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从社会距离和学习者个人的心理距离探讨了在自然环境中习得第二语言,为学习者深入学习第二语言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回顾了文化适应模式的基本内容,接着分别对我国在自然环境中习得二语和在外语教学环境下习得二语的习得者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目的语环境下较之在外语教学环境下有优势,更有利于二语习得。
关键词:文化适应模式;社会距离;心理距离;外语教学
作者简介:陈红平(1967-),女,天津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刘维(1987-),女,湖南株洲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河北 保定 071003)
John 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理论首先从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速度和成效方面为什么存在显著差异。其理论建立基础是在自然环境下的二语习得,学习者社团处在目的语社团中。对二语学习的中国人,可从两个角度考虑文化适应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一是中国人在国外工作或留学,即处于目的语环境中习得二语。二是中国人在中国这一以汉语作为母语的大环境下,在课堂中习得第二语言。
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化适应模式理论,接着分别从文化适应模式对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二语与在非目的语环境中习得二语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提高二语习得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文化适应理论
1.含义
Schumann提出“文化适应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1]文化适应是二语习得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二语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文化的适应程度将制约第二语言水平。”
Schumann把文化适应按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结合方式分为两类:第一类学习者把目的语社团作为参照系,希望被它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完全同化。第二类学习者则希望与目的语社团进行社会结合,心理上对它的语言开放,但不愿被它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化。[2]Schumann强调,这两种文化适应均能有效地促进第二类语言习得的发展。
2.影响文化适应的两个因素
(1)社会距离与文化适应。社会距离指学习者被目的语社团容纳并与之接触的程度。[1]社会距离由体现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关系的一系列社会因素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显性:在政治、经济、技术等领域,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的地位是平等的,不是一方优于另一方。
2)结合方式:学习者社团是被目的语社团同化,还是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或是二者兼顾,既适应目的语文化,又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沿袭自己的文化方式。
3)封闭性:两社团被各自的学校、教堂、医院等社会设施隔离的程度。
4)凝聚性:学习者社团以圈内交往还是圈际交往为主。前者具有凝聚性,后者则无。
5)学习者社团规模的大小。
6)文化和谐性:两社团文化是相近还是相异。
7)社团的态度:两社团对彼此所持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
8)打算居留时限: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社区居留时间长短。
Schumann认为,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之间的社会距离是制约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2]因为决定社会距离的社会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动机,其中包括对目的语及社团的态度,目的语输入的品质和数量及总体学习环境的优劣。能带来“优质”的学习环境及质和量均合乎要求的目的语输入的社会因素应具有以下特征:学习者与目的语社会平等,均希望前者被后者同化;两社团自我封闭性小;学习者社团规模大且缺乏凝聚性;两社团的文化冲突不大;两社团对彼此有好感;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语地区长期居留。若上述各社会变量呈现相反的特征,会对文化适应和语言习得构成障碍。[2]
(2)心理距离与文化适应。心理距离指学习者对目的语及社团的总体心理感受,它与个体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适应程度有关,属个人情感变量。[2]心理距离主要由以下几种心理因素决定。
1)语言冲突: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体验的困惑和恐惧。
2)文化冲突:学习者在接触一种新文化时所产生的焦虑和失落感。
3)动机:学习者学习目的及为达到该目的而作出的努力。动机分为结合型和工具型。抱前种动机的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生活,后一种动机的学习者则仅为达到某一具体目的而学习目的语,如通过某一考试,获得某一职位,出国深造等。[2]
4)自我透性:学习者的话语自我塑性和僵化程度。语言自我是指外语学习者在母语习得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并具有保护性能的一种心理屏障。[2]对外语学习的心理抑制作用越强,自我透性越弱,语言信息就越不容易吸收。
二、在自然环境中的二语习得
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是针对在自然环境下习得二语提出来的。该模式的对象是在自然环境下的二语习得,这些人都远离母语文化社会,侨居在目的语社会中。Schumann认为,在自然语言环境下习得二语时,心理因素的作用不如社会因素明显。[1]
对处于目的语环境下的二语习得者而言,社会因素对他们的影响相当大。
1.社会显性
在欧美生活的中国人普遍觉得生活受到平等待遇,对二语习得有促进作用。
2.结合方式
在目的语国家生活,学习者大多受外国文化影响,生活方式慢慢向当地习俗转变。如很多到美国留学或工作的人,也到教堂做礼拜,甚至有些人开始向基督教徒转变,他们与当地文化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非常有利于促进二语习得。
3.封闭性
在目的语环境下的二语习得者基本不存在封闭性这一制约因素。
4.凝聚性
在目的语环境中,即便最为内向的人都不可避免要与当地居民交流,他们一般不会局限于社团圈内交往。
5.学习者社团规模
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中国人到海外求学、求职人数日益增长,社团规模日益扩大。
6.文化和谐性
因历史文化传统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因此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二语有一定阻碍。[1]这就要求在目的语国家的二语习得者尽快了解当地文化、习俗,避免语言学习时出现文化冲突。
7.社团态度
随着国际和平的日益加强,国家之间和睦相处,对习得二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8.居留时限
一部分海外留学人员打算长期在外居住,甚至定居。在目的语环境下习得二语有一定优势。[2]
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在目的语环境下的二语习得者也有一些影响。如刚到目的语环境中,大多数人因语言冲突,交流出现困难,进而产生矛盾。这对二语习得会造成一定的障碍,有人因经不起语言冲突而放弃在外学习或工作的机会,使二语习得无法正常进行。
三、外语教学环境中的二语习得
在外语教学环境下,学习者不能与目的语社团直接接触,反映社团关系的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的作用更加明显。如何帮学习者克服文化冲突,选择合适的学习动机,跨越语言自我的心理屏障,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需重要考虑的问题。[3]我们从以下八个方面看一下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环境。
1.社会显性
近年来,英语学习空前高涨。
2.结合方式
在我国,部分学习者有被目的语同化的心理倾向,部分学生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目的语社团文化只抱着了解的态度。
3.封闭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动力加大。
4.凝聚性
常与目的语社团交往的人学习外语兴趣浓厚。
5.学习者社团规模
在中国学习外语的群体越来越大,这里面有小学生,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
6.文化和谐性
随着交流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性加强。
7.社团态度
基本肯定。
8.打算居留时限
零。
可看出,在我国外语教学环境下习得二语的社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的,但仍有一些不利因素。我们应根据文化适应模式,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第一,创造真实的教室环境。在教室里布置目的语国家的画册等,创造可视的目的语社团环境。
第二,利用当地的目的语社团。很多学校都聘请外教,大城市中有很多的外籍人员,他们构成一个近似的目的语社团,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二语习得环境。学生可到他们的居住地与其交流,促进二语习得。
第三,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将一批学生送出国,使他们在目的语留居时间由零变为一定期限,真实体验目的语社团文化,降低封闭性和凝聚性。
四、结语
Schumann的外语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对我国二语习得者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借鉴模式。在目的语环境下习得二语较之在外语教学环境下习得二语在社会距离上有优势,更有利于二语习得。而在外语教学环境下习得二语,既要考虑到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遵循的共同规律,又要考虑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努力创造有利于习得二语的环境。
参考文献:
[1]Schumann,J.The Pidginization Process:A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78.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王宗炎.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郝魁府)
关键词:文化适应模式;社会距离;心理距离;外语教学
作者简介:陈红平(1967-),女,天津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刘维(1987-),女,湖南株洲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河北 保定 071003)
John 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理论首先从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速度和成效方面为什么存在显著差异。其理论建立基础是在自然环境下的二语习得,学习者社团处在目的语社团中。对二语学习的中国人,可从两个角度考虑文化适应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一是中国人在国外工作或留学,即处于目的语环境中习得二语。二是中国人在中国这一以汉语作为母语的大环境下,在课堂中习得第二语言。
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化适应模式理论,接着分别从文化适应模式对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二语与在非目的语环境中习得二语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提高二语习得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文化适应理论
1.含义
Schumann提出“文化适应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1]文化适应是二语习得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二语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文化的适应程度将制约第二语言水平。”
Schumann把文化适应按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结合方式分为两类:第一类学习者把目的语社团作为参照系,希望被它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完全同化。第二类学习者则希望与目的语社团进行社会结合,心理上对它的语言开放,但不愿被它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化。[2]Schumann强调,这两种文化适应均能有效地促进第二类语言习得的发展。
2.影响文化适应的两个因素
(1)社会距离与文化适应。社会距离指学习者被目的语社团容纳并与之接触的程度。[1]社会距离由体现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关系的一系列社会因素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显性:在政治、经济、技术等领域,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的地位是平等的,不是一方优于另一方。
2)结合方式:学习者社团是被目的语社团同化,还是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或是二者兼顾,既适应目的语文化,又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沿袭自己的文化方式。
3)封闭性:两社团被各自的学校、教堂、医院等社会设施隔离的程度。
4)凝聚性:学习者社团以圈内交往还是圈际交往为主。前者具有凝聚性,后者则无。
5)学习者社团规模的大小。
6)文化和谐性:两社团文化是相近还是相异。
7)社团的态度:两社团对彼此所持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
8)打算居留时限: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社区居留时间长短。
Schumann认为,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之间的社会距离是制约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2]因为决定社会距离的社会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动机,其中包括对目的语及社团的态度,目的语输入的品质和数量及总体学习环境的优劣。能带来“优质”的学习环境及质和量均合乎要求的目的语输入的社会因素应具有以下特征:学习者与目的语社会平等,均希望前者被后者同化;两社团自我封闭性小;学习者社团规模大且缺乏凝聚性;两社团的文化冲突不大;两社团对彼此有好感;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语地区长期居留。若上述各社会变量呈现相反的特征,会对文化适应和语言习得构成障碍。[2]
(2)心理距离与文化适应。心理距离指学习者对目的语及社团的总体心理感受,它与个体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适应程度有关,属个人情感变量。[2]心理距离主要由以下几种心理因素决定。
1)语言冲突: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体验的困惑和恐惧。
2)文化冲突:学习者在接触一种新文化时所产生的焦虑和失落感。
3)动机:学习者学习目的及为达到该目的而作出的努力。动机分为结合型和工具型。抱前种动机的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生活,后一种动机的学习者则仅为达到某一具体目的而学习目的语,如通过某一考试,获得某一职位,出国深造等。[2]
4)自我透性:学习者的话语自我塑性和僵化程度。语言自我是指外语学习者在母语习得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并具有保护性能的一种心理屏障。[2]对外语学习的心理抑制作用越强,自我透性越弱,语言信息就越不容易吸收。
二、在自然环境中的二语习得
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是针对在自然环境下习得二语提出来的。该模式的对象是在自然环境下的二语习得,这些人都远离母语文化社会,侨居在目的语社会中。Schumann认为,在自然语言环境下习得二语时,心理因素的作用不如社会因素明显。[1]
对处于目的语环境下的二语习得者而言,社会因素对他们的影响相当大。
1.社会显性
在欧美生活的中国人普遍觉得生活受到平等待遇,对二语习得有促进作用。
2.结合方式
在目的语国家生活,学习者大多受外国文化影响,生活方式慢慢向当地习俗转变。如很多到美国留学或工作的人,也到教堂做礼拜,甚至有些人开始向基督教徒转变,他们与当地文化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非常有利于促进二语习得。
3.封闭性
在目的语环境下的二语习得者基本不存在封闭性这一制约因素。
4.凝聚性
在目的语环境中,即便最为内向的人都不可避免要与当地居民交流,他们一般不会局限于社团圈内交往。
5.学习者社团规模
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中国人到海外求学、求职人数日益增长,社团规模日益扩大。
6.文化和谐性
因历史文化传统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因此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二语有一定阻碍。[1]这就要求在目的语国家的二语习得者尽快了解当地文化、习俗,避免语言学习时出现文化冲突。
7.社团态度
随着国际和平的日益加强,国家之间和睦相处,对习得二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8.居留时限
一部分海外留学人员打算长期在外居住,甚至定居。在目的语环境下习得二语有一定优势。[2]
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在目的语环境下的二语习得者也有一些影响。如刚到目的语环境中,大多数人因语言冲突,交流出现困难,进而产生矛盾。这对二语习得会造成一定的障碍,有人因经不起语言冲突而放弃在外学习或工作的机会,使二语习得无法正常进行。
三、外语教学环境中的二语习得
在外语教学环境下,学习者不能与目的语社团直接接触,反映社团关系的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的作用更加明显。如何帮学习者克服文化冲突,选择合适的学习动机,跨越语言自我的心理屏障,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需重要考虑的问题。[3]我们从以下八个方面看一下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环境。
1.社会显性
近年来,英语学习空前高涨。
2.结合方式
在我国,部分学习者有被目的语同化的心理倾向,部分学生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目的语社团文化只抱着了解的态度。
3.封闭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动力加大。
4.凝聚性
常与目的语社团交往的人学习外语兴趣浓厚。
5.学习者社团规模
在中国学习外语的群体越来越大,这里面有小学生,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
6.文化和谐性
随着交流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性加强。
7.社团态度
基本肯定。
8.打算居留时限
零。
可看出,在我国外语教学环境下习得二语的社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的,但仍有一些不利因素。我们应根据文化适应模式,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第一,创造真实的教室环境。在教室里布置目的语国家的画册等,创造可视的目的语社团环境。
第二,利用当地的目的语社团。很多学校都聘请外教,大城市中有很多的外籍人员,他们构成一个近似的目的语社团,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二语习得环境。学生可到他们的居住地与其交流,促进二语习得。
第三,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将一批学生送出国,使他们在目的语留居时间由零变为一定期限,真实体验目的语社团文化,降低封闭性和凝聚性。
四、结语
Schumann的外语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对我国二语习得者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借鉴模式。在目的语环境下习得二语较之在外语教学环境下习得二语在社会距离上有优势,更有利于二语习得。而在外语教学环境下习得二语,既要考虑到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遵循的共同规律,又要考虑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努力创造有利于习得二语的环境。
参考文献:
[1]Schumann,J.The Pidginization Process:A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78.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王宗炎.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郝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