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一位25岁的四川文艺青年怀揣着壮志雄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爱饮酒,爱剑术,爱交友,爱旅游,爱寻仙访道,最爱也最擅长的是“斗酒诗百篇”。后来,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意思是上天派来的神仙;杜甫在诗中说他是“酒中仙”。名声犹如长了翅膀,越传越远,他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诗仙。
这位乘风破浪的青年,名叫李白。这段意气风发的青春,是文化长河里的瑰丽浪涛。
当年春夏之交,李白乘舟途经安徽当涂县,见东梁山、西梁山夹江对峙,竟然令浩浩东流的江潮改变了方向。山峰雄姿的壮观,碧水翻波的壮丽,红日当空的壮美,让初来乍到的“驴友”李白大开眼界,诗兴大发,写下了千古名篇《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是一座山吗?非也,它是两座山的组合名,堪称山岭界的“筷子兄弟”,地势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将军的眼里,这里是战场,恐怕很难有心情和时间欣赏优美的景色。身处开元盛世的李白,可以从容地游山玩水,并用诗意文字记录下他的见闻妙思。
何处望天门山
作者于何处望天门山?答案是舟中。试着想象一下:一叶扁舟漂流于壮阔的江面,汹涌的波涛撞开了“天门”,使之断开,一分为二。或许读者会问:诗里的“楚江”是哪条江?由于当地在战国时期归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又称楚江。第一句诗充分展现了怒波的巨大力量及坚定向前的决心,似乎没什么能够阻挡它对回归大海的向往。这不正是朝气蓬勃、潜能无限的青春少年吗?作者踌躇满志:任何困难也别想羁绊我游览天下、追逐梦想的脚步。
江水是否真能一往无前,人真能毫无负担与顾忌?显然不是。诗的第二句说,即使澎湃之水冲断天门,但并未完全“敞开”的门也控制着水势,仿佛在这里设置了一道关卡。天门山之所以景致绝伦,是因为浩荡之水破门而出;李白之所以豪迈飘逸如仙,是因为盛世的滋养、文化的教养。波浪之所以“至此回”,是因为天门山的夹峙;李白之所以未能施展政治抱负,是因为朝廷势力错综复杂,偌大的皇家舞台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那轮红日深藏内心
作者的目光酷似摄像镜头,先对准断山,再聚焦碧水。第三句诗表明焦点又转回天门山,若非站在船头远望,怎能观赏到此般风光,生出此番感慨。两座山貌似在为游客夹道鼓劲,而航程是实现人生理想之路。最后一句诗将镜头拉回江面,小舟本是孤独无依、孤立无援的象征,巨浪可以掀翻它,礁石可以搁浅它,事实上,被长江吞没的船只不计其数。然而,李白笔下的这一片孤帆,反倒乘风而行、破浪而进,不向惊涛屈服,不因弱小胆怯,恰似从日边驶来。对于李白而言,那轮红日深藏内心,孤帆的孤,也是孤傲的孤呀。
有了青山碧水的热忱欢迎,远客的游兴更佳,人舟顺流而下,迅速靠近天门山,胜景尽收眼底,心情轻松愉悦,吟成了这首名作。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写山写水写景,无一字抒情,这幅山水画卷的底色,一丝痕迹不露,十分生动传神。本诗的意境与景境一般开阔,有动有静,两相融洽,作者的巧妙构思,也是浑然天成、了然无痕的。
“潇洒先生”的生平概述
李白是“潇洒先生”,乐观豁达,富于浪漫奇思,诗文如其人。他的许多作品,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结晶,为历朝历代的读书人所推崇,如今已是语文课本里的“钉子户”。
他遍游江南,结婚成家,前往都城长安做“京漂”,几经周折任翰林供奉——皇帝的御用文人,还结识了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遭逢安史之乱,因报国心切而投错阵营,被判流放夜郎,遇赦返回时心情暢快,《早发白帝城》一挥而就。
上元二年(761年),诗人的生命已沐浴在斜阳里。年过六旬的李白无工作、无社保,生活窘迫,只得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一年后病逝于此。关于李白之死,有三种说法:一是醉死,因酗酒而亡;二是病故,年迈的他请缨出征,结果染病致死;三是溺亡,他在江上饮酒,醉后跳入水中捞月而淹死。第三种传奇味道最浓,可信度最低。
自从24岁离开江油老家,李白再未回乡。月亮悬于天上阴晴圆缺,家乡藏于心底抚慰游子,伴他去闯荡。26岁的李白客居扬州旅舍,用二十个字表达了自己的“乡思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的深厚感情,让古往今来的人深受感动。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一位25岁的四川文艺青年怀揣着壮志雄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爱饮酒,爱剑术,爱交友,爱旅游,爱寻仙访道,最爱也最擅长的是“斗酒诗百篇”。后来,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意思是上天派来的神仙;杜甫在诗中说他是“酒中仙”。名声犹如长了翅膀,越传越远,他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诗仙。
这位乘风破浪的青年,名叫李白。这段意气风发的青春,是文化长河里的瑰丽浪涛。
当年春夏之交,李白乘舟途经安徽当涂县,见东梁山、西梁山夹江对峙,竟然令浩浩东流的江潮改变了方向。山峰雄姿的壮观,碧水翻波的壮丽,红日当空的壮美,让初来乍到的“驴友”李白大开眼界,诗兴大发,写下了千古名篇《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是一座山吗?非也,它是两座山的组合名,堪称山岭界的“筷子兄弟”,地势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将军的眼里,这里是战场,恐怕很难有心情和时间欣赏优美的景色。身处开元盛世的李白,可以从容地游山玩水,并用诗意文字记录下他的见闻妙思。
何处望天门山
作者于何处望天门山?答案是舟中。试着想象一下:一叶扁舟漂流于壮阔的江面,汹涌的波涛撞开了“天门”,使之断开,一分为二。或许读者会问:诗里的“楚江”是哪条江?由于当地在战国时期归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又称楚江。第一句诗充分展现了怒波的巨大力量及坚定向前的决心,似乎没什么能够阻挡它对回归大海的向往。这不正是朝气蓬勃、潜能无限的青春少年吗?作者踌躇满志:任何困难也别想羁绊我游览天下、追逐梦想的脚步。
江水是否真能一往无前,人真能毫无负担与顾忌?显然不是。诗的第二句说,即使澎湃之水冲断天门,但并未完全“敞开”的门也控制着水势,仿佛在这里设置了一道关卡。天门山之所以景致绝伦,是因为浩荡之水破门而出;李白之所以豪迈飘逸如仙,是因为盛世的滋养、文化的教养。波浪之所以“至此回”,是因为天门山的夹峙;李白之所以未能施展政治抱负,是因为朝廷势力错综复杂,偌大的皇家舞台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那轮红日深藏内心
作者的目光酷似摄像镜头,先对准断山,再聚焦碧水。第三句诗表明焦点又转回天门山,若非站在船头远望,怎能观赏到此般风光,生出此番感慨。两座山貌似在为游客夹道鼓劲,而航程是实现人生理想之路。最后一句诗将镜头拉回江面,小舟本是孤独无依、孤立无援的象征,巨浪可以掀翻它,礁石可以搁浅它,事实上,被长江吞没的船只不计其数。然而,李白笔下的这一片孤帆,反倒乘风而行、破浪而进,不向惊涛屈服,不因弱小胆怯,恰似从日边驶来。对于李白而言,那轮红日深藏内心,孤帆的孤,也是孤傲的孤呀。
有了青山碧水的热忱欢迎,远客的游兴更佳,人舟顺流而下,迅速靠近天门山,胜景尽收眼底,心情轻松愉悦,吟成了这首名作。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写山写水写景,无一字抒情,这幅山水画卷的底色,一丝痕迹不露,十分生动传神。本诗的意境与景境一般开阔,有动有静,两相融洽,作者的巧妙构思,也是浑然天成、了然无痕的。
“潇洒先生”的生平概述
李白是“潇洒先生”,乐观豁达,富于浪漫奇思,诗文如其人。他的许多作品,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结晶,为历朝历代的读书人所推崇,如今已是语文课本里的“钉子户”。
他遍游江南,结婚成家,前往都城长安做“京漂”,几经周折任翰林供奉——皇帝的御用文人,还结识了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遭逢安史之乱,因报国心切而投错阵营,被判流放夜郎,遇赦返回时心情暢快,《早发白帝城》一挥而就。
上元二年(761年),诗人的生命已沐浴在斜阳里。年过六旬的李白无工作、无社保,生活窘迫,只得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一年后病逝于此。关于李白之死,有三种说法:一是醉死,因酗酒而亡;二是病故,年迈的他请缨出征,结果染病致死;三是溺亡,他在江上饮酒,醉后跳入水中捞月而淹死。第三种传奇味道最浓,可信度最低。
自从24岁离开江油老家,李白再未回乡。月亮悬于天上阴晴圆缺,家乡藏于心底抚慰游子,伴他去闯荡。26岁的李白客居扬州旅舍,用二十个字表达了自己的“乡思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的深厚感情,让古往今来的人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