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很喜欢“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这句话,平和的心态是成功的前提。生活就是你想象的样子,每天快乐、积极地面对,生活就会阳光明媚,人生也会充满幸福和喜悦。
编者按:上海广播电视台作为中国创建最早的电视台之一,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最有价值的优质媒体平台和播出机构,自1993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举办第一届金话筒评奖以来,至今已有30多人次播音员主持人获得“金话筒奖”。2010年11月,在此届“金话筒奖”评选中,上海广播电视台共有3人获此殊荣,其中,施琰以《文化主题之夜—我从少先队走来》获电视主持作品“金话筒奖”。本期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上海广播电视台优秀节目主持人,2010年“金话筒”的获得者——施琰。
施琰,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甘肃兰州人,艺术硕士,曾先后供职于甘肃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和上海广播电视台。2006年在主持《新闻报道》期间,荣获上海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二等奖;2009年主持《密码情书》栏目,获得上海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同年,她揽获上海传媒人播音主持一等奖;2010年10 月获得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金话筒奖;2011年其主持的《市委书记俞正声专访》报道荣获上海广播电视一等奖。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您是从西北兰州走出来的,能给我们讲讲您的成长环境吗?南北文化差异还是存在的,您眼中的西北人是什么样的?
施琰(以下简称“施”):其实我的祖籍是江苏海门,父亲是五十年代从上海支援内地大西北而到了兰州,从此再没有离开。我是在兰州出生的,也是在兰州长大的。我对生我养我的土地有很深的感情。我的父母至今还在兰州生活,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他们更习惯这座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这一切注定了我与兰州、与西北有着割不断的情缘。南北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甚至于文化习俗以及人的性格特征方面还是有一些差异。西北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大漠荒原,而南方则是小桥流水。西北人与上海人相比,当然更粗犷质朴,但是也有很细腻的部分,一旦认可一个人,会全身心付出,不计得失,所以在兰州交的朋友,即便不是经常联络,心里的份量却没有丝毫减少。
记者:您的事业是从甘肃电视台开始的,在那里您和现在有名的朱军,水均益一起主持过节目,您觉得在甘肃电视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施:甘肃电视台是我事业的起点,16岁的时候就在那里主持中学生栏目《金色年华》,那也是甘肃台第一档由中学生主持的属于自己的电视节目,我也算得上是甘肃电视史上的第一个中学生主持人。至于和朱军搭档主持节目,大约是我在20岁的时候,那是一档类似于现在《快乐大本营》类的节目,叫做《花好月圆》。之后连续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我们搭档。朱军当时已经是非常有经验的主持人,而我主持晚会还是新手,所以他给了我很大帮助,应该算是我综艺主持方面的第一个老师。去年我荣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朱军还特地打来电话表示祝贺。和水均益合作是1996年,那时他还是《东方时空》的主持人,新闻主持人最大的特点是思维缜密理性,由于他本身也是兰州人,所以合作很默契,也成为了好朋友。在甘肃台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机会,由于当时主持人比较少,所以各种类型的节目都主持过,包括也尝试编辑记者工作,思维更加开阔,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记者:您的个性率真、感性,而主持新闻要求冷静、理性,您是如何转换自己的状态的?您觉得一个传媒人要给大众传达怎样的精神?
施:其实理性和感性并不是一对矛盾,关键看如何融合。最初主持新闻节目时,我也有过担心,怕自己过于感性,怕主持多了综艺类节目身上会少了新闻人的干练和知性。但时间是让两者相融的最好工具,并且感性不等于任性,在实践过程中我才真正意识到,没有感性作支撑的理性是空洞而生硬的。所有好的新闻主持人,身上一定多一些人文情怀,也就是所谓的感性元素。当然也有前提,作为新闻人,更要具有社会洞察力和思辨力,这一切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
主持人本身是公众人物,言行举止容易成为大众话题。尤其是新闻主播,传递的都是主流价值观,所以更有责任多一份自律。当然,即便是公众人物也未必有成为大众楷模的义务,所以我本身并非以此为使命行事,做事更喜欢自在从容;但是真善美是内心一直追求的,所做的事情也都是真心欢喜,至于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那也是额外的收获。
记者:当年您放弃甘肃的工作,追随一份感情去上海,作为一个北方人,初来上海这样的南方大都市,您会不会感觉到不适应?
施:爱情是一个完全个人的选择,在我初恋的那个年代,爱情只与爱情有关,无涉其他,非常单纯,所以才会有义无反顾。在我看来,爱情不能用值不值得来评价,只要曾经爱过,就该感恩。我很幸运,初恋就进入了婚姻,并且现在还在幸福中。人生总是不断面对取舍,即便当年因为选择了感情而让事业低迷,应该也不会抱怨,我是一个愿意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人。当然,事实上事业也并没有因为我第一选择感情而舍弃我,哈哈。刚到上海时,我更多的是以一个北方人的眼光审视这座城市,文化的差异确实带来了很多的不适应。以前北方人总有刻板印象,认为上海人是排外的,初到上海时我也带着这样的成见,也似乎真感受到了这样的回应。但时间久了会发现,如果预设立场,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而如果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那么就是境随心转。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欢迎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只有带着自信深入其中,才有体会。
记者:当初您选择放弃一切去北京读研,当时是怎么想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您都用什么方式来放松呢?
施:我个人的感觉是遇到瓶颈就要寻求突破,这是很自然的选择,“活到老,学到老”,任何时候多学习,多充实,总是没有错的。当时选择去读书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那几年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而且身边都是很优秀的人,在那个环境下一直不让自己松懈。这几年我还在不断读书,这本身该是一种生活态度。坦率地说我在生活中休闲的时间不算多,但是我明白劳逸结合的道理,所以只要有空就用来放松身心,身体是最重要的,爱惜自己的身体,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将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我喜欢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很有道理的,只要时间允许我首先想到的是出去旅游,多走走看看,是一件很令人惬意的事情。我也喜欢和朋友欢聚,现在的人生活快节奏,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只要有可能就会约朋友一起聚聚聊聊生活、工作等也是很好的。当然我也偶尔做做运动,主要是没时间。在我看来读书也是放松和汲氧的好方法,我读书很杂,没有很严格的一个标准,都是根据心情选择,什么都喜欢看看。最近看宗教类的书比较多,中央台和晶推荐了一本《次第花开》,很喜欢。
编者按:上海广播电视台作为中国创建最早的电视台之一,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最有价值的优质媒体平台和播出机构,自1993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举办第一届金话筒评奖以来,至今已有30多人次播音员主持人获得“金话筒奖”。2010年11月,在此届“金话筒奖”评选中,上海广播电视台共有3人获此殊荣,其中,施琰以《文化主题之夜—我从少先队走来》获电视主持作品“金话筒奖”。本期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上海广播电视台优秀节目主持人,2010年“金话筒”的获得者——施琰。
施琰,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甘肃兰州人,艺术硕士,曾先后供职于甘肃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和上海广播电视台。2006年在主持《新闻报道》期间,荣获上海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二等奖;2009年主持《密码情书》栏目,获得上海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同年,她揽获上海传媒人播音主持一等奖;2010年10 月获得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金话筒奖;2011年其主持的《市委书记俞正声专访》报道荣获上海广播电视一等奖。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您是从西北兰州走出来的,能给我们讲讲您的成长环境吗?南北文化差异还是存在的,您眼中的西北人是什么样的?
施琰(以下简称“施”):其实我的祖籍是江苏海门,父亲是五十年代从上海支援内地大西北而到了兰州,从此再没有离开。我是在兰州出生的,也是在兰州长大的。我对生我养我的土地有很深的感情。我的父母至今还在兰州生活,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他们更习惯这座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这一切注定了我与兰州、与西北有着割不断的情缘。南北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甚至于文化习俗以及人的性格特征方面还是有一些差异。西北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大漠荒原,而南方则是小桥流水。西北人与上海人相比,当然更粗犷质朴,但是也有很细腻的部分,一旦认可一个人,会全身心付出,不计得失,所以在兰州交的朋友,即便不是经常联络,心里的份量却没有丝毫减少。
记者:您的事业是从甘肃电视台开始的,在那里您和现在有名的朱军,水均益一起主持过节目,您觉得在甘肃电视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施:甘肃电视台是我事业的起点,16岁的时候就在那里主持中学生栏目《金色年华》,那也是甘肃台第一档由中学生主持的属于自己的电视节目,我也算得上是甘肃电视史上的第一个中学生主持人。至于和朱军搭档主持节目,大约是我在20岁的时候,那是一档类似于现在《快乐大本营》类的节目,叫做《花好月圆》。之后连续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我们搭档。朱军当时已经是非常有经验的主持人,而我主持晚会还是新手,所以他给了我很大帮助,应该算是我综艺主持方面的第一个老师。去年我荣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朱军还特地打来电话表示祝贺。和水均益合作是1996年,那时他还是《东方时空》的主持人,新闻主持人最大的特点是思维缜密理性,由于他本身也是兰州人,所以合作很默契,也成为了好朋友。在甘肃台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机会,由于当时主持人比较少,所以各种类型的节目都主持过,包括也尝试编辑记者工作,思维更加开阔,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记者:您的个性率真、感性,而主持新闻要求冷静、理性,您是如何转换自己的状态的?您觉得一个传媒人要给大众传达怎样的精神?
施:其实理性和感性并不是一对矛盾,关键看如何融合。最初主持新闻节目时,我也有过担心,怕自己过于感性,怕主持多了综艺类节目身上会少了新闻人的干练和知性。但时间是让两者相融的最好工具,并且感性不等于任性,在实践过程中我才真正意识到,没有感性作支撑的理性是空洞而生硬的。所有好的新闻主持人,身上一定多一些人文情怀,也就是所谓的感性元素。当然也有前提,作为新闻人,更要具有社会洞察力和思辨力,这一切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
主持人本身是公众人物,言行举止容易成为大众话题。尤其是新闻主播,传递的都是主流价值观,所以更有责任多一份自律。当然,即便是公众人物也未必有成为大众楷模的义务,所以我本身并非以此为使命行事,做事更喜欢自在从容;但是真善美是内心一直追求的,所做的事情也都是真心欢喜,至于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那也是额外的收获。
记者:当年您放弃甘肃的工作,追随一份感情去上海,作为一个北方人,初来上海这样的南方大都市,您会不会感觉到不适应?
施:爱情是一个完全个人的选择,在我初恋的那个年代,爱情只与爱情有关,无涉其他,非常单纯,所以才会有义无反顾。在我看来,爱情不能用值不值得来评价,只要曾经爱过,就该感恩。我很幸运,初恋就进入了婚姻,并且现在还在幸福中。人生总是不断面对取舍,即便当年因为选择了感情而让事业低迷,应该也不会抱怨,我是一个愿意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人。当然,事实上事业也并没有因为我第一选择感情而舍弃我,哈哈。刚到上海时,我更多的是以一个北方人的眼光审视这座城市,文化的差异确实带来了很多的不适应。以前北方人总有刻板印象,认为上海人是排外的,初到上海时我也带着这样的成见,也似乎真感受到了这样的回应。但时间久了会发现,如果预设立场,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而如果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那么就是境随心转。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欢迎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只有带着自信深入其中,才有体会。
记者:当初您选择放弃一切去北京读研,当时是怎么想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您都用什么方式来放松呢?
施:我个人的感觉是遇到瓶颈就要寻求突破,这是很自然的选择,“活到老,学到老”,任何时候多学习,多充实,总是没有错的。当时选择去读书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那几年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而且身边都是很优秀的人,在那个环境下一直不让自己松懈。这几年我还在不断读书,这本身该是一种生活态度。坦率地说我在生活中休闲的时间不算多,但是我明白劳逸结合的道理,所以只要有空就用来放松身心,身体是最重要的,爱惜自己的身体,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将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我喜欢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很有道理的,只要时间允许我首先想到的是出去旅游,多走走看看,是一件很令人惬意的事情。我也喜欢和朋友欢聚,现在的人生活快节奏,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只要有可能就会约朋友一起聚聚聊聊生活、工作等也是很好的。当然我也偶尔做做运动,主要是没时间。在我看来读书也是放松和汲氧的好方法,我读书很杂,没有很严格的一个标准,都是根据心情选择,什么都喜欢看看。最近看宗教类的书比较多,中央台和晶推荐了一本《次第花开》,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