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院校教育中,高等数学是一门必修的基础公共课程,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数学有助于其他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对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实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专业课程改革;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实践;高职院校;职业教育
1 引言
从高等职业教育来看,数学课程的改革一定要以实用作为前提与基础,使其内容与专业课程的知识能够充分结合起来。同时,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管理、建设与服务等领域中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与高素质人才,并要求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尽可能地满足生产岗位的需求,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以及先进操作技能等①。在基础知识与思维训练中,高职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基于专业需求对高职数学进行改革实践,使得高职数学真正具有实用性、针对性与可行性,这在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先解构高等数学的课程内容,然后进行重构,使得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更为契合。因此,本文基于专业课程改革需要的对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实践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与教育理念存在问题
从事高职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是数学专业毕业,拥有较为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与丰富的研究能力。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从纯粹的数学角度出发,不能与高职院校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及案例相结合起来,显示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单调无味,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相背离②。同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是增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与实践,减少不必要的理论课程实践,限制了数学教师的教学范围,但要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高级人才,高职数学的教育不局限于当前的局面。
2.2在校生的数学专业水平与职业培养目标存在差距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张,学生的整体素质存在下降情况,在数学方面也存在普遍基础较差的问题。这就导致很多高职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对数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他们大多认为高等数学与自己的职业发展并不相关,对数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还有很多学生产生了抵触的心理。
3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思路与实施方案
3.1按照专业需要,编写教学大纲
依据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特点,对高职数学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灵活选用,编写与学生专业需求相符合的实用性教学大纲,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做好第一步准备工作。
3.2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突出数学工具性作用
高职数学教师一定要转变“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理念,转向“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改变高职数学与各个专业学科不相关的现状③。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先调研专业教研室,知道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知识的构成与对高职数学知识的需要,而后按照各个专业学生的需求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从而体现出高职数学的基础性与工具性。
3.3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在高职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与庸俗易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开放教学法和研讨教学法,再加上多媒体现代化信息手段,彰显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④。比如,在教学导数时,可以利用问题驱动法,先举出两个瞬时速率的实例,提一些问题,并根据问题,给出一些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作为解答思路;然后让学生以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什么是导数,基本公式是什么,它在运算时有什么性质与方法等,最后进行总结,运用导数可以接受工作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讲述如何用导数去求导。教师可以先讲授一些求导的步骤,接着举一些例子,指导学生如何练习。这样,学生既可以指导怎么求导数,还可以了解这样求导的原因,为在工作生活中灵活运用导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4 结語
综上所述,基于专业课程改革需要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以就业为导向展开教学的具体表现⑤。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按照专业需要,编写教学大纲;高职数学教师也有必要转变教育理念,突出数学工具性作用,并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样,高职数学教育才能与专业课程相适应,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才能满足社会对第一线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前军,周金玉,邓总纲,等.基于专业课程改革需要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9,030(029):8-10.
[2]刘现芳.专业导向下的高职计算机数学课程改革探讨[J].经济师,2020,000(003):230-232.
[3]邢春峰,陈林珠.关于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000(04):81-85.
[4]孔凡清.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6,27(020):28-30.
[5]潘劲松.“2+1”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8,000(029):97-98.
关键词:专业课程改革;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实践;高职院校;职业教育
1 引言
从高等职业教育来看,数学课程的改革一定要以实用作为前提与基础,使其内容与专业课程的知识能够充分结合起来。同时,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管理、建设与服务等领域中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与高素质人才,并要求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尽可能地满足生产岗位的需求,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以及先进操作技能等①。在基础知识与思维训练中,高职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基于专业需求对高职数学进行改革实践,使得高职数学真正具有实用性、针对性与可行性,这在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先解构高等数学的课程内容,然后进行重构,使得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更为契合。因此,本文基于专业课程改革需要的对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实践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与教育理念存在问题
从事高职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是数学专业毕业,拥有较为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与丰富的研究能力。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从纯粹的数学角度出发,不能与高职院校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及案例相结合起来,显示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单调无味,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相背离②。同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是增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与实践,减少不必要的理论课程实践,限制了数学教师的教学范围,但要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高级人才,高职数学的教育不局限于当前的局面。
2.2在校生的数学专业水平与职业培养目标存在差距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张,学生的整体素质存在下降情况,在数学方面也存在普遍基础较差的问题。这就导致很多高职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对数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他们大多认为高等数学与自己的职业发展并不相关,对数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还有很多学生产生了抵触的心理。
3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思路与实施方案
3.1按照专业需要,编写教学大纲
依据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特点,对高职数学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灵活选用,编写与学生专业需求相符合的实用性教学大纲,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做好第一步准备工作。
3.2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突出数学工具性作用
高职数学教师一定要转变“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理念,转向“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改变高职数学与各个专业学科不相关的现状③。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先调研专业教研室,知道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知识的构成与对高职数学知识的需要,而后按照各个专业学生的需求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从而体现出高职数学的基础性与工具性。
3.3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在高职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与庸俗易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开放教学法和研讨教学法,再加上多媒体现代化信息手段,彰显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④。比如,在教学导数时,可以利用问题驱动法,先举出两个瞬时速率的实例,提一些问题,并根据问题,给出一些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作为解答思路;然后让学生以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什么是导数,基本公式是什么,它在运算时有什么性质与方法等,最后进行总结,运用导数可以接受工作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讲述如何用导数去求导。教师可以先讲授一些求导的步骤,接着举一些例子,指导学生如何练习。这样,学生既可以指导怎么求导数,还可以了解这样求导的原因,为在工作生活中灵活运用导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4 结語
综上所述,基于专业课程改革需要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以就业为导向展开教学的具体表现⑤。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按照专业需要,编写教学大纲;高职数学教师也有必要转变教育理念,突出数学工具性作用,并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样,高职数学教育才能与专业课程相适应,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才能满足社会对第一线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前军,周金玉,邓总纲,等.基于专业课程改革需要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9,030(029):8-10.
[2]刘现芳.专业导向下的高职计算机数学课程改革探讨[J].经济师,2020,000(003):230-232.
[3]邢春峰,陈林珠.关于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000(04):81-85.
[4]孔凡清.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6,27(020):28-30.
[5]潘劲松.“2+1”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8,000(029):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