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在先,指导在后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no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情景描述
  1.小蝌蚪游游。
  (1)导入:我是青蛙妈妈,宝宝们做我的蝌蚪宝宝好吗?(引导幼儿扮角色进入游戏情境中)
  (2)小蝌蚪在小池塘里快乐地游游,在青蛙妈妈的照顾下长出后腿——前腿——甩掉尾巴。(在背景音乐的陪衬下,孩子们模仿小蝌蚪做一些运动前的准备运动,小蝌蚪生长过程融合了下肢、上肢、全身运动等)
  (3)小蝌蚪长大成青蛙啦,祝贺你们!(孩子们体验成长的快乐,并带上青蛙挂饰鼓励孩子们)
  2.小青蛙跳荷叶。
  (1)小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有很多本领。你知道青蛙有哪些本领?(引导幼儿交流青蛙的特性)
  (2)我们一起来练练本领,练好了本领和妈妈一起捉害虫。(老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跳跃练习和学学捉害虫动作)
  (3)和荷叶做游戏。
  小青蛙最喜欢荷叶,青蛙宝宝们和荷叶做做游戏。(引导幼儿用“荷叶”——草垫来探索各种不同的运动方法)
  交流:你用荷叶练了什么本领?大家一起来试试。
  (4)游戏:青蛙跳荷叶。
  池塘对岸的草地里有许多青虫,每只小青蛙去抓四条小虫。(引导幼儿跳过荷叶抓小虫。融合4的数数。数的过程又是孩子适当休息的时间,体现合理的动静交替活动的原则)
  第二次,小青蛙到萝卜地里抓自己能数得清的虫子。
  3.延伸:分享。
  带着虫子回家和朋友分享。
  二、反思
  在体育活动中,如何让“幼儿尝试在先,教师指导在后”的理念深入到教师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去呢?
  (一)树立正确的尝试教育观,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尝试教学法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幼儿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学习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幼儿自学,引导幼儿学习讨论,在教师指导下以及幼儿不断地尝试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般可以用图解表示:提出问题——幼儿尝试——教师指导——幼儿再尝试——解决问题。如:幼儿在学习“青蛙跳”时,教师问幼儿青蛙是怎样跳的,请幼儿来试一试。孩子们自己去尝试青蛙跳,有的双脚并拢跳,有的双手、双脚打开在跳,有的聚在一起比谁跳得远……当时场面非常热闹,从每个孩子不同的动作,反映了幼儿对“跳”这一动作的理解,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所做的尝试活动,不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的,而是受了教师言语、行为的启发、暗示,自己高兴、主动地去做的,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幼儿主动参与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对幼儿能否主动学习基本动作,积极参与尝试练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往,幼儿在学习基本动作时,都是教师先示范,幼儿再模仿学习,在被动的情况下,会有幼儿不能很好的掌握基本动作,以至于失去主动尝试练习的兴趣和意愿。此活动正是以青蛙妈妈及小青蛙的角色贯穿始终,而在课堂上,教师也为幼儿创造出良好、宽松的师生关系。一点点微笑、赞许的点头、鼓励般摸摸孩子的头,都会让幼儿觉得“老师喜欢我”、“我做得对”,从而敢于去尝试新的动作。在与孩子们的亲密接触中,教师要善于变换自己的角色,切实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三)注重观察和指导,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仔细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体育活动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满足不同层次水平的自主性活动,这种模式更需要教师观察在前。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与条件,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运用自己获得的技能与经验参加活动,参加锻炼。如:在练习“跳”这一基本动作时,尝试目标为了解多数幼儿这一动作不同的发展水平。在指导幼儿再次尝试练习时,教师指导的重点也就不一样了。再如:游戏“小青蛙跳荷叶”为了发展幼儿跳的远近的能力,活动中我提供了不同的“荷叶池”(单个、组合),让幼儿自己选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不同的距离进行练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难度。
  当然,由于幼儿在练习新的基本动作时,有成功者,有失败者,每个人动作发展水平的不同,反映了个体差异,教师在指导幼儿尝试活动时,应及时反馈尝试结果。教师要善于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幼儿的信心,他会做得更好,动作掌握得更快,同时在心理上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情绪越发高涨。
其他文献
“想看日照金山是要凭运气的,”同行的向导话音刚落,梅里雪山主峰青灰色的山尖忽然白了一角。在之后的十分钟之内,海拔四千二百米的日光和暖意像是打碎了的金箔,洒满目光所及的山巅,直到成为“金山”。人立于旭日与“圣山”之间,在冬天冷冽而肃穆的光线中感到某种神性。而当日光一点点铺满松赞林寺高耸的石阶,闪烁在纳帕海的波光里,香格里拉的一天也在經筒缓慢厚重的转动声中,在酥油茶和糌粑团里苏醒了。“对放牛放羊的孩子
期刊
到年终的时候,固然有迎接新年的欣喜,但也有盘点、回顾的必要。即将过去的2011年,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确实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去年底,学前教育政策暖风频吹,学前教育界如沐春风,欢欣鼓舞,畅想着“春天”的来临。转眼又到年底,“待到山花烂漫时”,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脸上能否现出会心的微笑呢?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十条”)给学前教育的发展定了基调,或者说是重申了多年以来被忽略
期刊
2010年底,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市、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纷纷出台。以“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推进学前教育公平普惠。在此政策背景下,2011年9月1日,合肥市宿州路幼儿园荣城南苑分园正式开园,近300名新入园的宝宝在家长们的陪同下身着鲜艳园服走入幼儿园,这标志着合肥市庐阳区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又添新兵,又一所公办幼儿园正
期刊
聚焦普惠性  策划人语:  “国十条”中明确指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在具体措施上,提出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收费合理、面向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的普惠性幼儿园。安徽省合肥市作为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城市,在探索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切实的举措。本期策划,聚焦一年以来合肥市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行动步伐。  “入园难”与“入园贵”是近年来
期刊
2011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公办园,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成为各级政府最重要的议题,各项政策相继出台。普惠园的建设和对新建园的以奖代补,不仅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改善了基层幼儿园的办园条件,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的积极性,甚至不少有一定资金积累的民办园都准备购地兴建规范化的幼儿园。作为肥东县最大的公办园,我们也享受了政府史无前例的奖补资金。下面就从个人的角
期刊
一、因为公益,必然普惠  走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之路是由于学前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学前教育性质的核心是:学前教育具有公益性和教育性。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即学前教育具有社会公共事业属性,既是社会公共事业,那发展学前教育便是一个国家和政府主要的责任,同样,平等地接受学前教育则是所有家庭和孩子的基本权利。这就明确了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和权利主体。说学前教育具有教育性,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可说,但在这个问题上,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发展观,也标志着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要深化幼教改革,真正把《纲要》的精神落到实处,将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教育实践,必须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于是,在“以纲为指导、以促为发展”的理念下,园本教研活动作为我园促进教师群体成长的重要方式,正日渐融入全园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这种园本教研是以幼
期刊
上世纪九十年代,民办幼儿园甚少,社会上的幼儿园大部分为公办幼儿园,大到各个机关、厂矿,小到各个街道、乡镇均有自己的公办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有的归教育部门管理,有的归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部门管理,老百姓没觉得“入园难”,更没觉得“入园贵”。  九十年代末,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厂办幼儿园逐步取消或转包给私人,乡镇、街道幼儿园也逐步解体。以合肥为例,十几年来未增加一所公办幼儿园,而合肥作为大中城市迅速发展
期刊
一、社会责任是普惠性幼儿园的基石  提到“民办”二字,人们往往会将其与“经济利益”挂钩,更不会联想到社会责任感。但事实却不可否认,一些民办企业的异军突起给整个社会的市场需求减低了压力,给国家的整体就业形势减轻了压力,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现在“民办幼儿园”已经被大多数家长认可和接受,教学评比、观摩交流、一类园评比等随处可见民办幼儿园的身影。据了解,民办幼教已经占据了幼教行业的半壁江山,缓
期刊
办好“普惠性幼儿园”是落实教育公平的大好事,更是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的有效途径。国务委员刘延东说,要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建好用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精心组织实施农村学前教育项目,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的普惠性幼儿园。作为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的实施者,对此感受颇深。  一、什么是“普惠性幼儿园”  它的范围至少包括三个类型的幼儿园:一是公办幼儿园;二是集体或单位举办的公办性质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