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鱼塘村柴庄组村民杨立凡送来一面锦旗,因为我们多次协调、督促地方政府,他们一家六口从房顶坍塌的老房子搬进了新居。”前不久,《安徽日报农村版·维权周刊》主编张波在电话另一端给《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传递着最新的信息。
这让记者想起去年8月中旬走进《安徽日报农村版》编采大厅时的场景:“语论监督护民权”“百姓信赖的好报社”“人民的喉舌 正义的呼声”……50多面悬挂在四面墙壁上的红色锦旗一字排开着。这些红成一片的锦旗强烈地冲击着记者的眼球——用这么多锦旗“装饰”办公室的报社,记者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当时,时任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王士友指着锦旗上的“语论”二字微笑着说,“这些锦旗上有不少错别字,但都是农民自发定做,然后亲自送来的”。
为农民维权 有一副热心肠
作为《安徽日报》在农村的延伸,《安徽日报农村版》是安徽農村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创刊以来办报质量和经济效益逐年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在该报总编辑陈伟看来,与报纸始终坚持的办报宗旨——“帮农民说话,为农民办事”密不可分,而其中的“为农民维权”是该报的一大亮点。
对新闻工作有激情、对“三农”报道有感情、对求助农民有热情,是做好维权报道的前提。为保证读者与报社之间沟通的顺畅,给农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安徽日报农村版》常年开通免费热线电话,供农民反映问题,并不定期在报纸的显著位置刊登编辑记者的手机号码。同时,要求报纸《维权周刊》的编辑记者轮流出差,保证热线电话有人接听、来人上访有人接待、咨询问题有人回复。深更半夜接农民电话、一日接待几拨反映问题的农民、周末在办公室加班答复农民咨询,对《维权周刊》的编辑记者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维权周刊》是我们报纸刊登舆论监督稿件和维权报道的主阵地。”陈伟介绍道。在采访时,记者来到接听热线的专设办公室,见到了该周刊主编张波和3个年轻的编辑记者。“周刊的编辑记者都来自农村,熟悉农村情况,深知农民之苦、农民之难,能体会农民遇到不公正待遇后的痛苦与无奈,心甘情愿地为他们分忧解难。”张波的这一番话,让记者对面前这4个年轻的编辑记者有些肃然起敬。
在《安徽日报农村版》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编辑记者对反映问题的农民须做到首问负责、态度亲切,宣传政策结合实例客观全面,能给予帮助的一定要尽力帮助,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而不是以追求刊发稿件为目的。
2011年12月,合肥市某建设工地史煜、邬建军等14名农民工班组长联合向《安徽日报农村版》反映,就在他们带领的200余名农民工的100多万元工资即将到手时,工程承包商无端消失,几个月的辛劳化为乌有。于是,记者胡明兵顶着寒风多次找到业主方、建设方、劳动人社部门、建管部门协调。通过记者的不懈努力,终于为农民工成功讨薪,兴奋的农民工拿到自己的血汗钱当天就给报社送来“心系农民工、笔尖蘸真情”锦旗。“帮助农民工讨薪过程中并没有发稿,记者只是在问题最终解决、收到致谢锦旗后才写了一篇小稿子。”张波介绍说。
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实在无法帮助的,报社也要求必须讲清原因并向其指明反映问题的途径。陈伟描述说,在报社会议室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农民围着一名记者,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深情倾诉、时而悲愤异常、时而泪如雨下,记者则始终能做到细致、耐心、冷静地倾听农民的心声,客观地分析事情的原委,真诚地提供及时的帮助。
为正义奔忙有一副硬骨头
在各类新闻报道中,最难的当属舆论监督报道,由于甄别线索难、采访难、发稿难,实际操作时经常遇到种种意料之外的困难和矛盾。报纸创刊11年、坚持维权11载。回望维权路,张波感慨:“心中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困惑与无奈。”
“这种困难往往从接到线索时就开始了。”张波直言,有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反映问题时只说对自己有利的,而对自己不利的只言不提,这就要编辑记者耗费大量时间来调查核实。很多时候,编辑记者忙活了多日,却发现新闻线索根本不是事实。 “而这些困难与之后的采访、发稿相比,微不足道。采访经常遭到各种阻碍,不愿接待记者,不配合、不接受采访,甚至围攻记者、威胁记者,已是司空见惯。在发稿环节,往往记者还在现场采访,说情的已经到了报社,或者通过各种渠道给报社施加压力。”
对此,陈伟感叹:“好在,本报编辑记者都有一副硬骨头,顶住了。”开展舆论监督报道以来,《维权周刊》每期必有四五篇舆论监督稿件,且均为点名到姓的批评,其监督报道力度之大、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在省内媒体中实属少见。而该报却从未因此惹来官司,这更属少见。陈伟认为,这得益于报社坚持科学且有特色的采编制度,并在采访中坚持严谨地取证。
据了解,为了从制度上保证舆论监督报道的质量、把握舆论监督的方向和尺度,《安徽日报农村版》建立了完善的采编制度,从编前会讨论选题,到确定采访路径,再到稿件最终定型,报社主要领导都亲自指导。报社要求,有十分问题,报道八分,做到立场客观、态度中立,不预设立场,不把话说得过满、过死,同时要给被监督批评对象说话的机会;要求所有见报稿件做到证据确凿、无一字无出处,没有过硬证据绝不发稿;要求监督稿件见报后,首先在第一时间发函通报给问题所属部门、单位的上级主管领导,提请有关领导关注报道所涉及的问题,督促整改,对不愿意整改的问题则持续跟踪关注,促进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为社会和谐有一副铁肩膀
为了保证监督的科学性、准确性、建设性,《安徽日报农村版》从《民情热线》专版创办到 《维权周刊》创刊,如履薄冰持续战斗,坚持监督不动摇,促进或直接解决了一大批农村重点焦点问题——
关注南洛高速公路蚌埠至滁州段农民征地补偿款,被沿线四五个县、区政府截留过半的问题,省政府有关领导在问题披露后亲自过问,终使沿线数千亩农民被征土地每亩补发了3000元左右的补偿款;
关注高铁高速工程临时用地损害农民权益问题,得到时任省委书记王金山的重视,批示要求安徽省政府专题解决,两位分管副省长也先后批示处置意见,省政府为此问题专门出台文件,依法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
关注长丰县农民卖粮打白条问题,得到时任省农发行、省粮食局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紧急行动调拨资金,赶在春节前一周内兑现农民手中白条3891万元……
如今,《安徽日报农村版》的维权报道正在从帮助个人、群体维权向关注社会重大问题转变,从单纯的舆论监督向建设性的舆论监督转变、向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为其凝聚了大批铁杆读者,而且使之得到省、市、县和有关厅局领导的重视,多篇报道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和表扬。
《维权周刊》的主打栏目《记者调查》是一个为农民说话、替农民维权的舆论监督专栏,自2003年1月创办以来,每周刊发一期,多年来从未间断,全部是记者深入乡村一线采写的独家报道、调查式报道。由于在选题上注意选择党和政府明令禁止、农民群众深恶痛绝、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该专栏的稿件先后14次获得安徽新闻奖,被评为2011年度安徽新闻奖名专栏一等奖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名专栏一等奖。
(载于《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1-22)
这让记者想起去年8月中旬走进《安徽日报农村版》编采大厅时的场景:“语论监督护民权”“百姓信赖的好报社”“人民的喉舌 正义的呼声”……50多面悬挂在四面墙壁上的红色锦旗一字排开着。这些红成一片的锦旗强烈地冲击着记者的眼球——用这么多锦旗“装饰”办公室的报社,记者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当时,时任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王士友指着锦旗上的“语论”二字微笑着说,“这些锦旗上有不少错别字,但都是农民自发定做,然后亲自送来的”。
为农民维权 有一副热心肠
作为《安徽日报》在农村的延伸,《安徽日报农村版》是安徽農村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创刊以来办报质量和经济效益逐年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在该报总编辑陈伟看来,与报纸始终坚持的办报宗旨——“帮农民说话,为农民办事”密不可分,而其中的“为农民维权”是该报的一大亮点。
对新闻工作有激情、对“三农”报道有感情、对求助农民有热情,是做好维权报道的前提。为保证读者与报社之间沟通的顺畅,给农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安徽日报农村版》常年开通免费热线电话,供农民反映问题,并不定期在报纸的显著位置刊登编辑记者的手机号码。同时,要求报纸《维权周刊》的编辑记者轮流出差,保证热线电话有人接听、来人上访有人接待、咨询问题有人回复。深更半夜接农民电话、一日接待几拨反映问题的农民、周末在办公室加班答复农民咨询,对《维权周刊》的编辑记者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维权周刊》是我们报纸刊登舆论监督稿件和维权报道的主阵地。”陈伟介绍道。在采访时,记者来到接听热线的专设办公室,见到了该周刊主编张波和3个年轻的编辑记者。“周刊的编辑记者都来自农村,熟悉农村情况,深知农民之苦、农民之难,能体会农民遇到不公正待遇后的痛苦与无奈,心甘情愿地为他们分忧解难。”张波的这一番话,让记者对面前这4个年轻的编辑记者有些肃然起敬。
在《安徽日报农村版》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编辑记者对反映问题的农民须做到首问负责、态度亲切,宣传政策结合实例客观全面,能给予帮助的一定要尽力帮助,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而不是以追求刊发稿件为目的。
2011年12月,合肥市某建设工地史煜、邬建军等14名农民工班组长联合向《安徽日报农村版》反映,就在他们带领的200余名农民工的100多万元工资即将到手时,工程承包商无端消失,几个月的辛劳化为乌有。于是,记者胡明兵顶着寒风多次找到业主方、建设方、劳动人社部门、建管部门协调。通过记者的不懈努力,终于为农民工成功讨薪,兴奋的农民工拿到自己的血汗钱当天就给报社送来“心系农民工、笔尖蘸真情”锦旗。“帮助农民工讨薪过程中并没有发稿,记者只是在问题最终解决、收到致谢锦旗后才写了一篇小稿子。”张波介绍说。
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实在无法帮助的,报社也要求必须讲清原因并向其指明反映问题的途径。陈伟描述说,在报社会议室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农民围着一名记者,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深情倾诉、时而悲愤异常、时而泪如雨下,记者则始终能做到细致、耐心、冷静地倾听农民的心声,客观地分析事情的原委,真诚地提供及时的帮助。
为正义奔忙有一副硬骨头
在各类新闻报道中,最难的当属舆论监督报道,由于甄别线索难、采访难、发稿难,实际操作时经常遇到种种意料之外的困难和矛盾。报纸创刊11年、坚持维权11载。回望维权路,张波感慨:“心中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困惑与无奈。”
“这种困难往往从接到线索时就开始了。”张波直言,有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反映问题时只说对自己有利的,而对自己不利的只言不提,这就要编辑记者耗费大量时间来调查核实。很多时候,编辑记者忙活了多日,却发现新闻线索根本不是事实。 “而这些困难与之后的采访、发稿相比,微不足道。采访经常遭到各种阻碍,不愿接待记者,不配合、不接受采访,甚至围攻记者、威胁记者,已是司空见惯。在发稿环节,往往记者还在现场采访,说情的已经到了报社,或者通过各种渠道给报社施加压力。”
对此,陈伟感叹:“好在,本报编辑记者都有一副硬骨头,顶住了。”开展舆论监督报道以来,《维权周刊》每期必有四五篇舆论监督稿件,且均为点名到姓的批评,其监督报道力度之大、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在省内媒体中实属少见。而该报却从未因此惹来官司,这更属少见。陈伟认为,这得益于报社坚持科学且有特色的采编制度,并在采访中坚持严谨地取证。
据了解,为了从制度上保证舆论监督报道的质量、把握舆论监督的方向和尺度,《安徽日报农村版》建立了完善的采编制度,从编前会讨论选题,到确定采访路径,再到稿件最终定型,报社主要领导都亲自指导。报社要求,有十分问题,报道八分,做到立场客观、态度中立,不预设立场,不把话说得过满、过死,同时要给被监督批评对象说话的机会;要求所有见报稿件做到证据确凿、无一字无出处,没有过硬证据绝不发稿;要求监督稿件见报后,首先在第一时间发函通报给问题所属部门、单位的上级主管领导,提请有关领导关注报道所涉及的问题,督促整改,对不愿意整改的问题则持续跟踪关注,促进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为社会和谐有一副铁肩膀
为了保证监督的科学性、准确性、建设性,《安徽日报农村版》从《民情热线》专版创办到 《维权周刊》创刊,如履薄冰持续战斗,坚持监督不动摇,促进或直接解决了一大批农村重点焦点问题——
关注南洛高速公路蚌埠至滁州段农民征地补偿款,被沿线四五个县、区政府截留过半的问题,省政府有关领导在问题披露后亲自过问,终使沿线数千亩农民被征土地每亩补发了3000元左右的补偿款;
关注高铁高速工程临时用地损害农民权益问题,得到时任省委书记王金山的重视,批示要求安徽省政府专题解决,两位分管副省长也先后批示处置意见,省政府为此问题专门出台文件,依法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
关注长丰县农民卖粮打白条问题,得到时任省农发行、省粮食局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紧急行动调拨资金,赶在春节前一周内兑现农民手中白条3891万元……
如今,《安徽日报农村版》的维权报道正在从帮助个人、群体维权向关注社会重大问题转变,从单纯的舆论监督向建设性的舆论监督转变、向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为其凝聚了大批铁杆读者,而且使之得到省、市、县和有关厅局领导的重视,多篇报道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和表扬。
《维权周刊》的主打栏目《记者调查》是一个为农民说话、替农民维权的舆论监督专栏,自2003年1月创办以来,每周刊发一期,多年来从未间断,全部是记者深入乡村一线采写的独家报道、调查式报道。由于在选题上注意选择党和政府明令禁止、农民群众深恶痛绝、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该专栏的稿件先后14次获得安徽新闻奖,被评为2011年度安徽新闻奖名专栏一等奖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名专栏一等奖。
(载于《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