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案例,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切实树立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补充专业知识,丰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逐渐培养灵活多变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细心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关键词:课堂意外 新课改 教学机智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162-01
新课标的提出,让教师们越来越关注“课堂预设”这个环节。无庸置疑,课前认真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教师们往往要耗费两到三倍的时间去搜集、整理和筛选教学参考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认真备课,才能完成一堂精彩的课。可是,很多时候,再有经验的老师,再精心的准备,也会在正常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就象人们常常说的“计划不如变化”,当突发事件猝不及防到来时,不能冷静思考,惊慌失措的结果往往会浪费了之前辛苦的劳动成果,甚至会影响到今后的教育教学。相反,如果能够灵活应变,处理得当,这些不期而遇的意外,反而会变成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成为令人难忘的亮点。因此,如何更好地掌控课堂,驾驭课堂,让课堂成为知、情、意交融的大舞台,是摆在老师们面前共同的难题。
一次在听一节全校公开课时,也许是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充分,也许是老师提问不够明确,在老师提问时,连续站起来的几位同学都没有回答出准确答案。授课老师是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面对这种没有预料到的突发情况,她只是一味的追问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吗?”学生们面面相觑,还是没有人应答。后来这位老师只好草草将正确答案报出来了事。最后这节课虽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由于老师没能处理好课堂上的这一突发情况,使原本应该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异常沉闷,本来能够作为课堂亮点的环节却成了这节课的败笔。
相同的情况也曾发生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然而不同的处理方式,却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有一次听一位老教师的课,课堂上也出现了冷场的情况。一位同学站起来后沉默不语,任凭老师怎么启发就是一言不发。但是老师却没有生气,而是拍了拍那位学生的肩膀语气轻松地说:“回答问题错了没关系,关键是要敢说。我允许大家出错,但估计还是没人敢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太难了。好,接下来给大家一点时间,我们来集体讨论一下!”简单的几句话,不仅化解了学生的心理紧张和思维卡壳,也很快使得课堂气氛转“暖”恢复顺畅。
还有一次全市公开课,我教学《辛德勒名单》一课,为了落实“体会剧本人物语言的潜台词”这个教学难点,我课前准备了相关的影视资料,预备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然后要求学生对比课本人物对话与电影人物对话,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比较优劣。虽然在正式开课以前我已经试讲过很多遍,自信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意外还是发生了。课上到一半,当我想给学生播放电影时,却发现影音播放器怎么也打不开了。我的脑中刹时一片空白。这是我之前无论如何也没有料想到的情况。怎么办?我把教学过程在脑中快速过了一遍,决定放弃后面回放电影经典镜头这个环节,将放电影改为让学生演电影。要求是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重新设计台词,保持其原意不变。任务布置下去,马上有同学跃跃欲试。我挑选了几位平时性格外向,有表演天赋的同学上台表演。没想到,这个临时改动的教学环节却将这节课推向了高潮。同学们在讨论问题时异常活跃,课堂氣氛轻松而又热烈,超过了预期效果。课后,听课老师们在评课时,也都对此赞不绝口。由于我的冷静思考,灵活应对,终于使这节课“转危为安”,“转危为妙”。
以上所举的事例不乏成功的经验,但也有失败的教训。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我们所无法提前预知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对此束手无策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完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前期工作,以应对课堂突发事件,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生动的课堂。
切实树立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只有贯彻“教学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这个理念,才会更加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把课堂突发事件看成是意外,那么新的教学理念就是把课堂意外当成一种追求。因此,应该切实树立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此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不断补充专业知识,丰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必须有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专业实力,这就要求老师们平时要注意开拓视野,增加知识储备。特别对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而言,需要时刻关注课本之外的语文大课堂,不断补充专业知识。除此之外,还需要老师们丰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因为高中学生是反应迅速敏感的群体,要想真正理解他们,和他们有共同语言,有流畅深入的交流,要想在课堂上和他们碰撞出思想火花,教师就一定要不断学习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在备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备学生,尽可能做到有备无患。
逐渐培养灵活多变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课堂教学永远是一个变数。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老师们应该把“意外”及时纳入教学过程中,在备课基础上对教学操作进行更加“现场化”的思考和修改,全面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随机调整教学策略,进行化解,重构课堂动态生成。
细心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对于意外事件的出现,不能要求每位老师都处理得得心应手,但如果在平时工作中能够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好习惯,无疑可以帮助老师们更好的处理没有预见的意外。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在处理课堂意外情况时,老教师因为善于总结,经验丰富,所以处理起来也得心应手。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灵活应对,巧妙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是对每一位教师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的挑战,教师的底气和功力也正体现于此。
关键词:课堂意外 新课改 教学机智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162-01
新课标的提出,让教师们越来越关注“课堂预设”这个环节。无庸置疑,课前认真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教师们往往要耗费两到三倍的时间去搜集、整理和筛选教学参考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认真备课,才能完成一堂精彩的课。可是,很多时候,再有经验的老师,再精心的准备,也会在正常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就象人们常常说的“计划不如变化”,当突发事件猝不及防到来时,不能冷静思考,惊慌失措的结果往往会浪费了之前辛苦的劳动成果,甚至会影响到今后的教育教学。相反,如果能够灵活应变,处理得当,这些不期而遇的意外,反而会变成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成为令人难忘的亮点。因此,如何更好地掌控课堂,驾驭课堂,让课堂成为知、情、意交融的大舞台,是摆在老师们面前共同的难题。
一次在听一节全校公开课时,也许是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充分,也许是老师提问不够明确,在老师提问时,连续站起来的几位同学都没有回答出准确答案。授课老师是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面对这种没有预料到的突发情况,她只是一味的追问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吗?”学生们面面相觑,还是没有人应答。后来这位老师只好草草将正确答案报出来了事。最后这节课虽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由于老师没能处理好课堂上的这一突发情况,使原本应该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异常沉闷,本来能够作为课堂亮点的环节却成了这节课的败笔。
相同的情况也曾发生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然而不同的处理方式,却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有一次听一位老教师的课,课堂上也出现了冷场的情况。一位同学站起来后沉默不语,任凭老师怎么启发就是一言不发。但是老师却没有生气,而是拍了拍那位学生的肩膀语气轻松地说:“回答问题错了没关系,关键是要敢说。我允许大家出错,但估计还是没人敢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太难了。好,接下来给大家一点时间,我们来集体讨论一下!”简单的几句话,不仅化解了学生的心理紧张和思维卡壳,也很快使得课堂气氛转“暖”恢复顺畅。
还有一次全市公开课,我教学《辛德勒名单》一课,为了落实“体会剧本人物语言的潜台词”这个教学难点,我课前准备了相关的影视资料,预备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然后要求学生对比课本人物对话与电影人物对话,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比较优劣。虽然在正式开课以前我已经试讲过很多遍,自信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意外还是发生了。课上到一半,当我想给学生播放电影时,却发现影音播放器怎么也打不开了。我的脑中刹时一片空白。这是我之前无论如何也没有料想到的情况。怎么办?我把教学过程在脑中快速过了一遍,决定放弃后面回放电影经典镜头这个环节,将放电影改为让学生演电影。要求是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重新设计台词,保持其原意不变。任务布置下去,马上有同学跃跃欲试。我挑选了几位平时性格外向,有表演天赋的同学上台表演。没想到,这个临时改动的教学环节却将这节课推向了高潮。同学们在讨论问题时异常活跃,课堂氣氛轻松而又热烈,超过了预期效果。课后,听课老师们在评课时,也都对此赞不绝口。由于我的冷静思考,灵活应对,终于使这节课“转危为安”,“转危为妙”。
以上所举的事例不乏成功的经验,但也有失败的教训。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我们所无法提前预知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对此束手无策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完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前期工作,以应对课堂突发事件,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生动的课堂。
切实树立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只有贯彻“教学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这个理念,才会更加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把课堂突发事件看成是意外,那么新的教学理念就是把课堂意外当成一种追求。因此,应该切实树立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此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不断补充专业知识,丰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必须有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专业实力,这就要求老师们平时要注意开拓视野,增加知识储备。特别对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而言,需要时刻关注课本之外的语文大课堂,不断补充专业知识。除此之外,还需要老师们丰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因为高中学生是反应迅速敏感的群体,要想真正理解他们,和他们有共同语言,有流畅深入的交流,要想在课堂上和他们碰撞出思想火花,教师就一定要不断学习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在备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备学生,尽可能做到有备无患。
逐渐培养灵活多变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课堂教学永远是一个变数。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老师们应该把“意外”及时纳入教学过程中,在备课基础上对教学操作进行更加“现场化”的思考和修改,全面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随机调整教学策略,进行化解,重构课堂动态生成。
细心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对于意外事件的出现,不能要求每位老师都处理得得心应手,但如果在平时工作中能够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好习惯,无疑可以帮助老师们更好的处理没有预见的意外。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在处理课堂意外情况时,老教师因为善于总结,经验丰富,所以处理起来也得心应手。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灵活应对,巧妙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是对每一位教师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的挑战,教师的底气和功力也正体现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