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组织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是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直接反映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内部控制审计是促进组织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根本保证。笔者结合实际工作,通过深入分析内部控制审计内容,以及如何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对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进行了探讨和思考,以期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环境下,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充分发挥控制职能,加强对经营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确保企业计划目标实现。内部审计对关键控制和程序进行监督是内部控制的整体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有助于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为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增加价值服务的内部审计应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
作为电网企业的内审机构,我们觉得要做好电网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首先要了解内部控制审计及其内容,再针对电网企业的业务特点来实施内部控制审计。
1 什么是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对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科学合理性,内部控制过程的符合有效性所进行的测试与评价。
开展对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发现管理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提出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改善企业管理的具体建议,帮助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预防违纪问题的发生。因此内部控制审计对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企业行为,促使企业各项管理协调、有序、高效、经济运行,对企业规范内控制度建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是对构成内部控制的各要素进行测试与评价,主要包括:
2.1 内部控制健全性检查评价。通过检查所属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各项业务系统应设置的控制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是否完整、严密。各个控制环节的控制功能是否达到内部控制的设计要求,是否适应本单位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对相应的业务活动能否起到相应的控制作用,能否保证整个业务处理系统控制目标的实现。
2.2 内部控制符合有效性测试。在内部控制健全性检查评价基础上,测试所属单位有关经济业务活动的运行与相关内部控制的符合程度,评价各控制措施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是否得到贯彻执行,部门和个人是否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处理业务,是否存在不遵循内部控制制度规定处理业务的重大事项,有无因制度失控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资产严重流失等事项。其重点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记录、制约职能分工、操作状况等,这些有助于确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及有效程度。具体方法主要有观察法、穿行试验法、审阅法。
2.3 内部控制合理科学性综合评价。内部控制合理科学性综合评价就是对所属单位内部控制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控制的有效性、适度性,以及能否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规范化管理进行的总体评价。
3 如何开展企业内控制度审计
3.1 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实际开展内控制度审计。以电网企业为例,可关注电网企业的“预算”业务。预算管理是对采用综合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的管理方式,它能够控制各部门业务的价值创造和资源运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保证管理政策和目标的实现。目前电网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包括业务预算、财务预算、责任预算和资本预算。成本、大修技改项目均是企业预算的主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环节,预算管理中主要存在预算编制的依据不足、预算项目不够细化、预算调整不够规范、预算目标考核不力等现象,易使预算流于形式。内部控制审计应针对重点业务的内部控制及其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来开展。
3.2 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对内部控制做出评价。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对被审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必须要有一套客观可行的基本参照标准。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是进行健全性测试和符合性测试的基础,在实施内控审计项目中,是以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为切入点,运用制订的内控评价体系开展实质性测试。因此企业应制定一套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内控评价体系,设立适合企业的内控评价标准。这套标准不仅可为企业自我评估和改进其内部控制以及审计部门发表评价意见提供标准和依据,还可以为各方面的沟通与理解提供统一的基础。运用已设立的评价标准开展专项内控评价审计或在日常审计项目中穿插使用,有利于保证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全面地、深入地、客观分析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3.3 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实施计划。内部审计机构应将内控制度审计纳入年度审计计划,可定期分别对不同业务进行内控制度专项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年度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组织审计资源并确定审计方式。
3.4 利用“四结合”的工作方法,达到的审计目的和效果。一是内部审计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在内部审计人员查证的基础上,再由技术人员拿出行业技术标准进行确认,使审计证据更具有说服力:二是内部审计与企业内控制度相结合,从企业内控制度作为切入点,全面了解企业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三是内部审计工作与帮助企业整改相结合,审计找出问题以后,不是摆出问题,一走了之,而是帮助企业如何整改,使之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四是内部审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4 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4.1 强化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充分注重内控审计成果的运用转化。高层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是审计结果落实的有效保证。对于内部控制审计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整改,并提出规避和防范措施。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沟通与联系,一方面要提高内审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提高对外部审计结果的利用。
4.2 内部审计监督要逐步完善监控网络,实施调整监控策略、方式和手段。与公司信息化建设同步,建立与公司信息系统一体的审计管理信息系统(AMIS),增强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实现在线、全过程控制。从对突发事件的监督转向预控、动态、经常性的监督,充分发挥内控的超前预警、规避风险、化解风险、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4.3 内部审计监督要不断拓宽监控领域。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针对电力企业的内审,其审计关口也将前移,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向源头追踪,从注重事后监督转向过程控制,从注重经济领域转向基建、生产、工程等领域,不断延伸审计领域和范畴,才能更有利于履行审计职能的发挥。
我们认为,内部控制在组织内部实现目标的经营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必要性,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重要监督部门,积极开展企业管理方面的审计工作,把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审计计划工作中的重点。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审计机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从而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董晓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与方法[J]审计月刊2007(11)
[2]王道成会长在杭州内部审计准则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内部审计2006(7)
[3]付明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审计[J]山东煤炭科技2007(04)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环境下,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充分发挥控制职能,加强对经营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确保企业计划目标实现。内部审计对关键控制和程序进行监督是内部控制的整体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有助于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为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增加价值服务的内部审计应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
作为电网企业的内审机构,我们觉得要做好电网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首先要了解内部控制审计及其内容,再针对电网企业的业务特点来实施内部控制审计。
1 什么是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对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科学合理性,内部控制过程的符合有效性所进行的测试与评价。
开展对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发现管理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提出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改善企业管理的具体建议,帮助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预防违纪问题的发生。因此内部控制审计对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企业行为,促使企业各项管理协调、有序、高效、经济运行,对企业规范内控制度建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是对构成内部控制的各要素进行测试与评价,主要包括:
2.1 内部控制健全性检查评价。通过检查所属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各项业务系统应设置的控制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是否完整、严密。各个控制环节的控制功能是否达到内部控制的设计要求,是否适应本单位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对相应的业务活动能否起到相应的控制作用,能否保证整个业务处理系统控制目标的实现。
2.2 内部控制符合有效性测试。在内部控制健全性检查评价基础上,测试所属单位有关经济业务活动的运行与相关内部控制的符合程度,评价各控制措施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是否得到贯彻执行,部门和个人是否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处理业务,是否存在不遵循内部控制制度规定处理业务的重大事项,有无因制度失控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资产严重流失等事项。其重点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记录、制约职能分工、操作状况等,这些有助于确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及有效程度。具体方法主要有观察法、穿行试验法、审阅法。
2.3 内部控制合理科学性综合评价。内部控制合理科学性综合评价就是对所属单位内部控制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控制的有效性、适度性,以及能否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规范化管理进行的总体评价。
3 如何开展企业内控制度审计
3.1 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实际开展内控制度审计。以电网企业为例,可关注电网企业的“预算”业务。预算管理是对采用综合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的管理方式,它能够控制各部门业务的价值创造和资源运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保证管理政策和目标的实现。目前电网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包括业务预算、财务预算、责任预算和资本预算。成本、大修技改项目均是企业预算的主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环节,预算管理中主要存在预算编制的依据不足、预算项目不够细化、预算调整不够规范、预算目标考核不力等现象,易使预算流于形式。内部控制审计应针对重点业务的内部控制及其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来开展。
3.2 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对内部控制做出评价。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对被审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必须要有一套客观可行的基本参照标准。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是进行健全性测试和符合性测试的基础,在实施内控审计项目中,是以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为切入点,运用制订的内控评价体系开展实质性测试。因此企业应制定一套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内控评价体系,设立适合企业的内控评价标准。这套标准不仅可为企业自我评估和改进其内部控制以及审计部门发表评价意见提供标准和依据,还可以为各方面的沟通与理解提供统一的基础。运用已设立的评价标准开展专项内控评价审计或在日常审计项目中穿插使用,有利于保证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全面地、深入地、客观分析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3.3 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实施计划。内部审计机构应将内控制度审计纳入年度审计计划,可定期分别对不同业务进行内控制度专项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年度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组织审计资源并确定审计方式。
3.4 利用“四结合”的工作方法,达到的审计目的和效果。一是内部审计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在内部审计人员查证的基础上,再由技术人员拿出行业技术标准进行确认,使审计证据更具有说服力:二是内部审计与企业内控制度相结合,从企业内控制度作为切入点,全面了解企业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三是内部审计工作与帮助企业整改相结合,审计找出问题以后,不是摆出问题,一走了之,而是帮助企业如何整改,使之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四是内部审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4 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4.1 强化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充分注重内控审计成果的运用转化。高层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是审计结果落实的有效保证。对于内部控制审计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整改,并提出规避和防范措施。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沟通与联系,一方面要提高内审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提高对外部审计结果的利用。
4.2 内部审计监督要逐步完善监控网络,实施调整监控策略、方式和手段。与公司信息化建设同步,建立与公司信息系统一体的审计管理信息系统(AMIS),增强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实现在线、全过程控制。从对突发事件的监督转向预控、动态、经常性的监督,充分发挥内控的超前预警、规避风险、化解风险、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4.3 内部审计监督要不断拓宽监控领域。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针对电力企业的内审,其审计关口也将前移,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向源头追踪,从注重事后监督转向过程控制,从注重经济领域转向基建、生产、工程等领域,不断延伸审计领域和范畴,才能更有利于履行审计职能的发挥。
我们认为,内部控制在组织内部实现目标的经营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必要性,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重要监督部门,积极开展企业管理方面的审计工作,把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审计计划工作中的重点。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审计机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从而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董晓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与方法[J]审计月刊2007(11)
[2]王道成会长在杭州内部审计准则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内部审计2006(7)
[3]付明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审计[J]山东煤炭科技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