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是作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涕一笑,自然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引起我们的某种感受,都能成为我们写作的契机和源泉。常言道:一滴水也能反射太阳的光辉。一叶勃发而见春,一叶飘落而知秋。只要善于挖掘生活小事中隐含的道理,领悟自然景物中蕴涵的哲理,采用以小见大的技法,就可以反映深刻的文章主题。
  一
  所谓“以小见大”作文技法,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用小故事揭示大道理,由小景物延伸出大哲理,用“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由点及面,见微知著。在这类文章中,作者笔下尽管是一些细微平凡的人与事,但于细微处见精神,揭示重大的主题。
  (一)小故事,大道理。
  如教材中的《剃光头发微》便是运用“以小见大”技法的典范之作。那么作者是从什么小事中引发怎样的大道理呢?作者从理发师拒绝给“乡下佬”剃平头,认为“乡下佬”只配剃光头,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这件小事,“以小见大”,阐发了如果剃头者掌握了更大的权,他就会任意使用,耍权弄权,进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上“有权就耍”的人的深恶痛绝和对纠正不正之风的迫切呼声。
  由此可知:在日常生活小事中,只要善于联想和思考,就可以悟出大道理,甚至阐发重大的社会问题。
  鲁迅先生的文章《一件小事》,更是运用“以小见大”技法的经典之作。本篇文章写了“我”和车夫两个主要人物十来分钟发生的一件小事,一个场景,情节可谓简单至极:车夫撞到了一个女人,“我”认为没有必要去帮助她,而车夫却扔下了“我”,主动去帮助这位女人。这件小事“以小见大”地揭示了穿长袍的“我”比干苦力的车夫要“渺小”得多,提出了当时知识分子还有弱点,应向劳动人民学习的重大主题。这在“五四”前夕,不能不说是一声振聋发聩的春雷。
  生活中其实有无数件小事,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则每一件小事中都能反映不小的道理,都会有重大的发现。很多的科学发现或发明便是从一些生活小事、小现象中悟出的。例如:毕升从印章的雕刻、烧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哥白尼通过太阳的东升西落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发现了“太阳中心说”。牛顿看见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发现了地球的万有引力定律。莱特兄弟从翱翔天空的大鸟,发明了飞机。
  (二)小景物,大哲理。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先生在他的《处处有文章》一文中讲道:“写文章也一样,由身边的每样东西都可以悟出一番道理、引出许多文章。”他还举例说道:
  当看见了一把美工刀他便想到了利用用时间的方法。(在刀片上作了许多刻痕,当前一段钝了的时候,只要沿着刻痕折断,下面那一段就又变得锋利如新了,想到了做事应事先作规划,分阶段办事,来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当看见了订书机他便引申出人生的道理。(由于订书机能把力量集中在两个点上,垂直用力。想到了我们应像钉书钉一样,认清目标,集中全力,不傍徨,不犹疑,奋斗到底,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当看见了“圆规”他便想到了人只有做事要有计划、要有心,先定下你的心,才能画好人生的圆。
  诚然,生活中处处有美,处处有文章。生活中的贝壳、珍珠散落在你的脚下,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把他们联成一串美丽的项链。
  我们学过的几篇散文,也是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从一些小景物中通过丰富的联想而阐发的大哲理。比如:朱自清通过一片小小的荷塘,写出了人生的无奈和生命的渴望;李乐薇通过写小小的一间山中小屋,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川端康成更是通过一朵凌晨四点盛开的海棠花来表达自己的美学观点。
  (三)小题材,大主题。
  以小见大是记叙文、散文、议论文经常会用到的写法,它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写小的事情,小的题材,来表现大的主题。这种手法,往往借助于具体、平凡的小事小物,或生动地细节描写,加上适当的议论、抒情,来表现人物的本质,或表达深刻的道理,反映文章主题。
  2003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喝茶》,就是成功运用“以小见大”作文技法的佳作。
  “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具有抽象意味又充满哲理的话题,怎样论证这个道理呢?本文采用“以小见大”之法,成功地将其转化为“喝茶”一件小事,通过老李对两个孙女认识转变的切身感悟,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主题——“感情的亲疏不能代替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用“小题材”来表现大主题时,同学们还要注意这样两点:(1)小题材必须典型,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要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写作只有从本质上把握住小题材与大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开掘它们所包含的深刻的意蕴。(2)必须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进行开掘。小题材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才能体现出它的典型和概括意义,揭示重大主题。
  二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名家名作还是高考佳作,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以小见大”这一技法。那么怎样才能成功运用“以小见大”的技法来反映生活,说明事理,写出好的作文呢?
  首先要有独到的眼光,学会细腻观察。察已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见迎春花悄然开放,而知春天到来;见“一枝红杏出墙来”,而知关不住的满园春色。
  其次要有开阔的思维,丰富的联想。给你一滴露珠,你要会想象那黎明的清新;给你一颗寒星,你要会想象那夜空的宁静;给你一朵浪花,你要会想象那大海的浩渺。要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未想,一泣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最后要准确处理大和小的关系:既要从大处着眼,一览众山小”,又要从“小”处入手,“一叶而知秋”。处处在写“小”,却处处在表现“大”。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要富于联想,打开思路,不要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就在身边,只要你时时留心,处处皆文章,不需要你写大主题、大制作、大手笔,只要你挖掘生活,发自真情,从小处出发,小处着笔,自有动人之处。
其他文献
一  研究2010年安徽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试题,我总的感觉是与2009年风格相似,总体难度适中,但选择题难度有所增加;贴近现实,特色鲜明,体现新课程理念,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从命题的指导思想上看,试卷追求“稳中求变,稳中创新”,但仍坚持了“命题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的原则。认真分析2010
摘 要: 高等院校的教育者要进一步思考大学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培养出适应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创业人才。本文就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含义、国内外现状及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含义 创业教育体系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当今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内开展创业教育,有助于缓解当今社会的就业压
摘 要: 高职新生从规范有序的高中跨入各个方面都需要自理的高职院校,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难免会不适应,新生入学教育是在大学校园中接受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品行教育的第一个环节。做好入学教育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新生 入学教育 困惑 实践与思考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做好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对于树立新生对高职教育和所读专业的信心,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减少
摘 要: 多媒体是师生之间教与学中的一个手段、一种辅助形式。多媒体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任务展开,在出示时间、量的多少、出示的速度、内容的条理性等方面,都应注意一个度,分寸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与长处,提高课堂绩效。  关键词: 多媒体 课堂教学 “恰到好处”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课堂教学形式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变化。现代化的投影、中控、音响与网络系统,装备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面对问题,形成乐于探究、善于探究的积极学习态度,这是当前及今后教育工作的一大努力目标。作者结合个人的教学经历,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 探究 引导 自主 内化    初中新课程改革已走进入了第七个年头,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主动
摘 要: 本文针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就业难的原因,阐述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讨论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实践能力 培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就是最复杂的一年
摘要: 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在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这就必须依赖于学生的“体悟”。  关键词: 体悟 小学数学学习 主动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
摘 要: 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有效方式。教师应当注意提问的策略、技巧和艺术,以巧妙地利用课堂提问,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课堂提问 技巧    一、提问的目的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提问并非无的放矢,要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目的。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
一、背景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或多或少地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展示课给音乐课堂教学这片沃土带来了生机。我们欣喜地发现,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音乐课堂教学已一改昔日传统的“唯师是从”、“唯师独尊”的状况,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艺术发展,融合了众多艺术风格于一体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教与学的新型关系已经确立。但是,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就现
摘 要: 马格丽特·德拉布尔是当代英国的著名女作家。正如她其他的成熟作品一样,《黄金国度》也重复了“回家”这一主题。这部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弗朗西斯通过返回过去寻求力量从而战胜中年身份危机的故事。本文通过分析这一小说,力图阐明在现代社会倍感压抑的女性只有返回过去、返回历史才能找到通往未来的光明的道路,在分析主人公从过去寻求未来的过程中探讨亲属、根基、孤独、死亡与生存等一系列现代社会使人倍感迷惘的话题