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各类社会恶劣事件的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道路上一直摸索,积极心理学也被尝试的应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望帮助高校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全力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积极心理学强调不仅仅要关注人们抑郁、狂躁、焦虑等产生原因,更应关注人所具有的积极的品质,探寻积极力量在改善人们心理状况蕴涵的巨大潜能。积极心理学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展开研究,首先是主观层面,关注个人身心体验和微小、主观的幸福感。第二是个体层面,关注个体具有的特质、力量和美德。第三十群体层面,该层面从是会关系入手,探究社会关系中对个体产生的积极性。
由于大学体制的与以往学习生涯中有很多不用,一些学生无所适从,其不具备强大的自主性,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因此也失去了明确的目标。懒散过后想要修正态度就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同时社会上读书无用论此消彼长,渐渐的学生内心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同时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最重要的心理问题便是无法发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或是抗拒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排解。对学校举办的心理疏导不够重视,没有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正确、深刻的认知。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现存问题
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不够透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校缺乏科学的管理与评价机制。高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考核时注重专业课程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考核,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考核。同时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够重视,设立的心理咨询室一般都是结合固定的活动时期才开放,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去咨询时心理室大门却是紧闭的,学校被动的态度让想要咨询的学生望而退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心理压力的越来越大,产生的原因以及心理问题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多种多样,但学校的心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无法应对这些新时代的心理困扰,无法很好的为学生排除心理干扰,同时原有的心里教学内容也不够科学、灵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急需进行改革与创新。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来解决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3.1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来调节一些轻微的心理问题或是在学校心理机构的帮助下化解心理问题,并在调节过程中发现自身所具有的潜能,全面认识自己。因此高校应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目标。针对所有学生要强调心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对一些有轻微或是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从学生所具有的优势与价值入手,不断肯定学生的优势,以此来摆脱学生内心的心理问题或是相关困扰。
3.2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原有的心理学教育内容都是从问题的角度来进行化解,而积极心理学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从人所具有的优势来模糊、减轻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的关注度。因此高校应引入积极心理学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引导学生建立积极人生体验为出发点,构建全新的心理教育体系。积极的人生体验应满足对过去感到满意即努力向上,不虚度光阴,不感到后悔。同时对现在生活感到福乐即脚踏实地,做好当下,享受当下。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即有明确目标,对生活报以热情与期待。积极心理学以动态的方式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明晰自身的优缺点以及现实需求,引领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生活与学习。
3.3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体系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体系,首先体系中应包含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价。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评价指标在评价学生时过于重视对学生心理做出健康与不健康的肯定评价,高校应结合积极心理学中积极力量能起到的激励作用,运用积极的心理健康指标来激励学生主动追求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不仅能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还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次,心理健康体系中应包括全面的宣传机制。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活动的曝光度,注重正面宣传效果,避免出现负面词汇,摒弃病理化的宣传模式,从肯定的态度、积极的角度来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为了化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可以积极创设校园网上心理咨询,从问题疏导消除负面情绪,以积极心理学内容来进行心理预防或是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对自身的不满转移到自身的优势上,忽视劣势的影响。该模式极大的便利了咨询者与心理师之间的作息时间,同时也减小了咨询者的心理压力,面对一些需要进行面对面沟通的学生,心理師应循循善诱,让学生接受面对面咨询,以此达到更好的咨询效果。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了积极健全的人格与品质,使学生拥有积极的情绪,同时给学生塑造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从化解与预防两个角度整体上降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概率。目前我国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因此我们在运用积极心理学还处在摸索阶段。高校在利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注重适用场景,因时制宜。
参考文献
[1]荆奥棋.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0):122-123.
[2]卿再花.基于积极心理学引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7,33(05):137-138.
[3]胡梦迪.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
[4]于风笛.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
[5]党喜灵.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58-60.
作者简介
字慧,女,1981.10,籍贯:云南大理,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积极心理学强调不仅仅要关注人们抑郁、狂躁、焦虑等产生原因,更应关注人所具有的积极的品质,探寻积极力量在改善人们心理状况蕴涵的巨大潜能。积极心理学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展开研究,首先是主观层面,关注个人身心体验和微小、主观的幸福感。第二是个体层面,关注个体具有的特质、力量和美德。第三十群体层面,该层面从是会关系入手,探究社会关系中对个体产生的积极性。
由于大学体制的与以往学习生涯中有很多不用,一些学生无所适从,其不具备强大的自主性,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因此也失去了明确的目标。懒散过后想要修正态度就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同时社会上读书无用论此消彼长,渐渐的学生内心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同时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最重要的心理问题便是无法发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或是抗拒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排解。对学校举办的心理疏导不够重视,没有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正确、深刻的认知。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现存问题
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不够透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校缺乏科学的管理与评价机制。高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考核时注重专业课程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考核,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考核。同时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够重视,设立的心理咨询室一般都是结合固定的活动时期才开放,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去咨询时心理室大门却是紧闭的,学校被动的态度让想要咨询的学生望而退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心理压力的越来越大,产生的原因以及心理问题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多种多样,但学校的心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无法应对这些新时代的心理困扰,无法很好的为学生排除心理干扰,同时原有的心里教学内容也不够科学、灵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急需进行改革与创新。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来解决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3.1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来调节一些轻微的心理问题或是在学校心理机构的帮助下化解心理问题,并在调节过程中发现自身所具有的潜能,全面认识自己。因此高校应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目标。针对所有学生要强调心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对一些有轻微或是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从学生所具有的优势与价值入手,不断肯定学生的优势,以此来摆脱学生内心的心理问题或是相关困扰。
3.2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原有的心理学教育内容都是从问题的角度来进行化解,而积极心理学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从人所具有的优势来模糊、减轻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的关注度。因此高校应引入积极心理学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引导学生建立积极人生体验为出发点,构建全新的心理教育体系。积极的人生体验应满足对过去感到满意即努力向上,不虚度光阴,不感到后悔。同时对现在生活感到福乐即脚踏实地,做好当下,享受当下。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即有明确目标,对生活报以热情与期待。积极心理学以动态的方式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明晰自身的优缺点以及现实需求,引领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生活与学习。
3.3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体系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体系,首先体系中应包含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价。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评价指标在评价学生时过于重视对学生心理做出健康与不健康的肯定评价,高校应结合积极心理学中积极力量能起到的激励作用,运用积极的心理健康指标来激励学生主动追求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不仅能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还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次,心理健康体系中应包括全面的宣传机制。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活动的曝光度,注重正面宣传效果,避免出现负面词汇,摒弃病理化的宣传模式,从肯定的态度、积极的角度来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为了化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可以积极创设校园网上心理咨询,从问题疏导消除负面情绪,以积极心理学内容来进行心理预防或是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对自身的不满转移到自身的优势上,忽视劣势的影响。该模式极大的便利了咨询者与心理师之间的作息时间,同时也减小了咨询者的心理压力,面对一些需要进行面对面沟通的学生,心理師应循循善诱,让学生接受面对面咨询,以此达到更好的咨询效果。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了积极健全的人格与品质,使学生拥有积极的情绪,同时给学生塑造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从化解与预防两个角度整体上降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概率。目前我国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因此我们在运用积极心理学还处在摸索阶段。高校在利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注重适用场景,因时制宜。
参考文献
[1]荆奥棋.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0):122-123.
[2]卿再花.基于积极心理学引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7,33(05):137-138.
[3]胡梦迪.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
[4]于风笛.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
[5]党喜灵.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58-60.
作者简介
字慧,女,1981.10,籍贯:云南大理,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