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大重点中学普及,开展的是有声有色,轰轰烈烈。农村中学也在初步尝试。书法教学也引起了学校领导和当地主管教育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将人文精神贯彻到教育中去”的理念在一定意义上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体育教育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了解大量的体育知识和运动常识,还能在道德品质上帮助学生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针对体育人文教育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育;人文教育;中学生道德品质;影响和作用  一、体育人文教育现
期刊
摘 要:乐感文化是典型的东方文化观念,罪感文化则是西方文化的代表。尽管东西方文化差异不能简单的归结为这两种观念的不同,但是乐感文化和罪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东西方文化的缩影。从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差异中,我们可以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得以更好的理解。因此,本文从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之文化起源,存在方式,以及显著特征三个方面浅析了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差异,进而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诠释。  关键词:乐感文化;罪
期刊
摘 要:我国对墨学的研究,清乾嘉以后,虽有少数学者开始研究墨学,但仅限于对《墨子》一书的考证、校勘。墨学的真正复兴,是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之后,但在墨子研究的鼎盛时期,大都选择远离政治、远离现实的墨辩逻辑和墨家科技论说。再加上一提到墨子,大家都知道“兼爱”,被认为无需再多研究,著名的学者谈及“兼爱”,并没有在深度和广度上再加以探究。本文从墨子思想的立场出发,说明墨子的这种无差等的爱并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