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抢救急性昏迷病人的护理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112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基层卫生院抢救急性昏迷病人的护理措施。
  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昏迷32例患者的抢救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
  结果:32例患者抢救成功28例,占87.5%,死亡4例,占12.5%。
  结论:护理人员在对急性昏迷患者抢救中,要积极的发挥主动性,运用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与医生密切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也利于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机率。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急性昏迷护理措施抢救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77-02
  昏迷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对外界的刺激没有反应或者是伴有病态反射;失去了对环境与自身感知力[1]。其病情危重、发展较快速,所以要求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要争分夺秒给予抢救处理。本文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昏迷患者32例的抢救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昏迷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在32—71岁,平均年龄为45.2±11.5岁。疾病类型分为:急性的脑血管疾病19例;糖尿病并发症11例;酒精中毒2例。昏迷程度分为:轻度17例;中度15例;重度2例。
  1.2方法。给予及时诊断: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原因、病史以及发病的情况,确定昏迷的状态。尽快给予患者辅助性的检查,除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外,对糖尿病患者要急查血糖;对慢性内科疾病患者要进行生化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对饮酒或吃药物的患者,对其排泄物与呕吐物尽快送检;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因我院的医疗设备及技术水平的不足,不能给予解决,要尽快转院处理。
  1.3护理。
  1.3.1急救期的护理:护理人员要立即给予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以及观察其瞳孔、神志等,不但要在患者临床表现中寻找线索,还要仔细询问陪同人员,以求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加强呼吸道护理,患者取平卧位,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要确保呼吸道畅通[2],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快速建立起静脉通道,利于各种急救药品的输入。另外要采送标本,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室的依据。
  1.3.2昏迷期的护理:第一,急救之后,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整体的护理,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呼吸阻塞是致昏迷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其常见的原因有:呼吸道内分泌物的积聚;因缺氧使患者全身的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舌根后坠,致呼吸道阻塞;昏迷患者易发生声带的吸气性痉挛;分泌物与呕吐物误吸,阻塞呼吸道[3]。患者要取平卧位,并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出现误吸与舌后坠现象。第二,患者有痰时,要及时给予吸出,吸痰管要每次更换,预防合并感染。对痰液黏稠的患者,要给予雾化吸入,吸入的药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选择。第三,定时有意识地对患者感官给予刺激,帮助其恢复知觉。第四,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指导家属给予患者定时按摩皮肤,对骨突出部位要使用垫气圈。第五,眼睛护理:昏迷患者眼睛闭合不全,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对眼部清洗一次,覆盖眼罩[4]。若患者有异常情况,要立即汇报医生。
  1.3.3转院制度:对我院目前条件还不能给予救治的昏迷患者,经主治医师会诊,科主任同意后给予转院。首先对患者给予积极的抢救处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转院,由我院的医生与护理人员护送达上级医院。转院前要将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与家属讲解清楚,并让其签字。
  2结果
  32例患者抢救成功28例,占87.5%,死亡4例,占12.5%。4例死亡病例中,3例为转至上级医院治疗无效后死亡;1例病例为药物中毒,抢救无效后死亡。在本院治疗的患者19例均没有出现护理并发症,治愈出院。
  3讨论
  急诊昏迷患者病情危急,病死率较高。虽然大部分患者是因病情危重而死亡,但部分患者还有救治的希望,若争取抢救时机,还有存活的机会。护理人员接触患者时间与医生相比,时间要长,大部分的观察都要由护理人员完成,所以在急诊科,护理人员在抢救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在对急性昏迷患者抢救中,要积极的发挥主动性,运用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与医生密切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也利于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机率。
  参考文献
  [1]李蕊.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34):1264—1265
  [2]王茂荣.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1):251—252
  [3]程淑臣.156例昏迷病人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4):43
  [4]余淑英.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J].吉林医学.2011(12):85—86
其他文献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半小时以上,伴烦躁不安,出汗、濒死感,甚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有典型改变,如救治及时,护理恰当,常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要求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以便第一时间给予治疗和处理,并严防并发症的发生。出院前谨慎地进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核素或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测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选择进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颅脑肿瘤开颅手术患者手术前期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通过对20例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并加强术前的整体护理而达到有效的心理护理。  结果:通过提高对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的认识,采取措施,消除患者术前焦虑紧张情绪及对手术环境的恐惧,使得患者手术顺利完成。  结论:给予耐心、连续、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顺利通过手术,利于术后
期刊
摘要:对于严重复合伤的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人员娴熟的救护技术,能为病人赢得时间,获得救治保证;复合伤病人的急救原则是给予气道管理,呼吸循环功能支持和局部伤口的处理;做好评估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不仅应具备系统的急救护理理论,而且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才能在急救中做到动作敏捷、准确、有效、忙而不乱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严重复合伤病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和分析目标教学法在肾内科实习医师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调查对象为在我院肾内科实习的100名医师生,按时间不同将其分为教学组和传统组,对50名教学组医师实习生采用目标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对50名传统组医师实习生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待实习结束时对2组医师实习生进行考试,对比2组专科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操作能力的不同进行研究探讨。  结果:2组通过成绩比较,得出采用目标教学方法带教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  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50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为观察组,行加强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感染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发病10例,占6.67%,未发病140例,占93.33%,对照组发病36例,占24%,未发病114例,占76%。  结论:两组间置管相关性感染发病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
期刊
摘要:手术伤口感染是外科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在医院普外科中,由于手术而引起的切口感染是非常常见的,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需分析切口感染原因,并加强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控制。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切口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68-02  手术伤口感染是外科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伤口感染是指发生在术后30个小时以内、与
期刊
摘要:目的: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解决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反应的防治护理问题。  方法:对22例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病人,应用计算机网络文献检索,进行原因分析,确定结论,制定防治对策,再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自身对照。  结果:经过循证、设定个体化疗法和护理干预前后1个月22例患者透析性低血压总发生率明显降低。  结论:循证护理以病人为中心,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丰富专科知识,提高患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住院老年患者的跌倒原因与护理防范措施。  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院跌倒老年患者30例,将其发生跌倒的原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结果: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有: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护理因素等。  结论: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预防措施不能单一化,应采取科学方法给予综合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骨折后关节僵硬的原因和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医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患者关节附近在出现骨折情况后,容易出现僵硬的原因主要和医护人员与医生缺乏沟通,和对患者的骨折程度认识不足所引起,在此基础上也没有为患者提供一个合理的健康指导,造成患者对骨折认识的不够,在后期的恢复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情,同时医院对患者在出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银屑病患者运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130例老年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性。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