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课堂提问既是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教学实效的最佳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为此,初中社会教师应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设疑问难,让课堂教学更显质量。
一、创设氛围,激励学生设疑问难
古人云:“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有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设疑问难的课堂教学氛围,精心设计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提问时面部表情丰富,又带着期盼与鼓励的目光,多用鼓励的言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那么学生的外在表现将是“活泼开朗且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反,提问时教师若表现出不耐烦,动辄训斥、刁难,则会让学生感到惧怕,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首先,教师要尊重和热爱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和焦虑感,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课堂活动,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敢于提出疑问。
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提问自由,废除传统课堂中诸多的“条条框框”,去掉约束学生自由驰骋的课堂规矩,倡导“言者无罪”,允许学生随时发问,鼓励学生找老师的“纰漏”,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二、精心设问,启发学生不断思考
教师要精心设问,巧妙引导,启发学生不断思考,激活思维。如,在教学“帝国新政”这一内容时,当学生学习了唐太宗统治期间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基础上,接下来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唐太宗的治国策略对我们今天治理国家有什么借鉴意义?对比唐太宗时的民族政策,请你说说目前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对比唐太宗时的君民关系,请你谈谈我们党和政府是如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教师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在问题中逐步完善思维体系。
悬念能使学生因感到好奇而急于想知道为什么,从而开启学生的思路,活跃思维。如,在教学“百家争鸣”这一节课时,教师可先出示下列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盗了邻人钱财,被当场抓住,恰好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四人从这里经过,就此事他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问学生:“你觉得他们会怎样评价这一事件?”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学生来说,要完全理解确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中设置了材料中所示的悬念式场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各个学派的政治主张。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提供思维空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三、把握教材,在重点难点处设疑
课堂需要智慧的生成。课前精心的预设,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为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的认识心理出发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究。如,“洋务运动”这一节课,其重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和失败原因,难点是对洋务运动及洋务人物的评价。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有设计出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如,在教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综合探究一: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图”这一内容时,为了解决本课的重点:“比例尺的大小与区域范围大小及地理事物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教师可利用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绍兴市政区图”“浙江省政区图”“中国政区图”“世界政区图”进行问题设置:
1.四张地图中,表示的区域范围大小如何?(让学生自行思考回答出来)
2.四张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内容详略情况怎么样?(老师稍作解释学生回答)
3.四张地图中,比例尺大小又如何排列呢?(学生根据已学过知识也能回答)
4.根据以上回答的三个问题,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重点,通过一连串设问,学生很容易理解,并很快得出结论)
这样的设疑不但符合了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强了他们学习社会学科的信心,而且教材的重难点就会不攻自破,课堂教学目标也水到渠成。
四、创设情境,在学生兴趣点设疑
创设情境是初中社会课教学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的引入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教学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教师要精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怦然心动”,在活动中“百感交集”,在回味时“豁然开朗”,觉察到“妙不可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九年级“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时,教师可播放《别挤了》(录制中央电视台的“广而告之”节目),学生们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众多的乘客你推我攘地挤上公共汽车的场面时,情不自禁地说:“人太多了”。此时,教师可趁机提问:“大家看到了我国人口的特点之一就是多,这么多的人口在全国是怎样分布的?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什么?”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又如,在教学八年级“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内容时,可从学生熟悉的NBA入手进行设疑“你知道费城76人队的名字从何而来呢?”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费城大陆会议及1776年《独立宣言》。这样的问题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社会课的兴趣,也启发了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分析学情,在最近发展区设疑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设置的目标要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简单来讲,就是“跳一跳,够得到”。既不能太浅显,“不用跳”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不要过于艰涩难懂,“怎么跳,都够不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让学生在“摘到果子”的同时获得了“跳一跳”和“摘果子”的能力。如,在教学“戊戌变法”时,学生就能联想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教师可这样设问:“如果光绪帝控制了当时的局面,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告密,在维新力量的推动下,戊戌变法能否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一样使国家强大起来?”学生积极发言,对旧知识复习回顾,并对两者的背景、历史条件作比较,最终得到一个合理的结论。在课堂提问中,在问与答之间要有充分的时间间隔,当要解决重点和难点时,教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学生就会给出许多比较详细的答案,并能选择更好的结论,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就会显著增强,课堂中一些生存性问题就会产生,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六、把握整体,在教材衔接处设疑
教材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章、节、目之间是知识内在联系的衔接处。教师如果不揭示这种联系,学生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在大脑中对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教师要在知识的衔接处设疑,既能提醒学生注意,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如,在进行“秦岭——淮河一线分南北”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同学们回答“季风的影响”这一课中的几个问题:“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是怎么划分的?在同一季风区内,自然条件有没有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就能回答出我国南、北部在气候上的明显差异,教师接着追问:“我国南北部气候上差异又以什么为界呢?”(要说出地理分界线,地图上找得到的河流与山脉)学生会直接想到新课内容的主题“秦岭—淮河一线”,使新旧知识得到融会贯通,这样的衔接设问,课堂教学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讲“郑和下西洋”一课时,教师在讲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时代背景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半个多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为什么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航海技术高超的明朝这时为何却停止远航?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停止远航后的中国历史又将怎样演变呢?”
教材衔接处往往是知识内在联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此处巧妙设疑,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巧设疑问,遵循问题设置的原则,讲究问题设置的策略,让设疑导学在初中社会教学中焕发出它独特的魅力,成就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锡麟中学)
一、创设氛围,激励学生设疑问难
古人云:“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有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设疑问难的课堂教学氛围,精心设计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提问时面部表情丰富,又带着期盼与鼓励的目光,多用鼓励的言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那么学生的外在表现将是“活泼开朗且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反,提问时教师若表现出不耐烦,动辄训斥、刁难,则会让学生感到惧怕,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首先,教师要尊重和热爱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和焦虑感,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课堂活动,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敢于提出疑问。
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提问自由,废除传统课堂中诸多的“条条框框”,去掉约束学生自由驰骋的课堂规矩,倡导“言者无罪”,允许学生随时发问,鼓励学生找老师的“纰漏”,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二、精心设问,启发学生不断思考
教师要精心设问,巧妙引导,启发学生不断思考,激活思维。如,在教学“帝国新政”这一内容时,当学生学习了唐太宗统治期间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基础上,接下来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唐太宗的治国策略对我们今天治理国家有什么借鉴意义?对比唐太宗时的民族政策,请你说说目前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对比唐太宗时的君民关系,请你谈谈我们党和政府是如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教师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在问题中逐步完善思维体系。
悬念能使学生因感到好奇而急于想知道为什么,从而开启学生的思路,活跃思维。如,在教学“百家争鸣”这一节课时,教师可先出示下列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盗了邻人钱财,被当场抓住,恰好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四人从这里经过,就此事他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问学生:“你觉得他们会怎样评价这一事件?”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学生来说,要完全理解确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中设置了材料中所示的悬念式场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各个学派的政治主张。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提供思维空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三、把握教材,在重点难点处设疑
课堂需要智慧的生成。课前精心的预设,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为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的认识心理出发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究。如,“洋务运动”这一节课,其重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和失败原因,难点是对洋务运动及洋务人物的评价。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有设计出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如,在教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综合探究一: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图”这一内容时,为了解决本课的重点:“比例尺的大小与区域范围大小及地理事物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教师可利用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绍兴市政区图”“浙江省政区图”“中国政区图”“世界政区图”进行问题设置:
1.四张地图中,表示的区域范围大小如何?(让学生自行思考回答出来)
2.四张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内容详略情况怎么样?(老师稍作解释学生回答)
3.四张地图中,比例尺大小又如何排列呢?(学生根据已学过知识也能回答)
4.根据以上回答的三个问题,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重点,通过一连串设问,学生很容易理解,并很快得出结论)
这样的设疑不但符合了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强了他们学习社会学科的信心,而且教材的重难点就会不攻自破,课堂教学目标也水到渠成。
四、创设情境,在学生兴趣点设疑
创设情境是初中社会课教学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的引入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教学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教师要精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怦然心动”,在活动中“百感交集”,在回味时“豁然开朗”,觉察到“妙不可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九年级“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时,教师可播放《别挤了》(录制中央电视台的“广而告之”节目),学生们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众多的乘客你推我攘地挤上公共汽车的场面时,情不自禁地说:“人太多了”。此时,教师可趁机提问:“大家看到了我国人口的特点之一就是多,这么多的人口在全国是怎样分布的?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什么?”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又如,在教学八年级“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内容时,可从学生熟悉的NBA入手进行设疑“你知道费城76人队的名字从何而来呢?”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费城大陆会议及1776年《独立宣言》。这样的问题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社会课的兴趣,也启发了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分析学情,在最近发展区设疑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设置的目标要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简单来讲,就是“跳一跳,够得到”。既不能太浅显,“不用跳”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不要过于艰涩难懂,“怎么跳,都够不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让学生在“摘到果子”的同时获得了“跳一跳”和“摘果子”的能力。如,在教学“戊戌变法”时,学生就能联想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教师可这样设问:“如果光绪帝控制了当时的局面,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告密,在维新力量的推动下,戊戌变法能否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一样使国家强大起来?”学生积极发言,对旧知识复习回顾,并对两者的背景、历史条件作比较,最终得到一个合理的结论。在课堂提问中,在问与答之间要有充分的时间间隔,当要解决重点和难点时,教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学生就会给出许多比较详细的答案,并能选择更好的结论,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就会显著增强,课堂中一些生存性问题就会产生,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六、把握整体,在教材衔接处设疑
教材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章、节、目之间是知识内在联系的衔接处。教师如果不揭示这种联系,学生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在大脑中对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教师要在知识的衔接处设疑,既能提醒学生注意,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如,在进行“秦岭——淮河一线分南北”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同学们回答“季风的影响”这一课中的几个问题:“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是怎么划分的?在同一季风区内,自然条件有没有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就能回答出我国南、北部在气候上的明显差异,教师接着追问:“我国南北部气候上差异又以什么为界呢?”(要说出地理分界线,地图上找得到的河流与山脉)学生会直接想到新课内容的主题“秦岭—淮河一线”,使新旧知识得到融会贯通,这样的衔接设问,课堂教学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讲“郑和下西洋”一课时,教师在讲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时代背景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半个多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为什么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航海技术高超的明朝这时为何却停止远航?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停止远航后的中国历史又将怎样演变呢?”
教材衔接处往往是知识内在联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此处巧妙设疑,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巧设疑问,遵循问题设置的原则,讲究问题设置的策略,让设疑导学在初中社会教学中焕发出它独特的魅力,成就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锡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