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滢竹:传承家风,做有温度的教育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eth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滢竹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并入清华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专长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与品牌衍生、插画设计与实践延展)
  曾获四川美院优秀教学成果奖、四川美院“教学之星”全国设计“大师奖”暨“台州杯”创意设计大赛视觉传达组最佳指导教师
  陈滢竹出生于教育世家,受父辈影响,骨子里天生便带着“传道受业解惑”的育人情怀。毕业后毫不犹豫地投身高等教育事业。20年间,她教学形式不拘一格,坚持每堂课不重样;不苛求学生成绩,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兴趣。
  同时,她也是两个男孩的妈妈。作为父母,她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但她更相信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尊重孩子兴趣,鼓励孩子应对挑战,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傳承家风,立志育人


  陈滢竹出生在一个极具文化艺术氛围的家庭,父亲罗永超是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首届“美术暨汉语言文学系”学生,不仅酷爱绘画,对版画、油画、国画、水粉、水彩皆有探究;还潜心研习书法,长于篆、楷、行书;后来自学竹笛、二胡等乐器,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努力进取。母亲陈维仪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怀着对文学的热爱数十年笔耕不辍。夫妻俩琴瑟和鸣,被称为诗画“夫妻档”,2014年成功举办“画境诗情——相伴45年诗画展”,为两人几十年风雨相伴画上一个完美的注脚。
  陈滢竹和她的姐姐罗菁受父母影响极大,从小练就绘画和古诗文童子功。父亲负责孩子的艺术培养,母亲负责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夫妻二人共同孕育出了两个优秀女儿。
  陈滢竹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画画,一有空就趴在桌子上涂涂抹抹。父亲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艺术天赋,开始手把手教她绘画、书法,“我每天都要画画,就连大年初一,也是早早起床画素描”。
  在陈滢竹记忆里,父母秉承着“绝对不溺爱孩子”的传统教育理念,从小对她们十分严格,有时甚至算得上严苛。
  母亲精心挑选诗词,抄在一个小本子上,要求孩子们每日背诵,由于长时间坐在桌子前画画,陈滢竹有点习惯性驼背,于是母亲规定她每天靠墙站立15分钟,一边站一边背诗。除了背诗,7岁起,母亲还要求孩子们写日记,记下每日所思所想,练习文笔,不可有一丝懈怠。
  父母除了学习上对孩子们严格要求,生活上还定下种种规矩,一旦犯错就要写检讨书,绝不姑息。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陈滢竹养成了独立坚强的性格,在学业上一路披荆斩棘。199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年,成为四川美术学院的一名专业教师,主教视觉传达设计。
  选择教师这份职业,很大程度是受到家中长辈的影响。陈滢竹祖父曾任教于成都光华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父亲罗永超曾任学校美术教师;大舅舅是四川大学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小舅舅是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硕士,哈佛大学博士,师从著名学者杜维明,2007年起任教于澳门大学。从小,陈滢竹听得最多的便是父辈们传道授业的事,而她生日也恰好在教师节,于是不知不觉便把这一职业放在心里,后来选择做老师,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陈滢竹打心底里佩服两位舅舅,他们一生自律,将个人生活看得很淡,吃穿都不讲究。几十年来,只心无旁骛地做研究、教书,没有其他爱好,六十多岁退休了还在写书、锤炼专著。受到舅舅们的影响,她决心向舅舅们看齐,“就算做不了像舅舅那样的学者,但可以以他们为榜样,严谨治学,做一个好老师。”一方面,把教书变成一种有趣的、有收获的劳动;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唤醒孩子的内心动力……


“图书馆里做不出来设计”


  在教学上,陈滢竹承袭了父辈的认真严谨,对自己要求严格:她二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堂课前重做课件,让教学内容符合当下最新的审美,保证设计案例的新鲜度。
  她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设计案例,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大半天。其实,陈滢竹也可以扔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自行发挥,但那样显然背离了她的教育原则。因为她始终相信,用心打磨出的课件一定能获得学生认可。
  陈滢竹的授课方式灵活多变,会根据课程内容变化。课堂上,她常常鼓励学生走出去,走出校园、走出图书馆,她深知,图书馆里做不出来设计,善于观察生活,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设计。于是,每当学生抱怨毫无设计灵感时,她就会建议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所能看到的一切。可以坐在咖啡馆或者露天公园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想象他们的故事……
  最好的设计来源于生活,“越是好好生活,就越能认识生活,你的设计就会越加贴近生活。”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陈滢竹也常常别出心裁。在一堂设计思维课上,她曾经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去看纪录片,然后根据纪录片做设计,设计形式不限,可以画画,可以做手工。
  纪录片通过镜头将真实的客观事件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一部好的纪录片,有一种神奇的张力,震撼着我们的生命与认知,看完之后,让我们不自觉的对生命进行省察,引发思考。陈滢竹认为,只有发自内心的感悟,才能设计出真实的作品,才能戳中人心。
  作业的效果出乎陈滢竹的预料,短短两周的时间,同学们都拿出了非常有意思的设计。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同学看了农民工纪录片后,做了一个日历的设计,描绘了农民工真实的生活细节、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展示了一个“吃着简单的伙食,干着繁重的工作”,在社会底层坚韧挣扎,寻求生存空间、渴求身份认同的群体形象。后来,这个作品成功入围2019台湾国际学生创意大赛。   不过,在她看来,自己做得还不够,为此陈滢竹经常给学生推荐优秀的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邀请国际、国内的设计师做课堂分享,竭尽全力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值得高兴的是,陈滢竹的潜心耕耘,终于有了回馈,学生们非常喜欢她的课,总是积极地与她互动,课堂上气氛活跃。


陈滢竹父亲(罗永超)与母亲(陈维仪)合影

“做一个不给学生压力的老师”


  虽然在教学上陈滢竹对自己要求很高,但她从不给学生压力。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她更像是朋友。她给学生引荐合适的实习单位,和学生聊天,聊得更多的是爱情、生活和工作。
  因为和学生的交流很多都在网络上,为此,她的手机微信置顶了一长串的班级群、论文群、课题群,保证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学生动态。同时,学生有问题也可以随时联系到她。“我会第一时间回复,保证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都在。”在她心里,这样可以缩短和学生的距离。
  除了与在校学生联系密切,一些毕业了的学生也会不时地联系陈滢竹,和她聊聊现在的工作、生活,把自己的困惑讲给她听,寻求建议;甚至一些学生结婚,也会邀请她参加。虽然压缩了自己的时间,但陈滢竹乐在其中。她认为,能陪着学生走过大学时代,看着他们工作创业,组成自己的小家庭,一路见证成长,心里是满满的成就感。
  “我是一个不给他们压力的老师。”这是陈滢竹对自己的定位。在她看来,大学尊重自由,激发自觉,不需要像小学中学那样去管束学生。和学生相处,她更多的是观察。
  对于成绩,陈滢竹并不苛求。她认为,分数只代表她的判断,并不能代表一切,所以她上课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学生,不要过分在乎分数,分数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她认为,老师不应该以个人想法评判学生,让学生局限于教学标准之下,失了自己的创造力。20年的教书生涯,她见过许多成绩平平,或者不太起眼的學生,后来,事业却做得有声有色。
  如果学生对这门课实在没有兴趣,陈滢竹不会强求。正如苏湛教授所说:“人各有能,不可强求。”每个人天赋、兴趣不同,强求不来,但作为学生要保证基本的学习态度,做到勤勉认真。
  她也会仔细地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能,表达对他们的肯定和欣赏,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兴趣,并从老师的角度出发,给予他们专业性的建议。
  曾经有个学生向她倾诉,“陈老师,我虽然选择了视觉传达,但是我根本不喜欢做设计。”听到这话,陈滢竹并不生气,反而十分理解。她说:“不喜欢视觉传达设计,那就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坚持到底不放弃!”后来,那名学生真的一路坚持自己喜欢的写作,成为了一个畅销小说家。那个学生叫杨昌溢,代表作品有《飞机的坏品味》《香蕉哲学》等。
  她还有一个学生,王娟。虽然学的是视觉传达设计,但却热衷于服装设计。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现在还创立了自己的原创亲子品牌。


陈滢竹小儿子在学习轮滑

乐中施教,让孩子在兴趣中成长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陈滢竹想让孩子在有趣的生活、学习中收获成长。养育两个男孩,一个12岁,一个6岁。陈滢竹最大的感触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因材施教。
  两个孩子性格不同,爱好也不同。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她就发现,大儿子内向敏感,不善于表达,相较于呼朋唤友他更喜欢一个人待着。小儿子开朗热情,表达欲强,喜欢带着电话手表跟人摇一摇,结交朋友。大儿子从小喜欢绘画、做手工;二儿子喜欢运动、社交。
  但不管孩子的性格如何,陈滢竹始终全力支持孩子的兴趣,陪伴孩子坚持下去。
  大儿子小时候喜欢画火车,于是,每个周末陈滢竹就带他去黄桷坪火车南站看,整个上午,孩子兴奋地跑来跑去观察火车,一会儿看看底盘,一会儿盯着车头,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画起来,他那安静专注的样子,仿佛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吸引他了。为了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画火车,有一次,陈滢竹还粘了一张近5米长的画纸。
  除了喜欢绘画,大儿子还是一个拼装控,从小玩乐高,4岁起又开始玩高达模型,那么一片片的小零件,大人看着都无从下手,可孩子偏能静下来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慢慢拼,一坐就是一天。后来拼装难度增加,陈滢竹还给孩子找来教学视频,“听不懂英语解说,他就死死盯着老师的动作”,陈滢竹想起当时的情景,仍觉得有趣。
  见孩子喜欢手工,四年级时,陈滢竹把孩子送去云朵实验室,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在陈滢竹看来,那两年应该是大儿子最快乐的时光,在云朵实验室里,孩子如鱼得水,动手能力飞速提升,曾用小棍独立拼装特洛伊木马,不知怎样组装的,木马关节竟然还可以转动。后来,这个作品被送去参加鹅岭二厂的儿童艺术展览。
  培养孩子兴趣的时候,不是简单粗暴的给答案,而是教方法。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给答案”是枯燥的、死板的,而“教方法”可以创造趣味。
  国庆节,幼儿园老师布置了一个“画桥”的作业,小儿子开始不会画。陈滢竹没有直接教孩子画法,而是带着孩子直奔大桥,实地观察。期间,陈滢竹提醒孩子:先看桥梁轮廓,再观察细节,观察要细致,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后来就静静地等待。果然,回家后孩子可以大致画出桥梁的轮廓,高兴地一口气画了好几张。
  有时,孩子的兴趣来的快,去的也快,就算是桥线画不直这样的小事,都可能是孩子兴趣骤减的原因,怎么给孩子的兴趣打一针强心剂,陈滢竹有自己的方法。比如,画一条长长的桥线,孩子一个人很难做到,这时候家长将桥线分解为几个点,孩子只要简单连接几个小点,就可以得到一条又长又直的桥线。这样不仅降低画长线的难度,保证孩子可以完成,还教给孩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画长线变得有趣起来。   教学中,陈滢竹擅长把情景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增加课程趣味性。在旅游中用了这个技巧后,她惊喜地发现,孩子理解背诵古诗词的能力明显提高了。
  今年去新疆旅游,在浩瀚的大漠戈壁中,陈滢竹教小儿子背《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平时难以理解的边关、沙场、将军等意象都有了载体,孩子兴趣盎然,问题一个个往外蹦,一会儿问大将军走过这里吗?一会儿又问这里有没有战马?不一会儿就把诗句背得溜熟。
  果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携手同行,迎难而上


  孩子渐渐长大,陈滢竹也面临新的挑战。大儿子擅长绘画、手工,属于画得不错、有天赋的学生,因此她从来没有给孩子报绘画班,都是随着孩子的兴趣画画。今年小升初考试,她才知道原来画得好没有用,考学只认可素描速写。于是她后知后覺地安排孩子上素描培训班,从1月到9月,直到大儿子顺利考上重庆市第一中学。
  “我们六年级才开始知道,小升初美术特长要考素描速写,幸好孩子有些底子,上手很快,不然真要耽误了。”陈滢竹庆幸道。后来她还了解到,儿子班上的同学从四、五岁就开始学素描,基础相当扎实。但是当她被问及,会不会让孩子四岁去学素描,陈滢竹又果断地说不会……
  这次考学,让陈滢竹意识到孩子的学业竞争无可避免,而考学可能无关兴趣。未来她可能会调整孩子们的教育计划,提前做好准备。“现在就是处在一个纠结的状态,一边希望孩子的学习是有趣的,一边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太佛系了。”陈滢竹有些怅然。现在的家长们正是在这种挣扎、焦虑、犹豫、不安中,被身边的规则、标准裹挟进去,不得不做出一些自己也很困惑的选择。



  尽管学习很重要,但陈滢竹选择让孩子轻松一些。今年9月,大儿子上初中,陈滢竹原本打算让孩子住读,但开学前一天她突然改变主意,在一天之内搞定租房事宜。当被问及为什么改变主意时,陈滢竹说,不想孩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从早到晚把弦崩得紧紧的,租房至少可以让他回家放松一下,能“葛优躺”一会儿也不错。这样做,陈滢竹也曾犹豫,一度认为是自己心不够硬,错失锻炼孩子独立性的机会,甚至心里会突然咯噔一下,担心自己做错了耽误孩子的成长,但最后,她还是决定陪读,“能陪着孩子,聊聊天也好。”
  入学一个月,大儿子作业多到写不完,国庆期间孩子基本上每天都在写作业。显然,假期不能带孩子们出去玩了,但陈滢竹还是兴致勃勃地带着儿子们换了一个地方“做作业”,一张大大的桌子上,她拿着一本书在看,大儿子认真写作业,小儿子画画,嘴里不时咕哝几句,或是跳下椅子在哥哥、妈妈旁边晃悠一下。各自认真地做着自己的事情,都不说话,那样的情景几乎刻在陈滢竹小儿子在学习轮滑她的脑海里,一种“岁月静好”油然而生……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如何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妥善处理废弃物、防治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调研了家禽粪便的几种处理技术,对发酵饲料、沼气生产、堆肥发酵等综合利用技术进行分析,从饲料、沼气(能源)、肥料等产品形式对于如何实现家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和高值化的加工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家禽粪便;发酵饲料;沼气发酵;堆肥;综合利用  随着全球畜牧业
期刊
过去有种很流行的说法,“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在这种说法要改变了。教育部近日发布文件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本科毕业前补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绝非教育部的心血来潮,而是早有迹象。教育部部长曾坦言,对中小学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
期刊
前两天,有同事带孩子来公司上班。5岁的小男孩长得憨厚可爱,嘴巴还特别甜,一口一个“姐姐好!”午休时,我提出想带他去买点零食。他很想去,又怕妈妈不让去。吃零食的时候,还跟我说,不要告诉妈妈。  其实孩子的内心很单纯,也很敏感,他们会特别在意大人的看法。在零食和妈妈之间摇摆,孩子心里也很纠结。  只是,对待孩子“吃零食”这件小事,父母真的需要如临大敌吗?小孩子对零食到底有多热爱?  网友董小姐家的大宝
期刊
女儿上大学后,把我们微信拉黑了怎么办?  回答人:寒石冷月  站在局外看这件事,暴露出这几个问题:女儿微信拉黑母亲(父亲),说明女儿极度讨厌父母,视同路人。父母伤心欲绝,自认养了一只白眼狼。若问亲情拿什么维护?如果父母断绝对女儿的经济保障,是否会有转机?缺乏感恩之心的女儿,人虽上大学,但自私冷漠,谁教育出这样的孩子?  几个问题摆在眼前的时候,实际上答案就已经有了,问题根源在家长身上,主要体现以下
期刊
周末才有时间好好看诺贝尔奖的新闻。各个奖项中,我最关注的,一个是文学奖,另一个是化学奖。化学是我上学时第二喜欢的学科(仅次于数学),要不是阴差阳错,说不定此刻也埋头实验室里搞研究呢。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有三位,除了备受关注的“特别好”先生,还有亚洲同胞吉野彰。这个日本老头清澈的笑容和真诚的言语很是“圈粉”,尤其是接受采访,回答成功秘笈时,吉野彰先生说了六个字,灵活与执着心,狠狠地击中了我。 
期刊
学数学,不要听“教育学家”的。很多人以为数学教育属于教育学的范围,其实不对。数学教育有很多实质上的特殊性,在教育学的教科书中完全没有涉及。例如有教育家说学习知识的一般方法是“理解+记忆”,这对于学习数学就不适用。  很多中学招聘数学教师,宁可要数学专业出身但没学过教育学的,也不愿要教育学出身但数学基础薄弱的。不久前我看到美国一个数学教育领域的教授说,他最差的学生都是教育学出身。  近来中国和美国的
期刊
我在北大教书,原来也在清华教过十年书,这些年来确实有点体会,我来谈谈我的感受:我现在觉得教育要不断反思它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个人认为教育要重回学生的健康。教育要重回学生的健康  第一,身体的健康。我的一个本科学生,一个学期11门课,做了34篇作业,他能健康吗?要是换成我,也会得拖延症的。在这种训练的强度下,他会有持久的对一项事业的喜爱和热爱吗?今天不同于以往,北大学生真拼,真刻苦。熬夜,一宿一
期刊
就在刚刚,听表姐说了一件特别令人后怕的事情。一位小女孩的卫衣帽绳卡在了户外滑梯的缝隙里上。女孩往下滑的过程中,帽绳瞬间收紧,勒住了她的脖子。如果不是表姐一直在旁边看护,及时用手兜住,后果不堪想象。  安抚完孩子的情绪,表姐专门组织了一场线上家长会,说明了早上的情况,还让园内所有老师以此为警示,安全要从学生身上的衣服抓起。有家长指责表姐小题大做,用小概率事件制造恐慌情绪:这么一件普通的衣服,怎么可能
期刊
01  逃逃今年升入6年级,在美国大多数学区,6年级划入初中,算是“小初衔接”的一年。可以明显感到,和课业相对“宽松”的小学阶段比起来,难度和深度都突然加大了。我看了下,各科都不比国内同期简单。  比如,数学课,这周在学习西奥多罗斯螺旋和做相关设计;社会课,开始研究和比较不同政体的特点,比如无政府主义、君主制、寡头政体、民主制;科学课,深入学习各种化学元素的特性。与此相对应的,是各科的作业要求,也
期刊
最近云朵爸連续出差一个月,为了保证我的工作时间,百忙之中的云朵外婆特意来德国“救急”。没想到,和幼儿园打过一段时间交道的云朵外婆,对德国幼儿园的看法有点不一样。  那么,这位中国外婆眼中的德国幼儿园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德国幼儿园太脏了,每天回来都是一头沙!”  云朵外婆跟我抱怨最多的便是德国幼儿园每天让孩子玩沙这一点了。沙坑是德国幼儿园的标配,只要天气不是太恶劣,每天孩子们都会在室外玩沙。  云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