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了不少音乐老师的评优课和教学能手评选课,这让我大开了眼界:他们善于营造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律动到用学习用具模仿各种声音,从学说、学唱到演练,整节课环环相扣。的确,创新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有些课,我却觉得在实践创新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走入了误区,在这里写下来,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误区一:把学生箍得太紧。创新教学的目的很明确,旨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作技能,如让学生编创歌词、编曲等等。前不久听过这样一堂课,是学习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歌曲《小青蛙找家》,在学会歌曲之后,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编创歌词。这一做法确有新意,学生也跃跃欲试,但老师接下来的做法却有些让人失望,为何呢?因为老师没有富有激情地去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编创,而是把事先准备好的歌词填上去,让学生照着读了几遍。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心里刚刚燃起的创作火焰很快熄灭了,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老师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编创,学生会填出更多更美的词。课堂上老师也设计了不少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思索、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时,举手踊跃,发言积极,但这就是老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吗?其实,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老师的问题去思考,去总结。在这看似活跃的背后,学生的思维早已被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紧紧地控制住了。
误区二:追求形式。不少的评优课用上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使教学活动多样化、立体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有的老师是把课件的制作放在首位,准备的资料丰富多彩,却忽视了教学过程这一重要环节。如:在听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在北京的金山上》时,课一开始老师边让学生聆听歌曲《青藏高原》,边看VCD片,其目的是想让学生了解西藏的基本情况以及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能歌善舞等等。但老师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放图片、放歌曲,不讲解,不去鼓励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收获等。放完了《青藏高原》,老师接着又放《北京的金山上》。这时,老师只介绍了这首歌的演唱者是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而没介绍歌曲内容,没引导、启发学生去感受这首歌的特点、情绪及演唱形式,也没让学生感受一下藏族舞蹈的特点,更没带动学生随音乐跳一跳。一节课下来,除了看图就是听音乐。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学生因为没了兴趣,纪律乱糟糟,老师心一慌,下一环节讲什么、怎么上,也不知所措。一节课下来,学生连一首歌也没学会。
误区三:牵着学生走。音乐课堂需要的不光是外表的热闹,更需要的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表现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不少的音乐课,从整体来看,构思完整,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教学过程似行云流水,学生活动井然有序。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积极参与,想尽办法安排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都有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参与”的场面,来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在听《小雨沙沙》一课时,从课堂一开始的组织教学,到让学生看图听音乐;再到让学生在黑板上粘贴事先剪好的小草、小鸟、小树、小虫;再让学生用准备好的道具模仿风声、春雷声、小雨“沙沙”声、鸟叫声;又领着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学唱歌曲;最后让学生表演和用打击乐器伴奏等等。整个过程确实是一环扣一环,师生配合得浑然一体。一堂课下来,看起来很完美,但细考虑一下,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了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了吗?没有,事实上,每一个教学环节老师只是领着学生走了一遍,整个过程是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不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不去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在音乐课程改革中,创新教学要走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审美修养的路子。上好一堂音乐课,教师除了要“吃透”《音乐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依靠教师本人的条件或素质把它充分地展示出来,并关注学生的学和精心设计教案外,还应把所学歌曲充分唱好、弹熟并深刻理解其艺术内涵,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密水小学)
误区一:把学生箍得太紧。创新教学的目的很明确,旨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作技能,如让学生编创歌词、编曲等等。前不久听过这样一堂课,是学习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歌曲《小青蛙找家》,在学会歌曲之后,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编创歌词。这一做法确有新意,学生也跃跃欲试,但老师接下来的做法却有些让人失望,为何呢?因为老师没有富有激情地去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编创,而是把事先准备好的歌词填上去,让学生照着读了几遍。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心里刚刚燃起的创作火焰很快熄灭了,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老师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编创,学生会填出更多更美的词。课堂上老师也设计了不少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思索、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时,举手踊跃,发言积极,但这就是老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吗?其实,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老师的问题去思考,去总结。在这看似活跃的背后,学生的思维早已被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紧紧地控制住了。
误区二:追求形式。不少的评优课用上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使教学活动多样化、立体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有的老师是把课件的制作放在首位,准备的资料丰富多彩,却忽视了教学过程这一重要环节。如:在听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在北京的金山上》时,课一开始老师边让学生聆听歌曲《青藏高原》,边看VCD片,其目的是想让学生了解西藏的基本情况以及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能歌善舞等等。但老师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放图片、放歌曲,不讲解,不去鼓励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收获等。放完了《青藏高原》,老师接着又放《北京的金山上》。这时,老师只介绍了这首歌的演唱者是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而没介绍歌曲内容,没引导、启发学生去感受这首歌的特点、情绪及演唱形式,也没让学生感受一下藏族舞蹈的特点,更没带动学生随音乐跳一跳。一节课下来,除了看图就是听音乐。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学生因为没了兴趣,纪律乱糟糟,老师心一慌,下一环节讲什么、怎么上,也不知所措。一节课下来,学生连一首歌也没学会。
误区三:牵着学生走。音乐课堂需要的不光是外表的热闹,更需要的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表现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不少的音乐课,从整体来看,构思完整,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教学过程似行云流水,学生活动井然有序。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积极参与,想尽办法安排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都有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参与”的场面,来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在听《小雨沙沙》一课时,从课堂一开始的组织教学,到让学生看图听音乐;再到让学生在黑板上粘贴事先剪好的小草、小鸟、小树、小虫;再让学生用准备好的道具模仿风声、春雷声、小雨“沙沙”声、鸟叫声;又领着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学唱歌曲;最后让学生表演和用打击乐器伴奏等等。整个过程确实是一环扣一环,师生配合得浑然一体。一堂课下来,看起来很完美,但细考虑一下,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了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了吗?没有,事实上,每一个教学环节老师只是领着学生走了一遍,整个过程是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不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不去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在音乐课程改革中,创新教学要走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审美修养的路子。上好一堂音乐课,教师除了要“吃透”《音乐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依靠教师本人的条件或素质把它充分地展示出来,并关注学生的学和精心设计教案外,还应把所学歌曲充分唱好、弹熟并深刻理解其艺术内涵,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密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