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路人”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语文课程标准从生本主义教育理念出发,突出人文关怀,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推进者、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正将学生由台下推向台前,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引路人。基于这样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需要教师拥有“一潭活水”作为支撑,多与学生平等对话,自觉参与学习的探讨,倾听学生的建言,帮助他们在自由、民主、和諧的学习情境中大胆倾诉,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性互动,让语文更有韵味和意义。
  一、尊重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关注需求
  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主线和灵魂,更是师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的重要载体。以尊重和信任学生为前提,多给学生自由对话和主动展现的机会,定能利于他们在真正探知的基础上产生丰富感触。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深入观察,定能利于学生在真正深入探知的基础上获得不一样的认知。尊重学生的意见,能够让他们在尽情抒发的过程中开阔视野。
  如在《阿房宫赋》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当前较为流行的宫廷剧,播放《芈月传》《步步惊心》等影视片段,建议学生从皇宫的富丽堂皇中感受阶级矛盾,从中感受“朱门酒肉臭”的社会现实。很多学生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角度主动梳理相应的信息,对当时的暴政形成一定的印象。很多学生在秦王宫的奢靡中看到了其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后来当政者应该引以为鉴的地方。
  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切入点,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与学生进行内心深处的指点、对话,定能给学生更多发表见解的时机,让他们发出最为强烈的心声。
  二、走下讲台的俯身倾听者,启发思考
  倾听是一门艺术,更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巧。多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意见,定能获得更多的感知。多走下讲台倾听,近距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而给学生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教师重视学生的意见,多鼓励他们发表见解,给他们更多的启发。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可利用马丁·路德·金在演讲时的背景资料,不妨鼓励学生思考:“从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中你读到了什么?”很多学生围绕民主、民族、平等等方面的内容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这种梦想更多的是为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号角,吹响了黑人前进的号角。”有的学生说:“从梦想中我们发现作者希望更多黑人团结起来,打破种族主义的窠臼,为自己争得平等。”有的学生说;“这种梦想是为黑人争取解放的旗帜,能够为民族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多从学生的意见中发现精彩的观点,利于学生在主动建言献策的过程中生成多样化的感知,利于其在真正深入探知中产生丰富的感触认知。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意见,定能利于其在真正参与交流中获得深度感知。
  教师多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意见,利于他们在真正大胆表达和主动建言献策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认知体验。重视学生的不同意见,多给他们相应的指点,鼓励他们从相关的词汇、语境中主动收集相应的信息,定能利于他们生成多元化感知,利于他们真正说出自己的心声,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思和认知。
  三、鼓掌喝彩的快乐欣赏者,激励肯定
  学生的潜能不可小觑,都有着无穷的精彩。学生在课堂上的美丽需要教师予以关注,多从他们的闪光点与精彩处予以欣赏,定能给他们更多的启发。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多关注他们的长处,能够让他们在展示自我美丽风采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让课堂真正成为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多给学生课堂展示的机会,定能利于学生在不断展现的过程中集思广益,获得多样化发展机会。
  如在《陈情表》教学中,根据孝道主题,不妨建议学生多展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深刻感知。有的学生通过画报展示的形式,收集了父母关心自己的相关照片,展示了自己备受感动的心声语言。有的学生则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了自己对《陈情表》的深刻理解,感受其中特有的人文关怀,也让其他学生在深受启发的过程中接受了教育。有的学生则是针对孝道主题,主动演唱了《烛光里的妈妈》《父亲》等感人至深的歌曲,能够让其他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产生深刻印象。
  结合学生的学习闪光点,多鼓励他们总结经验方法,定能利于他们在不断深入探知和主动展示中获得丰富感知。多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多在他们的精彩之处予以喝彩,多给他们掌声鼓励,定能利于他们在不断展现自我的过程中保持高涨的学习激情,给他们更多启发和鼓舞。
  如前所述,基于学生鲜明个性和鲜活思想需求,多换位思考和因材施教,定能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和新鲜感的基础上形成更深刻的感知和印象,利于学生在自由、快乐、平等的参与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探知问题,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教师多走下讲台,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定能让学生在真正敢于表达和大胆倾诉的过程中生成质疑与合作意识,在主动表达中获得深度理解感知。这种“教”攀着“学”和“学”活化“教”,定能让教师越教越轻松,在教学中更加怡然自得。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214200)
其他文献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由于诗词具有自身的一些艺术特性,加上时代久远、学生知识积累少、艺术素养不够等方面的原因,学生读不懂诗词,整体的鉴赏水平低,诗词鉴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成了教师与学生的一块伤心地。如何让学生读懂诗词,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语文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思考。  一、推敲诗题,把握诗歌标题的暗示性  诗题犹如眼睛,透过它可以让我们捕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属中医“暴盲”、“视瞻昏渺”范畴,是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1]。目前,临床治疗尚无特效疗法,多数患者难以恢复视力,故预后较
在古诗词教学中,最有效也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情境化教学。对于学生而言,由于诗词的句式、意象和所要表达的深层次情感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或者考试过程中难以理解。情境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但是在某一些环节难以模拟情境。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就可以完美地进行弥补,最终提高情境化教学的質量。  一、情境化教学的优势  众所周知,古诗词用寥寥数语就可以描述大量的情
采用合成氮、尿素、三聚腈胺生产过程中废氨水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得到副产物硫酸铵且无废水产生,稀硫酸铵利用炉气的温度进行浓缩,从而节约能源。该技术尤其在氮肥行业、焦化
当代家庭最缺少以下几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