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高职学生文化建设的新需求,“共青团模式”将成为“坚持价值引领、传播青春力量”的新途径,“顺应潮流,准确把握学生文化需求;注重内涵,积极创作学生文化精品;拓宽渠道,不断夯实学生文化阵地”是“共青团模式”的重要核心,也是学生文化建设的核心。
关键词:高职;文化;建设;共青团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碎片式”电子阅读取代了以往的纸质阅读,学生在知识摄取方面越来越多元化,新形式、新任务对价值引导和青春正能量的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团学教育者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来引领学生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顺应潮流,准确把握学生文化需求
1.学生的发展特征要求共青团更加了解学生。95后学生个性鲜明,对于各项活动主动参与,乐于实践,思维活跃,善于学习,思想多元,充满自信,敢于创新。因此,团学教育者必须探索新型的学生凝聚方式和活动载体,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文化传播的规律要求共青团更加贴近学生。现阶段,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其形态包含图书、杂志、影视作品、流行音乐、通俗小说、網络文化等。因此,要想坚持价值引领,传播青春力量就必须深入研究,分析利弊,总结规律,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和接受习惯,创作出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的文化产品,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共青团更加吸引学生。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可以说,新媒体在哪里,学生就在哪里。要想增加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团学教育者就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二、注重内涵,积极创作学生文化精品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让文化价值观成为一种“冷冰冰”的知识,在打造高职学生文化的过程中,团学教育者要把这种“冰冷”转化为“热乎乎”的情怀和“沉甸甸”的产品,传播给广大学生,让他们在“温暖”中接受教育,坚定自己的价值观。
1.立足工作职能。作为共青团干部,尤其是基层高职院校的团学工作者,更应当立足本职开展学生文化建设工作。高职院校的团学工作者,一般来说由团委书记、辅导员等构成,文化教育工作更需要立足一线,服务学生。在高职学生的“三创”精神教育中,团学干部可以围绕高职自身特色,创作本校的创业创新指南作品,以“引进培育、金融支持、基地服务、平台支撑、生态优化”来呈现相关优惠政策,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2.凸显地方特色。作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高职院校具备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高职院校的共青团工作,尤其在学生文化传承方面,更应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活动,体现自己的地方特色。这种地方特色,既包括所在城市区域的特色,又包括所属学校的特色。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共青团围绕常州“龙城”文化,通过《漫秀龙城》讲述常州的人文气息和时代传承;围绕常州“三杰”推出《恽代英、张太雷、瞿秋白与〈中国学生〉》作品,让学生走进革命人物的不朽情怀,编制《为信仰而死的常州人》来怀念革命烈士的信仰等。从高职院校角度来说,团学工作者可以编制《大国工匠精神丛书》来讲述杰出校友邓建军平凡人生的不平凡事迹,塑造“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校园文化精神;以聆听余美芳教师家庭的“五姓之家”让学生感悟“明礼友善、孝老爱亲”的传统文化内涵。
3.聚焦社会热点。象牙塔的文化教育不再适合现阶段的学生,打造高职学生文化建设的“共青团模式”就必须把着力点面向整个社会,聚焦社会热点,才能使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团学教育者应当充分发挥重点节假日、重点事件的感染力来强化文化教育。
三、拓宽渠道,不断夯实学生文化阵地
1.依托全媒体品牌,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直播、弹幕等新媒体手段,打造高职学生文化建设的“共青团模式”。发挥“学生之声”等品牌媒体功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及时传递青春正能量。
2.打造学生思想文化平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团学教育者可以通过“阵地+组织+活动”来引领高职文化的未来,打造学生文化。如举办“道德讲堂”“微党课”“微团课”打造文化教育微讲堂;开展创业沙龙、青春读书会、真人故事会等活动打造“学生文化塑造工程”;以经济解读、哲学思辨、青春摄影家等活动创作学生喜爱的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伍复康.社会治理中共青团组织价值的新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3).
[2]马金元.用新媒体的影响力提升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J].共产党人,2014(1).
作者简介:王莉(1983— ),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学士学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职;文化;建设;共青团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碎片式”电子阅读取代了以往的纸质阅读,学生在知识摄取方面越来越多元化,新形式、新任务对价值引导和青春正能量的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团学教育者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来引领学生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顺应潮流,准确把握学生文化需求
1.学生的发展特征要求共青团更加了解学生。95后学生个性鲜明,对于各项活动主动参与,乐于实践,思维活跃,善于学习,思想多元,充满自信,敢于创新。因此,团学教育者必须探索新型的学生凝聚方式和活动载体,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文化传播的规律要求共青团更加贴近学生。现阶段,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其形态包含图书、杂志、影视作品、流行音乐、通俗小说、網络文化等。因此,要想坚持价值引领,传播青春力量就必须深入研究,分析利弊,总结规律,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和接受习惯,创作出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的文化产品,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共青团更加吸引学生。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可以说,新媒体在哪里,学生就在哪里。要想增加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团学教育者就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二、注重内涵,积极创作学生文化精品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让文化价值观成为一种“冷冰冰”的知识,在打造高职学生文化的过程中,团学教育者要把这种“冰冷”转化为“热乎乎”的情怀和“沉甸甸”的产品,传播给广大学生,让他们在“温暖”中接受教育,坚定自己的价值观。
1.立足工作职能。作为共青团干部,尤其是基层高职院校的团学工作者,更应当立足本职开展学生文化建设工作。高职院校的团学工作者,一般来说由团委书记、辅导员等构成,文化教育工作更需要立足一线,服务学生。在高职学生的“三创”精神教育中,团学干部可以围绕高职自身特色,创作本校的创业创新指南作品,以“引进培育、金融支持、基地服务、平台支撑、生态优化”来呈现相关优惠政策,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2.凸显地方特色。作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高职院校具备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高职院校的共青团工作,尤其在学生文化传承方面,更应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活动,体现自己的地方特色。这种地方特色,既包括所在城市区域的特色,又包括所属学校的特色。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共青团围绕常州“龙城”文化,通过《漫秀龙城》讲述常州的人文气息和时代传承;围绕常州“三杰”推出《恽代英、张太雷、瞿秋白与〈中国学生〉》作品,让学生走进革命人物的不朽情怀,编制《为信仰而死的常州人》来怀念革命烈士的信仰等。从高职院校角度来说,团学工作者可以编制《大国工匠精神丛书》来讲述杰出校友邓建军平凡人生的不平凡事迹,塑造“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校园文化精神;以聆听余美芳教师家庭的“五姓之家”让学生感悟“明礼友善、孝老爱亲”的传统文化内涵。
3.聚焦社会热点。象牙塔的文化教育不再适合现阶段的学生,打造高职学生文化建设的“共青团模式”就必须把着力点面向整个社会,聚焦社会热点,才能使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团学教育者应当充分发挥重点节假日、重点事件的感染力来强化文化教育。
三、拓宽渠道,不断夯实学生文化阵地
1.依托全媒体品牌,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直播、弹幕等新媒体手段,打造高职学生文化建设的“共青团模式”。发挥“学生之声”等品牌媒体功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及时传递青春正能量。
2.打造学生思想文化平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团学教育者可以通过“阵地+组织+活动”来引领高职文化的未来,打造学生文化。如举办“道德讲堂”“微党课”“微团课”打造文化教育微讲堂;开展创业沙龙、青春读书会、真人故事会等活动打造“学生文化塑造工程”;以经济解读、哲学思辨、青春摄影家等活动创作学生喜爱的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伍复康.社会治理中共青团组织价值的新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3).
[2]马金元.用新媒体的影响力提升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J].共产党人,2014(1).
作者简介:王莉(1983— ),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学士学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