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兴趣班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e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心!当兴趣一旦变为兴趣班,兴趣也许就会变成规范化地学习、练习和考试。那么孩子对其天然的热爱和好奇心也会消失,甚至连今后人生中和此有关的享受也会被屏蔽。
  
  我的朋友陈智,人特别聪明,什么事情交给他,你就可以放心地睡大觉了。不过,我总觉得他有什么地方怪怪的,却说不清楚。后来才发觉,是他对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兴趣,比如听音乐会、看画展甚至看电影,邀请他参加,他大多会礼貌地谢绝。时间久了,我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难道他什么爱好都没有?
  
兴趣班后遗症
  最近陈智常常请朋友们一起聚会,主要是喝茶。大家看着他熟练地表演功夫茶道,品尝着东西南北的名茶,欣赏着形态各异的茶具,都开始心生疑问。我直截了当地问他:“没听说你有这个爱好啊!怎么回事?”陈智放下公道杯,有点神秘又有些兴奋地说:“我终于找到了一件事情,是小时候我父母没有让我去上兴趣班学习过的!”看到大家都竖起耳朵的样子,他继续说:“从小我父母就很重视我的兴趣,希望我能全面发展。他们发现我喜欢乱涂乱画,就给我报了美术班,让我好好地学习绘画。后来看我对音乐有兴趣,就又给我请了老师,教我吹萨克斯。你们无法想象,我上过多少兴趣班!我还学过书法、围棋、跆拳道、英语、游泳、击剑、现代舞……每次开始的时候,我还都挺有兴趣。可是,这些本应该挺好玩的课,下课却都要完成作业,我父母还轮流陪着我练习,不断地让我报名参加考级和各种比赛。很快我就厌烦了,想出各种理由,最后死活都不肯再参加任何兴趣班了。我父母不仅浪费了很多钱,还对我非常失望。我呢,也不高兴啊!所有折磨过我的那些事情,我都不想再沾边了。这不,3个月前,我突然发现,茶道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挺好玩,可以很单纯地享受一下生活,还不用担心考级!”我们大家都笑了,快30岁的人了,让考级折磨出的后遗症还未消除!
  我认识的一个大二女生,不经意间提到过自己拥有钢琴10级证书。我羡慕地让她在我家表演一下,她淡淡地说:“好多年没有摸过琴了,不想弹!”我也想起来,周围朋友的孩子,全都学了琴、考了级,可惜现在没有一个继续弹的了。家里的钢琴,都成为最昂贵的过气“家具”,积满了灰尘,却又难以潇洒地扔掉。
  
当兴趣遇到“开发”
  其实,天然的,孩子对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是有着强烈的兴趣的。哪个有孩子的家庭,墙上、家具上不曾被孩子的“艺术作品”涂抹过?哪个邻居不曾被有孩子家庭的各种声响搅扰过?但是,当家长和教师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对孩子进行兴趣开发后,孩子就不得不在固定的时间,面对固定的教师,学着固定的教材,重复着固定的内容,达到固定的标准。孩子获得的证书越来越多,脸上喜悦、开心的笑容就越来越少。各种兴趣班,让孩子对各种艺术活动的兴趣日益萎缩。甚至有些孩子,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厌倦或者仇恨。虎妈的大女儿就用咬钢琴来表达过她对练琴的愤怒,而她的小女儿后来就干脆彻底放弃了练习多年的小提琴,决定去打网球了。
  家长如果真的是希望孩子全面发展,人生充满乐趣,就要考虑上兴趣班的得与失。大部分兴趣班和培训班一样,都是规范化地学习、练习和考试为主,以成绩来衡量是否有收获。
  
让兴趣成为享受
  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里人的兴趣和爱好,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和不受外界约束,有目标但主要是当事人自己设定的目标,而不是社会标准。兴趣爱好,是人的正常社会生活的平衡、调节和补充。好比周末生活,对于一周紧张的工作来说,是必需的调剂一样。如果业余生活要和人的职业、事业、人际关系一样,时时刻刻遵循社会准则,分分秒秒追求社会赞赏,那么人就很可能失去和谐,走入极端甚至可能导致崩溃。
  孩子经过培训,可以发展一技之长或者最多两技之长。除此之外,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发展一些真正的个人兴趣,这才是心灵可以自在享受的领域。但怎样帮助孩子保持和发展出这样真正的兴趣呢?在孩子小的时候,要留心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对某些东西表现出兴趣,要做的不是专业培训,而是提供一个资源丰富的环境。比如孩子喜欢涂鸦,就多准备一些大张的白纸、彩笔,或者开辟出一面墙,用来展示孩子涂鸦作品。其次,对孩子进行“艺术”活动给予的反馈要少谈评价,多讲感受。例如,孩子画了一个花园,最好不要说“你这里画得好”,或者“你又有进步啦”,可以问孩子:“你画的时候,怎么想的?”“看到你的画,我好开心啊!”或者:“你的画想告诉我什么呀?”但愿孩子能在体验幸福和快乐中走向成功,而不是在成功的人生中享受不到乐趣。
  
知识百宝箱
  
  人天生对客观世界、文学艺术都有好奇、探索的欲望,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内部兴趣。但是,经过严格、固定、有标准的学习、训练和考试过程,人就会从对事情本身感兴趣逐渐演变成对事情的结果、价值、奖赏、利益等外部因素更感兴趣,这个过程就是兴趣的“外化”。
  比如,一个孩子对画画有强烈的兴趣,每天可以不停地画很多张画。这就是内部兴趣。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绘画技术,每天请老师指导,反复练习一些技巧,并把好的画张贴出来,给予表扬和奖励,把不好的画扔掉。这样孩子就不再对画画本身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如何画出老师、家长满意的作品,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一旦发生了兴趣外化的过程,人就很难再享受到事情本身带来的乐趣。内部兴趣给人带来的享受是单纯的、持久的、高浓度的,而外部兴趣带来的享受则是复杂的、短暂的、功利性的。
  2012年,我们将继续跟随刘丹老师探索有趣又耐寻味的儿童心理世界。在她看似故事般的文章中,有着很多对我们育儿非常有益的提示和警醒。新增加的“知识百宝箱”小板块,能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希望每一位父母都成为自己孩子最棒的心理师!
其他文献
李建茹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主管心理师  陈国鹏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徐凡  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儿童心理学专家  @关于孩子的教育还有更多问题?欢迎给我们来信,或者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我们将有选择地将问题收集发给专家,并刊发在杂志上。如果想阅读更多相关问题,欢迎登录父母必读育儿网(www.fumubidu.com.cn)“专家”频道。  总找别
谁说宝宝睡觉一定要找妈妈?那是因为爸爸没给宝宝机会。其实,与妈妈的摇篮曲一样,父亲宽厚的怀抱、沉稳的声音、对细节慎密的安排会令宝宝睡得更安心。  老爸们应该抗议,妈妈独霸了一个多么美好的时刻:怀抱着那个柔软温暖的小身体、听着他稚嫩的声音,看着他合拢长长的睫毛渐渐熟睡……    小调查  你家里一般谁哄宝宝睡觉?  妈妈63%  保姆15%  爸爸14%  其他照看人8%    夜里宝宝醒了,谁起来
你知道吗?在一箩筐的玩具里,一定有一个特别特别大的玩具,大到可以让宝宝靠、可以抱、可以骑;也会有特别小的玩具,小的连个螺母都要仔细地拧。这些玩具里的大大和小小都是宝宝玩具里的宝!  玩具里的大大  黄色大河马  这是一匹可以在陆地上跑的河马!不相信吗?看,宝宝骑上去,就可以开走了。河马也露出了得意的表情!走着走着,美丽的黄色河马还遇上了帅气的橙色河马,呵呵!一起加入进我们的队伍吧。  多彩大嘴鱼 
每位准妈妈到了孕中期,看着自己肚子一天天变大,心中都不免担心起来,妊娠纹会不会找上我?怎样才能不长妊娠纹?  妊娠纹产生的4原因  随着胎儿的茁壮成长,准妈妈的身上出现了一条条妊娠纹。妊娠纹是女性怀孕期间出现在下腹部、大腿、臀部或胸部,呈现紫色或粉红色的不规律平行略凹陷的条纹。据统计,70%~90%的准妈妈在首次怀孕时会出现妊娠纹。出现妊娠纹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1 激素  人体在怀孕期间
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可是孩子还小,他的鞋合不合脚,舒不舒服,他还不知道说,爸爸妈妈要替他考虑,给孩子买鞋时,一定要细心挑选尺寸。  带孩子试鞋1个指头的富余度  这是最传统的、用得最多的一种给孩子试鞋的方法。让孩子穿上鞋后站好,如果孩子的后脚跟和鞋帮之间刚好能塞进大人的一根食指,说明鞋的号码是合适的。  自己去给孩子买鞋鞋 剪纸样,用鞋垫  这种方法就需要做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了。  拿一张硬一
生活中的废弃物品,不仅随手可得,有心的妈妈还可以启发孩子将这些物品玩出许多种花样来。不妨试一试让孩子做这些物品的设计师!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餐巾纸1. 雪花飘飘  冬天刚过,不知宝宝是否看到雪花飘飞?妈妈可以在屋里跟宝宝再玩一次!准备两张餐巾纸,将这两张纸撕成小碎片,将这些碎纸片撒向宝宝,边撒边说:“下雪了,宝宝。你看!”宝宝看着纸片落下来的样子,会很开心地想象着下雪的情景。如果宝宝看
高明上高中了。爸爸妈妈为了鼓励他好好学习,从美国买回来两双耐克鞋给他。还许诺,期末考试进入前10名就给买他一直嚷嚷着要的iPhone手机。  期末考试高明如愿考进前10名,得到了64G的iPhone 4S手机。但是第二学期开始,他变得越来越不开心,对学习提不起兴趣。高明的爸爸妈妈来找我咨询,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儿子重新对学习有兴趣。现在是买什么好东西都只能让孩子高兴几天,过了那几天,他就又厌倦了。妈妈
DHA和AA这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宝宝生长发育是好处多多。但也不必过多摄入,一般按照必需脂肪酸所提供的热量计算,要占每日总热量的:婴儿为3%,儿童为1~2%为宜。  于补充DHA,妈妈们的疑问特别多,比如,补充DHA的量是多少?食物就能够补充DHA吗?补充剂有哪些种?到底安全吗?  纠结1好处多,但没有推荐量  数数DHA的好处  DHA对大脑发育很重要  宝宝大脑最快速的生长发育阶段是在胎儿期和0
推荐书目 :《儿童健康科普指南》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经典权威的儿童健康指南,因为它是由美国儿科学会这个6万名儿科专家构成的、在美国及全世界都是最具影响力的儿科研究学会专家撰写的。这也是一本接中国地气的健康读本,因为它有细致实用的育儿方法,而且每一篇文章都有中国儿科专家的建议和指导。它就这样把高大上和接地气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有时候,家长会觉得育儿是一件很无奈的事,理论和实际总是不能很好地
1期《“电子娃娃”的未来》一文刊出,反响多多。但也有很多妈妈提出了她们的困惑:在这个电子产品把孩子紧紧包裹的时代,又该怎么办呢?为此,刘丹老师讲述了她为女儿毛毛提供的“不插电武器”,也许可以对我们有所启发。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毕业,现任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具有非常丰富的青少年心理及家庭治疗的经验。曾参加首期中德高级心理师连续培训项目。  让孩子体验到现代高科技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