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昔年泼海西去,今日航空东归,90余件中国瓷器在欧洲大陆二三百年后重新回到中国,这是荷兰收藏家倪汉克先生(Henk B.Nieuwenhuys)的一个壮举,他将自己家中珍藏许多年的一批明清景德镇瓷器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综观这一批瓷器,均是贸易瓷,绝大多数是青花器,其中有一部分是中国国内收藏中不常见的物品。
倪汉克先生的家族收藏有很多中国外销瓷,他的父亲和外祖父对外销瓷都非常着迷。1951年,出生于荷兰的阿登豪特的倪汉克先生曾先后在比利时、加拿大经营商业地产调查业。2008年任高纬环球(Cushman&Wakeield)上海分公司执行顾问。倪汉克的外祖父本·范·希斯(Ben vsn Hees)是位银行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开始收藏包括中国贸易瓷在内的艺术品。当时,人们对于中国瓷器的了解和认识几乎为零,没有人能够肯定地说出某件瓷器的年代是15世纪还是19世纪。那些和倪汉克先生外祖父一样购买中国瓷器的人,纯粹是因为喜欢,而非出于经济原因。据倪汉克先生回忆,他小时候就已经对瓷器上的某些设计和纹饰十分着迷,他很想知道为什么瓷器上面的男人都穿着裙子,还留着长发、扎着马尾,这些激发了他的好奇心。那时虽然他是在一个艺术的氛围中成长的,却对此一无所知,尤其是中国外销瓷。他们家族的收藏不仅有青花瓷,还包括五彩和粉彩瓷器。后来,倪汉克从父亲那里得到了这些藏品的40%。
20世纪80年代,倪汉克先生从荷兰搬去美国,当时其父亲让他随身带去两件孔雀纹盘,他非常珍视这两只盘子,并对它们的由来做了调查,从而了解到这两只瓷盘出自一套250件的中国外销瓷餐具,由一位皮科尔(Peacock)先生在1725年左右所订制。于是倪汉克先生对青花瓷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也正是从这件事之后倪汉克先生开始扩大自己的收藏。
1990年,为了找一个有古老传统的家来放置自己收藏的中国外销青花瓷,倪汉克先生搬回荷兰并买了一栋建于1885年的房子。此后,倪汉克先生将精力都放在中国外销青花瓷的收藏上,并一心想要延续外祖父和父亲所建立起的收藏传统,所以他得以将其家族的藏品在数量上增加了40%。
为了扩充自己的藏品,倪汉克先生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拍卖会。只要一看到自己喜爱的瓷器,认为它可以为他的藏品锦上添花,他便会毫不犹豫地将它收入囊中。此外,他在欧洲也认识了许多极为重要的中国外销瓷商人,他也常常就自己买到的瓷器向他们讨教,有时也直接从他们那里购买瓷器。
倪汉克先生选择上海博物馆作为这批瓷器的最后归宿,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他有着深厚的中国情结;二是得力于荷兰博物馆界朋友的推荐。早在几年前,倪汉克先生就考虑将家中收藏的中国瓷器捐赠给博物馆机构,他说“内心深处我还是觉得应该把三代人的收藏完整、集中放置在某个地方。我的心中慢慢浮现出这样一个想法:将我的收藏捐赠给博物馆。但问题是捐赠给哪家博物馆呢?”倪汉克先生最终选择了上海博物馆。他认为上海博物馆是中国最重要的瓷器收藏机构之一,贸易瓷在国外比较普遍,但是中国的博物馆则罕有收藏,他希望这批捐赠品在中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2007年,倪汉克开始和上海博物馆正式接触,2008年完成了全部捐赠手续和过程。
而此次倪汉克先生向上海博物馆捐赠的97件瓷器中,有96件是江西景德镇的产品,均是青花瓷,只有1件是彩瓷,为日本伊万里烧产品。这批外销瓷中,其中有部分还是中国国内不常见的瓷器,烧造时间为明代万历时期至清代,绝大多数是康熙时期作品。所涉品种多为单纯的青花瓷,另有少量酱色釉青花、洒蓝釉地青花和青花五彩描金瓷器。器型多样,有盘、碗、罐、茶壶、熏炉以及不同造型的瓶,其中香熏、双管瓶、果篮托盘等都不见于中国传统瓷器样式,而是专门用于外销的产品。装饰纹样十分丰富,有仕女图、人物故事图、博古图、花鸟、螭龙、麒麟、帆船、纹章等。其中乾隆时期的一对帆船图盘,使人联想起当时的欧洲与中国进行航海贸易的情景,其装饰正与本展览主旨相符合:而中国传统戏曲《西厢记》的故事场景在本次展览的瓷盘中多有反映,体现了当时欧洲人对这类人物题材装饰的喜爱。这批瓷器保存状态较好,胎质细腻,釉色光润,造型别致,装饰美观,有不少制作精美的作品,可以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由于17世纪运往欧洲的景德镇瓷器般多为定向销售,产品通常均符合欧洲人的口味,因此具有常规性。这一点,在这批捐赠瓷器中也有明显体现。
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双管瓶(二件)
清康熙 1662—1722年
高19.8cm 口径2.3cm 足径7cm
高19.7cm 口径2.2cm 足径6.9cm
明末清初,中国和欧洲的瓷器贸易达到巅峰。出现许多订烧瓷器。这些瓷器以餐饮器为主,大多按照欧洲当时流行的金银器、玻璃器和陶瓷器仿制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瓷器迥然不同的风格。
这里展示的两件双管瓶就是典型的订烧器,有的地方称为调味瓶,或者根据用途称为油醋罐。它的造型非常特别,是一种双口连体器,器腹中间隔断不通,故而可以同时盛放两种液体。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博物馆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也有相似藏品,只是在器身装饰上略微有些不同。它的出现可能与16世纪意大利当地一种油醋罐有关,但是后者体形比较矮肥,双管交叉的角度较大,质地是软陶。这里的油醋瓶当是直接仿制欧洲的玻璃器,并且可能特别为荷兰市场烧制,是餐桌上盛放油和醋的容器。它通体用青花满绘了花、果和昆虫,可以辨认的有葡萄、石榴、桃子、牵牛花、菊花、兰花以及蝴蝶和蜻蜓,繁而不乱。双管的外口沿和圈足上都有一周三角形的波浪纹,双管的内口沿还有圈卷云纹。整器造型新颖,纹饰丰富,画风草逸,是民窑外销瓷中的精品。
(叶情)
景德镇窑青花如意花卉纹盖杯(二件)
清康熙 1662—1722年
通高26.5cm 口径11.4cm 足径9.9cm
通高26.4cm 口径11.1cm 足径9.4cm
捐赠品中这种相同的器皿共有两件。口微撇,筒形长腹至底一周微凸,平底,圈足,附扁珠钮盖,盖面圆弧,其形挺拔而又不失稳健之感。器内口与盖沿、子口处无釉,表明器盖是与器身组合在一起烧制的,这样的烧造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盖面与器身青花的呈色一致。盖面与嚣口、胫部均饰变体如意花卉纹,如意纹内以青花设地并勾勒纹样细部,花卉留白,器腹饰疏朗的折枝花。
如意花卉纹是中国瓷器上的传统纹样。多见于元明清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器上,康熙流行的如意花卉纹颇为独特,多折弯曲的如意中融八了繁缛华美的欧洲艺术风格。特别是元明清瓷器上的如意纹一般多作辅助装饰,不作画面的主体装饰,康熙外销瓷上的如意花卉纹则不然,虽仍多装饰在器物的肩腹与胫部,但装饰面扩大,成为整件器物中最为醒目的纹样,器腹的折枝花卉纹反倒成为陪衬的辅助图案,此两件盖杯装饰即是典型一例。 盖杯是荷兰等国流行的一种用来盛装液汁的日用器,多为银制类制品,当时的贸易公司根据欧洲市场的需要,将其制成术样,要求在中国订烧相同形制的瓷制品。杯有大小不同的规格,小件器高10cm,大件器高30cm左右,荷兰、英国、瑞典、丹麦等国至今仍保存有大量康熙时期生产的此类形制的器皿。
(同丽丽)
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花口盘
清康熙 1662-1722年
高 6.1cm口径 35.2cm 足径 19cm
捐赠品种有6件相同形制的板沿形花口盘。此类盘属于瓷盘中腹部较深的一种,但圈足较浅。其用途应用以喝汤。外墙板沿至盘身上部各画有折技花卉3枝。盘内有如意形开光12个,呈放射状,每个开光内均有折枝花卉纹。盘心为圆形开光,内绘花鸟图。中间为太湖石,衬以花卉二株,一鸟雉尾高挑,头部向下,作觅食状。6件作品的画面大同小异,但仔细观察,每一件作品的花乌、湖石均不相同,可见当时出口的瓷盘纹样的多样化,仅一种题材,变化就如此之多。
(陆明华)
景德镇窖青花仕女图花口碗
清康熙 1662—1722年
高11.6cm口径23.7cm足径9.4cm
花口碗就是口沿呈花瓣状曲线的碗,这种样式与唐代海棠口碗和葵口碗有一定联系。吸收了古代西亚地区的一些装饰风格。这里展示的三件花口碗都是以仕女图为主要纹饰。仕女图是以中国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绘画,明清时期是仕女图的发展期,清代尤其盛行,各朝风格不同。康熙时期l的仕女图是较为传神的。女性和花朵都具有柔美妍丽的特性。汉语里有“如花似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更有“闭月羞花”般的夸张修辞。用仕女题材装饰花口碗,使得器物更具柔美妩媚的含义。
康熙时期的外销瓷中也有许多以仕女为主要装饰题材的器皿。在西方,这种图案有特定的称谓:“修长的伊莉莎”c LongEliza k捐赠品中共有三件花口碗表现了这个主题。这些瓷碗的仕女图主要位干器外壁,每个碗都用如意云头加竖线分割出12个区域,每个区域用栏杆、树木和山石构成一个类似庭院的场景。12个区域内描绘12个姿态各异的仕女,有倚石的、拈花的、执扇的、凭栏的等等。每个场景中的树木也各有不同,如松树、梅树、芭蕉、柳树等。三个碗上的仕女图各有不同,体态婀娜。神情各异,十分生动。碗身还压印莲瓣纹,这也是金银器上常用的方法。碗内壁口沿处为一圈缠枝花,内底心为松下倚石仕女图。底为“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双圈竖体楷书款。书写明代帝王年款是由于清代于1667年曾颁布法令,禁止民窑使用帝王年号献,如果这些书写年号款的瓷器破碎或者扔掉了,会触怒皇帝。有些瓷器仅仅在底部画双圈,有些则书写日月代帝王年款,其中又以成化居多。但是这条法令执行得并不严格,因此今天还是可以在该时期的民窑产品中看到帝王年号款。
(叶倩)
倪汉克先生的家族收藏有很多中国外销瓷,他的父亲和外祖父对外销瓷都非常着迷。1951年,出生于荷兰的阿登豪特的倪汉克先生曾先后在比利时、加拿大经营商业地产调查业。2008年任高纬环球(Cushman&Wakeield)上海分公司执行顾问。倪汉克的外祖父本·范·希斯(Ben vsn Hees)是位银行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开始收藏包括中国贸易瓷在内的艺术品。当时,人们对于中国瓷器的了解和认识几乎为零,没有人能够肯定地说出某件瓷器的年代是15世纪还是19世纪。那些和倪汉克先生外祖父一样购买中国瓷器的人,纯粹是因为喜欢,而非出于经济原因。据倪汉克先生回忆,他小时候就已经对瓷器上的某些设计和纹饰十分着迷,他很想知道为什么瓷器上面的男人都穿着裙子,还留着长发、扎着马尾,这些激发了他的好奇心。那时虽然他是在一个艺术的氛围中成长的,却对此一无所知,尤其是中国外销瓷。他们家族的收藏不仅有青花瓷,还包括五彩和粉彩瓷器。后来,倪汉克从父亲那里得到了这些藏品的40%。
20世纪80年代,倪汉克先生从荷兰搬去美国,当时其父亲让他随身带去两件孔雀纹盘,他非常珍视这两只盘子,并对它们的由来做了调查,从而了解到这两只瓷盘出自一套250件的中国外销瓷餐具,由一位皮科尔(Peacock)先生在1725年左右所订制。于是倪汉克先生对青花瓷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也正是从这件事之后倪汉克先生开始扩大自己的收藏。
1990年,为了找一个有古老传统的家来放置自己收藏的中国外销青花瓷,倪汉克先生搬回荷兰并买了一栋建于1885年的房子。此后,倪汉克先生将精力都放在中国外销青花瓷的收藏上,并一心想要延续外祖父和父亲所建立起的收藏传统,所以他得以将其家族的藏品在数量上增加了40%。
为了扩充自己的藏品,倪汉克先生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拍卖会。只要一看到自己喜爱的瓷器,认为它可以为他的藏品锦上添花,他便会毫不犹豫地将它收入囊中。此外,他在欧洲也认识了许多极为重要的中国外销瓷商人,他也常常就自己买到的瓷器向他们讨教,有时也直接从他们那里购买瓷器。
倪汉克先生选择上海博物馆作为这批瓷器的最后归宿,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他有着深厚的中国情结;二是得力于荷兰博物馆界朋友的推荐。早在几年前,倪汉克先生就考虑将家中收藏的中国瓷器捐赠给博物馆机构,他说“内心深处我还是觉得应该把三代人的收藏完整、集中放置在某个地方。我的心中慢慢浮现出这样一个想法:将我的收藏捐赠给博物馆。但问题是捐赠给哪家博物馆呢?”倪汉克先生最终选择了上海博物馆。他认为上海博物馆是中国最重要的瓷器收藏机构之一,贸易瓷在国外比较普遍,但是中国的博物馆则罕有收藏,他希望这批捐赠品在中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2007年,倪汉克开始和上海博物馆正式接触,2008年完成了全部捐赠手续和过程。
而此次倪汉克先生向上海博物馆捐赠的97件瓷器中,有96件是江西景德镇的产品,均是青花瓷,只有1件是彩瓷,为日本伊万里烧产品。这批外销瓷中,其中有部分还是中国国内不常见的瓷器,烧造时间为明代万历时期至清代,绝大多数是康熙时期作品。所涉品种多为单纯的青花瓷,另有少量酱色釉青花、洒蓝釉地青花和青花五彩描金瓷器。器型多样,有盘、碗、罐、茶壶、熏炉以及不同造型的瓶,其中香熏、双管瓶、果篮托盘等都不见于中国传统瓷器样式,而是专门用于外销的产品。装饰纹样十分丰富,有仕女图、人物故事图、博古图、花鸟、螭龙、麒麟、帆船、纹章等。其中乾隆时期的一对帆船图盘,使人联想起当时的欧洲与中国进行航海贸易的情景,其装饰正与本展览主旨相符合:而中国传统戏曲《西厢记》的故事场景在本次展览的瓷盘中多有反映,体现了当时欧洲人对这类人物题材装饰的喜爱。这批瓷器保存状态较好,胎质细腻,釉色光润,造型别致,装饰美观,有不少制作精美的作品,可以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由于17世纪运往欧洲的景德镇瓷器般多为定向销售,产品通常均符合欧洲人的口味,因此具有常规性。这一点,在这批捐赠瓷器中也有明显体现。
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双管瓶(二件)
清康熙 1662—1722年
高19.8cm 口径2.3cm 足径7cm
高19.7cm 口径2.2cm 足径6.9cm
明末清初,中国和欧洲的瓷器贸易达到巅峰。出现许多订烧瓷器。这些瓷器以餐饮器为主,大多按照欧洲当时流行的金银器、玻璃器和陶瓷器仿制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瓷器迥然不同的风格。
这里展示的两件双管瓶就是典型的订烧器,有的地方称为调味瓶,或者根据用途称为油醋罐。它的造型非常特别,是一种双口连体器,器腹中间隔断不通,故而可以同时盛放两种液体。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博物馆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也有相似藏品,只是在器身装饰上略微有些不同。它的出现可能与16世纪意大利当地一种油醋罐有关,但是后者体形比较矮肥,双管交叉的角度较大,质地是软陶。这里的油醋瓶当是直接仿制欧洲的玻璃器,并且可能特别为荷兰市场烧制,是餐桌上盛放油和醋的容器。它通体用青花满绘了花、果和昆虫,可以辨认的有葡萄、石榴、桃子、牵牛花、菊花、兰花以及蝴蝶和蜻蜓,繁而不乱。双管的外口沿和圈足上都有一周三角形的波浪纹,双管的内口沿还有圈卷云纹。整器造型新颖,纹饰丰富,画风草逸,是民窑外销瓷中的精品。
(叶情)
景德镇窑青花如意花卉纹盖杯(二件)
清康熙 1662—1722年
通高26.5cm 口径11.4cm 足径9.9cm
通高26.4cm 口径11.1cm 足径9.4cm
捐赠品中这种相同的器皿共有两件。口微撇,筒形长腹至底一周微凸,平底,圈足,附扁珠钮盖,盖面圆弧,其形挺拔而又不失稳健之感。器内口与盖沿、子口处无釉,表明器盖是与器身组合在一起烧制的,这样的烧造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盖面与器身青花的呈色一致。盖面与嚣口、胫部均饰变体如意花卉纹,如意纹内以青花设地并勾勒纹样细部,花卉留白,器腹饰疏朗的折枝花。
如意花卉纹是中国瓷器上的传统纹样。多见于元明清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器上,康熙流行的如意花卉纹颇为独特,多折弯曲的如意中融八了繁缛华美的欧洲艺术风格。特别是元明清瓷器上的如意纹一般多作辅助装饰,不作画面的主体装饰,康熙外销瓷上的如意花卉纹则不然,虽仍多装饰在器物的肩腹与胫部,但装饰面扩大,成为整件器物中最为醒目的纹样,器腹的折枝花卉纹反倒成为陪衬的辅助图案,此两件盖杯装饰即是典型一例。 盖杯是荷兰等国流行的一种用来盛装液汁的日用器,多为银制类制品,当时的贸易公司根据欧洲市场的需要,将其制成术样,要求在中国订烧相同形制的瓷制品。杯有大小不同的规格,小件器高10cm,大件器高30cm左右,荷兰、英国、瑞典、丹麦等国至今仍保存有大量康熙时期生产的此类形制的器皿。
(同丽丽)
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花口盘
清康熙 1662-1722年
高 6.1cm口径 35.2cm 足径 19cm
捐赠品种有6件相同形制的板沿形花口盘。此类盘属于瓷盘中腹部较深的一种,但圈足较浅。其用途应用以喝汤。外墙板沿至盘身上部各画有折技花卉3枝。盘内有如意形开光12个,呈放射状,每个开光内均有折枝花卉纹。盘心为圆形开光,内绘花鸟图。中间为太湖石,衬以花卉二株,一鸟雉尾高挑,头部向下,作觅食状。6件作品的画面大同小异,但仔细观察,每一件作品的花乌、湖石均不相同,可见当时出口的瓷盘纹样的多样化,仅一种题材,变化就如此之多。
(陆明华)
景德镇窖青花仕女图花口碗
清康熙 1662—1722年
高11.6cm口径23.7cm足径9.4cm
花口碗就是口沿呈花瓣状曲线的碗,这种样式与唐代海棠口碗和葵口碗有一定联系。吸收了古代西亚地区的一些装饰风格。这里展示的三件花口碗都是以仕女图为主要纹饰。仕女图是以中国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绘画,明清时期是仕女图的发展期,清代尤其盛行,各朝风格不同。康熙时期l的仕女图是较为传神的。女性和花朵都具有柔美妍丽的特性。汉语里有“如花似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更有“闭月羞花”般的夸张修辞。用仕女题材装饰花口碗,使得器物更具柔美妩媚的含义。
康熙时期的外销瓷中也有许多以仕女为主要装饰题材的器皿。在西方,这种图案有特定的称谓:“修长的伊莉莎”c LongEliza k捐赠品中共有三件花口碗表现了这个主题。这些瓷碗的仕女图主要位干器外壁,每个碗都用如意云头加竖线分割出12个区域,每个区域用栏杆、树木和山石构成一个类似庭院的场景。12个区域内描绘12个姿态各异的仕女,有倚石的、拈花的、执扇的、凭栏的等等。每个场景中的树木也各有不同,如松树、梅树、芭蕉、柳树等。三个碗上的仕女图各有不同,体态婀娜。神情各异,十分生动。碗身还压印莲瓣纹,这也是金银器上常用的方法。碗内壁口沿处为一圈缠枝花,内底心为松下倚石仕女图。底为“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双圈竖体楷书款。书写明代帝王年款是由于清代于1667年曾颁布法令,禁止民窑使用帝王年号献,如果这些书写年号款的瓷器破碎或者扔掉了,会触怒皇帝。有些瓷器仅仅在底部画双圈,有些则书写日月代帝王年款,其中又以成化居多。但是这条法令执行得并不严格,因此今天还是可以在该时期的民窑产品中看到帝王年号款。
(叶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