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音乐欣赏教学能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挖掘其内在的潜力,使他们在愉快地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本人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要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去,更好地完成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主要是从听、想、唱、动、说五个方面来进行的:
一、听的训练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欣赏是经由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教育活动。日本著名的“铃木教学法”以及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就是从听觉训练入手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中去,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音乐不同于绘画,绘画可以通过色彩和线条使欣赏者直接认识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而音乐则需要教师在听前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如欣赏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六课的《苗岭的早晨》,听前教师出示这样几个问题:这个曲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曲子的速度如何?力度有什么变化?可分几个部分?情绪怎样?你听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聆听,结果,听后学生会积极举手回答:曲子是由口笛演奏的,速度是“慢——快——慢”,力度是“弱——强——弱”。可分为三个部分,情绪是热烈欢悦的,听后感到曲子非常优美和欢快,布谷鸟在欢唱,百鸟在呼应,苗族人民在欢歌曼舞、愉快劳动……这样的提问虽然问题很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思维想象也因此而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审美功能的直觉力和知觉力,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效果很好。
二、想的训练
在听的基础上,应允许学生自由想象、联想,在想中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力。我们知道,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对于一部音乐作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同一人也会因时间、地点及心态的不同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反应。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努力寻找学生内心深处的闪光点。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个人感受二者缺一不可,脱离了教师的讲解启发,任由学生发挥个人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来表述他们的感受,他们的回答肯定五花八门,但对这些都应予以肯定,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相信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音乐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很快自己也不会满足于当初的感受了,所以应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
三、唱的训练
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學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如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一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听前先引导学生一起听琴学唱歌曲,在学唱时首先对每个乐段的情绪、节奏等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学唱。等大部分学生会唱了,教师要求学生边唱、边记、边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待学生欣赏作品时,作品的分段就不困难了,很多学生能说出:本歌曲可分三个部分,第一、三部分是优美安详的,第二部分是悲愤的。通过在听前学唱歌曲,不仅为音乐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欣赏时能进一步入情、入境地去体验作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四、动的训练
形象化的动作表现也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听动结合中掌握音乐基本知识,提高音乐感受力。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与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欣赏一首乐曲的时候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允许他们“乱动”。例如,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八课《赛马》,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欣赏时,学生便会随着音乐即兴表演。拍子错了,教师来指导占点拨,让其感受重拍;“乱弹琴”的,让他们倾耳细听。这样使学生听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身心融入音乐中,效果是很好的。
五、说的训练
根据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作出某种抽象的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因此,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说的参与,及时引导学生说出听后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反馈。
综上所述,上好音乐欣赏课,须选择结合实际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听、想、唱、动、说五个方面入手,实现多听、多想、多唱、多动、多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启发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动员自身种种潜在储备,根据经历、学识、个性、情感去想象、改造音乐形象,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要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去,更好地完成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主要是从听、想、唱、动、说五个方面来进行的:
一、听的训练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欣赏是经由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教育活动。日本著名的“铃木教学法”以及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就是从听觉训练入手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中去,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音乐不同于绘画,绘画可以通过色彩和线条使欣赏者直接认识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而音乐则需要教师在听前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如欣赏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六课的《苗岭的早晨》,听前教师出示这样几个问题:这个曲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曲子的速度如何?力度有什么变化?可分几个部分?情绪怎样?你听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聆听,结果,听后学生会积极举手回答:曲子是由口笛演奏的,速度是“慢——快——慢”,力度是“弱——强——弱”。可分为三个部分,情绪是热烈欢悦的,听后感到曲子非常优美和欢快,布谷鸟在欢唱,百鸟在呼应,苗族人民在欢歌曼舞、愉快劳动……这样的提问虽然问题很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思维想象也因此而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审美功能的直觉力和知觉力,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效果很好。
二、想的训练
在听的基础上,应允许学生自由想象、联想,在想中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力。我们知道,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对于一部音乐作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同一人也会因时间、地点及心态的不同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反应。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努力寻找学生内心深处的闪光点。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个人感受二者缺一不可,脱离了教师的讲解启发,任由学生发挥个人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来表述他们的感受,他们的回答肯定五花八门,但对这些都应予以肯定,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相信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音乐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很快自己也不会满足于当初的感受了,所以应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
三、唱的训练
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學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如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一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听前先引导学生一起听琴学唱歌曲,在学唱时首先对每个乐段的情绪、节奏等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学唱。等大部分学生会唱了,教师要求学生边唱、边记、边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待学生欣赏作品时,作品的分段就不困难了,很多学生能说出:本歌曲可分三个部分,第一、三部分是优美安详的,第二部分是悲愤的。通过在听前学唱歌曲,不仅为音乐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欣赏时能进一步入情、入境地去体验作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四、动的训练
形象化的动作表现也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听动结合中掌握音乐基本知识,提高音乐感受力。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与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欣赏一首乐曲的时候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允许他们“乱动”。例如,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八课《赛马》,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欣赏时,学生便会随着音乐即兴表演。拍子错了,教师来指导占点拨,让其感受重拍;“乱弹琴”的,让他们倾耳细听。这样使学生听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身心融入音乐中,效果是很好的。
五、说的训练
根据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作出某种抽象的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因此,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说的参与,及时引导学生说出听后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反馈。
综上所述,上好音乐欣赏课,须选择结合实际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听、想、唱、动、说五个方面入手,实现多听、多想、多唱、多动、多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启发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动员自身种种潜在储备,根据经历、学识、个性、情感去想象、改造音乐形象,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