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受到很大威胁。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环境保护让位于发展经济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已经刻不容缓。我国已经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可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关键词:推进;生态保护;措施
一、引言: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依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加强节能减排,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發展之路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扭转一些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应充分考虑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承载能力,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三、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企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没有把环境和生态因素优先考虑,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破坏了生态环境。
2.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工作经费紧张,一些基层环保局没有财政拨款,环境监测设备老化,环保执法手段和装备落后。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影响了环保事业的进程。
3.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难以到位
经济的发展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规划,在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一些小作坊和企业随意制造垃圾,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有规划目标,但是一旦考虑经济发展,那些破坏环境的项目出现在经济规划中,就全然不受环保规划的影响;或一旦注意到资金、人力、物力的实际流向时,就会注重经济增长计划,而非环保计划。
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强化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必须使全社会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要围绕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深入进行、环境区情教育,不断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组织开展多途径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有计划地对各级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以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和清洁生产等为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提高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能力。
2.加强领导,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机制,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和协高,建立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要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到实处。层层推进各级政府任期和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管理、资源开发项目的管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责任状。同时,实行各级政府与其林业、农业国土资源、水利、土地和畜牧等有关部门签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状,使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制落到实处。由各级环保部门代表本级政府考核完成情况,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要进一步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把本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考虑,综合平衡,保证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投入要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的各项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程序,实行对重大经济决策、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反映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体现经济、环境效益。
3.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行使统一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4.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各级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非法开发建设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快我区的环境立法,抓紧制定《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资源开发环境管理条例》,《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范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管理,对有法不依,造成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件,要严肃查处。要继续推进自治区“13211”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我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五、结束语: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政府资金的投入,还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为下一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海帆.通海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李效军,陈翔.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1年05期.
[3]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社会科学家,2000(05).
[4]彭重华.长株潭(CZT)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
关键词:推进;生态保护;措施
一、引言: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依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加强节能减排,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發展之路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扭转一些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应充分考虑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承载能力,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三、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企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没有把环境和生态因素优先考虑,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破坏了生态环境。
2.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工作经费紧张,一些基层环保局没有财政拨款,环境监测设备老化,环保执法手段和装备落后。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影响了环保事业的进程。
3.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难以到位
经济的发展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规划,在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一些小作坊和企业随意制造垃圾,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有规划目标,但是一旦考虑经济发展,那些破坏环境的项目出现在经济规划中,就全然不受环保规划的影响;或一旦注意到资金、人力、物力的实际流向时,就会注重经济增长计划,而非环保计划。
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强化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必须使全社会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要围绕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深入进行、环境区情教育,不断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组织开展多途径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有计划地对各级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以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和清洁生产等为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提高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能力。
2.加强领导,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机制,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和协高,建立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要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到实处。层层推进各级政府任期和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管理、资源开发项目的管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责任状。同时,实行各级政府与其林业、农业国土资源、水利、土地和畜牧等有关部门签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状,使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制落到实处。由各级环保部门代表本级政府考核完成情况,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要进一步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把本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考虑,综合平衡,保证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投入要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的各项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程序,实行对重大经济决策、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反映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体现经济、环境效益。
3.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行使统一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4.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各级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非法开发建设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快我区的环境立法,抓紧制定《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资源开发环境管理条例》,《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范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管理,对有法不依,造成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件,要严肃查处。要继续推进自治区“13211”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我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五、结束语: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政府资金的投入,还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为下一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海帆.通海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李效军,陈翔.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1年05期.
[3]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社会科学家,2000(05).
[4]彭重华.长株潭(CZT)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